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小小清点员 教案 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小小清点员 教案 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1 10: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小小清点员
1.经历数数的过程,能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物体的数量。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行一行、一列一列)数方阵中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并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行一行、一列一列)数方阵中排列的物体的数量。
根据不同的方法数方阵中物体的数量,并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师准备:课件、糖果。
学生准备:教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法。
师:小明到奶奶的甜甜屋帮忙清点甜品,屋里有许多糖果。这节课,我们就来帮他数一数这一堆糖果有多少块。
生:这么多怎么数啊?
师:这就需要同学们开动脑筋,想想数糖果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先找一找数糖果的方法。大家有什么方法呢?
生:可以1块1块地数。
生:可以2块2块地数。
生:可以5块5块地数。
师:真是不错的方法,那我们就分小组探索。我给每个小组一袋糖果,就按照所说的方法数一数,数完后每小组派代表发言。
给学生数的时间。
师:数完了吗?你们是怎么数的?数了多少次?每次多少块?
生:我是每次2块数的,一共数了10次。
生:我是每次5块数的,一共数了4次。
……
师:我们发现,每次数的块数少,次数就多;每次数的块数多,次数就少。虽然数法不同,但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展示“你想怎么数?说一说,数一数。”)
师:第一幅图,我们来数一数棒棒糖有多少块,并且说出你们数的方法。
生:我是一行一行地数,每行有7块,有2行,所以棒棒糖共有7+7=14(块)。
生:我是一列一列地数,每列有2块,有7列,所以棒棒糖共有2+2+2+2+2+2+2=14(块)。
师:第二幅图呢?
生:我是一行一行地数,每行有3块,有4行,所以糖有3+3+3+3=12(块)。
生:我是一列一列地数,每列有4块,有3列,所以糖有4+4+4=12(块)。
师:同学们,这样数好数吗?
生:好数。
师:为什么?
生:如果把糖块排列整齐的话,结果就很好数。
师:还有吗?
生:无论是一行一行地数还是一列一列地数,最后的结果是相同的。
(展示“数一数,用算式记录数的结果。”)
师:说一说,这道题列出的算式是什么?
(留出做题时间,然后随机请同学作答)
左图:6+6+6+6=24
右图:6+4+6+6+6+6=34
完成“借助数线数一数,用算式记录数的结果。”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反馈。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行一行、一列一列)数方阵中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并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相应课时的练习。
小小清点员
1块1块地数
2块2块地数
5块5块地数
一行一行地数
一列一列地数
教学中,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列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