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章节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章节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1 20: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章节测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式中,是的二次函数的是( )
A. B.
C. D.
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若点B的坐标为,则点A的坐标为( )
A. B. C. D.
3.若点在抛物线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4.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5.已知抛物线(a为常数,),将抛物线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则a的值为( )
A. B.2 C. D.
6.如图,反比例函数经过、两点,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轴于点,连接、、.若,,则的值是( )
A. B. C. D.
7.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实数,,,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8.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图象上,若,且,则( )
A. B. C. D.
9.已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x轴交于点C,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则等于()
A.1﹕2 B.1﹕3 C.1﹕4 D.3﹕4
10.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一系列点,,,,,,若的横坐标为2,且以后每点的横坐标与它前一个点的横坐标的差都为2,现分别过点,,,,,作轴与轴的垂线段,构成若干个矩形如图所示,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则(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将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12.已知二次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13.如图是台阶状的折线示意图,每级“台阶”的高和宽都是1,“台阶”的最高点为,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该折线有公共点,则k的整数值有 个.
14.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点,,把抛物线在轴及其上方的部分记作,将向右平移得,与轴交于点,,若直线与,共有个不同的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于、两点,点在轴上,且,若,则 .
16.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且过点,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
17.(6分)已知函数y=x2+(m-3)x+1-2m(m为常数).
(1)求证: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2)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都会经过一个定点,求定点的坐标.
18.(6分)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与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为抛物线第一象限上的一点,若,求点的坐标;
19.(8分)设函数,,当时,函数的最小值是a,函数的最大值是.
(1)求k的值.
(2)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且点P到y轴的距离大于3,求n的取值范围.
(3)一次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点A,且与x轴交于点B,点C在函数位于第一象限的图象上,若,直接写出点C的横坐标.
20.(8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点,都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都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①当,且点和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求点的坐标;
②当,时,求的取值范围.
21.(10分)有一座抛物线型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水面宽,当水位上升时,水面宽.按如图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有一条船以的速度向此桥径直驶来,当船距离此桥时,桥下水位正好在处,之后水位每小时上涨,为保证安全,当水位达到距拱桥最高点时,将禁止船只通行.如果该船的速度不变,那么它能否安全通过此桥?
22.(10分)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过点A作垂直y轴于点B, 的面积为5.
(1)求k和m的值;
(2)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直线交x轴于点M,求的面积;
(3)过点C作轴于点D,连结,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3.(12分)如图,抛物线经过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是抛物线上的动点,当时,试确定m的值,使得的面积最大;
(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不同于点B的点D,满足,若存在,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12分)综合与实践
问题情境:如图,这是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单位:分钟)的变化规律的图象,其中是线段,为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部分.
问题解决:
(1)求线段和双曲线所表示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越大,注意力就越集中.通过计算对比上课后的第3分钟和第30分钟,学生注意力哪个更加集中.
(3)已知老师要讲一个重要知识点;为了使学生听课效果更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不得低于40,老师希望在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所需状态下讲完,请直接写出老师讲解这个知识点最好安排在什么时间段.(默认为在时间段内能讲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形如(a、b、c为常数,的函数)叫二次函数成为解题的关键.
根据二次函数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解:A.y是x的一次函数,不是二次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二次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y是x的一次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不是二次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分析】本题侧重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其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已知两函数的图象分别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点A与点B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详解】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点A与点B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点B的坐标为,
∴点A的坐标为.
故选:A.
3.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由抛物线开口向下且对称轴为直线知离对称轴水平距离越远,函数值越大,据此求解可得.
【详解】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开口向上,
点的距离为,
点的距离为,
点的距离为,
由于开口向上,距离对称轴越远,y值越大,
∵,
∴.
故选:A.
4.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图象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综合,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可得到,,则,则可得到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与y轴交于负半轴,对称轴z在y轴右侧,据此可得答案.
【详解】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
∴,
∴,
∴,
∴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与y轴交于负半轴,对称轴z在y轴右侧,
∴只有D选项中的函数图象符合题意,
故选:D.
5.D
【分析】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平移,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将原抛物线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新抛物线,求出其解析式并确定与x轴的交点,利用交点间距为4建立方程求解a的值.
【详解】解:原抛物线为,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新抛物线.
令,则,解得,
∴新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
∵抛物线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
∴,
∴.
故选:D.
6.D
【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几何意义,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值几何意义是关键.延长交于点E,设,则,求出,,进而得到,证明四边形是矩形,再求出,得到,根据,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延长交于点E,
设,
∵,
∴,
∵轴,轴,
∴点的纵坐标为,点的纵坐标为,
∴,
∴,
∴,,
∵反比例函数经过、两点,
∴,
∵,
∴四边形是矩形,
∴,
∴,
∴,
∴,
∵,
∴,即,
∴,
故选:D.
7.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令抛物线解析式,得到抛物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再结合图象得抛物线与交点,即交点横坐标为,,从而确定出,,,的大小关系,熟练掌握抛物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令抛物线解析式,
当,,
解得:,,
∴抛物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抛物线与交点,横坐标为,,
∵,,
∴如图,
∴,
故选:.
8.B
【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和两种情况,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答即可求解,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当,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且时,时,
∵,且,
∴当时,,则;
当时,,则,
∴,则,
∴;
当,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且时,时,
∵,且,
∴当时,,则,
当时,,则,
∴,则;
∴;
综上,,
故选:.
9.B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
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可求得,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解得交点、,直线与x轴交点.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和的面积,再求比值即可.
【详解】解:抛物线对称轴为y轴,即顶点横坐标,解得.
代入得抛物线方程得.
联立方程和,得,
解得或.
∴和.
令,代入得,
即.
∵、、.
∴;
∵、、.
∴;

故选B.
10.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综合应用,由的横坐标为2,且以后每点的横坐标与它前一个点的横坐标的差都为2,再根据点、、、、、在反比例函数上,求出各点坐标,再由面积公式求出的表达式,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求出的坐标的表达式,再由此求出的表达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详解】解: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每点的横坐标与它前一个点的横坐标的差都为2,
又点的横坐标为2,
,,坐标为.
由题图象知,,,



,2,3,,


故选:.
二.填空题
11.
【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平移,以及二次函数一般式化顶点式,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掌握函数平移的规律.先把配成顶点式,再把函数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平移后的顶点式,即可得到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详解】解:将抛物线化为顶点式有,
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得,
故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故答案为:.
12./
【分析】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对称轴与交点坐标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正确求得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一个交点为,可推出另一交点为,结合图象求出时,的范围.
【详解】解:根据抛物线的图象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一个交点为,
根据对称性,则另一交点为,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13.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由图可得,当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B开始与台阶有交点,直到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C为止,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解:∵每级“台阶”的高和宽都是1,“台阶”的最高点为,
∴、、、、、,
如图,当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B开始与台阶有交点,直到反比例函数图象过点C为止,

∴k取3,4,5,6,
∴k的整数值有4个,
故答案为:4.
14.
【分析】首先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然后求出C2解析式,分别求出直线y=x+m与抛物线C2相切时m的值以及直线y=x+m过点B时m的值,结合图形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令y=-2x2+8x-6=0,即x2-4x+3=0,解得x=1或x=3,则点A(1,0),B(3,0)由于C1向右平移两个长度单位得C2,则C2解析式为y=-2(x-4)2+2(3≤x≤5),当y=x+m1与C2相切时,令y=x+m1=y=-2(x-4)2+2,即2x2-15x+30+m1=0,△=-8m1-15=0,解得m1=-,当y=x+m2过点B时,即0=3+m2,m2=-3,当-3<m<-时直线y=x+m与C1、C2共有3个不同交点,故答案是-3<m<-.
15.
【分析】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坐标,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过点作于点,根据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交于、两点,得出两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则可得到,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根据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交于、两点,
两点的坐标关于原点对称,即,
∵,,,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故答案为:.
16.①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根据二次函数图像及其性质对序号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由图像可知,,,
∴,故①正确.
当x=时,y=0,



∴,故②正确.
由对称轴为,与x轴一个交点为可知与x轴另一个交点为

化简得,故③正确.
∵对称轴为

∴,
将代入有

∴,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三.解答题
17.(1)证明:令y=0,则x2+(m-3)x+1-2m=0.
因为a=1,b=m-3,c=1-2m,
所以b2-4ac=(m-3)2-4(1-2m)=m2+2m+5=(m+1)2+4>0.
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像与x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2)解:y=x2+(m-3)x+1-2m=(x-2)m+x2-3x+1.
因为该函数的图像都会经过一个定点,
所以x-2=0,解得x=2.
当x=2时,y=-1.
所以该函数图像始终过定点(2,-1).
18.(1)解:把代入得

解得,
∴;
(2)解:在上取一点,使得,连接,过点作轴于点,过点作于点,
当时,,
∴,

∵,轴,,
∴四边形是矩形,,
∴,,,
∵,,,
∴,
∴,,
∴,
∴,
∴,
∴,
∴,
∴,,
∴,
∴,
设直线为,
把,代入得,
∴,
解得,
直线为,
联立与得

解得或,
∴.
19.(1)解:∵,
∴在每一象限内,随x的增大而减小,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最小值为,
当时,最大值为,
由①,②得:.
(2)∵到y轴的距离大于3,
∴或,
∵,
∴或;
(3)解,得,,
∴.
解,得,
∴,


①当点C在A点的右侧
设,过A,C分别关于x轴作垂线交于点M、N,
∵,
∴,
∴,
∴,(舍去),
②当点C在A点的左侧,
设,过A,C分别关于x轴作垂线交于点M、N,
∵,
∴,
∴(舍),,
所以点C的横坐标为3或.
20.(1)解:∵反比例函数,点,都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解得,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2)解:点,都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和点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
∵,则,解得,
∴,
将代入得解得,
∴;
②∵,则,
∵,
∴,点在第三象限,
∴,
∴.
21.(1)解:由题意得,,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
∴,
∴抛物线解析式为;
(2)解:船行驶到桥下的时间为:小时,
水位上升的高度为:.
∵抛物线解析式为,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
∴当船到达桥下时,此时水面距离拱桥最高点的距离为,
∴如果该船的速度不变,那么它能安全通过此桥.
22.(1)解:∵,
∴,
∴.
(2)解:由(1)得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点代入得
解得,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
令得,
∴,
∴,
∴.
(3)证明:∵轴,
∴,
∵,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3.解:(1)据题意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将点代入,可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
当时,点在直线上方,
过点P作x轴的垂线与线段相交于点Q,
将分别代入和得,,

∵,
∴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
此时最大,
∴;
(3)由、、得,
∵,,
∴,
连接,过B作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D,交于点H,
则,

∵,
∴与关于的垂直平分线对称,即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点D与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又∵,
∴点D的坐标为(-2,3).
24.(1)解:设线段的函数表达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线段的函数表达式为.
设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将代入,得,
∴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把代入,得,
把代入,得.
∵,
∴学生上课后的第3分钟比上课后的第30分钟注意力更加集中.
(3)解:当,解得,
当,解得,
结合图象,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不得低于40,则x的取值范围是,
∴安排在第5分钟至第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