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农家小院
1.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进一步体会乘法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不同学生都能学到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让思维敏捷的学生能拓展应用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情境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能够运用乘法、除法与“倍”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法。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农家小院?你们知道哪些蔬菜是长在树上的?哪些是长在地上的?哪些是长在土里的吗?今天,我们就去农家小院看一看,看看这里面的学问。
(展示教材情境图)
师:我们来找一找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有20个南瓜,每筐能装4个南瓜。
生:有6串玉米,每串有8根。
生:扁豆的高度是7厘米,豇豆的高度是42厘米。
生:一共有12只兔子,有4个笼子。
生:结了54个柿子,每盒能装6个。
师: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关于乘法或除法的问题?
(展示“说一说,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生:墙上一共有多少根玉米?
生:54个柿子能装多少盒?
生:南瓜能装多少筐?
生:平均每个笼子装多少只兔子?
师:我们来算一算大家提出的数学问题吧!
(展示“怎样解决下面的问题?想一想,算一算。”)
生:6×8=48(根),一共有48根玉米。
生:54÷6=9(盒),能装9盒。
生:20÷4=5(筐),能装5筐。
生:12÷4=3(只),平均每个笼子装3只兔子。
师:这些问题都用到了哪些乘法口诀?
生:六八四十八、六九五十四、四五二十、三四十二。
师:还有一个数学问题没有解决,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豇豆的身长是扁豆的几倍?
师:谁来计算一下呢?
(展示“豇豆的身长是扁豆的几倍?”)
生:豇豆的高度是42厘米,扁豆的高度是7厘米,42÷7=6,所以豇豆的身长是扁豆的6倍。
师:本题用到了哪句乘法口诀?
生:六七四十二。
师:注意最后要记得写答语。
师:多少个柿子刚好装满5盒?树上的柿子还能再装满几盒?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找学生回答)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
2.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题。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按小组派一位代表回答。
本节课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
农家小院
问题:墙上一共有多少根玉米?
54个柿子能装多少盒?
南瓜能装多少筐?
平均每个笼子装多少只兔子?
解答:6×8=48(根),一共有48根玉米。
54÷6=9(盒),能装9盒。
20÷4=5(筐),能装5筐。
12÷4=3(只),平均每个笼子装3只兔子。
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所设的“农家小院”情境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理解、思考,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已知信息自由提出数学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解决问题上,注重多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