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电压 教案 (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1 电压 教案 (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1 09:1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十六章 第1节 电压 1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3.掌握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对电压表进行读数。
重点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连接和读数。难点:电压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电压概念的建议:主要通过水流的形成原因而引人电压的概念,然后介绍电压的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激发兴趣。电压表的使用:对比电流表的使用学习过程,学习电压表的使用,让学生测量小灯泡和电源的电压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课件展示:二、讲授新课知识点一 电压想想做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各小组按照图进行实验,分别接入一节电池和两节电池,分别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通过合作找出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讨论结果:(1)要想使小灯泡发光,必须把电源接入电路中,小灯泡发光时一定有电流通过。(2)当分别连入1节和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的亮度不一样,连入2节干电池时小灯泡较亮。原因:电源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2节干电池比1节干电池提供的电压高,电压高时产生的电流大。归纳总结:(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要使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首先电路是一个通路,再就是电路中有电源。播放视频:播放水压与电压的视频,通过类比法得出电压的概念。建构概念:(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的P55-P56,完成下列问题:(1)电压的符号是____;电压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你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转换了么?(2)你知道了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电压呢?归纳总结:(1)电压的符号是U;电压单位有伏特(V)、千伏(kV)、毫伏(mV),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1 kV=103V 1mV=10-3 V。(2)生活中常见的电压:一节干电池两端的电压为1.5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知识点二 电压的测量过渡问题:教师拿出几节不同的干电池让学生观察,能否通过什么方式确定这几节干电池的电压?利用电压表可以测量电压的大小。1.认识电压表学生根据桌上所提供的电压表,仔细观察,小组交流、讨论通过观察的电压表所获取的信息有哪些?归纳总结: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别是0~3V和0~15V,对应的分度值分别是0.1V和0.5V。2.实验探究:练习使用电压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7页“练习使用电压表”部分,在组内交流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分组实验:分组练习使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讨论如何连接电压表?选择哪一个量程?接线柱如何连接?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偏差和错误,引导学生类比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归纳总结:电压表的连接方法:①使用前要使指针指在刻度盘零刻度处;②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③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④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⑤允许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出的示数是电源的电压。电压表的读数:①认清所选量程。②明确所选量程的分度值。③看指针总共偏转的小格数,用分度值乘以小格数,就是所测电压值。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梳理本节知识要点。四、板书设计第1节 电压一、电压 二、电压的测量(1)认识电压表(2)练习使用电压表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同时做好点拨引导,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深人理解问题实质。本节课注重知识的应用,在教学中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小组在连接电路时,出现了电路有故障不会排除,电压表量程的选择上没有用试触法等问题,教师应巡回指导,并鼓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解决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