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件+教案+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课件+教案+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3 17:53:16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难挡神秘之笑,历数政界要人与《蒙娜丽莎》之缘
拿破仑将《蒙》挂在卧室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
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
《蒙》每半年体检一次,启程时,30辆警车押队,200余名荷枪实弹的彪形大汉前呼后拥。目前全世界已有假的《蒙》200余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蒙》曾四次出国,荣耀无比。1951年,他在西班牙受到国家元首级别的隆重礼遇,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摸画,但规定必须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蒙娜丽莎》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
薄伽丘(1313--75)
马丁·路德(1483--1546)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14-17世纪)
1.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2.文艺复兴的概况
3.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与思想?
4.文艺复兴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5.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个人必须抛弃尘世的欲望,自甘贫困,寄希望于来世;同时,社会的秩 序,人与人的关系,也必须遵循上帝的目的,遵从等级制度的安排。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
——《圣经》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中世纪的宗教和神学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经济:意大利部分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变革中世纪的财富有罪的观念,追求现实的幸福;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 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思想和人才:意大利丰富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
存,容易接触到古希腊手稿等
帮助了科学的传播,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
天才科学家们用生命代价换来的知识可以更加广泛的被传播……
印刷术
布鲁诺
文化:造纸术、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病人先是高烧不退,接着在腋窝、颈部、与腹股沟处生出黑色的疖疮。黑死病由此得名。黑死病猖獗了约300年,仅在欧洲就造成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
黑死病促使人们进行反省:到底是什么行为引起了上帝的愤怒,为什么好人与坏人会无区别地大量死亡 如果说成年人因为犯罪而受到应有的代价, 为什么无辜的孩子也要承受死亡的惩罚 为什么那些作为上帝使者的教士也无法幸免
天灾:黑死病在欧洲流行,造成极大的社会恐慌,同时也促使人们质疑封建神学。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教会和神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文化:意大利文化氛围相对自由,特殊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形成和发展,要求 在思想文化领域冲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追求现世幸福。
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文化传播
(根本)
天灾:黑死病在欧洲流行,造成极大的社会恐慌,同时也促使人们质疑封建神学。
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你怎么看待?
14—17世纪早期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展开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②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③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名,反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为什么资产阶级反封建要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二)文艺复兴的含义及实质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C
(三)文艺复兴的核心(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
你是如何理解“人文主义”的?
1、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要求摆脱宗教的束缚,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2、“人文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区别: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人文主义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3、人文主义的意义:
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关注人的理性!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关注人性的本能!
阶段 国别 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特征
初期
高潮
英国
文学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意大利
文学
“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神曲》
《歌集》
《十日谈》
“人曲”
(四)代表人物(文学)及作品等
薄伽丘(1313-1375年)
彼特拉克(1304-1374年)“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其背景是欧洲中世纪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黑死病。作者通过10个避难的男女青年讲故事的形式,一方面以犀利的笔锋,辛辣地嘲讽教会的黑暗、罪恶,尖锐地抨击僧侣的奸诈和伪善,无情地鞭挞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另一方面,他赞赏平民、商人的聪敏才智,赞扬妇女的善良、深情、机智,维护社会平等。
《十日谈》片段一:……一路行来,可巧遇见一队衣服华丽、年青漂亮的姑娘迎面走来——原来是刚刚参加婚礼回来的女宾。那小伙子一看见她们,立即就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
“我的孩子,”父亲回答,“快低下头,眼睛盯着地面,别看它们,它们全都是祸水”。
“可是它们叫什么名字呢?”那儿子追问道。
那老子不愿意让他的儿子知道她们是女人,生怕会唤起他的邪恶的肉欲,所以只说:“它们叫做‘绿鹅’。
想一想:父亲将女人说成是“绿鹅”“祸水”是受了什么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呢?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十日谈》片段二:说也奇怪,小伙子生平还没看见过女人,眼前许许多多新鲜事物,……他全都不曾留意,这会儿却冷不防对他的老子这么说:“啊,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唉,我的孩子,”父亲回答说,“别闹啦,我对你说过,它们全都是祸水。”
……儿子却说:“……,我还没看见过这么美丽、这么逗人爱的东西呢。它们比你时常给我看的天使的画像还要好看呢。看在老天的面上,要是你疼我的话,让我们想个法儿,把那边的绿鹅带一头回去吧……”
请思考:儿子在许许多多新鲜事物面前独独选择了“绿鹅”,这说明了什么?
人性无处不在,欲望是人的自然本能。
《神曲》是但丁的不朽诗篇,共一百曲,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篇。主要情节是描写诗人在维吉尔和贝德丽采的引导下,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经过。作者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政治、思想、意识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但丁(1265-1321年)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一切时代。——本·琼生
英国大文豪。他当过剧院演员,后来写剧本。一生共写了39个剧本。
他的作品赞美友谊和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深刻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
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丘吉尔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精彩台词:
朱丽叶:“是谁叫你到这儿来的?” ,“又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罗密欧:“是爱情怂恿我来的,是爱情指引我到这儿来,既使你身在天外或遥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险来找你这颗珍宝。”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什么看法?
②他对人性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
③这种不同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歌颂人间的爱情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从关注人的本能到关注人的理性
----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五)代表人物(美术三杰)
达芬奇
1452-1519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拉斐尔
1483-1520
A1《查丁尼大帝和他的侍从》
B1《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油画 1503—1506年
77×53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蒙娜丽莎》
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专家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达·芬奇
A2雕塑《安东尼·奥索》
B2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
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广场大卫塑像
500年来,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创造的“大卫像”,始终被视为西方美男子强健体魄的代表。“大卫”像身高4.1米,体格健美,神态坚定,肌肉紧张而饱满,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A3《圣母子》
B3拉斐尔《纱罩圣母》
探究:文艺复兴巨匠是如何在其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薄伽丘的《十日谈》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达芬奇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米开朗琪罗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早期资产阶段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恩格斯称赞他是一位“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位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他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君主论》 。
思想方面:
文学艺术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六)文艺复兴的影响
哥白尼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初版)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
——恩格斯
伽利略
望远镜
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
思想方面:
文学艺术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六)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与我们
面对一种现实 ,我们需要人文精神;
面对另一种现实,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保护历史 ;
现代我们的心灵需要有理想,需要有崇高精神的寄托 ;
……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人性从基督教的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了。但是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 则是通过宗教改革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
二、宗教改革(1517---)
宗教改革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有什么意义?
马丁·路德
(1483—1546)
二、宗教改革(1517年——)
1、背景:
1)文艺复兴影响
2)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压榨(教皇的奶牛)
3)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
4)1517年出售赎罪券
2、开始标志:
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教堂门口
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a.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b.个人可以直接解读圣经
c.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价教会)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马丁·路德的主张
二、宗教改革
【巩固练习】
例题: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
A.《圣经》是信仰惟一的神圣权威,每个教徒都可以解读《圣经》
B.主张减少教堂和修道院,七项圣礼中只剩洗礼、圣餐两项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D.灵魂得到拯救,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否认了教皇的权威的是( )
D
体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愿望的是( )
A
反映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要求的是( )
C
最有利于得到封建诸侯的支持的是( )
B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德国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进行宗教改革,其中瑞士、英国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
瑞士:加尔文改革(内容更为激进):
主张“预定论”,更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
英国: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
英国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
东正教
(东派)
公教(天主教)
(西派)
东正教
新教
天主教
第一次分裂1054年
第二次分裂
16世纪
4、宗教改革的影响
3)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之处:
(1)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 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 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不同之处
(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本课小结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这是“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主要内涵。
神权至上---- ---- ---- ---- ---- 以神为中心
人性至上
文艺复兴
(上层)
宗教改革
(下层)
以人为中心
A .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B .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个人身上
D.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
1、下列哪些观点符合人文主义思想?
看一看,比一比
(1).文艺复兴运动薄伽丘的作品是《歌集 》。 ( )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都突出人和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
(3).马丁.路德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只有教皇可以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其他信徒都不可以。( )
2、判断下列各题的对与错
×
×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及要求;文艺复兴的时间、性质;代表人物及人文主义概念;德国的分裂;马丁 路德的观点;《九十五条论纲》;新教;
(2)理解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和意义;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和马丁 路德的观点;
(3)探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4)通过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2)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3)源流际会,分析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变化、发展的原因和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一些名画和著名文学作品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2)让学生认识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3)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战斗精神的了解,培养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树立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
【教材分析】
教材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引言反映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精神独裁和第一目讲述的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可视为这两大运动兴起的背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大力弘扬,并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建议教学时注意前后联系,引导学生从人文精神发展的宏观历程中对这两大运动准确定位。同时,两大运动影响深远,有大量的古迹、资料流传至今,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建议教学时充分运用。21cnjy.com
【重点难点】
1、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
2、难点:通过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世界政要与《蒙娜丽莎的微笑》引入新课。
一、文艺复兴
1、背景:
(1)思想:教会和神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形成和发展,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冲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追求现世幸福。
(4)文化:意大利文化氛围相对自由,特殊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文化传播
(5)天灾:黑死病在欧洲流行,造成极大的社会恐慌,同时也促使人们质疑封建神学。
2、含义及实质:14—17世纪早期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展开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21教育网
3、核心:人文主义
4、代表人物(文学)及作品等
5、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6、影响:
(1)思想: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21·cn·jy·com
(2)文艺: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3)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4)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艺复兴影响
(2)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压榨(教皇的奶牛)
(3)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
(4)1517年出售赎罪券
2、开始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的主张
(1)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2)个人可以直接解读圣经
(3)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价教会)
(4)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影响:
(1)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3)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合作探究】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同: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 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 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诸侯的保护。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异:
(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的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也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带解析)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2. “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是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主张,它们的最大区别是( )
A、提出的人不同
B、代表不同的阶级
C、对人民的态度不同
D、权力的来源不同
3. 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
A、史学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结
B、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
C、两位史学家论述视角有较大不同
D、两位史学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区别
4. 诗人彼特拉克在《致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廷》一诗中这样写道:“悲哀的逆流∕恶毒的寺院∕异端的教堂和谬误的学校∕泪水的泉涌∕从前的伟大的罗马∕现在只有各种罪恶的巴比伦∕各种谎言的熔炉∕阴暗的牢狱∕在幸福消失的地方∕恶魔将会大大成长∕活着的人直到死亡以前都受着地狱和黑暗的威胁∕主真的不会惩治你?”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
①对欧洲古典文明的无比崇敬②对神学和封建社会的否定与批判
③提倡进行宗教改革,解放思想④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渴望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④
5.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6.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 )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C、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7. 下图是《柏林日报》刊登的一则广告。这则广告出现于 ( ) (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古罗马时期
B、15世纪以前
C、15世纪
D、16世纪以后
8. 德国学者韦伯发现在欧美的一些宗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人员,绝大多数是新教徒”。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思想密切相关 ( )
A、人文主义
B、因信称义
C、先定论
D、理性主义
9. “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是文艺复兴运动,另一是宗教改革运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三者的共同作用是 ( )
A、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D、破除了宗教观念的束缚
10. 以下是16世纪东西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挑战权威
B、否定神性
C、崇尚理性
D、倡导民主
二、非选择题
11. 思想文化的进步不断激发人类创造出新的文明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思想家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观点或名言。
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因信称义”“信徒皆为教士” ……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思想家的核心主张。(2分)21教育网
(2) 根据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思想如何体现了“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8分)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A、C项说法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都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开始,因此不可能是文艺复兴的原因; D项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在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基础上创立的。因此A、C、D三项均错。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开始关注人的价值。故选B。
【点评】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达到高潮,16世纪传播到欧洲各地。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揭露教会的黑暗,赞颂人性的价值,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21cnjy.com
2.【答案】 D
【解析】 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是基督教神学家阿奎那提出的,后者是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提出的,他们都是封建地主阶级,但属于不同阶层,故B、C不符合题意;A的立意太浅,不可能是最大区别;题干中前者认为王权是上帝通过教皇授给世俗国王的,国王应服从教皇的领导,后者认为王权是上帝直接授予的,国王除上帝外,不对任何人负责。故D是他们的最大区别。
3.【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进行分析判断。A、B符合题干意思,但流于片面;D错在“无明显区别”;C项较为全面的理解了材料意思。史学家甲着重强调文艺复兴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史学家乙着重点在于体现文艺复兴过渡承接作用,及其所具备的与中古时代与近代两个时代同样的特性。故本题选C。
【点评】包含法是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此法引进数学思维。但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两个以上待选项都符合题干之意,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个与多个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则那个包含其它的待选项必是最佳答案。此法运用得当,可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4.【答案】 D
【解析】 作者是文艺复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重要代表人物。从材料“从前的伟大的罗马”可以看出作者对欧洲古典文明的无比崇敬;从材料“活着的人直到死亡以前都受着地狱和黑暗的威胁∕主真的不会惩治你?”可以看出作者对个性自由的追求与渴望。因此①④正确。作者反对神学,但是反对封建社会和主张宗教改革却没有提到。因此②③错误。故选D。
【点评】文艺复兴是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而进行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的背景、影响等也需要掌握。21·cn·jy·com
5.【答案】 B
【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运动并不是要真正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而是代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述求,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答案选B。而A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C、D两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主张。
【点评】西方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思想得以长足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资产阶级的反专制呼声亦愈来愈高,代表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理论也不断涌现。但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人文主义的含义。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特征各异,但其共同点也始终未变,那就是以人为中心,高度肯定人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解题时既要把握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表现,同时也要牢记人文主义的本质。www.21-cn-jy.com
6.【答案】 C
【解析】 解读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仍然宣扬信仰《圣经》,宗教改革并没有完全否定上帝的存在,A项表述不符合实际;B、D 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故答案为C 项。
【点评】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等。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7.【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宗教改革内容的理解。教会的牧师刊登征婚广告,可以结婚。这一现象应发生在欧洲宗教改革后,故选D。2·1·c·n·j·y
8.【答案】 C【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在工商界中,那些所谓的成功者都是受到“新教”影响的人。这与加尔文教所宣传的“先定论”鼓励资产阶级去发财致富有关。“先定论”适应资产阶级发展的需求,被更多的资产阶级人士所接受,C项符合题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信息“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绝大多数是新教徒”。【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答案】 A
【解析】 B项是地理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的影响,C是文艺复兴的影响,D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而地理大发现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并且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意识形态领域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所以A是它们的共同作用,答案为A。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解题关键是要理解题干提到的三大运动的影响并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21·世纪*教育网
10.【答案】 A【解析】 马丁·路德对以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为权威的教会进行判,李贽对的孔子权威进行批判,故A项正确;马丁·路德虽然对天主教教义不满,但是并不否定基督教的信仰,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不否定基督教的信仰,并非崇尚理性,故C项错误;无论是马丁·路德还是李贽都没有提出民主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www-2-1-cnjy-com
11.【答案】
(1)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以人为本)(2分)
(2)表现:“印记”:承认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倾向;(2分)2-1-c-n-j-y
“深化”:各国政府管理教会;民族自由。(4分)
关系:继承和发展。(2分)
【解析】 (1)从材料“人”“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概括。第一小问要注意理解“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意思,即宗教改革在人文主义精神上与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第二小问实际上考查文艺复兴的影响或宗教改革的背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智者运动和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改革时期的代表人物、思想观点及影响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把握智者运动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人物、思想观点等。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