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需要几个轮子(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需要几个轮子(教案)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1 10: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
1.编制3和4的乘法口诀,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
2.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编制3和4的乘法口诀,掌握并熟记3和4的乘法口诀,能够使用3和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编制3和4的乘法口诀。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教材。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师:同学们,一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生:3个。
师:一辆小汽车有几个轮子?
生:4个。
师:你们知道三轮车和小汽车数量与车轮数量的关系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展示教材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用长方形纸片代表三轮车,用圆形纸片代表车轮,探索一下车辆数与车轮数的关系。
(给学生探索的时间)
师: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果?
生:当车辆数是1时,车轮数是3;当车辆数是2时,车轮数是6;当车辆数是3时,车轮数是9;当车辆数是4时,车轮数是12;当车辆数是5时,车轮数是15;当车辆数是6时,车轮数是18;当车辆数是7时,车轮数是21;当车辆数是8时,车轮数是24;当车辆数是9时,车轮数是27。
师:当车辆数是1时,车轮数用乘法算式怎么表示?
生:1×3=3
师:那么车辆数是2呢?3呢?谁能把乘法算式全部列出来?
生:1×3=3
2×3=6
3×3=9
3×4=12
3×5=15
3×6=18
3×7=21
3×8=24
3×9=27
师:根据算式以及计算结果,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2和5的乘法口诀,你能编出3的乘法口诀吗?
(展示“借助附页1中的图2,圈一圈,数一数,尝试编出3和4的乘法口诀。”左边部分)
生: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三七二十一,三八二十四,三九二十七。
师:乘法口诀能帮助我们快速计算,所以,记住和运用乘法口诀很重要。结合之前的记忆方法,找一找,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生:俗语中有“三七二十一”“三三见九”等,这些可以作为记忆的参考。
生:后一句的积比前一句的积多3,乘数中一个乘数是3,另一个乘数后一句比前一句多1。
师:同学们找到了不少记忆的方法,那么同学们就背诵一下吧。
(给出背诵时间,随机抽查)
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将小汽车车辆数和车轮数的关系表示出来吧!
(一起回答)
师:那你们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生:1×4=4
2×4=8
3×4=12
4×4=16
4×5=20
4×6=24
4×7=28
4×8=32
4×9=36
师:那么,根据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的编法,你能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
(展示“借助附页1中的图2,圈一圈,数一数,尝试编出3和4的乘法口诀。”右边部分)
生: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四九三十六。
师:同学们得到了4的乘法口诀,那么找一找它的背诵技巧以及规律。
生:下一行的积比上一行的积大4。
生:乘数从1到4与从6到9的积的个位数字相同。
师:那么你觉得哪一句不太好记?
(展示“记乘法口诀时,你遇到困难了吗?是怎样解决的?”)
师:忘记了结果是多少时,可以画图数一数,也可以根据上一句乘法口诀编出下一句乘法口诀。
(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指定两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3题。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一位代表回答。
本节课学习了3,4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利用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1.背诵3和4的乘法口诀。
2.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
需要几个轮子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3×4=12 三四十二
3×5=15 三五十五
3×6=18 三六十八
3×7=21 三七二十一
3×8=24 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4×5=20 四五二十
4×6=24 四六二十四
4×7=28 四七二十八
4×8=32 四八三十二
4×9=36 四九三十六
教学中,主要通过类比、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