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1 14: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疆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中心城市以辐射的方式带动都市圈整体的发展,并起到了关键作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范围(辐射半径)为上海市300km、广州200km、北京200km。下表示意1990—2013年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其值的大小与城市辐射力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3年
北京 0.81 1.83 2.11 1.39 1.88 1.00
上海 0.94 1.36 2.30 1.41 1.82 1.11
广州 1.34 0.84 1.04 1.10 0.94 0.98
1.1990—2013年,我国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 )
A.1990—2000年均稳步上升 B.整体上北京较上海、广州更强
C.广州一直弱于北京、上海 D.整体上上海强于北京和广州
2.我国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周围城市辐射经济能量,主要途径有( )
①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 ②县域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③能源的稳定供给 ④产业分工与协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随着资源的枯竭,大冶市社会经济受到了“一矿独大”产业格局带来的发展后劲乏力、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严重制约。2008年,大冶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和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开启了后资源时代城市转型发展新历程。2012年,大冶市首次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如图示意大冶市不同阶段主要工业产值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P产业是( )
A.矿物开采、洗选业 B.金属冶炼、压延业
C.特钢冶炼、加工业 D.矿物运输、销售业
4.2008年后大冶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是( )
①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 ②由以重工业为主转变为轻重工业并重
③由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产业结构转变 ④由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大冶市成功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 )
①继续扩大矿物采选规模 ②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 ③大力发展钢铁冶炼业 ④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图示意北京与周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指数越大,说明经济联系越密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2020年后,张家口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逐年增加,原因最可能是( )
A.冬奥会办会效应 B.北京的产业转移
C.张家口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的便利
7.相比石家庄,保定、唐山与北京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空间距离 ②人口总量 ③交通的通达度 ④产业结构互补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形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区内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现阶段保护三江平原湿地迫在眉睫。如图示意三江平原湿地考察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三江平原湿地保护迫在眉睫的根源是( )
A.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B.调水工程的大力实施
C.地壳抬升,水体外泄 D.不合理人类活动加剧
9.下列对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措施合理的有( )
①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 ②在无湿地功能湿地区,利用技术手段恢复湿地功能
③严禁人类开发和进入三江平原湿地区 ④在湿地功能被破坏区,退耕还湿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在国家“双碳”能源战略背景下,某研究方案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例,提出将能源与水利结合的创新模式,即光伏天河工程模式。该模式是将光伏阵列布设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水渠水面及防护带地面上,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光伏天河工程模式的优点是( )
①减少输送过程中的水分损耗 ②可实现水体自流
③可以净化水体 ④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该模式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常规能源消耗 B.提升电网的稳定性
C.增加石油的储备量 D.降低能源运输成本
12.光伏面板覆盖水渠水面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抑制藻类过度繁殖 B.改变区域大气环流
C.增加水面的蒸发量 D.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
环鄱阳湖区作为典型的湖域,兼具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要素,研究其县域城镇化对碳收支平衡的影响,对实现湖域“双碳”目标意义重大。碳源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向大气释放CO2或其他温室气体,且碳排放量大于碳吸收量的区域,表现为碳的净输出。而碳汇区与之相反,则表现为碳的净输入。下图为1980—2020年环鄱阳湖区累计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环鄱阳湖区整体由碳汇区转变为碳源区的年份为( )
A.2000年 B.2010年 C.2015年 D.2020年
14.大范围的碳汇区转变为碳源区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 B.河流流量稳定
C.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D.气温日较差减小
2025年一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7%,新批准用海面积7.1万公顷,稳步推进生态红线内养殖用海清退,“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这标志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进入了追求品质的新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海洋牧场”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蓝色粮仓”建设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可能是( )
A.深海采矿装备升级 B.远洋捕捞船队扩建
C.深海养殖网箱优化 D.近海拖网作业频繁
16.优化“蓝色粮仓”建设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核心意义在于( )
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强化内陆水域控制
③减少近海生态污染④促进沿海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点项目,该机场位于南亚的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临近北印度洋)港口城市瓜达尔东北方向约26km处,于2019年10月启动建设,2025年1月20日正式投入运营。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海岸线西端、阿曼湾东北部,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出海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选址在港口城市瓜达尔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高端技术人才充足 B.国际航运贸易条件好
C.新机场配套服务成熟 D.地处内陆高原,地质稳定
18.为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建设过程中,需重点考虑( )
A.扩大机场周边商业用地规模 B.限制本地居民参与工程建设
C.优先保障国际航班起降频次 D.采用节能建材和新能源技术
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位于意大利中部,周边毛纺织业历史悠久,经历了以本地羊毛为主—以进口羊毛为主—产业衰败三个阶段。下表示意佛罗伦萨市毛纺织业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阶段 时间 特征
以本地羊毛为主 12世纪 以乡村家庭作坊生产为主,原料为本地低品质粗硬羊毛
以进口羊毛为主 13-16世纪 从英国进口优质细羊毛,生产高端产品,产品主要销往西欧、北欧
产业衰败 17世纪后 工业革命出现,英国成为欧洲新的毛纺织业中心
19.与主要使用本地羊毛阶段相比,进口羊毛阶段毛纺织厂布局出现的变化可能是( )
A.向村落分散 B.向河流方向集中
C.向牧场集聚 D.向市场方向靠近
20.相较于以本地羊毛为主的阶段,进口羊毛阶段,佛罗伦萨以生产高端毛纺织产品为主,主要是因为( )
A.原料成本提高 B.消费能力增强 C.技术水平进步 D.市场竞争加剧
21.佛罗伦萨毛纺织业彻底衰落,根本上是因为( )
A.产业结构失衡 B.市场容量衰减 C.区位优势丧失 D.原料供应不足
极地海洋中的冰间湖是指在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区域。通常情况下,水体盐度越高,冰点越低。如图示意南极阿蒙森海冰间湖面积和产冰量的季节变化。研究表明,持续的产冰能够维持冰间湖的存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9—10月,冰间湖产冰量减少,主要是因为( )
A.冷锋过境增加 B.海—气温差减小 C.海水盐度上升 D.冻结范围扩大
23.持续的产冰对维持冰间湖的作用机制体现在( )
①减少反射 ②吸收太阳辐射 ③释放热量 ④提高盐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墨西哥湾,海水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形成“海洋死区”,其面积季节和年际变化显著。研究表明,不同年份墨西哥湾暖流呈现不同的流动路线,大致可以分为延伸状态和收缩状态,对“海洋死区”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下图示意墨西哥湾“海洋死区”夏季位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对墨西哥湾“海洋死区”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
①入海径流②海陆轮廓③大气环流④潮汐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墨西哥湾“海洋死区”范围最广的是( )
A.墨西哥湾暖流延伸状态的夏季 B.墨西哥湾暖流收缩状态的夏季
C.墨西哥湾暖流延伸状态的冬季 D.墨西哥湾暖流收缩状态的冬季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沂河流域(如图)在临沂以上主要为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具有明显山洪特性。临沂市建立了防汛综合信息查询系统,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收集所辖区域的雨情、水情、工情和灾情等信息,还能够在移动设备上查询,实现了防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防汛信息传递的效率和精度。近年来,临沂市利用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精准预报流域洪水,并通过水库及闸坝联合调度,防洪减灾效益显著。
(1)推测沂河流域的地势特征,并说明理由。
(2)分析临沂市易遭受洪水威胁的原因。
(3)简述该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在防洪中的具体应用。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的原油外运受铁路运力制约。20世纪70年代初,军民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修筑大庆油田到秦皇岛港、大连港的输油管道,并配套若干支线。这是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大口径的原油管道。下图示意该石油输送工程的走向。(注:油港是指用于石油及其制品装卸、储存、运输和中转的港口)
(1)分析该石油输送工程连接大连港、秦皇岛港的原因。
(2)推测影响该石油输送工程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增加支线的目的。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该石油输送工程对我国现代能源安全的启示。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矿山开采活动中,重金属元素,如镉、铅、砷、汞等从矿区释放,通过土壤、水源进入农作物中,尤其是稻米。居民长期食用污染稻米,重金属在体内累积,可能引发健康问题,严重威胁居民健康与生态安全。下表为国内部分矿区周边稻米重金属污染事件记录表。
年份 地点 污染事件
1997 江西大余钨矿区 水稻中的镉超标
2008 湖南湘西凤凰铅锌矿区 稻米被铅、砷污染严重
2010 贵州铜仁万山区 通过稻米人均每天摄入汞49微克之多
2010 广西阳朔兴坪镇 多位村民有疑似“骨痛病”症状
2010 广东大宝山矿区 21个水稻品种镉和铅超标
2011 湖南株洲马家河镇新马村 稻米镉污染
(1)指出材料中主要反映的环境安全问题,并分析矿山开采活动导致稻米重金属污染的途径。
(2)从政府层面,提出加强环境管理和减少大米污染事件发生的具体做法。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喀麦隆大量农民和牧民迁往本国北部地区,寻找适合耕种和放牧的土地,部分土地兼顾耕种和放牧,两者互利共生。随着开发强度增大,在部分季节畜牧业活动与农作活动的矛盾加剧。下表示意喀麦隆北部地区畜牧业活动与农作活动的生产时间安排,下图示意喀麦隆的地理位置。
牧业活动 在耕地放牧,牲畜啃食秸秆 继续在耕地上放牧 从耕地转场至牧场进行放牧 继续在牧场及周边放牧 转至耕地放牧,牲畜啃食秸秆
11月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农业活动 收获和储存秸秆以制有机肥 开展其它非农业活动 清理地块并施加有机肥 进行犁地、播种、除草等种植活动 收获农作物和秸秆等
(1)推测喀麦隆大量农民和牧民迁往本国北部地区的原因。
(2)分析限制喀麦隆北部地区畜牧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3)为协调喀麦隆北部地区农牧民活动提出合理建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D A C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C C B B D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B D A B
26.(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理由:干流自北向南流,东汶河、蒙河、祊河等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汇入干流。
(2)位于主要河流交汇处,汇水面积大,汇水量大,且集中汇入临沂段;流域内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上游为山地地形,河流流速快,下游为平原,河流流速慢,洪水排泄不畅;上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下游河床淤积,不利于泄洪。
(3)快速完成水库承洪能力分析;实现雨水在线实时监测;提前对流域洪水及山洪灾害进行预报、预警;为上下游各个水库及闸坝联合调度提供建议。
27.(1)秦皇岛港、大连港为油港,原油装卸、转运设施完备;便于原油通过港口南下,运往我国其他地区;两座港口分别辐射渤海湾和黄海以南,各有分工;兼顾大连、秦皇岛两座城市的用油需求。
(2)主要因素:原油资源分布、用油需求。目的:补充原油来源,保证稳定而充足的原油供应;扩大服务范围,通过管道网络直通,减少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
(3)重视能源输送通道的建设,构建多元化、多通道的能源输送网络,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加强对能源运输设施的保护和安全管理,提升能源运输安全性;加大能源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能源勘探、开采、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技术水平;注意加强与港口的连通性,将合理利用本土资源与拓展海外资源相结合。
28.(1)环境安全问题:重金属超标。
途径:矿山开采活动中,矿区释放重金属元素,会污染周边土壤和水源,使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升高;含重金属的水流入农田或被用于灌溉,污染农田水体和土壤;农作物(稻米)生长过程中从被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中吸收重金属污染物,造成稻米重金属污染。
(2)加强矿区环境监管,控制重金属排放;对污染土壤进行改良修复,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监测灌溉水源,避免使用污染水源灌溉;对污染区域稻米进行定期检测,严禁重金属含量超标稻米流入市场;引导农户种植对重金属吸收少的作物品种等。
29.(1)人口增长快,对粮食和畜牧产品的需求增大;喀麦隆中部、南部地区宜农地开发已基本饱和;北部地区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水热条件可满足农牧业生产需求。
(2)干季受信风控制,降水不足,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水分条件差,牧草枯萎,饲料不足。
(3)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地矛盾;部分农作物保留残茬,满足牲畜饲料需求;建立农民与牧民之间的利益交换补偿机制;划定合理的放牧范围,减轻对农作物的破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立饲料储备机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