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交通运输 教案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交通运输 教案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1 18:3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交通运输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
2.结合相关图文材料,描述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了解我国主要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分布。
“中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图”、其他景观图和视频素材等相关材料。
播放《2025年春运明日开启》视频,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学习欲望。
教师: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人员流动量超47亿人次。这些出行人士选择的交通运输工具有哪些?
学生:高铁、飞机、汽车等。
教师归纳:现在,我国拥有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为百姓出行提供了舒适便利的条件。
(一)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1.阅读教材第101页第一段内容和图4.19,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成就。
学生:阅读图文材料,得出答案。
(归纳)我国已经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道等组成的庞大交通网,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我国客货运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2.阅读教材第101页第二段内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特点。
学生:阅读材料,得出答案。
(总结)受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影响,我国交通线呈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在地形平坦、人口密集的地区,交通线较为稠密;在山区和人口稀疏的偏远地区,交通线较为稀疏。
(延伸)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城市集中,因此交通线比较密集;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城市稀疏,因此交通线比较稀疏。
3.阅读教材第102页图文内容,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
学生:阅读图文材料,得出答案。
(归纳)我国的高速公路采用首都放射线、南北纵向线和东西横向线相结合的布局方案。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渝地区等已形成较发达的高速公路网。
(拓展)以北京为起点的放射性高速公路。
(1)京哈高速(G1)是连接首都北京和冰城哈尔滨的首条放射性高速公路,全长1209公里,1996年9月动工,2000年9月15日全线贯通。
(2)京沪高速(G2)是中国大陆第一条全线建成高速公路的国道主干线。全长1262公里,1987年12月动工,1993年9月25日全线贯通。
(3)京台高速(G3)在原有规划中称京福高速公路,后来改为京台高速,终点为台北市,全长2030公里。
(4)京港澳高速(G4)是一条首都放射型国家高速,是连接北京和广州、珠海、香港、澳门等南部重要城市的高速公路,为中国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全长约2285公里。1986年4月开工,1993年11月竣工。
(5)京昆高速(G5)是连接北京和昆明的高速公路,全长2865公里,2015年12月全线通车。
(6)京藏高速(G6)规划里程3718公里,已经通车里程2618公里。该高速公路起点为北京,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拉萨,途经北京、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7省区,全长3718公里,格拉段未开工,其他路段全线贯通。
(7)京新高速(G7)是连接北京和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长2540公里,2012年9月动工,2017年7月全线贯通。
4.阅读教材第103页图文内容,了解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
学生:阅读图文材料,得出答案。
(归纳)我国的高速铁路纵横交错,“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连接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未来几年,我国将扩增建成以“八纵八横”线路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拓展)我国“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
5.阅读教材第104页图文内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
学生:阅读图文材料,得出答案。
(总结)我国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的巨大进步,“中国桥”“中国装备”等攻克了工程建设和交通运行的诸多难题,使我国交通运输科技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拓展)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中国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约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大桥的建设始于2009年12月15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它不仅极大地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交通时间,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术而闻名世界。
(延伸)完成教材第105页“活动”,通过陇海—兰新铁路认识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学生:阅读图文内容,讨论,得出答案。
(总结)(1)1953年以前开通里程1759千米,1953—1990年开通里程2423千米。
(2)普通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约需要23小时19分钟。高速列车约8小时45分钟。
(3)略。
(二)内畅外通的交通联系
1.阅读教材第106页内容,了解我国国内交通运输的发展。
学生:阅读图文材料,得出答案。
(总结)(1)高速铁路基本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城市群内0.5~2小时到达。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相结合,快速、紧密连接全国主要城市。
(2)普速铁路、普通国道、省道、农村公路等,进一步衔接了一般城市、乡村和偏远地区。
(拓展)墨脱县曾经是中国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最后1个通公路的县。1995年,连接波密县扎木镇墨脱县城的墨脱公路勉强实现了“旱季南通北阻,雨季北通南阻”——分季节、分路段临时通行农用车。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通车仪式在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至墨脱县80公里处举行,宣告中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正式通车。
2.阅读教材第107页第一段内容和图4.28,了解我国国际交通的发展。
学生:阅读图文材料,得出答案。
(总结)我国通过公路、铁路连通陆上相邻的国家,通过航空运输直接通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海洋运输往来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拓展)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中欧班列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西部通道由中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中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中欧班列创新发展的序章。中欧班列的开通加强了与欧洲国家的商业贸易联系,成为国际物流陆路的运输骨干。
3.阅读教材第107页第二段内容和第108页图4.29,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
学生:阅读图文材料,得出答案。
(总结)预计到2035年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发展目标。
(延伸)完成教材第108页“活动”,体会我国高效便捷的区域联系。
学生:阅读图文内容,查找资料,得出答案。
(总结)(1)从十八洞村通过汽车自驾到北京的总费用约为1851元,总耗时约为18.8小时。从十八洞村乘汽车转火车到北京的时间因车次和车型不同差异较大,一般耗时为十几个小时,费用为1000元左右。从十八洞村乘汽车转飞机到北京时间一般耗时为6小时左右,费用为500元左右。
(2)从十八洞村到北京的三个方案用时从长到短依次是汽车自驾、汽车转火车和汽车转飞机,费用从高到低依次是汽车自驾、汽车转火车和汽车转飞机。
(3)略。
 第三节
交通运输
请完成练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