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计我们的小船》教学设计
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一、指导思想或设计理念: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和表达交流的能力,明白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本课的聚焦环节给学生一个项目任务——设计一艘能承载自己的船,创设一个真实情境,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重点围绕小船的设计展开学习与体验,感悟设计的往复性与复杂性。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处理:
本课是《船的研究》单元的第6课,从教材安排来上是有前面5课的基础,可以了解船的历史、造船的材料、船的结构特点、船的载重量和动力系统等。但是这次上这节课是单独拿出来上,学生没有前面几课的基础,因此对教材进行的降低难度的处理。
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开始,引导学生设计一艘能运送自己的船,让学生从提供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材料,综合考虑船的安全稳定、承重、动力、成本、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船的设计。让学生充分的经历工程与技术领域“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几个过程中的设计环节,明白设计的重要性。
学生在设计时能基于原有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情境、限制条件进行充分讨论与交流,画出设计图,通过组内研讨和组间交流,对设计方案不断修正与完善,最后小组能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造船方案。并能借此激发学生持续探究、实施方案的热情,加深对工程设计的理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对工程制作会有初步的认识,有一定的表达、交流能力。五年级学生在生活中也有接触过船,对一些造船的材料也有初步的了解,这些都是学生能开展船的设计的基础。但此时五年级的学生没有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没有对船形成系统的认识,直接进行船的设计难度较大,要想让学生能顺利的设计出自己的小船,达到更高层次的思维目标,需要在设计前做好铺垫,但达到的层次还要看学生的原有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轮船的设计需要考虑船的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大小、形状、材料等因素。
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
科学思维
1.能够针对具体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艘小船。
探究实践
1.能够考虑到设计小船所涉及的各个因素。
2.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设计图、模型或实物。
3.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
态度责任
1.在设计小船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2.在设计小船的过程中,建立成本、稳定性意识。
3.敢对小船的设计方案质疑并虚心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
五、教学准备:
造船项目书、评价贴、尺子、铅笔、红笔等。
六、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介绍下景宁的景点-畲乡之窗、千峡湖
(一)聚焦-明确问题
1.导入:景宁的景色非常优美,这幅图就是千峡湖中的一段,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现在千峡湖景区面向全体市民征集轮渡小船的设计方案,你能设计一艘船,把自己安全地渡到对岸吗?(板书关键词:自己、安全、渡)
2.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预设:防水、稳定(板书:稳固)、动力(板书:动力系统)、载重量(板书:载重量)
今天就来设计一艘我们自己的小船(板书)
【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内容时间分配非常紧张,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直截了当的出示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思考造船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探索-制定方案
1.来看看设计的要求和提供的材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对这些材料有什么问题?
2.出示评价标准。这次的设计能不能解决动力、承重和稳定性的问题,每个小组要画出设计图,用文字和数字标注,准确的表达组内同学的想法。
3.这是我们需要完成的记录单,同学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4.提醒:(1)每个小组要画出设计图,用文字和数字在图中标出船的结构和大小(2)思考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解决这几个问题的(3)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5.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小船,画设计图(12分钟),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出示要求、评价标准和设计图,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重点解决动力、载重量、稳定性三个问题。
6.老师看到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都设计出了自己的小船。接下来我们进行相互的交流。每组留两位同学为其他组同学讲解你们的设计,同时派两位同学到其他组交流、学习,注意这两位同学有任务,到老师这里领取一份星星评价贴,如果你觉得他们解决了哪个问题,就在组间互评这里给他们贴上相应的评价贴,同时可以给他们提一些建议。
7.组间交流(3分钟)。
【设计意图】加强小组间的交流,完成小组互评,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同时也能虚心的接受其他小组的建议。
(三)研讨-评估改进
1.(老师将各组的记录单照片通过希沃白板呈现),现在每个组设计图已经出来了,哪个组愿意来跟大家分享下你们的设计?
2.其他小组的任务:认真聆听他们的设计,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准备好红笔,如果在听他们设计的过程中,有什么好的地方或者觉得需要修改的地方就用红笔进行修改。
3.小组汇报(15分钟)
句式1:我们小组选择用 做动力,成本是 ,我们的优点是用了 材料来解决了 问题。
句式2: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句式3:你们觉得这个组什么地方做的比较好?
4.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想法或收获吗?
(预设:设计小船也要考虑成本、大小、形状、承重、稳定性等因素;设计也需要不断改进)
5.确实,今天我们其实是以设计一艘小船来感受了工程设计的过程,首先是要明确一个问题,在这些限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工程的设计是核心,但后面还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施,最后在评估改进,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出一艘船。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去研究我们的小船。
【设计意图】充分研讨,不断完善自己组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设计的重要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为继续研究小船做好铺垫。
七、板书设计
设计我们的小船
明确问题 船的大小
制定方案 船的形状
实施方案 造船成本
评估与改进 载重量
稳固性
动力系统
八、试教体会:
本单元是一个适合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工程设计的“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过程。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小船的设计,让学生明白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能通过组内和组间的交流不断完善设计,并激发学生继续研究小船的兴趣。
本节课给学生设置了真实的情境,但通过几节课的试教,发现要学生在没有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基础上,考虑这么多因素,画出设计图,难度还是很大,学生没有浮力、载重量、动力等方面的概念,画设计图可能只是画了设计图。所以几次试教过程中,对教学的难度是每上一次就降低一次,最后将任务锚定在解决动力、载重和稳定安全三个问题上,希望学生能在一堂课中通过画设计图、交流研讨,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交流研讨中,希望学生能详细地把自己的思考呈现出来,产生思维碰撞,这就需要老师的充分引导,比如除了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外,还要让学生暴露对船的大小、船的成本的考虑,很考验老师的课堂把控能力。
九、个人简介
蓝陶凌云:现为陈志强名师工作室学员。曾获得丽水市学科带头人,丽水市优秀学科教师,丽水市精准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县市级开设公开课,开发的课程入选省级微课程、省级精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