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葡萄 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葡萄 课件(2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5 19:4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咏物诗四首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咏物诗的内容: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如何鉴赏咏物诗:步骤:
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咏物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察物态。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所处环境。
(2)品味寄托。要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
从表现手法上看,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
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
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或三言两语勾勒事物形态,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4) 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
月-思乡;莲-高洁;柳-送别;花-美好;松-坚忍不拔;梅-孤高,不谐流俗;菊-品格坚强,气质清高;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恨;杜鹃-哀怨、思归……
(5)了解鉴赏常用语:
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贬词褒用、形神兼备、烘云托月、朦胧含蓄……咏物诗常用的写法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比喻、象征、
对比、烘托
拟人等同学们,这个世界真美好!这个世界给我们如此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我们会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我们会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我们会想起纯洁的爱情;看到杨柳,我们会感受到惜别的情;看到黑幕中悬挂的一轮明月,我们会想起一首诗“楚楚心皎洁,盈盈清如晶。纤柔光似泉,斜移树影倾。”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就存有咏物诗602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那么,什么叫做咏物诗呢?咏物诗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在鉴赏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咏物诗。 葡萄韩愈葡萄???--韩愈? 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 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其诗长于铺叙,好发议论,以古文章法句式入诗,即“以文为诗”,风格奇崛,明有怪诞、滞涩,与孟郊齐名为“韩孟诗派”。而近体诗多亲切自然。【解题】 这是韩愈的一首咏物诗,韩愈25岁中进士,却久不得官,后入仕,却屡遭波折,元和十二年因功被升任刑部侍郎,却因谏迎佛骨,再度遭贬,做潮州刺史。这首《葡萄》就是在这一时期所作。诗写葡萄“新茎半枯,高架复扶”,若要“满盘堆马乳”,更需“添竹引龙须”。表明自己遭贬谪而复起用,需要加以栽培,刻意提携,方能有大的回报,表明自己希望得到扶持提携的心愿。 【字词、译诗】? 遍:满。????????????犹:还。???????????辞:推辞,此指忘记。 葡萄的新生茎叶还未长满,枝干有一半还是枯干的,葡萄藤不规则地缠绕在高高的葡萄架上,要将它垂下来的藤条重新扶上架子。要想在盘子里堆满像马奶头一样成熟的葡萄,就不要忘记现在添加竹竿牵引那像龙须一样卷曲的藤蔓(wàn)。 赏析诗歌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点?新茎未遍半犹枯
高架支离倒复扶
还很柔弱,未完全复苏。杂乱攀附,需要照顾。本诗中“物”与“志”的契合点是哪几句诗?若欲满盘堆马乳,
莫辞添竹引龙须。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多加竹条,扩大修缮多扶持小结:希望种葡萄之人能对这株葡萄多加培育,让它结出丰硕果实。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无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言志:
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技法探究:托物言志1、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3、鉴赏时注意: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把握事物的特点。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白 鹭 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