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文物中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文物中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1 10:4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文物中的乘法口诀
1.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
师:2002年在湖南里耶出土的秦简和2023年在湖北荆州出土的楚简,都刻有九九乘法口诀表。
(展示教材文物中的乘法口诀的插图)
师:“二五而十,三五十五”,这两句口诀是什么意思?
1.出示“二五而十”时,伸出两只手,表示2个5相加是10。出示“三五十五”时,用“○”画出3行“○”,每行画5个,表示3个5相加是15。
2.(展示“圈一圈,数一数,尝试编出5的乘法口诀。”)
生:1行圆片是1个5,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为1×5,是5个;2行圆片是2个5,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为2×5,是10个。
生:3行圆片是3个5,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为3×5,是15个;4行圆片是4个5,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为4×5,是20个。
……
师:我们可以把算式和结果先写出来,然后找一找规律。
生:1×5=5
2×5=10
3×5=15
4×5=20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师:我们发现了哪些规律?
生:最后得数的个位数不是5就是0。
生:十位数的变化是0,1,1,2,2,3,3,4,4。
师:结合我们找到的规律,我们来总结一下5的乘法口诀。
生: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五七三十五,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二五而十”就是口诀“二五一十”。
师:乘法口诀是祖先留下的重要的计算方法,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乘数,编在前半句,第二部分是积,编在后半句。为了使读出来更顺口,积小于十的时候,加上“得”;大于等于十的时候,没有“得”。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记住乘法口诀呢?
生:乘积末尾五和十交替变换,若上一句的末尾是五,那么下一句的末尾就是十。
生:若乘数5不变,另一个乘数每加1,积就加5。
生:单数与5相乘,积的末尾就是5;双数与5相乘,积的末尾就是0。
师:同学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背诵5的乘法口诀。
(给出背诵时间,随机抽查)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指定两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5题。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一位代表回答。
本节课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要求学生熟记口诀,并能熟练地利用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2.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
文物中的乘法口诀
1×5=5    一五得五
2×5=10    二五一十
3×5=15    三五十五
4×5=20    四五二十
5×5=25    五五二十五
5×6=30    五六三十
5×7=35    五七三十五
5×8=40    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文物中的乘法口诀”导入新课,利用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让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且熟练地利用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