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3.6 《运动和能量》同步探究学案
【活动目标】
科学观念:学生能理解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如滚动的足球能撞倒瓶子,是因为足球具有能量,建立运动与能量相互关联的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在探究运动物体具有能量的实验中,观察不同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归纳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一普遍规律。
探究实践: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探究运动物体具有能量以及能量转化的实验,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规范操作实验步骤,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运动和能量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乐趣,从而保持对科学学习的热情。
【活动方案】
【新课导入】
足球运动员大力射门,运动的足球把球网顶了起来。
【 聚 焦 】
进门的足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量?
活动一:探索
1.搭建能调节坡度的斜面。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在末端用手掌挡住小球,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2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让小球滚下后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提示:每次都要从斜面的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木块的起始位置摆放小旗或做记号进行标记。
活动二:研讨
1.我们有哪些证据说明运动的小球有能量?
2.其他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我们的证据是什么?
【 拓 展 】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科学词汇:能量
【活动反馈】
一、基础训练 填空
1.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 )。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是( )。
3.弹性物体因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
4.在探究物体动能与速度的关系实验中,需控制小车的( )不变。
5.电灯发光时,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和( )。
二、能力提升 选择
1.下列物体中,具有动能的是( )
A.静止在地面上的石头 B.挂在墙上的钟表 C.行驶的自行车 D.压缩的弹簧
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物体重力势能的是( )
A.用弹弓射石子 B.高处的水流下来推动水轮机 C.被拉开的弓箭 D.运动的足球撞倒瓶子
3.在探究“运动物体具有能量”的实验中,小车从斜面滑下撞击木块,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具有的( )
A.能量越小 B.能量越大 C.速度越小 D.质量越小
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时,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B.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冬天搓手取暖,电能转化为热能 D.电池供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5.要探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应改变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 B.物体的质量 C.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D.物体的运动方向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 填空
1动能 2重力势能 3弹性势能 4质量 5热能
二、能力提升 选择
1C 2B 3B 4B 5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