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踏雪寻梅 课件+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唱)踏雪寻梅 课件+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5 21:56:00

文档简介

(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踏雪寻梅》的词曲作者刘雪庵和黄自先生,能感知艺术歌曲的风格韵味。
2、学会演唱《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2学情分析
《踏雪寻梅》这首歌曲主要让学生去感受乐曲描写的画面,A段作者踏雪去寻找梅花,看到了骑着驴子少年,驴脖子的铃铛声及脚步声,让人心情轻松愉快,B段描写了作者采到梅花的愉快心情。教学设计上着重让学生感受用打击乐器来表现铃铛声及脚步声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的韵味。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感受冬之美
一、感受冬之美
1、学生听音乐《银色的马车送天上来了》进教室。
2、播放冬天地视频,充分感受音乐《冬》的意境。
问: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师小结:冬天到了,大地到处披上了银色的盛装,空气的寒冷却阻挡不住热爱大自然美丽雪景的人们,他们去坐雪橇、打雪仗、堆雪人······玩得不亦乐乎。
活动2【讲授】感受冬之乐——新歌教学
二、感受冬之乐——新歌教学
师:面对如此美丽的雪景,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由刘雪庵先生创作的描写冬景的诗句(出示歌词)
1、师范读歌词。
2、找找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
“霁”:雪后放晴。 “坝桥”:指有扶手的石桥。
3、学生读出韵味。(歌词借景抒情,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
4、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聆听。(或听范唱音乐,感受音乐表现的另一种情绪。)
5、师:给你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句?
3 5 5 0 ︱1 5 5 0︱ 3 5 5 0︱ 1 1 1 0 ‖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响 叮 当 响叮 当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看谁能将这一句唱得更好,更有味道。
(1)、声音由远及近,顿音唱得跳跃有弹性。
(2)、配上打击乐双响筒、碰铃来表现驴子的脚步声和脖子上的铃铛声。
6、你们觉得那一句最难唱?
0 3 5 ︱ 1 · 7 ︱ 3 6 5︱
骑 驴 坝桥 过
0 1 3 5 ︱ 1 7· 5 ︱ 3 6 5︱
好 花 采 得 瓶 供 养
注:前半拍休止是拍腿在唱好“骑”和“好 ”强拍“驴”“花”
7、再次听赏歌曲。
歌曲进行跟唱,教师将唱错的地方进行教唱。
8、进一步美化歌曲的意境。(听《踏雪雪梅》合唱音乐)
师:学会了歌曲,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想象着歌词中美好的画面去踏雪寻梅吧!(两位同学用打击乐伴奏,其它同学打响指左重右轻,并用肢体表达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
活动3【讲授】结束语
三、结束语:
冬天是寒冷的,但意志坚强的人却不畏严寒,尽情地享受着冬天的美丽和快乐。让我们随着《踏雪寻梅》的歌声,边听边唱走出教室吧。
课件11张PPT。五年级音乐 踏 雪 寻 梅踏雪寻梅 雪 霁 天 晴 朗(jì )
腊 梅 处 处 香
骑 驴 坝 桥 过(bà )
铃儿 响叮铛 响叮铛 响叮铛 响叮铛 响叮铛 好 花 采 得 瓶 供养 伴 我 书 声 琴 韵 共 渡 好 时 光
雪霁: 雪后天晴
坝桥:有扶手的石桥 3 5 5 0 I 2 5 5 0 I 3 5 5 0 I 1 1 1 II
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 当 响叮当
串铃 :0 xx I 0 xx II
双响筒:x x I x x II▼▼▼▼▼▼▼▼▼▼▼▼..用打击乐或声势动作表现驴子的脚步声和脖子上的铃铛声由远及近······0 3 5 ︱ 1 · 7 ︱ 3 6 5︱
骑 驴 坝 桥 过
0 1 3 5 ︱ 1 7· 5 ︱ 3 6 5︱
好 花 采得 瓶供 养f..渐 强要求:前半拍休止拍腿,并且注意这首歌曲的情感演唱。歌曲表现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