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跳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图探索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能够正确画图理解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
师:同学们,操场上正在举行一场跳绳比赛,看,他们跳得多好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展示教材情境图)
师:同学们,从图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小红、小亮和小东参加跳绳比赛,小红跳了48次。
生:小亮比小红多跳了25次。
生:小东比小红少跳了9次。
师:那么我提一个问题,大家一起来解答一下。小亮跳了多少次?
学生自由表达想法。
师:小亮比小红多跳了25次,要求小亮跳的次数。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线段图。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求小亮跳了多少次,也就是……
生:把48和25合起来。
师:列竖式计算是什么样的呢?
生:48+25=73(次)
师:同学们说得很正确,那么谁来计算一下小东跳了多少次?先画出线段图,再列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
生:48-9=39(次)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答方法,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适时评议。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本节课掌握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方法,知道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找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然后确定解答方法。
相应课时的练习。
跳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
48+25=73(次)
48-9=39(次)
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构筑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每个运算表示什么意思,或者说一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