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莫高窟 第285窟 西魏
该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主室北壁发愿文中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记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善指引下的交融
学习目标
目 录
壹
信善——
灿烂文化中的善念交融
肆
善的指引——
生生不息的
中华文明
叁
向善——
天地模型绘
中式科学
贰
劝善——
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书法、绘画、文学、雕塑
探寻洞窟,你发现了什么文化元素?
信善——
灿烂文化中的善念交融
壹
文化考察队——灿烂的文化
(1)背景:
①造纸术的改进;
②对书法美的追求。
(2)代表: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王羲之
代表作、特点?
碑刻书体
特点?
锺繇胡昭
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一、书法艺术
考察表格
◎王羲之
二、绘画艺术
文化考察队——灿烂的文化
(1)类型:
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
(2)代表: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AI复活《洛神赋图》
分析顾恺之绘画特点?
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洛神赋》:曹操第三子曹植所作
三、文学艺术
文化考察队——灿烂的文化
(1)诗歌:
②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民歌:
①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四、雕刻艺术
文化考察队——灿烂的文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衣着上从袒右肩着装到褒衣傅带,反映出孝文帝改革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以善念汇文,追溯文脉根源,虽来自不同民族、地域,但殊途同归地表达:信善交融,国丰民安,善愿从心!
间接反映西魏的畜牧业与农耕,体现西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劝善——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贰
农业考察队——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跨时空采访
1、包含内容
《齐民要术》全书共十卷,其内容涉及方面广泛。卷首的“序”列举、论证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正文十卷,前三卷讲粮食作物以及蔬菜的种植;第四、五卷讲果树和林木;第六卷是讲动物饲养的,包括饲养畜禽和人工养鱼;第七、八、九三卷讲述酿造、食品加工和文化用品等,基本上属于副业的范畴。
《齐民要术》包含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完整。
“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指平民百姓
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
2、思想地位
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劳而无获。
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 种谷》
材料: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传阅,在国际上有着广泛影响。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齐民要术》拥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采访后记
通过这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感受到《齐民要术》不仅是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
尊重规律、勤勉创新、敬畏自然。
贾思勰的身影虽已远去,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种子,仍在现代农田与实验室中生根发芽……
劝人向善,顺应自然,在山林间回归内心的平静,魏晋南北朝的农耕理念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雷公图
数学、天文、机械
叁
向善——
天地模型绘中式科学
数学
天文历法
机械制造
领域
成就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缀术》
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相比,只差5秒;创制《大明历》
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科技考察队——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际杰出科学家
祖冲之的精神?
向善为民、治学严谨、耐心细致、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继承前人成果,发扬光大。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把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小行星”。
雷公图
科技中蕴含着向善为民、宏达包容、继往开来的时代与民族的印记,是古人对未知的崇敬,更是对善念的执着!
多元文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碰撞交融,在信善、劝善、向善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科技,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肆
善的指引——
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项目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数学 南北朝
历法
机械制造
书法 曹魏
东晋
绘画 东晋
雕塑 南北朝
其它
科技
文化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大明历》
水碓磨、指南车、千里船
锺繇、胡昭
锺繇楷书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书法
曹操父子的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民歌、魏碑
“生生”——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处于分裂局面,但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的时期,出现了各族人民的大交融,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江南开发,以及区域性政权的并立、竞争等客观上有利于文化发展的因素,因而文化成就斐然。
材料二 魏晋时代,佛教能让饱受乱世困苦的民众获得心灵的宁定和安稳。史学、文学与艺术因时代激荡反而更显光彩。科技的发展,以数学、地理学和农学最为突出,继续保持着秦汉以来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领先地位。
材料三 今采捃(jun)经传,爰(yuan)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i ha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译文:如今我从经传书籍摘取,以及从民间歌谣中援引;向有经验的老成之士询问求教,并通过实践验证。从耕种田地之术开始到酿造、腌制的方法结束。帮助谋生的经验技术,无不都写在书里,书名叫《齐民要术》。)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分裂局面,但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有什么启示?
①北方民族大交融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②北方经济的发展与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③外来佛教的传入,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前提。
⑤科学家们的刻苦钻研和实践的精神,艺术家们的不懈追求。
合作探究
“不息”——今日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愿“善”指引下的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愿“善”指引下的同学们,带着中华根脉,继往开来!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江南地区的开发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欣赏AI悬浮《兰亭集序》书法,分析王羲之笔势特点?
青岛平度天柱山魏碑
类比课本魏碑拓片,说说魏碑书体特点?
上
游天柱
下息云峯
苍劲厚重、粗狂雄浑
一、数学成就
割圆术
领先世界近千年
二、天文成就
朝堂之上,权贵以“亵渎天道”的斥责如冷箭袭来。
您向善为民,拍案而起,声震金石: “历法之道,必待天验!若合天象,虽万难何惧?”
十年抗辩,青丝染霜,终使《大明历》的光辉刺破蒙昧的云霭——
从此春种秋收有了苍天的承诺,渔樵耕读听见星辰的密语!
千年之后,当我们在夏夜仰望银河:
北斗的勺柄依然精确指向立夏的暖风,
清明的雨丝永远如期浸润江南的秧田。
这,就是您留给民族的礼物——
用最严谨的数学,写下最浪漫的誓言
“天地有信,人间可期!”
先生啊!
您以算筹为梯,攀上宇宙的脊梁;
以孤勇为灯,照亮文明的长夜。
今日神州大地每一缕迎向朝阳的炊烟,
都是对您——星穹之下永恒的掌灯人——最深的礼赞!
《星穹的刻度——致祖冲之先生》
当夜幕垂落华夏,万千星辰在苍穹之上无声流转。
是谁,以墨为舟,以算为桨,毅然驶向宇宙深不可测的汪洋? 是您啊,祖冲之先生!
寒暑更迭,旧历如老迈的舟楫,载不动四时错乱的雨雪风霜。
您却独坐观星台,将毕生心血淬炼成一柄丈量天地的标尺——
看!您指尖划过星图:
察岁差之微芒,解开了百年天象迷踪;
算回归之年长,定格在三百六十五日又五小时余(注:365.2428日),与今人测算仅差弹指一瞬;
更以三百九十一年置闰一百四十四次的巧思,让二十四节气如约叩响大地的门扉。
AI颁奖颂词
概括祖冲之的天文历法成就?
三、机械成就
指南车
水碓磨
千里船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