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位于23.8°N,121.74°E,距台湾岛约14公里。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及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地壳 B.上地幔 C.软流层 D.内地核
2.地震灾害的避防措施正确的有(???)
①迅速坐电梯逃生②在卫生间和厨房寻找三角空间避震
③为家人准备应急包和应急卡片④躲在外墙窗下伺机逃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能反映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按照角度划分为24等份,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下图为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化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3.由图推测,该地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为(???)
A.立冬 B.大雪 C.冬至 D.大寒
4.当该地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节气时(???)
A.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B.照进房屋内阳光面积最大
C.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纽芬兰岛是位于北美洲东部的一座著名岛屿,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春季,大量冰2山出现在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游客到此参观。左图是纽芬兰岛附近略图,右图为纽芬兰岛东南部沿海的冰山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处形成著名的渔场,其原因是(???)
A.水温季节变化小 B.寒暖流交汇扰动海水
C.冰山带来营养物质 D.盛行上升流
6.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可能是因为(???)
A.纽芬兰岛冰川滑入海洋 B.纽芬兰岛附近海冰春季融化
C.洋流将极地冰山带入该海区 D.圣劳伦斯河将山地冰川带进大海
7.冰山融化对该海域海水性质的影响是(???)
A.盐度上升,水温上升 B.盐度下降,水温上升
C.盐度上升,水温下降 D.盐度下降,水温下降
巴厘岛位于东南亚爪哇岛东部,岛上火山分布广泛,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雨季,4月至9月是旱季。下图为巴厘岛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巴厘岛火山遍布是由于(???)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块消亡边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块生长边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处
9.巴厘岛雨季形成的原因有(???)
①东北信风带南移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②东北信风受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风从海洋吹向陆地④赤道低压带南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0.巴厘岛河流地貌发育过程中(???)
A.河曲发育明显 B.侧蚀作用明显
C.下蚀作用显著 D.河谷多宽而浅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A.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 B.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C.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 D.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12.辛巴族人涂抹红土的原因,错误的是:
A.抵御烈日暴晒 B.防止疾病传播 C.夜间保持体温 D.防止蚊虫叮咬
唐松草生长在海拔500~1800m的草原、山地林边草坡或林中,草茎粗壮,高60~80cm,叶子是复叶,会在夏季迅速开花,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温度过低时就会进入冬眠状态。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多唐松草。下图为唐松草花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唐松草为适应内蒙古草原环境应具有的特征是(???)
A.叶片粗大 B.花期长 C.根系长 D.植株高
14.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内蒙古草原地区唐松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植株增高 B.叶片变大 C.根系扎根更深 D.地下部分缩小
下图为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浙江山区考察时,在山坡上发现的一片由大小不等、棱角较分明的石块组成的地貌的照片,他们给这种地貌命名为“石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推测“石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物理风化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16.研学小组同学判断该岩石的类型,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若有层理构造,一定是侵入岩 B.若有板状构造,一定是变质岩
C.若由砾石组成,一定是喷出岩 D.若有气孔结构,一定是沉积岩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雷暴的发生除满足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充沛的水汽和足够的抬升触发机制外,还与地表下垫面的复杂程度等条件密切相关。雷暴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作为中小尺度的强天气现象,其准确预报是一大难题。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其周边地区是雷暴多发地区之一。下图为某年6月8日洪泽湖周边的地面气温和风的分布。
(1)比较图中锋面西段与东段的移动速度并说明理由。
(2)图中天气系统会触发洪泽湖西北侧形成雷暴天气,试分析其原因。
(3)说明雷暴天气难预报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赖马山是南美洲东北部帕卡赖马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810米,长约14千米,宽5千米,为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主要由砂岩构成。探险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罗马赖山并不是断块山。
材料二:这里是奥里诺科河水系、亚马孙河水系等许多南美洲河流的发源地,从平坦的山顶倾泻下大大小小七十多条瀑布,被称为“瀑布之乡”。
材料三:如图为罗赖马山位置示意图1和罗赖马山景观图2。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该山地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山成为“瀑布之乡”的原因。
(3)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是攀登该山最佳时间,分析该时期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徒步攀登该山可能遭遇的风险。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迦巴瓦峰,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主峰7782米,是中国西藏林芝市墨脱县境内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高山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图1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图2为墨脱及其周边区域图。
(1)仔细看图,运用所学知识简析南迦巴瓦峰西南坡陡峭险峻的原因。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自然原因。
(3)分析墨脱县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布局的影响。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D
B
C
D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C
A
B
17.(1)西段移动速度快,东段移动速度慢。原因:锋面为冷锋,南下过程中锋面东段受高压阻挡。
(2)6月,蒸发旺盛,洪泽湖附近地区处于暖湿气流控制下,近地面湿度较大;洪泽湖为冷高压,偏南风从洪泽湖携带水汽北上;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不断抬升锋前的暖湿气流,使大气层结不稳定加强,触发雷暴天气发生。
(3)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发生的空间尺度较小、影响范围小;影响因素多,突发性强。
18.(1)地质历史时期,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的砂岩岩层;由于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当地整体隆起抬升,成为桌状高地;该地气候炎热,降水丰富,在强烈的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下,桌状高地被切割形成桌状山地。
(2)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该山边缘陡峭,河流落差大,流水侵蚀形成瀑布;顶部平坦开阔,径流分散,瀑布数量多。
(3)气候条件:(此时段)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南半球,气温较适宜;云雾、降水较少,能见度较高。风险:地形陡峭,(高差大)路径险峻;天气多变;(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野兽多;蚊虫较多,易受侵扰。
19.(1)断层抬升,冰川侵蚀
(2)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层(山体)破碎,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也会沿着断裂带涌水、渗水。夏季,西南季风为此地带来较为充足的降水;加上此时的冰雪融水,提供了充足的下渗水源。
(3)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山区地面起伏大,修建交通线的成本高及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山区主要发展成本及技术要求较低的公路。对线路布局的影响: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山区地面起伏大,陡坡多,为降低线路的坡度,山区的交通线往往呈“之”字形迂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