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在葡萄架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演歌曲《在葡萄架下》,准确地表现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舞蹈动作等多形式积极参与表现歌曲。
3、了解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相关文化。
2学情分析
五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音乐欣赏以及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3重点难点
1、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2、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在葡萄架下
一、导入
1、听风格
师:有一位舞蹈家给我们带来了一段美丽的舞蹈,请大家欣赏!(播放音乐,师跳)
师展示
师:谁能告诉我刚刚老水跳的是哪个地区的舞蹈?
生:
2、介绍新疆
师:那新疆舞的舞蹈动作有什么特点呢?
生:扭脖子、拖帽、抖肩等
师小结:(简单介绍新疆)
3、跳一跳
师:现在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来跳一跳吧!(播放音乐)二、新授
1、听内容
师:刚刚我们光跳舞去了,有没有谁关注到了歌里面都唱了些什么?如果没有,我们完整的来听一遍。(播放音乐)
生:2、介绍乐器
师:歌词里面唱到了在新疆经常用到的两种乐器,一个是手鼓,一个是冬不拉。(出示图片)3、切分节奏
师:老师这呢只有一个手鼓,我敲出一组节奏,请同学们模仿出来。
X X X | XX X ||
生:模仿
师:而这个X X 出现了X |节奏呢,就叫做切分节奏,它给人一种向前推进的感觉,更加让人有种想翩翩起舞的感觉,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歌谱,有几处出现了这个节奏?
生:7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在唱到切分节奏的地方做一个抖肩的动作。(播放音乐)4、学唱歌曲
1>轻声跟唱
师:请同学们轻声的跟着琴来唱一唱。
2>解决难句和难点
声音: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
难句:在休止符的地方做到声断气不断。
难点:附点、下滑音和上波音的唱法。
师:在上波音的地方我们加上一个扭脖子的动作,唱出来的时候会更加的有味道。5、生完整演唱
三、表演
1、师生接龙唱
2、生表演唱小结:今天我们到了新疆人们生活的快乐,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啦!下课。
活动2【讲授】在葡萄架下
二、新授
1、听内容
师:刚刚我们光跳舞去了,有没有谁关注到了歌里面都唱了些什么?如果没有,我们完整的来听一遍。(播放音乐)
生:2、介绍乐器
师:歌词里面唱到了在新疆经常用到的两种乐器,一个是手鼓,一个是冬不拉。(出示图片)3、切分节奏
师:老师这呢只有一个手鼓,我敲出一组节奏,请同学们模仿出来。
X X X | XX X ||
生:模仿
师:而这个X X 出现了X |节奏呢,就叫做切分节奏,它给人一种向前推进的感觉,更加让人有种想翩翩起舞的感觉,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歌谱,有几处出现了这个节奏?
生:7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请在唱到切分节奏的地方做一个抖肩的动作。(播放音乐)4、学唱歌曲
1>轻声跟唱
师:请同学们轻声的跟着琴来唱一唱。
2>解决难句和难点
声音: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
难句:在休止符的地方做到声断气不断。
难点:附点、下滑音和上波音的唱法。
师:在上波音的地方我们加上一个扭脖子的动作,唱出来的时候会更加的有味道。5、生完整演唱
活动3【活动】在葡萄架下
三、表演
1、师生接龙唱
2、生表演唱小结:今天我们到了新疆人们生活的快乐,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啦!下课。
课件9张PPT。第七课第七课第七课第七课音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