12 牛肚子里旅行(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牛肚子里旅行(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2 17:5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牛肚子里旅行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理解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②语言运用:认识“碌、齿”等6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另”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6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文中多音字的读音。 ③思维能力: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④审美创造:理解青头的话,懂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明白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冷静、机智、勇敢。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情感。
思政元素:明白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冷静、机智、勇敢。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情感。
2.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动作和语言描写,感受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 2.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感受青头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4.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并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谜语导入,读题质疑
教师活动: 1.谜语导入:先出示关于蟋蟀的谜语,学生猜一猜。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旅”字。(“旅”右下部的笔顺是撇、竖提、撇、捺。) 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设:红头为什么要在牛肚子里旅行? 学生活动: 1.猜谜语。(蟋蟀) 2.书空课题,齐读。提出质疑
活动意图:以谜语入题,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容易读错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反馈,认读生字。 (1)交流多音字:“答应、一骨碌”中的“答、骨”都读第一声,“应”在“答应”一词中读轻声。 (2)交流易错读音:“碌”是边音,“齿”是翘舌音,“咽”是第四声。 (3)交流难懂的词语:“作声”是什么意思?(发出声音)“蹭来蹭去”是怎么样的?指一名学生做一做“蹭”的动作,让其他学生观察什么样的动作才是“蹭”。 3.默读课文,了解旅行路线,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1)默读课文,想一想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圈出关键词后,小组合作填空。 (牛嘴里)→(    )→(    )→(    )→(    )→(给喷了出来) (2)小组展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路线图:牛嘴里→牛肚子里→第一个胃室→第二个胃室→牛嘴里→给喷了出来。红头的旅行真是不可思议,你能上台演示一遍吗? (3)(出示板贴:牛肚子的透视图)学生拿序号标签①②③④⑤⑥,上台贴一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学生活动: 1.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容易读错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反馈,认读生字。 3.学生做一做“蹭”的动作,让其他学生观察什么样的动作才是“蹭”。 4.默读课文,了解旅行路线,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5.小组展示交流。 6.学生拿序号标签①②③④⑤⑥,上台贴一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活动意图: 本课篇幅较长,且以对话为主,学生概括文章大意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提供问题“红头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是怎样的 ”让学生有思考和表达的依据,既降低了概括大意的难度,又培养了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习惯。
环节三:再读旅行经过,了解“反刍”
教师活动: 1.学生再读描写“旅行”过程的第7~19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青头指导红头逃生的句子。 2.结合关键句,了解牛反刍的知识。 (1)红头刚进牛嘴里的时候,青头是怎样指点的?学生读第11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2)红头在牛肚子里时,青头是怎样指点的?学生读第13、15自然段。 ①指导书写“胃”字:“胃”的下部不是“月”,是将“月”的撇变成竖。 ②(课件出示牛胃图)学生观察牛胃图,教师引导:牛的胃有四个胃室,前三个胃室是储存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室才是管消化的。 (3)红头最后是怎样从牛胃里逃脱的?青头是怎样指点的? ①学生读第15自然段,识记生字“吞、咽”。“吞”指不经咀嚼,整个咽到肚子里。“咽”是使嘴里的食物等通过咽喉到食道里去。 ②(课件出示“科学小贴士”)学生默读“科学小贴士”,了解牛反刍的知识。 3.根据关键句,小组合作画牛反刍的过程图,教师巡视指导。展示画得好的反刍过程图,师生评议。 学生活动: 1.学生再读描写“旅行”过程的第7~19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青头指导红头逃生的句子。 2.学生读第11、13、15自然段。 3.学生观察牛胃图。 4.学生读第15自然段,识记生字“吞、咽”。 5.学生默读“科学小贴士”,了解牛反刍的知识。 6.根据关键句,小组合作画牛反刍的过程图。 7.展示画得好的反刍过程图,师生评议。
活动意图:通过观察牛胃图和画一画,让学生整体认识反刍过程图。
环节四:书写汉字,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 1.指导书写“旅、另、及、命、拼、惊、尾、齿、胃、管、刚、乎、咬”13个字。 (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交流书写要点。 (2)教师范写“命、拼、齿”等易错字,学生练写汉字。 2.回顾课文,交流收获。预设:懂得了牛吃食物的特点。 3.课堂小结:像这样把科学知识融入童话中去,多有意思。这类童话被称为“科学童话”。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交流书写要点。 2.学生练写汉字。 3.回顾课文,交流收获。
活动意图:学会观察,知晓书写要点,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册。 提升作业: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目。
6.板书设计: 12.在牛肚子里旅行 旅、另、及、命、拼、惊、尾、齿、胃、管、刚、乎、咬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2.牛肚子里旅行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第 周 年 月 日 第 节 周 节数: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理解重点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②语言运用:认识“碌、齿”等6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另”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6个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把握文中多音字的读音。 ③思维能力: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④审美创造:理解青头的话,懂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明白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冷静、机智、勇敢。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情感。
思政元素:明白要真心帮助朋友,遇事冷静、机智、勇敢。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情感。
2.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动作和语言描写,感受青头和红头的心情变化。 2.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感受青头遇事冷静、机智、勇敢的品质。 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4.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并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教学准备:PPT
4.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 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它是怎么化险为夷的呢?红头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和红头一起历险。 学生活动: 1.学生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
活动意图: 通过把上一节课的内容和本次课程内容衔接,有利于学生们更快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
环节二:聚焦言行,体会情感
教师活动: 1.想象自己就是红头,代入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旅行之“险”。 (1)自由朗读课文第7~1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体会红头的心情变化。 (2)学生交流反馈,圈出描写红头语言和动作的词语。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关键词着重标出。 (3)引导学生感受红头的害怕和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危险,并代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体会它们的友情。 (1)红头在牛肚子里悲哀而又绝望,此时和它一起玩捉迷藏的青头又有着怎样的心情?(着急、惊讶)你是从哪里感受到青头的心情的?(急忙、大吃一惊) (2)谁能给“急忙”换个近义词?(连忙、赶紧等)谁能演一演“大吃一惊”的表情?(引导学生感受青头的着急、惊讶) (3)再次读一读描写青头的段落(第9、11、13、15、18、21自然段),圈出描写动作的关键词语。 ①从“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蹭来蹭去”等词语中感受青头的勇敢、镇定。 ②从青头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青头对朋友的关心、安慰,并试着用安慰、鼓励的语气朗读青头的话。 (4)学生默读全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3.分角色朗读课文。链接生活,说感受:青头和红头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4.教师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并学着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学生活动: 1.代入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旅行之“险”。 2.自由朗读课文第7~1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体会红头的心情变化。 3.学生交流反馈,圈出描写红头语言和动作的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生说一说是从哪里感受到青头的心情的? 6.给“急忙”换个近义词。 7.再次读一读描写青头的段落(第9、11、13、15、18、21自然段),圈出描写动作的关键词语。 8.试着用安慰、鼓励的语气朗读青头的话。 9.学生默读全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10.分角色朗读课文。链接生活,说感受:青头和红头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活动意图: 体会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及时进行德育教育: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并学着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环节三:借助路线,练讲故事 
教师活动: 1.回顾红头旅行路线图,借助路线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用上表现红头、青头心情变化的词语。 3.学生上台讲故事,教师相机提醒一些关键词句,如“蹦、摔”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 学生活动: 1.学生借助路线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3.学生上台讲故事。
活动意图: 通过讲故事,再次升华学生对本课的整体理解。
5.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书写本课的生字。 巩固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提升作业:有感情的给爸爸妈妈讲故事《在牛肚子里旅行》。
6.板书设计:
7.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检查 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