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课一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课一练(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1 11:4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______和______。
2.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______年。
3.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4. 第一国际的正式名称是______。
5. 巴黎公社建立于______年。
6.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的发表。
7. 第二国际建立于______年。
8.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基本分析是______矛盾。
9.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______。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 工业革命完成 B. 资本主义发展 C. 殖民扩张 D. 宗教改革
12.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 希腊古典哲学
13.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是( )
A. 阶级斗争 B. 和平过渡 C. 宗教改革 D. 民族独立
14. 第一国际的成立时间是( )
A. 1848年 B. 1864年 C. 1871年 D. 1889年
15. 巴黎公社的性质是( )
A. 资产阶级政府 B. 无产阶级政权 C. 封建王朝 D. 军事独裁
16. 下列哪项不是巴黎公社的措施( )
A. 废除常备军 B. 实行普选制 C. 建立计划经济 D. 政教分离
1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货币理论 C. 市场理论 D. 贸易理论
18. 第二国际的主要特点是( )
A. 集中统一 B. 松散联盟 C. 军事组织 D. 宗教团体
19. 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推动工人运动 B. 促进科技发展 C. 引发宗教改革 D. 导致民族独立
2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第一国际成立 C. 巴黎公社建立 D. 第二国际成立
三、材料解析题(共40分)
(一)阅读《共产党宣言》节选,回答问题(20分)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 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基本观点?(6分)
2. 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8分)
3. 评价《共产党宣言》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6分)
(二)阅读巴黎公社公告节选,回答问题(20分)
"公社现在是唯一的政权......" "废除常备军,用武装的人民代替它......" "一切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并可随时撤换......"
1. 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的哪些原则?(6分)
2. 分析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8分)
3. 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
1. 从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三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5分)
2. 比较第一国际与第二国际的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1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马克思;恩格斯
2. 1848
3.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 国际工人协会
5. 1871
6. 《共产党宣言》
7. 1889
8.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
9. 《共产党宣言》
10. 共产主义社会
二、单项选择题
11. B 【解析】资本主义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条件。
12. D 【解析】希腊古典哲学不是马克思主义直接来源。
13. A 【解析】阶级斗争是《宣言》核心思想。
14. B 【解析】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15. B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雏形。
16. C 【解析】计划经济不是巴黎公社措施。
17. A 【解析】剩余价值理论揭示剥削本质。
18. B 【解析】第二国际是各国政党松散联盟。
19. A 【解析】推动国际工人运动是最大影响。
20. A 【解析】《共产党宣言》标志运动兴起。
三、材料解析题
(一)
1. 阶级斗争;无产阶级解放;世界革命(每点2分)。
2. 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理论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影响历史进程(每点2分)。
3. 提供斗争纲领;促进国际联合;推动理论发展(每点2分)。
(二)
1. 人民主权;民主选举;武装人民;政权更替(每点2分)。
2. 首次无产阶级专政尝试;丰富马克思主义;提供实践经验;激励后续斗争(每点2分)。
3. 力量悬殊;缺乏经验;没有政党领导;外部镇压(每点2分)。
四、论述题
1. 理论:德国哲学;英国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5分);内容: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5分);意义:理论武器;指导革命;改变世界(5分)。
2. 同:工人阶级组织;马克思主义指导;国际团结(5分);异:集中vs松散;革命vs改良;统一vs多元(6分);原因:历史条件;斗争形势;理论分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