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编花篮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演唱)编花篮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7-25 22:26:20

文档简介

编花篮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在演唱《编花篮》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了解民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3.在教学活动中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拓宽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旋律,唱出河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3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发声训练(母音“哈”)
2、节奏训练(歌曲中难点的节奏) 师:我来拍你来学,看谁的耳朵最灵。
二、激趣导入
1、教师演唱,学生猜一猜 师:由于人们生活的环境和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的不同,每一个地方都形成了它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点。现在老师给大家唱几段,你们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浏阳河》湖南民歌、《龙船调》湖北民歌
2、引出课题 师:看来你们都是热爱音乐的孩子,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南,学唱一首河南民歌《编花篮》,一起来听听吧。
二、学唱歌曲《编花篮》
1、初听歌曲。 (课件:歌谱) 师:听完歌曲你的心情怎样? 师:歌曲中赞美了什么花? 师:你所知道的牡丹都有些什么颜色呢? (每年的四月间河南洛阳都会举办牡丹花会,我们去看看吧。)
2、再次范听歌曲。 (课件:牡丹图片配原唱) 师:我们再来听听歌曲里具体唱了些什么?
3、儿歌互动,熟悉歌曲。(有节奏的问答) 师:老师把歌曲变成了儿歌,我来问你来答,考考你听的仔细吗? 编、编、编什么?编个花篮干什么? 南山开满什么花?朵朵花儿怎么样?
4、师范唱。 师:看来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听听张老师唱唱这首歌。听完后说说你觉得哪里唱的比较有趣好听?
5、处理特色乐句 a、前倚音 师对比唱有倚音和没倚音的效果?(唱的快而短促) “编”河南方言语调上扬。(读一读) 民歌的一大特点:方言语调与民歌旋律相一致。 b、结尾的衬词 独具河南地方特色的衬词,演唱中还融入了河南豫剧的“甩腔”。 C、乐句“朵朵花儿开得艳” 对比两乐句的节奏和旋律。 第一乐句:夸赞(声音甜美)——第二乐句:自豪(声音有力) 6、分部学唱。 (1)默唱 (2)跟琴唱并纠错 (3)完整唱并处理声音 (4)再次范听原唱 (5)随伴奏音乐唱 7、加入轮唱表现歌曲。
三、拓展部分
1、 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师:听着你们的歌声让张老师仿佛置身于热闹的牡丹花会中。知道吗?河南人有两大骄傲:一是牡丹,二是豫剧。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段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段。仔细听,你一定能从戏曲中听到与歌曲非常相似的音调。
2、小结: 同学们,民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相信你们一定会从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反思: 班班对接空中课堂教学对于我而言是新鲜事物,介于玉泉小学五(3)班和闵集中心小学五(1)班学生的差别,在备课时我从基本的练声曲、节奏练习开始,去了解两个班学生的音乐基础情况。通过以上练习发现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错,但发声方法、唱歌情绪的把握这方面学生还是很薄弱。那么本堂课我是以民歌为主导线,通过我唱民歌学生猜(激趣)——多次聆听(熟悉歌曲)——特色乐句讲解(处理难点乐句)——加入轮唱表现歌曲(丰富演唱)——欣赏豫剧选段(拓展河南地方戏)。这些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民歌的特色,进而加深了解河南民歌和豫剧的关系。整堂课的教学学生情绪是比较高涨的,由于是兼顾两个班同步教学,从学唱到会唱基本完成,但加入轮唱表现歌曲和拓展欣赏豫剧没能落实。我的教学设计从上的情况来看,要兼顾到两个班的接受能力,就显得过于饱满了。 那么,在后段的教学中我会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拉近两个班的差距。设计教案时结合两个班的情况,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同时,我个人要做到课堂中让两个班的学生都融入我心中,教学自如常态化。
课件16张PPT。小学音乐第十册 《编花篮》2
4XX XXXX XXX XX X XX X X XXXX XXXX X X XXX X民歌民歌就是人民的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式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