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
1.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符号意识。
结合具体情境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
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多媒体课件、两顶不同帽子、三条不同裤子。
学生:彩笔、纸。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法。
师: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搭配中的学问,搭配是什么呢?搭配就是把两个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搭配的游戏。
请3位同学上来做握手游戏,我们把他们编成1号、2号、3号。要求是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下面的同学做好记录。看一看,他们一共握了几次手?
同学们做握手游戏并记录。
学生汇报:一共握了3次。1号和2号一次,1号和3号一次,2号和3号一次。
师:这就是搭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
(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马戏团的演员,有两顶不同的帽子和三条不同的裤子,晚上要去表演节目,可是他不知道怎样穿戴才好,想请大家帮忙。如果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可以怎样搭配呢?你们想怎样选?你们能帮他想一想有几种搭配方法吗?
1.教学“初步尝试”环节。
(1)解决搭配服装的问题。
师先让学生用相应附页中的图摆一摆,说一说。课件展示笑笑搭配的图片。
师:笑笑找到了4种搭配方法,这4种是不是全部的搭配方法?
生:不是,还有2种搭配方法没有摆上。
师: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够把所有的搭配方法列出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展示奇思的办法:每顶帽子都能和3条裤子分别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展示淘气的办法:我是这样搭配的,每条裤子都能和两顶帽子搭配,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2)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展示笑笑的表示方法。
2×3=6(种)
展示奇思的表示方法。
2×3=6(种)
(3)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帽子和裤子,想一想,连一连。
出示:
2×3=6(种)
A1表示黄帽,A2表示蓝帽,B1表示粉裤,B2代表红裤,B3代表绿裤。
2.教学“挑战升级”环节。
出示“挑战升级”情景图。
从清风桥经过湖心亭到明月桥,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想一想,做一做。
师:我们可以借助字母来表示,从清风桥到湖心亭有两条路,我们分别用A1,A2表示。从湖心亭到明月桥有4条路,我们分别用B1,B2,B3,B4来表示。
请学生把左边的路线补充完整。
A1→B1 A2→B1
A1→B2 A2→B2
A1→B3 A2→B3
A1→B4 A2→B4 4×2=8(种)
再把右边的路线也连一连。
2×4=8(种)
3.教学“回顾反思”环节。
展示奇思和笑笑的对话。
师总结:要想很快找到“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或“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路线”。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用连线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很快地解决上述问题。
生活中还有哪些搭配的问题?请你说一说。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生活中搭配的知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用连线的方法能帮助我们很快地解决问题。
完成相应课时的练习。
搭配中的学问
图形搭配法 按顺序
字母表示法 有序思考
2×3=6(种) 连线更简洁
本节课是数学活动课,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中通过创设具体情境,采用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并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到位,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地让学生掌握搭配的规律并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