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的发展。
2. 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是______。
3. 中世纪西欧最早的一批大学出现在______和______。
4. 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模仿了______。
5. 中世纪城市居民的主体是______和______。
6.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课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 中世纪城市自治的标志是获得______。
8. 中世纪大学的特权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9. 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大约是______世纪至______世纪。
10. 中世纪大学对欧洲最重要的影响是推动了______的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1. 下列哪项不是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 )
A. 商业复兴 B. 手工业发展 C. 教会支持 D. 农奴逃亡
12. 中世纪城市的主要经济特征是( )
A. 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计划经济 D. 庄园经济
13. 下列哪项不是中世纪城市的特点( )
A. 自治权 B. 行会组织 C. 封建依附 D. 市场中心
14. 中世纪大学最初的组织形式是( )
A. 教师行会 B. 学生团体 C. 教会学校 D. 宫廷学校
15.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特权不包括( )
A. 学术自由 B. 免税权 C. 司法自治 D. 征兵权
16. 中世纪西欧最早的一批大学出现在( )
A. 法国和意大利 B. 德国和英国 C. 西班牙和葡萄牙 D. 荷兰和比利时
17. 中世纪大学的主要学科不包括( )
A. 神学 B. 法学 C. 医学 D. 自然科学
18. 中世纪城市自治的主要表现是( )
A. 选举市长 B. 建立军队 C. 发行货币 D. 制定法律
19. 中世纪大学对欧洲文化最重要的贡献是( )
A. 保存古典文化 B. 推动科学研究 C. 培养专业人才 D. 促进思想交流
20. 中世纪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
A. 加强封建制度 B. 促进资本主义萌芽 C. 巩固教会统治 D. 削弱王权
三、材料解析题(共40分)
(一)阅读《城市特许状》节选,回答问题(20分)
"朕,某某国王,特许本市市民自治......市民有权选举市长和市政官员,自行管理城市事务......市民可自由从事商业活动,免除部分封建义务......"
1. 材料反映了城市获得哪些权利?(6分)
2. 分析城市自治对封建制度的影响。(8分)
3. 说明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发展的意义。(6分)
(二)阅读《大学特许状》节选,回答问题(20分)
"我等,某某主教,特许本大学师生......享有教学自由、免于世俗司法审判、免除部分赋税......师生可自行组织行会,制定内部规章......"
1. 材料反映了大学获得哪些特权?(6分)
2. 分析大学特权对学术发展的影响。(8分)
3. 评价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
1. 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中世纪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15分)
2. 比较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的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1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商品经济
2. 金钱赎买
3. 意大利;法国
4. 行会
5. 商人;手工业者
6. 神学;法学;医学;文科
7. 特许状
8. 学术自由;司法自治;免税权
9. 11;13
10. 文艺复兴
二、单项选择题
11. C 【解析】教会最初反对城市自治。
12. B 【解析】城市以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
13. C 【解析】城市居民摆脱了封建依附关系。
14. A 【解析】大学最初是教师或学生的行会组织。
15. D 【解析】大学没有征兵权。
16. A 【解析】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最早。
17. D 【解析】自然科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
18. A 【解析】选举市长是城市自治的重要标志。
19. A 【解析】大学保存和传播了古典文化。
20. B 【解析】城市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三、材料解析题
(一)
1. 自治权;选举权;商业自由;减免赋税(每点2分)。
2. 冲击庄园经济;促进商品经济;产生新阶层;削弱封建制度(每点2分)。
3. 孕育资本主义;促进文化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形成市民阶层(每点2分)。
(二)
1. 教学自由;司法豁免;免税权;自治权(每点2分)。
2. 保障学术独立;促进思想交流;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文化发展(每点2分)。
3. 现代大学起源;文化传承中心;思想启蒙基地(每点2分)。
四、论述题
1. 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瓦解庄园经济(5分);政治:削弱封建制度;促进王权加强(5分);文化:推动世俗文化;孕育文艺复兴(5分)。
2. 同:教育机构;传承文化(5分);异:自治性vs官办性;国际性vs本土性;学科多样性vs儒学主导(6分);原因: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