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地形---探秘南北分界》课件(33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中国地形---探秘南北分界》课件(33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1 08: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探秘南北分界--秦岭-淮河线
秦岭苍苍入紫烟,长河落日圆如盘
家住西北新疆的阳光小分队前往我国东部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研学。在研学途中,他们发现了一条很有意思的山脉——秦岭,在秦岭的南北两侧,有着完全不同的地理景观以及人文风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研学小分队发来的视频。看完视频告诉老师,秦岭是哪两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山北黄牛下地 山南水牛耕田
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CORE LITERACY GOALS
1.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范围,及其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从而知道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初步认识不同地域的差异性,感受祖国不同区域山河之美。【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学案自主完成
1.请你在图中找出秦岭和淮河,用笔描一描,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秦岭为东西走向,淮河大致自西向东流。
秦岭
淮河
2.找出秦岭所在、淮河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
秦岭横亘于中国中部,绵延数省,成为一道天然屏障。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于江苏省注入洪泽湖,大部分水流经高邮湖向南注入长江,还有一部分水流经苏北灌溉总渠向东注入黄海。虽然只有1000公里,流域面积也只有27万平方公里,但淮河的知名度却丝毫不亚于黄河、长江。自古以来,秦岭-淮河就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淮河的全面治理,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淮河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变成了“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结合下图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的哪些地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
一月0℃等温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2.结合下图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的哪些地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3.结合下图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的哪些地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
800㎜等降水量线
旱地和水田分界线
4.结合下图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的哪些地理界线通过秦岭-淮河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______水系和______水系分界线
黄河 长江
归纳总结: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一月0℃等温线
2.800㎜等降水量线
3.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4.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5.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7.旱地和水田分界线
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9.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10.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小分队在研学过程中发现,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活生产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拍了很多照片,但是分不清哪些照片是秦岭—淮河线以北,哪些是秦岭—淮河线以南的,请同学们帮他们分分类吧?
北方
南方
苹果喜温凉干燥
柑橘喜温暖湿润、不耐低温
北方
南方
枫树耐寒旱
茶树喜温怕寒
南方
北方
甘蔗性喜湿热
甜菜性喜温凉
北方屋顶坡度小
南方屋顶坡度大
南方男方
南方水运
南方男方
北方陆运
南稻
北麦
北方河流结冰
南方河流不结冰
南米
北面
北方滑雪
南方赛龙舟
小组合作,结合地图总结比较秦岭-淮线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提示 自然地理特征:
气温、降水、气候类型、植被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
人文地理特征:
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粮食作物、居民主食、主要的水果、主要运输方式、民居特点(屋顶坡度、窗户大小、墙体厚度以及这样设计的目的)……
探究活动
1.根据秦岭—淮河线的学习,结合下图,说说产生南北两侧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主要原因:气温和降水,也就是气候的不同气候
0℃
800㎜
气候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情况 封冻 不封冻
年降水量 <800㎜ >800㎜
植被类型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耕地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食物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 民居特点 公路、铁路 防寒保暖 公路、铁路、水运
通风散热
探究活动题
小分队研学过程中还遭遇了强寒潮,他们发现秦岭北侧的西安比秦岭南侧的安康更冷,寒潮来临时两地相差十几度。请你结合下图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主要是秦岭山脉对南下的冷空气起到明显的阻挡作用,秦岭北侧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大,秦岭南侧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
横亘在我国中部的秦岭,就像一道
天然的屏障,阻挡了冬季冷空气的
南下,夏季的暖湿气流也难以北上,
秦岭和其东部的淮河,一山一水
将我国东部分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两大地理单元。
中国地域辽阔,我国西部还划分了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探究活动
读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并分析其主导因素。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划分的主导因素:降水
400㎜
探究活动
读图找出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界线,并分析其主导因素。
经过____山、___山、____山脉,和_____ 阶梯分界线吻合,也可以说是______高原边缘线 划分的主导因素:______
昆仑
祁连
横断
一、二级
青藏
地势
这是研学小分队在全国各地旅游时拍摄的风景图,你能找出这些图片
对应的地区吗?
赏美景 品美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旅游小分队还品尝到了许多各具特色当地的美食,北方的水饺、肉夹馍、炸酱面、铁锅烀饼,南方汤团年糕、各种美味的米粉……这些美食与当地的自然特征有何关系?请同学们课下搜集相关资料,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的学习中继续探究。
课堂小结
秦岭-淮河线
秦岭与准河
地理意义
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达标检测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由材料可知,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
①调节气候 ②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③提供木材、药品、食品等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⑥防风固沙,保护绿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⑥ D.③④⑤⑥
2.秦岭南北两侧气候差异大,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符合秦岭以北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第3、4题
3.右图区域丁地区植被景观类型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
4.乙地区与丁地区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
A.黑河—腾冲线
B.秦岭—淮河线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第5、6题
每年5月21日前后为我国小满节气。南方地区民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含义是“雨水开始增多,江河水位上涨”。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5.“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发生在图中(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6.“雨水开始增多”,形成“雨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的(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第7题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7.下列诗词中描述乙地区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D.雪线连天际,牛马漫逡巡




第8、9题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很大,有“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我国南、北方饮食差异反映出南、北方农业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南、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差异,判断“南米北面”的主要原料分别是( )
A.玉米、谷子 B.水稻、大豆 C.玉米、高粱 D.水稻、小麦
9.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差异 B.气候的差异
C.栽培技术的差异 D.地势的差异
拓展作业
课下搜集南北方美食的相关资料,做一期南北美食节的手抄报。接下来的课程老师会引领同学一起探究这些美食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农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