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光的传播实验现象,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科学思维:能分析比较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推理得出光传播的特点。
3.探究实践: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发现光的传播特点。
4.态度责任: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并进行推理。
难点: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回顾:声音传播方式导入
(1)通过几个小活动回顾声音传播的方式及特点:面对学生说话、隔着一块板对学生说话、走到门外大声说话
预设:声音传播特点:向四面八方传播、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穿过物体传播
(2)出示手电筒,提问: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这节课来研究一下: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
2.手电筒的光我们看得见发光,但是中间传播过程我们看不见,那你知道这光是怎样传播的吗
3.讨论:学生小组研究并画出你认为光传播的样子,完成后贴在黑板上
4.交流:说一说这样画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声音的传播方式的导入,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引导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进行思考、推测。画一画灯光传播的样子,暴露学生的前概念
二、探索:
活动: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索
1.探究:大家都各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验证我们的想法
3.出示: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手电筒、4张卡纸),你觉得可以怎样用这些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4.设计:拟定实验方案后,交流汇报方案。
5.提示:
(1)课件出示完善后的实验过程。
(2)课件出示相关实验注意点。
6.探究: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并在记录纸上画一画光的传播路径。
8.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发现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设计实验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测,在小组交流汇报中完善实验操作方案,在规范的实验操作中得出实验结论,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研讨:光的传播
1.问题一: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并解释这一现象。
(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
(2)小结:当我们向左或者向右移动中间的一张带孔卡纸后,手电筒的光穿过第一个小孔后,我们能看到横向移动的那张卡纸上出现了光斑,而纸屏上却没有光斑,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问题二: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
(1)交流:组织全班讨论。
(2)小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而声音隔着一些物体还是能听到的。
3.问题三: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讨论:学生举例说明。(预设:广场上的灯、车灯、阳光、大雾天的灯……)
(2)展示:课件出示一些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对移动卡纸后光斑的变化,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说明,同时与声音的传播方式进行比较,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生活现象进行拓展。
四、拓展:更多思考(预设3分钟)
1.博证:你能找到更多的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证据吗?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2.思考:如果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拓展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同时思考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怎样是对下一课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