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一课一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一课一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1 11: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______。
2. 《国际歌》的曲作者是______。
3. 《国际歌》创作于______年。
4. 《国际歌》最初是为纪念______事件而创作。
5. 《国际歌》的中文版最早由______翻译。
6. 《国际歌》的第一句歌词是"______"。
7. 《国际歌》的副歌部分反复强调"______"。
8. 《国际歌》在______年被定为中国共产党党歌。
9. 《国际歌》体现了______阶级的革命精神。
10. 《国际歌》在全球传播体现了______运动的国际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1. 《国际歌》的创作背景是( )
A. 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 C. 十月革命 D. 二月革命
12. 《国际歌》的词作者欧仁·鲍狄埃的身份是( )
A. 诗人 B. 音乐家 C. 政治家 D. 革命家
13. 《国际歌》的曲作者皮埃尔·狄盖特的职业是( )
A. 作曲家 B. 工人 C. 教师 D. 医生
14. 《国际歌》最初使用的语言是( )
A. 英语 B. 德语 C. 法语 D. 俄语
15. 《国际歌》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途径是( )
A. 留学生 B. 传教士 C. 商人 D. 外交官
16. 《国际歌》的中文翻译最早出现在( )
A. 1919年 B. 1921年 C. 1923年 D. 1927年
17.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歌》的主题( )
A. 阶级斗争 B. 国际团结 C. 革命胜利 D. 个人自由
18. 《国际歌》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 )
A. 党歌 B. 国歌 C. 军歌 D. 团歌
19. 《国际歌》对世界工人运动的影响是( )
A. 提供精神武器 B. 制定斗争策略 C. 建立组织体系 D. 筹集活动资金
20. 《国际歌》的传播反映了( )
A. 文化多样性 B. 革命普遍性 C. 民族独特性 D. 宗教包容性
三、材料解析题(共40分)
(一)阅读《国际歌》歌词节选,回答问题(20分)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1. 材料体现了《国际歌》的哪些思想?(6分)
2. 分析"英特纳雄耐尔"的含义及其历史意义。(8分)
3. 评价《国际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6分)
(二)阅读李大钊《国际歌与中国革命》节选,回答问题(20分)
"《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语言......它跨越国界,成为被压迫民族解放的号角......在中国,《国际歌》鼓舞了无数革命志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1. 材料反映了《国际歌》的什么特点?(6分)
2. 分析《国际歌》对中国革命的影响。(8分)
3. 说明《国际歌》在当代的价值。(6分)
四、论述题(共30分)
1. 从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历史影响三个方面论述《国际歌》的主要特征。(15分)
2. 比较《国际歌》与《马赛曲》的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1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欧仁·鲍狄埃
2. 皮埃尔·狄盖特
3. 1871
4. 巴黎公社
5. 瞿秋白
6.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7. 英特纳雄耐尔
8. 1921
9. 无产阶级
10. 共产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
11. B 【解析】《国际歌》为纪念巴黎公社而创作。
12. D 【解析】欧仁·鲍狄埃是巴黎公社委员、革命家。
13. B 【解析】狄盖特是法国工人作曲家。
14. C 【解析】原版为法语创作。
15. A 【解析】通过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传入。
16. C 【解析】1923年瞿秋白首次完整翻译。
17. D 【解析】强调集体而非个人自由。
18. A 【解析】中共一大确定《国际歌》为党歌。
19. A 【解析】提供精神鼓舞而非具体策略。
20. B 【解析】体现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性。
三、材料解析题
(一)
1. 阶级斗争;国际主义;革命必胜(每点2分)。
2. 含义:国际共产主义理想(2分);意义:指明斗争目标;凝聚革命力量;传播马克思主义(6分)。
3. 精神旗帜;团结纽带;文化符号(每点2分)。
(二)
1. 国际性;革命性;鼓舞性(每点2分)。
2. 传播马克思主义;鼓舞革命斗志;增强组织凝聚力;塑造革命文化(每点2分)。
3. 历史记忆;精神传承;文化认同(每点2分)。
四、论述题
1. 背景:巴黎公社失败;无产阶级斗争需要(5分);内容:阶级斗争;国际团结;革命理想(5分);影响:精神武器;文化符号;历史遗产(5分)。
2. 同:革命歌曲;激励民众;历史影响(5分);异:阶级vs民族;国际vs国家;理想vs现实(6分);原因:时代背景;社会矛盾;文化传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