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我可爱的家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曲节奏,以更好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傈僳酒歌》,表达傈僳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和风土人情,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因此,培养对音乐课
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刻不容缓。尤其是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所以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习兴趣,灵活处理、自由组合教材,适当引入流行音乐,正确引导学生优劣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进行教育,渗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乐情操熏陶。
3重点难点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的掌握和了解,
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可爱的家(拓展课)
可爱的家乡(拓展课)
清远小学
韦红兵
一、教学内容:
对云南少数民族
彝族和傈僳族的认识及学唱酒歌
教授对象;五年级
二、教学目标:
1、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曲节奏,以更好的表现该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
2、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傈僳酒歌》,表达傈僳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和风土人情,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的掌握和了解,
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教学难点:
用傈僳族语言演唱歌曲及花腰彝族音乐风格节奏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教学。
师: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云南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的导游韦师。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了解我们云南迷人的少数民族音乐,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请看大屏。
播放歌曲《拉古》,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歌曲《拉古》是一首风格独特的民族歌曲,溶入图片,能够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各个民族不同的服饰产生了兴趣。】
(二)、聆听
感受花腰彝族音乐和风情文化
师:一首《拉古》拉开了我们今天音乐旅行的序幕。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那么你能说出几个我省的少数民族吗?
生:傣族、彝族……
师: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同学们,每个民族都有它不同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单从音乐方面去欣赏,我们就可以发现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音乐风格,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民歌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喜爱,经常被我们传唱。接下来,我们先去第一站,你知道是哪个民族的吗?
(师播放视频,生边听边思考师提出的问题。)
师:是哪个民族
生:
2、花腰彝族文化介绍
花腰彝族是彝族的一个分支,目前共有3万多人,其中2万多人生活在云南的石屏县。
因为女孩子的腰部装饰非常漂亮,色彩艳丽又称为花腰彝族,“海菜腔”
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
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
极其优美、
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
【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花腰彝族音乐,使学生在了解花腰彝族的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对本课的歌曲旋律有了一次认识。同时课件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花腰彝族的印象。】
3、学唱
出示歌名《花腰彝族海菜腔》
师:听了介绍,让我们对这个民族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非常有特色的音乐节奏。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模仿能力最强。
X
X
|
X
X
|
XX
0X
|
0X
X
||
塞
塞
塞
塞
塞塞
乙塞
乙塞
塞
1、老师指导同学先读衬词,然后再加上节奏。
2、注意前八分休止符的节奏练习。
师: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音乐风格,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要去的第二站,就是怒江,去了解当地傈僳族的音乐魅力。
(三)、感受傈僳族音乐和风情文化
1、简介傈僳族。
傈僳族历史悠久,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其民歌各式各样,老幼都能唱。
(播放大屏,傈僳族村寨图)
师:瞧!这就是傈僳族村寨,在进村寨之前,我先来考考大家,比比谁的模仿力最强。
X
XX
|
XX
X
|
X
XX|XX
X
|XX
XX
|
X
X
|
依
拉秀
依拉
秀
依
拉秀依拉
秀依拉
依拉
秀
秀
XX
XX
|X
0
|XX
XX
|
X
X
|XX
XX
|
X 0||
依拉
依拉
秀
依拉
依拉
秀
秀
依拉
依拉
秀
同样老师先指导同学读衬词,然后再加上节奏。
提问:衬词发生变化,随即歌曲风格也发生变化。
2、介绍傈僳族酒歌
师:你们知道吗?傈僳族有一个习俗,就是来到村寨的客人,要先喝酒,后唱酒歌。为什么呢?看大屏;因为傈僳人认为,“无酒不成礼”,酒是他们宴宾待客必不可少的饮料。按传统习俗,饮宴伊始,主人要先将自己的竹筒杯斟满,并往地上洒倒少许,表示祭祖先。接着自己先举杯略饮,表示酒是好的,然后才将客人的酒杯一一斟满,双手捧献给客人饮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热情好客的傈僳酒歌。
3、歌曲教学
(1)听一听:听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2)读一读: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熟悉歌词。
(3)练一练:学生集体跟琴练唱,注意汉译傈僳族语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听一听,练一练、读一读的过程中熟悉各组节奏,二声部节奏练习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4)唱一唱:让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5)创一创:让学生分小组自由组合旋律片段,并唱一唱。
出示大屏,
【在各个环节中,让音乐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始终在音乐的氛围中歌唱、舞蹈、欣赏以及表演,突出了音乐的主体性。】
(四)、编创与活动
1、情境表演
师:
傈僳族有一句话说:盐巴可以一天不吃,但歌不能一天不唱,舞不能一天不跳,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傈僳族民歌的韵律。
生:学生围成圈,教师在前带领学生跳起傈僳舞蹈。
2、结束语
师:伴随着这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蹈,我们今天的云南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热爱我们的云南,热爱我们的家乡。谢谢大家!
最后,让我们伴随着这悦耳的音乐,顺序出教室。
【让学生用肢体语言去表现傈僳族人民边歌边舞的情景,即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将音乐的表演推向一个高潮,也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表演的欲望更加强烈,表演的热情也随之高涨。最终使这节音乐课在这种快乐的氛围中结束,让民族音乐迷人的魅力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