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
全歌为一段体,描绘了雪后天晴作者骑着驴儿伴随叮当作响的铃声,怡然自得地经过白雪覆盖的小桥,去寻找怒放的腊梅时愉快的心情。歌曲当中四个“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小铃声。学生会对内容及画面颇有兴趣,但要加强对难点的训练。
2教学目标
1.在聆听学唱《踏雪寻梅》中,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梅花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2.了解黄自生平。运用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的对比,附点音符等方式来表现歌曲。
3重点难点
1.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并且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
2.准确的表现歌曲中的渐强、跳音、强拍弱起、六度音程和八度音程的音准。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 赏图听音,进入情境:
1.老师出示美丽的雪梅图,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一谈梅花的品质,说一说看到雪梅图后的感受。
3. (定格在梅花图片上)老师总结:在大雪纷飞的冬季,万物凋零,百花枯萎,只有梅花在风雪中傲然挺立,吐露芬芳。正因为这样,梅花自古被人称为“花中君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踏着雪去赏梅。
活动2【活动】二.读词听曲,品味理解。
1.为表达对梅花的喜爱,老师带来一首词,轻声读一读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霁jì ”,雪后放晴的意思。“坝桥 ”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2. 同学们,这首词的作者是刘雪庵,当时他创作时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学生呢,他的老师黄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由于深受感染,特意为这首词谱了曲,想听吗?请一起欣赏歌曲《踏雪寻梅》。
3.从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了雪中有梅花在盛开, 生2:有个小孩骑着驴从坝桥上经过 生3:这时候天气晴朗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踏雪寻梅》。
活动3【讲授】三.形式多样,学唱新歌
1.跟随伴奏学唱歌谱。
2.用“噜”模唱旋律。
3.跟随音乐学唱歌词。
4.师范唱学生感受,和老师一样唱出愉快心情。
5.师:你最喜欢哪一句?还有什么困难吗?①、四个“响叮当”的八度音程跨越、跳音记号、力度渐强(出示记号)②、“骑驴坝桥过”的“骑”轻巧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表现了骑在驴上的欢快喜悦之情。练习035│1.7│的音准。③、“好花采得瓶供养”,休止的半拍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练习0135│后半拍的音准(让学生一起划拍)。挖掘情感:好花包含了好看、好闻、好品质三层含义。
6.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4【活动】四、欣赏合唱,升华情感
师: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合唱,共同感受那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寻找美好时光的情怀。
活动5【活动】五、点明主题,深化情感
师:今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踏雪寻梅,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让我们学习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贵品质,愿梅花的精神陪伴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在欣赏一组梅花图片与《梅花引》歌曲中结束) 。
课件9张PPT。踏雪寻梅踏雪寻梅3 5 5 0 I 2 5 5 0 I 3 5 5 0 I 1 1 1 II
响叮当 响叮当 响叮 当 响叮当
串铃 :0 xx I 0 xx II
双响筒:x x I x x II▼▼▼▼▼▼▼▼▼▼▼▼..用打击乐或声势动作表现驴子的脚步声和脖子上的铃铛声由远及近······0 3 5 ︱ 1 · 7 ︱ 3 6 5︱
骑 驴 坝 桥 过
0 1 3 5 ︱ 1 7· 5 ︱ 3 6 5︱
好 花 采得 瓶供 养f..渐 强要求:前半拍休止拍腿,并且注意这首歌曲的情感演唱。歌曲表现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表现歌曲
祝
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