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一 河湖众多,区域差异显著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其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3.从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湖泊。
1.认识我国的内流河和外流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我的祖国》视频、“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中国东部主要河流的流量年变化曲线示意图”等相关材料。
播放《我的祖国》视频。
教师:同学们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景象?
学生:一条大河。
学生:两岸的稻田。
学生:划船的艄公。
学生:船上的白帆。
教师:稻田、艄公、白帆,这些景象与大河有关系吗?这些大河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呢?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中国河流的学习。
(一)河湖众多,区域差异显著
本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一是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二是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三是我国主要的湖泊。
1.慧眼识图找河流
(1)读图归纳“母亲河”
教师展示关于河流的一组图片。
教师: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伏尔加”,埃及把尼罗河称为“母亲河”。长江、黄河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人们为什么把河流称为“母亲河”?
学生:
(总结)这些河流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还给我们提供了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多种便利条件。
(过渡)我国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呢?
(2)中国河流知多少
引导学生读教材第42页图2.18,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活动1.在教材第42页图2.18上,找出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
活动2.结合教材第42页,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在图2.18中,找出注入海洋的河流,并结合七年级下册的“亚洲河流分布图”,分类填入下列表格。
注入大洋 河流名称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学生:
(总结)
注入大洋 河流名称
太平洋 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
印度洋 怒江、雅鲁藏布江
北冰洋 额尔齐斯河
教师:在图2.18中,用绿色彩笔自上游向下游标画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用红色彩笔自上游向下游标画注入印度洋的河流,用紫色彩笔自上游向下游标画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为什么我国河流注入不同的大洋?
学生:
(总结)河流流向受地势影响。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西南地区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怒江、雅鲁藏布江向南注入印度洋。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向北注入北冰洋。
活动3.结合教材第42页图2.18和教材第124页图例,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在图2.18中,塔里木河的图例与珠江有什么不同?结合教师提供的材料,说出塔里木河与珠江的图例不同的原因。
学生:
(总结)塔里木河的图例是虚线,珠江的图例是实线。因为塔里木河最终未注入海洋,属于内流河。珠江属于外流河。外流河最终注入海洋。
教师:汇集河水的地域成为河流的流域。在图2.18上,用黄色彩笔标划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对照第32页图2.8,该分界线与我国哪一条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学生:
(总结)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教师:结合教材第32页图2.8和教师提供的材料推断,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学生:
(总结)我国外流区的河流多分布在季风区,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水量丰富。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教师:阅读教材第42页,对照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完成表格。
流域 类别 含义 分布 占全国 面积 占全国河流总水量
内流区
外流区
学生:
(总结)
流域 类别 含义 分布 占全国 面积 占全国河 流总水量
内流区 内流河 的流域 我国西部半干旱、干旱区 约1/3 不足5%
外流区 外流河 的流域 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约2/3 超过95%
活动4.结合我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教师:说一说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学生:
(总结)受地形、气候的影响,河流在我国地域内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比较湿润,河流较多,以外流河为主;西北部地区气候较干旱,河流相对稀少,以内流河为主。
教师:仔细观察教材第42页图2.18,在西北内陆地区的所有河流都是内流河吗?找出河流名称并结合地形图和气候图,探究其中的原因。
学生:
(总结)不是,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的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因为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受阿尔泰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量较多。
教师:仔细观察教材第42页图2.18,在东部季风区内的所有河流都是外流河吗?
学生:
(总结)不是。在东北松嫩平原、黄河大拐弯处的鄂尔多斯高原有两处内流区。
(拓展)东北松嫩平原由于地势低洼,地表水难以外泄,形成沼泽地;鄂尔多斯高原由于气候干旱,河流稀少且地形四周高、中部低,成为内流区。
(过渡)河流的特征应该怎样描述呢?
2.综合思维析水文
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第42页图2.18和第43页图文材料,找出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哪些方面,了解东部季风区内秦岭—淮河南北水文特征的差异;结合我国气温、降水的特征,小组合作探究造成秦岭—淮河南北水文特征差异的原因。
教师: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生:
(总结)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师:读教材第42页图2.18、第43页图2.19,归纳在东部季风区内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与枯水期的特征。
学生:
(总结)四条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因为夏季降水集中,河流水位高,流量大,形成汛期;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流量小,形成枯水期。但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雨季短,河流汛期短;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季长,河流汛期长。
教师:读教材第43页图2.19,为什么松花江、黄河4月份有短暂的汛期?
学生:
(总结)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气温低,积雪难以融化。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也会有短暂的汛期。
教师: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有“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诗句,结合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和中国的气候类型图,说出我国哪些区域的河流有结冰期。
学生:
(总结)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大多数河流都有结冰期,纬度越高,河流的结冰期越长。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较高,河流没有结冰期。
教师:结合以上分析,小组合作归纳我国主要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南北差异,完成下列表格。
水文特征 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 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
汛期
水量
含沙量
结冰期
学生:
(总结)
水文特征 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 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
汛期 较长 较短
水量 较大 较小
含沙量 较小 较大
结冰期 无 有
(拓展)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流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
教师:请同学们归纳一下,影响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地形、气候、植被等。
(总结)
(过渡)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除了众多的河流外,还有许多湖泊。接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我国的湖泊。
3.横贯东西说湖泊
教师:读教材第44页图2.20和图2.21,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湖泊群主要有哪些?
(2)我国的湖泊主要有哪些?
学生:
(总结)(1)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群(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青藏高原湖泊群(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
(2)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五大淡水湖)、青海湖(我国最大的湖泊)。
(结束语)我国的众多河流和湖泊自古至今,滋润着中华土地,养育着各族人民,见证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征程和再度辉煌!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们!
第三节
河流(1)
请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