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包饺子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运算能力。
3.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倾听、勇于表达的良好习惯。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教材相应课时内容。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法。
出示教材情景图,并介绍阅读内容。
师:饺子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之一,相传由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首创,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你们在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每盒装20个饺子,已经包好了3盒饺子。
生2:每箱装500个饺子,有3箱。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题,那你们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3:3盒饺子一共有多少个?3个箱子能装多少个饺子?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包饺子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包饺子)
1.解决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问题。
师:怎样解决上面的问题呢?先解决第1个问题:3盒饺子一共有多少个?
生1:我用数线段的方法,如下图。
20+20+20=60(个)
生2:我用列举的方法,可以想1盒→20个;2盒→40个;3盒→60个。20是2个十,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生3:我用乘法计算,20×3=60。因为2×3=6,所以20×3=60。
小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先用十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解决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问题。
3个箱子能装多少个饺子?
生1:我用数线段的方法,如下图。
500+500+500=1500(个)
生2:我用乘法计算,500是5个百,5个百乘3是15个百,就是1500,500×3=1500。
因为5×3=15,所以500×3=1500。
小结: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先用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3.归纳整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师:算一算,下面两组算式的结果。
生1: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生2:每组下面的两个算式都和第1个算式有关。
生3:横着看,每组第1个算式都是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可以直接求出得数。
生4:竖着看,其中一个乘数相同,后面两个算式另一个乘数末尾有0,也就是整十数或整百数,计算时只要在第1个算式的结果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
生5: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师:你们能再写一组类似的算式吗?
生5:5×7=35
50×7=350
500×7=3500
小结:两个数相乘,可以先去掉乘数中末尾的零,求出积后,在积的末尾再添上被去掉的零。
完成教材相应课时“练一练”第1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完成教材相应课时“练一练”第2,3题。
2.完成相应课时的练习部分。
包饺子
20+20+20=60 20×3=60
2×3=6 20×3=60
500+500+500=1500 5×3=15
500×3=1500
重视算法多样化是本节课设计上的一个亮点,教学解决“3盒一共多少个”时,先让学生独立探索“20×3”的算法,然后让学生交流算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之间学习到了很多不同的算法,这样就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接下来教学“500×3”的算法时,除了教学时设计中的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先总结“20×3”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自主探究“500×3”的算法。这样既开动了学生的脑筋,又节省了时间,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