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训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老年流动人口是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形成的新型老年流动群体。根据不同的流动目的,将流动老年人口主要分为务工经商型、照料子女型(照顾子女或孙辈)和养老型(看病和养老)三种类型。表示意2015年不同类型流动老年人口的流动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总体 务工经商型 照料子女型 养老型
流入地区
东部地区 34 31 46 26
中部地区 10 14 11 7
西部地区 42 39 35 49
东北地区 14 16 8 18
流动范围
国内跨省 43 44 50 38
省内跨市 32 33 28 34
市内跨县 25 23 22 28
1.2015年老年人口流入地区特征反映( )
A.东部地区医疗水平先进 B.中部地区经济水平最低
C.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D.东北地区重工业占比高
2.根据老年人口的流动特征,推测我国( )
A.务工经商型流动老年人口家庭规模小
B.跨省老年人口流动以务工经商型最多
C.较发达地区养老型老年人口流入较多
D.农村流动老年人口以照料子女型为主
3.结合东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特征,中部地区应加快( )
A.完善医疗保障 B.提升教育水平
C.调整产业结构 D.限制人口流出
【答案】1.C
2.A
3.C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1)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经济因素:经济水平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通常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产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影响人口流动,如重工业地区可能吸引大量劳动力,而服务业发达地区可能吸引更多老年人口。
政策因素:政府政策也会对人口流动产生影响,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政策等。
(2)老年人口流动特征:
流动目的:老年人口流动主要有务工经商、照料子女和养老三种目的,不同的流动目的会影响流动范围和方式。
流动范围:老年人口的流动范围包括国内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不同的流动范围反映了不同的流动需求和条件。
家庭结构:老年人口的家庭规模和结构也会影响其流动特征,如家庭规模小的老年人口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经商。
(3)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经济,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吸引人口流入。
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补贴等,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等条件,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1.A.表格数据显示,东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比例较高,但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和就业机会多,而不是单纯因为医疗水平先进, A选项错误;
B.表格数据显示,中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比例较低,但这并不能直接说明中部地区经济水平最低, B选项错误;
C.表格数据显示,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比例较高,尤其是务工经商型和养老型老年人口。这表明西部地区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养老条件,反映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C选项正确;
D.表格数据没有直接反映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仅显示了老年人口流入特征。虽然东北地区历史上以重工业为主,但这不是表格数据的主要反映内容,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2.A.表格数据显示,务工经商型老年人口在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的比例较高,说明这类老年人口通常在较近的范围内流动,家庭规模较小,便于外出务工或经商, A选项正确;
B.表格数据显示,跨省流动的老年人口中,务工经商型占44%,但并不是最多的,照料子女型占50%,更多, B选项错误;
C.表格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养老型老年人口流入比例为26%,相对较低,说明较发达地区养老型老年人口流入并不一定多, C选项错误;
D.农村流动老年人口以照料子女型为主,表格数据没有直接反映农村流动老年人口的情况,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3.A.虽然完善医疗保障可以吸引老年人口流入,但中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A选项错误;
B.提升教育水平对吸引老年人口流入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B选项错误;
C.表格数据显示,东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比例较高,尤其是务工经商型和养老型老年人口。中部地区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养老条件,吸引老年人口流入, C选项正确;
D.限制人口流出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中部地区应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吸引人口流入,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珠三角外贸逐步受阻,广东省开始重视省内各市的联系,高铁建设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下图示意2009一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线条的粗细,代表客流量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技术 B.政策 C.城市 D.资金
5.从2018年高铁网络结构可判断各城市( )
A.产业结构趋同 B.人口规模大小
C.经济发展稳定 D.运输需求差异
【答案】4.B
5.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政策因素:政府政策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交通规划、投资政策等。
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但需要政策支持才能广泛应用。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和布局,但具体实施需要政策引导。
(2)交通运输与城市需求:
运输需求:不同城市之间的运输需求差异会影响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规模。运输需求大的城市之间通常会有更多的交通连接。
客流量:客流量是衡量运输需求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高铁网络结构的变化来反映。
城市功能:不同城市的功能和定位也会影响运输需求,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等。
4.A.技术进步是高铁建设的重要支撑,但不是直接影响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技术主要体现在高铁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方面, A选项错误;
B.政策是影响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政府通过制定交通规划、投资政策等,决定高铁线路的布局和建设优先级。例如,广东省重视省内各市的联系,推动了高铁网络的发展, B选项正确;
C.城市的需求和发展水平会影响高铁网络的布局,但城市本身不是直接决定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的因素。城市的需求需要通过政策来具体落实, C选项错误;
D.资金是高铁建设的重要保障,但资金的投入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资金本身不能直接决定高铁网络的结构变化,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5.A.高铁网络结构的变化不能直接反映各城市的产业结构情况。产业结构趋同需要通过产业数据来判断, A选项错误;
B.高铁网络结构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人口流动情况,但不能直接判断人口规模的大小。人口规模需要通过人口统计数据来确定, B选项错误;
C.高铁网络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但不能直接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经济发展稳定性需要通过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指标来评估, C选项错误;
D.从2018年高铁网络结构可以看出,不同城市之间的客流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各城市的运输需求差异。客流量大的城市之间连接更紧密,说明运输需求较大,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济州岛(下图)是典型的火山岛,多涌泉。该岛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韩国唯一的柑橘产地,柑橘园数量南北差异较大。近年来,济州岛出现大量以柑橘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借助旅游业发展,济州岛柑橘园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济州岛成为韩国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 B.光照 C.水源 D.热量
7.济州岛北部柑橘园数量少于南部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光热不足 B.土层较薄 C.降水较少 D.易受冻害
8.济州岛大量以柑橘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形成的基础是( )
A.政府引导 B.市场需求 C.资源禀赋 D.生态环境
【答案】6.D
7.D
8.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世界的气温与降水
【解析】【点评】(1)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因素: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地形因素:地形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如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土壤因素:土壤的肥力、质地等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2)农业灾害与防护:
冻害:低温冻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尤其是对于不耐寒的作物。可以通过选择抗寒品种、覆盖保温等方式进行防护。
气候差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种植方式。
(3)旅游资源与开发:
资源禀赋: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丰富的资源可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动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提供支持等方式,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6.A.虽然火山岛的土壤通常富含矿物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土壤并不是决定柑橘种植的主导因素, 柑橘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 A选项错误;
B.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韩国大部分地区光照条件相似,因此光照不是济州岛成为唯一柑橘产地的主要原因, B选项错误;
C.济州岛多涌泉,水源充足,但这并不是其成为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 C选项错误;
D.济州岛位于韩国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适合柑橘等亚热带水果的生长。而韩国其他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柑橘,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7.A.济州岛南北光热差异不大,光热不足不是主要原因。即使有差异,也不会导致柑橘园数量显著减少, A选项错误;
B.土层厚度对柑橘种植有一定影响,但济州岛作为火山岛,土壤条件相对较好,土层较薄不是主要原因, B选项错误;
C.济州岛南北降水差异不大,且柑橘对水分需求较高,降水较少会直接影响柑橘生长,但不是主要原因, C选项错误;
D.济州岛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易受冻害影响,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和越冬。因此,北部柑橘园数量少于南部,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8.A政府引导可以促进观光体验农场的发展,但不是形成的基础。政府引导通常是基于已有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的, A选项错误;
B.市场需求是推动观光体验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济州岛独特的柑橘资源是形成观光体验农场的基础, B选项错误;
C.济州岛拥有丰富的柑橘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这是形成以柑橘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的基础。丰富的资源为观光体验提供了物质基础, C选项正确;
D.生态环境对观光体验农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济州岛独特的柑橘资源是形成观光体验农场的基础,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是介于大行星与小行星之间的矮行星。下图为谷神星最近一个公转周期(2018年5月1日~2022年12月8日) 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地球相比,谷神星( )
A.距太阳较近 B.太阳高度角较大
C.极昼范围较小 D.四季较分明
10.在公转轨道中,谷神星近日点时间可能临近( )
A.升分日 B.北至日 C.降分日 D.南至日
【答案】9.C
10.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1)天体运动与季节变化:自转轴倾斜:天体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度会影响其季节变化。倾斜角度越大,季节变化越明显。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与地表法线之间的夹角,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距离太阳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
极昼和极夜: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与天体的自转轴倾斜角度有关。自转轴倾斜角度越大,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越大。
(2)天体公转与近日点、远日点:
近日点和远日点:天体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称为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点称为远日点。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会影响天体的运行速度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
二分二至:二分(春分、秋分)和二至(夏至、冬至)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分别对应太阳直射赤道和回归线的时刻
9.A.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距离太阳比地球远,A选项错误;
B.由于谷神星距离太阳更远,其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小,B选项错误;
C.谷神星的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小,导致其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较小。而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大(约23.5°),导致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较大,C选项正确;
D.谷神星的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小,导致其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不分明。而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大,导致四季分明,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0.A.升分日(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谷神星的近日点时间不一定与升分日接近, A选项错误;
B.北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谷神星的近日点时间不一定与北至日接近, B选项错误;
C.降分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谷神星的近日点时间不一定与降分日接近, C选项错误;
D.根据图示,谷神星的近日点时间接近南至日(冬至日)。南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进行“立竿测影”活动,测量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获得数据如下图所示。已知旗杆长为17.32米,tan30°=0.578,tan45°=1,tan60°=1.73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推测该地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松嫩平原
12.下列关于该学校所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
B.北京时间14时该地杆影朝向西北
C.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答案】11.B
12.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1)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与地表法线之间的夹角,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和影子长度。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地理纬度: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同,导致影子长度和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
(2)农业地域类型与自然环境:
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如亚洲的季风气候区。水稻对水分需求大,需要充足的灌溉水源。
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区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等。
太阳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高海拔地区和干旱少雨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
11.A.云贵高原的纬度大致在北纬25°至30°之间,但云贵高原多山地地形,海拔较高,且气候较为复杂,春分日时的太阳高度角和影长变化可能与图中数据不符, A选项错误;
B.四川盆地的纬度大致在北纬30°左右,符合图中影长变化的特点。此外,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分日时的太阳高度角和影长变化与图中数据相符, B选项正确;
C.渭河平原的纬度大致在北纬34°左右, 纬度较高,春分日时的太阳高度角较小,影子较长, 与图中影长变化的特点不符, C选项错误;
D.松嫩平原的纬度大致在北纬45°左右,纬度高,春分日时的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更长,与材料中的影长不符,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2.A.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由于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少, A选项错误;
B.北京时间14时,四川盆地的当地时间约为13时左右,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杆影应朝向西北偏西方向,而不是单纯的西北方向, B选项错误;
C.四川盆地的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C选项错误;
D.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适宜水稻种植。因此,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第18届亚洲杯小组赛在卡塔尔多哈(25°N,51°E)举行,由于卡塔尔夏季气候炎热,组委会决定将本届赛事延期至2024年1月12日至2月10日举行。中国队于当地时间2024年1月13日17:30对阵塔吉克斯坦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小宁从北京飞往多哈观看本场比赛,时间安排最紧凑的航班是( )
A.
B.
C.
D.
14.小宁到达多哈后发现,( )
A.多哈和北京的日出日落方位不同
B.多哈正午太阳较低但光照较强
C.多哈和北京的正午日影朝向不同
D.多哈夜幕降临较晚但日出较早
【答案】13.D
14.D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1)时差与飞行时间计算:时差: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时差,需要根据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时区进行调整。卡塔尔多哈位于东三区,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
飞行时间:飞行时间包括空中飞行时间和地面等待时间,需要综合考虑以确定最佳航班。
(2)太阳视运动与昼夜长短:
太阳视运动: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轨迹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不同季节和纬度地区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不同。
昼夜长短:不同季节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不同,春季时低纬度地区昼长夜短,高纬度地区昼夜变化幅度较大。
13.A.起飞时间为1月12日16:45,总时长为17小时5分,到达时间为1月13日10:50。比赛开始时间为当地时间1月13日17:30,到达后还需要一定时间前往赛场,时间较为紧张, A选项错误;
B.起飞时间为1月12日19:20,总时长为14小时50分,到达时间为1月13日10:10。与国泰航空类似,到达后时间较为紧张,且总飞行时间较长, B选项错误;
C.起飞时间为1月12日19:45,总时长为11小时50分,到达时间为1月13日11:35。虽然总飞行时间较短,但到达后时间仍然较为紧张, C选项错误;
D.起飞时间为1月12日22:15,总时长为18小时10分,到达时间为1月13日16:25。到达后有足够的时间前往赛场,时间安排最为紧凑,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4.A.春季时,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大致相同,均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因此,多哈和北京的日出日落方位基本一致, A选项错误;
B.多哈纬度较低,春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较高,光照较强,B选项错误;
C.北半球春季时,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日影朝向北方。因此,多哈和北京的正午日影朝向相同,均为朝北, C选项错误;
D.多哈纬度较低,春季时昼长夜短,夜幕降临较晚,日出较早。而北京纬度较高,昼夜变化幅度较大,夜幕降临较早,日出较晚,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休斯敦(29°N,95°W)计划建造覆盖光伏面板的圆弧形时间拱门。该建筑表面设计有一系列开口,按时间顺序依次打开各开口一小时,使阳光通过开口在地面形成一个光斑,一小时内光斑在地面缓缓移动,用以标志地方时刻。图左示意一日中不同时刻太阳与相应光斑的位置变化。某年2月10日某学者在当地开展光伏面板温度与发电效率关系的实验,图右示意实验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时段(地方时),地面光斑移动距离最远的是( )
A.7月1日8时~9时 B.9月1日10时~11时
C.11月1日13时~14时 D.1月1日16时~17时
16.若2月10日全天晴朗无风,下列时刻(均为地方时)中单位面积光伏面板发电量最大的是( )
A.6时 B.10时 C.14时 D.18时
【答案】15.D
16.B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1)太阳视运动与影子变化:太阳视运动: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轨迹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不同季节和时间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不同。
影子变化:太阳高度角和方位的变化导致地面上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发生变化。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
(2)光伏面板发电原理与影响因素:
光伏面板发电原理:光伏面板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强度直接影响光伏面板的发电量,太阳高度角越大,光照强度越强,发电量越大。
光伏面板温度:光伏面板温度过高会降低发电效率,温度适中时发电效率最高。
15.A.7月1日接近夏至日,太阳高度角较大,但此时段太阳刚刚升起不久,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地面光斑移动距离不会很远, A选项错误;
B.9月1日接近秋分日,太阳高度角适中,但此时段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仍然相对较慢,地面光斑移动距离不会很远, B选项错误;
C.11月1日接近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较小,虽然此时段太阳位于较高位置,但由于太阳高度角小,地面光斑移动距离也不会很远, C选项错误;
D.1月1日接近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较小,但此时段太阳即将落山,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地面光斑移动距离最远,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6.A.6时太阳刚刚升起,太阳高度角较小,光照强度弱,光伏面板温度较低,发电效率不高, A选项错误;
B.10时太阳高度角适中,光照强度较强,光伏面板温度适中,发电效率较高。根据图右所示,光伏面板温度在20℃左右时,发电效率最高, B选项正确;
C.14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光照强度最强,但光伏面板温度较高,发电效率下降。根据图右所示,光伏面板温度超过40℃时,发电效率明显下降, C选项错误;
D.18时太阳即将落山,太阳高度角较小,光照强度弱,光伏面板温度降低,发电效率不高,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共52分)
17.(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芯片是半导体产业的产品,是众多工业制成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辆新能源智能汽车需要1000~5000颗芯片。广州芯片设计能力及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在半导体产业链(图)中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芯片制造能力不足。2017年,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改写了“缺芯”的历史,并带动了100多家半导体企业落户。《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指出,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
(1)指出广州培育半导体产业的三个主要区位因素。
(2)从新能源汽车企业角度,分析广州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3)推测广州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答案】(1)市场;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基础。
(2)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大量芯片,半导体产业可满足其需求;发展广州半导体产业,能够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竞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升级;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和安全;更好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3)提升芯片的设计能力;发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完善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拓展(下游)应用市场;推动广州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的发展。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故受市场的影响;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并出台《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说明政策的影响;广州经济发达,资金充足,人才众多,产业基础好,为培育半导体产业创造条件。
(2)由材料可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说明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大量芯片,半导体产业可满足其需求;发展广州半导体产业,产业集聚能够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竞争力;芯片的制造能力提升,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升级;芯片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所需的重要原件,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和安全;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好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3)读图可知,芯片产业分为设计,制造与下游应用,首先提升芯片的设计能力,提高其品质;从材料设备的角度,发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完善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针对下游应用的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业、工业、军工等,应拓展下游应用市场;推动广州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人文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1)由材料可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故受市场的影响;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并出台《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说明政策的影响;广州经济发达,资金充足,人才众多,产业基础好,为培育半导体产业创造条件。
(2)由材料可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说明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大量芯片,半导体产业可满足其需求;发展广州半导体产业,产业集聚能够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竞争力;芯片的制造能力提升,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升级;芯片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所需的重要原件,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和安全;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好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3)读图可知,芯片产业分为设计,制造与下游应用,首先提升芯片的设计能力,提高其品质;从材料设备的角度,发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完善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针对下游应用的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业、工业、军工等,应拓展下游应用市场;推动广州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18.(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2022年我国不锈钢产量为3197.5万吨。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地球上含铬元素的矿物极少,常产于蛇绿岩中。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罗布萨铬铁矿是我国目前储量最大的铬铁矿区。全球铬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家,南非是我国铬铁矿石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图1为罗布萨铬铁矿分布区地质简图,图2为2006—2019年我国铬铁矿进口示意图。
(1)描述罗布萨铬铁矿资源的分布特征。
(2)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的原因。
(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保障我国铬铁矿资源安全的措施。
【答案】(1)铬铁矿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块;沿喜马拉雅地块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2)上游:我国铬铁矿储量极少,产量低;我国铬铁矿资源进口国单一,集中度过高;铬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关系影响大。
下游: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我国不锈钢产品市场大,铬铁矿资源需求量大。
(3)加大国内铬铁矿勘探,降低对外依存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大海外铬铁矿开发投资;扩大铬铁矿资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来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铬铁矿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发不锈钢替代产品,减少铬铁矿资源使用量。
【知识点】我国矿产资源概况;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铬铁矿资源主要位于蛇绿岩分布区,图中蛇绿岩整体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块且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铬铁矿资源分布与蛇绿岩分布一致。
(2)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从产业链的角度”,可从产业链上、下游具体分析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的原因。上游:从我国铬铁矿资源储量和进口特点方面分析。我国铬矿储量少,产出少,自给率低,铬矿资源禀赋较差;进口铬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关系影响大,如受港口停工、地震等影响中断运输;国外铬矿资源分布、生产集中,主要集中在南非、土耳其、津巴布韦等少数几个国家,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渠道少。下游:从资源需求量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国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我国不锈钢产品市场大,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不锈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铬铁矿资源需求量大,因此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
(3)我国铬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因此我国要加大对国内铬铁矿资源开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国内铬铁矿勘探,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铬铁矿冶炼生产工艺,提高铬铁矿资源利用水平;由于我国铬铁矿进口来源集中在南非,因此我国要扩大铬铁矿资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来源渠道;要积极开发不锈钢替代产品,减少铬铁矿资源的使用量,降低国内需求增长速度;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大对国外铬铁矿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力度,增加铬铁矿供给等。
【点评】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建议
① 增加对稀土新材料研发的投入;
②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③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④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土地,对遭受破坏的土地及时开展复垦工作;
⑤ 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环保措施实施力度,防治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⑥ 提高稀土出口价格等等。
(1)据材料可知,铬铁矿资源主要位于蛇绿岩分布区,图中蛇绿岩整体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块且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铬铁矿资源分布与蛇绿岩分布一致。
(2)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从产业链的角度”,可从产业链上、下游具体分析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的原因。上游:从我国铬铁矿资源储量和进口特点方面分析。我国铬矿储量少,产出少,自给率低,铬矿资源禀赋较差;进口铬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关系影响大,如受港口停工、地震等影响中断运输;国外铬矿资源分布、生产集中,主要集中在南非、土耳其、津巴布韦等少数几个国家,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渠道少。下游:从资源需求量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国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我国不锈钢产品市场大,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不锈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铬铁矿资源需求量大,因此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
(3)我国铬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因此我国要加大对国内铬铁矿资源开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国内铬铁矿勘探,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铬铁矿冶炼生产工艺,提高铬铁矿资源利用水平;由于我国铬铁矿进口来源集中在南非,因此我国要扩大铬铁矿资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来源渠道;要积极开发不锈钢替代产品,减少铬铁矿资源的使用量,降低国内需求增长速度;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大对国外铬铁矿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力度,增加铬铁矿供给等。
19.(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门多萨位于安第斯山东侧,其周边地区是世界典型的焚风多发区。门多萨拥有阿根廷最大的葡萄酒产区,也是安第斯山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下图为2012年12月24日当地时间12:00南美洲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判断锋线①的类型,并说明依据。
(2)读等压线分布图,说明当日门多萨焚风显著的原因。
【答案】(1)冷锋。依据:南半球气旋顺时针辐合,①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或大气自较高纬向较低纬运动),形成冷锋。
(2)冷锋向东北方移动,推动海上暖湿气流向安第斯山区流动,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或在安第斯山西侧,从海洋到内陆气压由高到低变化,偏西风在安第斯山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安第斯山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速强,加大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焚风效应显著。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冷锋;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分析】(1)本题需要从锋面系统的特征和图中等压线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冷锋:根据图中的等压线分布,可以判断锋线①为冷锋。南半球气旋顺时针辐合:在南半球,气旋系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图中显示冷气团(高压区)主动向暖气团(低压区)移动,这是冷锋的典型特征。冷锋通常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移动,符合图中锋线①的移动方向。
(2)从冷锋移动、气流下沉、等压线密集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冷锋向东北方移动, 推动海上暖湿气流向安第斯山区流动:冷锋向东北方向移动,带动海上暖湿气流进入安第斯山区,为焚风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气压变化导致气流下沉:在安第斯山西侧,从海洋到内陆气压由高到低变化,偏西风在安第斯山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风速强,加大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图中显示安第斯山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速强,进一步加大了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使焚风效应更加显著。
故答案为:(1)冷锋。依据:南半球气旋顺时针辐合,①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或大气自较高纬向较低纬运动),形成冷锋。(2)冷锋向东北方移动,推动海上暖湿气流向安第斯山区流动,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或在安第斯山西侧,从海洋到内陆气压由高到低变化,偏西风在安第斯山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安第斯山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速强,加大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焚风效应显著。
【点评】(1)锋面系统与天气变化:
锋面的概念:锋面是指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类型。
冷锋的特征:冷锋是由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通常带来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变化。
南半球气旋的旋转方向:在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气旋系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
(2)焚风效应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焚风效应的概念:焚风效应是指气流越过山脉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的现象,通常带来干热的天气。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山脉能够阻挡气流,形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进而影响局部气候。
气压梯度与风速的关系: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强,气流的运动速度越快,能够加大翻越山脉的气流强度,增强焚风效应。
(1)由材料和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由等压线可知,锋线①位于低压中心西北侧,等压线向高值凸出,应为低压槽部,南北两侧气团在低压槽部汇聚;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南部气团比北部气团温度低,即南部为冷气团,北部为暖气团,该气旋位于南半球,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呈顺时针辐合,则在锋线①处,冷气团顺时针由南向北移向暖气团,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
(2)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一般出现在山体背风坡。结合图示可知,锋线①处为冷锋,锋面气旋顺时针移动,形成西南风,推动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向东北方向的安第斯山区运动,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图示时间为当地时间12:00,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陆地气温高气压低,结合图示可见,此时在门多萨西部的安第斯山区,等压线几乎和海岸线平行,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偏西风,且由图示可见,该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使原本因冷锋形成的较大西风再次加速,风速变强,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增加,焚风效应加剧。
1 / 1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训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老年流动人口是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化的双重压力之下形成的新型老年流动群体。根据不同的流动目的,将流动老年人口主要分为务工经商型、照料子女型(照顾子女或孙辈)和养老型(看病和养老)三种类型。表示意2015年不同类型流动老年人口的流动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总体 务工经商型 照料子女型 养老型
流入地区
东部地区 34 31 46 26
中部地区 10 14 11 7
西部地区 42 39 35 49
东北地区 14 16 8 18
流动范围
国内跨省 43 44 50 38
省内跨市 32 33 28 34
市内跨县 25 23 22 28
1.2015年老年人口流入地区特征反映( )
A.东部地区医疗水平先进 B.中部地区经济水平最低
C.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D.东北地区重工业占比高
2.根据老年人口的流动特征,推测我国( )
A.务工经商型流动老年人口家庭规模小
B.跨省老年人口流动以务工经商型最多
C.较发达地区养老型老年人口流入较多
D.农村流动老年人口以照料子女型为主
3.结合东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特征,中部地区应加快( )
A.完善医疗保障 B.提升教育水平
C.调整产业结构 D.限制人口流出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珠三角外贸逐步受阻,广东省开始重视省内各市的联系,高铁建设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下图示意2009一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线条的粗细,代表客流量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技术 B.政策 C.城市 D.资金
5.从2018年高铁网络结构可判断各城市( )
A.产业结构趋同 B.人口规模大小
C.经济发展稳定 D.运输需求差异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济州岛(下图)是典型的火山岛,多涌泉。该岛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韩国唯一的柑橘产地,柑橘园数量南北差异较大。近年来,济州岛出现大量以柑橘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借助旅游业发展,济州岛柑橘园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济州岛成为韩国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 B.光照 C.水源 D.热量
7.济州岛北部柑橘园数量少于南部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光热不足 B.土层较薄 C.降水较少 D.易受冻害
8.济州岛大量以柑橘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形成的基础是( )
A.政府引导 B.市场需求 C.资源禀赋 D.生态环境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是介于大行星与小行星之间的矮行星。下图为谷神星最近一个公转周期(2018年5月1日~2022年12月8日) 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与地球相比,谷神星( )
A.距太阳较近 B.太阳高度角较大
C.极昼范围较小 D.四季较分明
10.在公转轨道中,谷神星近日点时间可能临近( )
A.升分日 B.北至日 C.降分日 D.南至日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我国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春分日这一天进行“立竿测影”活动,测量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在不同时间的影长,获得数据如下图所示。已知旗杆长为17.32米,tan30°=0.578,tan45°=1,tan60°=1.73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推测该地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松嫩平原
12.下列关于该学校所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
B.北京时间14时该地杆影朝向西北
C.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第18届亚洲杯小组赛在卡塔尔多哈(25°N,51°E)举行,由于卡塔尔夏季气候炎热,组委会决定将本届赛事延期至2024年1月12日至2月10日举行。中国队于当地时间2024年1月13日17:30对阵塔吉克斯坦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小宁从北京飞往多哈观看本场比赛,时间安排最紧凑的航班是( )
A.
B.
C.
D.
14.小宁到达多哈后发现,( )
A.多哈和北京的日出日落方位不同
B.多哈正午太阳较低但光照较强
C.多哈和北京的正午日影朝向不同
D.多哈夜幕降临较晚但日出较早
(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休斯敦(29°N,95°W)计划建造覆盖光伏面板的圆弧形时间拱门。该建筑表面设计有一系列开口,按时间顺序依次打开各开口一小时,使阳光通过开口在地面形成一个光斑,一小时内光斑在地面缓缓移动,用以标志地方时刻。图左示意一日中不同时刻太阳与相应光斑的位置变化。某年2月10日某学者在当地开展光伏面板温度与发电效率关系的实验,图右示意实验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时段(地方时),地面光斑移动距离最远的是( )
A.7月1日8时~9时 B.9月1日10时~11时
C.11月1日13时~14时 D.1月1日16时~17时
16.若2月10日全天晴朗无风,下列时刻(均为地方时)中单位面积光伏面板发电量最大的是( )
A.6时 B.10时 C.14时 D.18时
二、综合题(共52分)
17.(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芯片是半导体产业的产品,是众多工业制成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一辆新能源智能汽车需要1000~5000颗芯片。广州芯片设计能力及下游应用市场规模在半导体产业链(图)中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芯片制造能力不足。2017年,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改写了“缺芯”的历史,并带动了100多家半导体企业落户。《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指出,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
(1)指出广州培育半导体产业的三个主要区位因素。
(2)从新能源汽车企业角度,分析广州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3)推测广州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18.(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2022年我国不锈钢产量为3197.5万吨。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地球上含铬元素的矿物极少,常产于蛇绿岩中。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曲松县罗布萨铬铁矿是我国目前储量最大的铬铁矿区。全球铬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非、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家,南非是我国铬铁矿石进口的重要来源地。图1为罗布萨铬铁矿分布区地质简图,图2为2006—2019年我国铬铁矿进口示意图。
(1)描述罗布萨铬铁矿资源的分布特征。
(2)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的原因。
(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保障我国铬铁矿资源安全的措施。
19.(2024高三上·海珠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门多萨位于安第斯山东侧,其周边地区是世界典型的焚风多发区。门多萨拥有阿根廷最大的葡萄酒产区,也是安第斯山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下图为2012年12月24日当地时间12:00南美洲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判断锋线①的类型,并说明依据。
(2)读等压线分布图,说明当日门多萨焚风显著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A
3.C
【知识点】人口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1)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经济因素:经济水平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通常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产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影响人口流动,如重工业地区可能吸引大量劳动力,而服务业发达地区可能吸引更多老年人口。
政策因素:政府政策也会对人口流动产生影响,如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政策等。
(2)老年人口流动特征:
流动目的:老年人口流动主要有务工经商、照料子女和养老三种目的,不同的流动目的会影响流动范围和方式。
流动范围:老年人口的流动范围包括国内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不同的流动范围反映了不同的流动需求和条件。
家庭结构:老年人口的家庭规模和结构也会影响其流动特征,如家庭规模小的老年人口更倾向于外出务工或经商。
(3)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经济,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吸引人口流入。
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补贴等,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等条件,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
1.A.表格数据显示,东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比例较高,但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和就业机会多,而不是单纯因为医疗水平先进, A选项错误;
B.表格数据显示,中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比例较低,但这并不能直接说明中部地区经济水平最低, B选项错误;
C.表格数据显示,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比例较高,尤其是务工经商型和养老型老年人口。这表明西部地区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好的养老条件,反映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C选项正确;
D.表格数据没有直接反映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情况,仅显示了老年人口流入特征。虽然东北地区历史上以重工业为主,但这不是表格数据的主要反映内容,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2.A.表格数据显示,务工经商型老年人口在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的比例较高,说明这类老年人口通常在较近的范围内流动,家庭规模较小,便于外出务工或经商, A选项正确;
B.表格数据显示,跨省流动的老年人口中,务工经商型占44%,但并不是最多的,照料子女型占50%,更多, B选项错误;
C.表格数据显示,东部地区养老型老年人口流入比例为26%,相对较低,说明较发达地区养老型老年人口流入并不一定多, C选项错误;
D.农村流动老年人口以照料子女型为主,表格数据没有直接反映农村流动老年人口的情况,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3.A.虽然完善医疗保障可以吸引老年人口流入,但中部地区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A选项错误;
B.提升教育水平对吸引老年人口流入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B选项错误;
C.表格数据显示,东部地区老年人口流入比例较高,尤其是务工经商型和养老型老年人口。中部地区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养老条件,吸引老年人口流入, C选项正确;
D.限制人口流出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反而会阻碍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中部地区应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吸引人口流入,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4.B
5.D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政策因素:政府政策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交通规划、投资政策等。
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但需要政策支持才能广泛应用。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和布局,但具体实施需要政策引导。
(2)交通运输与城市需求:
运输需求:不同城市之间的运输需求差异会影响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规模。运输需求大的城市之间通常会有更多的交通连接。
客流量:客流量是衡量运输需求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高铁网络结构的变化来反映。
城市功能:不同城市的功能和定位也会影响运输需求,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等。
4.A.技术进步是高铁建设的重要支撑,但不是直接影响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技术主要体现在高铁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方面, A选项错误;
B.政策是影响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政府通过制定交通规划、投资政策等,决定高铁线路的布局和建设优先级。例如,广东省重视省内各市的联系,推动了高铁网络的发展, B选项正确;
C.城市的需求和发展水平会影响高铁网络的布局,但城市本身不是直接决定高铁网络结构变化的因素。城市的需求需要通过政策来具体落实, C选项错误;
D.资金是高铁建设的重要保障,但资金的投入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资金本身不能直接决定高铁网络的结构变化,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5.A.高铁网络结构的变化不能直接反映各城市的产业结构情况。产业结构趋同需要通过产业数据来判断, A选项错误;
B.高铁网络结构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人口流动情况,但不能直接判断人口规模的大小。人口规模需要通过人口统计数据来确定, B选项错误;
C.高铁网络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但不能直接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经济发展稳定性需要通过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指标来评估, C选项错误;
D.从2018年高铁网络结构可以看出,不同城市之间的客流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各城市的运输需求差异。客流量大的城市之间连接更紧密,说明运输需求较大,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6.D
7.D
8.C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世界的气温与降水
【解析】【点评】(1)农业区位因素:气候因素: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地形因素:地形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如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土壤因素:土壤的肥力、质地等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2)农业灾害与防护:
冻害:低温冻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尤其是对于不耐寒的作物。可以通过选择抗寒品种、覆盖保温等方式进行防护。
气候差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种植方式。
(3)旅游资源与开发:
资源禀赋: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丰富的资源可以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动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政府引导: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提供支持等方式,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6.A.虽然火山岛的土壤通常富含矿物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土壤并不是决定柑橘种植的主导因素, 柑橘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 A选项错误;
B.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韩国大部分地区光照条件相似,因此光照不是济州岛成为唯一柑橘产地的主要原因, B选项错误;
C.济州岛多涌泉,水源充足,但这并不是其成为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 C选项错误;
D.济州岛位于韩国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适合柑橘等亚热带水果的生长。而韩国其他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不足,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柑橘,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7.A.济州岛南北光热差异不大,光热不足不是主要原因。即使有差异,也不会导致柑橘园数量显著减少, A选项错误;
B.土层厚度对柑橘种植有一定影响,但济州岛作为火山岛,土壤条件相对较好,土层较薄不是主要原因, B选项错误;
C.济州岛南北降水差异不大,且柑橘对水分需求较高,降水较少会直接影响柑橘生长,但不是主要原因, C选项错误;
D.济州岛北部纬度较高,冬季气温较低,易受冻害影响,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和越冬。因此,北部柑橘园数量少于南部,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8.A政府引导可以促进观光体验农场的发展,但不是形成的基础。政府引导通常是基于已有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的, A选项错误;
B.市场需求是推动观光体验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济州岛独特的柑橘资源是形成观光体验农场的基础, B选项错误;
C.济州岛拥有丰富的柑橘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这是形成以柑橘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的基础。丰富的资源为观光体验提供了物质基础, C选项正确;
D.生态环境对观光体验农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但济州岛独特的柑橘资源是形成观光体验农场的基础,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9.C
10.D
【知识点】太阳系与地月系;地球公转及其特征;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1)天体运动与季节变化:自转轴倾斜:天体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度会影响其季节变化。倾斜角度越大,季节变化越明显。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与地表法线之间的夹角,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距离太阳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
极昼和极夜: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与天体的自转轴倾斜角度有关。自转轴倾斜角度越大,极昼和极夜的范围越大。
(2)天体公转与近日点、远日点:
近日点和远日点:天体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称为近日点,距离太阳最远的点称为远日点。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会影响天体的运行速度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
二分二至:二分(春分、秋分)和二至(夏至、冬至)是地球公转过程中重要的时间节点,分别对应太阳直射赤道和回归线的时刻
9.A.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距离太阳比地球远,A选项错误;
B.由于谷神星距离太阳更远,其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少,太阳高度角相对较小,B选项错误;
C.谷神星的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小,导致其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较小。而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大(约23.5°),导致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较大,C选项正确;
D.谷神星的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小,导致其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不分明。而地球的自转轴倾斜角度较大,导致四季分明,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0.A.升分日(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谷神星的近日点时间不一定与升分日接近, A选项错误;
B.北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谷神星的近日点时间不一定与北至日接近, B选项错误;
C.降分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谷神星的近日点时间不一定与降分日接近, C选项错误;
D.根据图示,谷神星的近日点时间接近南至日(冬至日)。南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1.B
12.D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1)太阳高度角与影子长度: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与地表法线之间的夹角,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和影子长度。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
地理纬度: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同,导致影子长度和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
(2)农业地域类型与自然环境:
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如亚洲的季风气候区。水稻对水分需求大,需要充足的灌溉水源。
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区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等。
太阳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高海拔地区和干旱少雨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
11.A.云贵高原的纬度大致在北纬25°至30°之间,但云贵高原多山地地形,海拔较高,且气候较为复杂,春分日时的太阳高度角和影长变化可能与图中数据不符, A选项错误;
B.四川盆地的纬度大致在北纬30°左右,符合图中影长变化的特点。此外,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分日时的太阳高度角和影长变化与图中数据相符, B选项正确;
C.渭河平原的纬度大致在北纬34°左右, 纬度较高,春分日时的太阳高度角较小,影子较长, 与图中影长变化的特点不符, C选项错误;
D.松嫩平原的纬度大致在北纬45°左右,纬度高,春分日时的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更长,与材料中的影长不符,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2.A.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由于多阴雨天气,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少, A选项错误;
B.北京时间14时,四川盆地的当地时间约为13时左右,此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杆影应朝向西北偏西方向,而不是单纯的西北方向, B选项错误;
C.四川盆地的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C选项错误;
D.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适宜水稻种植。因此,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3.D
14.D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点评】(1)时差与飞行时间计算:时差: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时差,需要根据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时区进行调整。卡塔尔多哈位于东三区,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
飞行时间:飞行时间包括空中飞行时间和地面等待时间,需要综合考虑以确定最佳航班。
(2)太阳视运动与昼夜长短:
太阳视运动: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轨迹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不同季节和纬度地区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不同。
昼夜长短:不同季节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不同,春季时低纬度地区昼长夜短,高纬度地区昼夜变化幅度较大。
13.A.起飞时间为1月12日16:45,总时长为17小时5分,到达时间为1月13日10:50。比赛开始时间为当地时间1月13日17:30,到达后还需要一定时间前往赛场,时间较为紧张, A选项错误;
B.起飞时间为1月12日19:20,总时长为14小时50分,到达时间为1月13日10:10。与国泰航空类似,到达后时间较为紧张,且总飞行时间较长, B选项错误;
C.起飞时间为1月12日19:45,总时长为11小时50分,到达时间为1月13日11:35。虽然总飞行时间较短,但到达后时间仍然较为紧张, C选项错误;
D.起飞时间为1月12日22:15,总时长为18小时10分,到达时间为1月13日16:25。到达后有足够的时间前往赛场,时间安排最为紧凑,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4.A.春季时,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大致相同,均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因此,多哈和北京的日出日落方位基本一致, A选项错误;
B.多哈纬度较低,春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较高,光照较强,B选项错误;
C.北半球春季时,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日影朝向北方。因此,多哈和北京的正午日影朝向相同,均为朝北, C选项错误;
D.多哈纬度较低,春季时昼长夜短,夜幕降临较晚,日出较早。而北京纬度较高,昼夜变化幅度较大,夜幕降临较早,日出较晚,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5.D
16.B
【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1)太阳视运动与影子变化:太阳视运动: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轨迹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不同季节和时间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不同。
影子变化:太阳高度角和方位的变化导致地面上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发生变化。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
(2)光伏面板发电原理与影响因素:
光伏面板发电原理:光伏面板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强度直接影响光伏面板的发电量,太阳高度角越大,光照强度越强,发电量越大。
光伏面板温度:光伏面板温度过高会降低发电效率,温度适中时发电效率最高。
15.A.7月1日接近夏至日,太阳高度角较大,但此时段太阳刚刚升起不久,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较慢,因此地面光斑移动距离不会很远, A选项错误;
B.9月1日接近秋分日,太阳高度角适中,但此时段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仍然相对较慢,地面光斑移动距离不会很远, B选项错误;
C.11月1日接近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较小,虽然此时段太阳位于较高位置,但由于太阳高度角小,地面光斑移动距离也不会很远, C选项错误;
D.1月1日接近冬至日,太阳高度角较小,但此时段太阳即将落山,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地面光斑移动距离最远, 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16.A.6时太阳刚刚升起,太阳高度角较小,光照强度弱,光伏面板温度较低,发电效率不高, A选项错误;
B.10时太阳高度角适中,光照强度较强,光伏面板温度适中,发电效率较高。根据图右所示,光伏面板温度在20℃左右时,发电效率最高, B选项正确;
C.14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光照强度最强,但光伏面板温度较高,发电效率下降。根据图右所示,光伏面板温度超过40℃时,发电效率明显下降, C选项错误;
D.18时太阳即将落山,太阳高度角较小,光照强度弱,光伏面板温度降低,发电效率不高, 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17.【答案】(1)市场;政策;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基础。
(2)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大量芯片,半导体产业可满足其需求;发展广州半导体产业,能够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竞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升级;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和安全;更好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3)提升芯片的设计能力;发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完善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拓展(下游)应用市场;推动广州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的发展。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故受市场的影响;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并出台《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说明政策的影响;广州经济发达,资金充足,人才众多,产业基础好,为培育半导体产业创造条件。
(2)由材料可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说明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大量芯片,半导体产业可满足其需求;发展广州半导体产业,产业集聚能够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竞争力;芯片的制造能力提升,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升级;芯片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所需的重要原件,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和安全;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好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3)读图可知,芯片产业分为设计,制造与下游应用,首先提升芯片的设计能力,提高其品质;从材料设备的角度,发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完善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针对下游应用的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业、工业、军工等,应拓展下游应用市场;推动广州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点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人文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1)由材料可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故受市场的影响;广州投资建设大型芯片制造企业并出台《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说明政策的影响;广州经济发达,资金充足,人才众多,产业基础好,为培育半导体产业创造条件。
(2)由材料可知,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应加快高质量发展,以满足本地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庞大需求,说明新能源汽车企业需要大量芯片,半导体产业可满足其需求;发展广州半导体产业,产业集聚能够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竞争力;芯片的制造能力提升,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升级;芯片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所需的重要原件,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和安全;半导体产业发展保障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好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3)读图可知,芯片产业分为设计,制造与下游应用,首先提升芯片的设计能力,提高其品质;从材料设备的角度,发展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完善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针对下游应用的计算机、通信、汽车、制造业、工业、军工等,应拓展下游应用市场;推动广州半导体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的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发展。
18.【答案】(1)铬铁矿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块;沿喜马拉雅地块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2)上游:我国铬铁矿储量极少,产量低;我国铬铁矿资源进口国单一,集中度过高;铬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关系影响大。
下游: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我国不锈钢产品市场大,铬铁矿资源需求量大。
(3)加大国内铬铁矿勘探,降低对外依存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大海外铬铁矿开发投资;扩大铬铁矿资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来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铬铁矿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发不锈钢替代产品,减少铬铁矿资源使用量。
【知识点】我国矿产资源概况;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铬铁矿资源主要位于蛇绿岩分布区,图中蛇绿岩整体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块且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铬铁矿资源分布与蛇绿岩分布一致。
(2)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从产业链的角度”,可从产业链上、下游具体分析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的原因。上游:从我国铬铁矿资源储量和进口特点方面分析。我国铬矿储量少,产出少,自给率低,铬矿资源禀赋较差;进口铬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关系影响大,如受港口停工、地震等影响中断运输;国外铬矿资源分布、生产集中,主要集中在南非、土耳其、津巴布韦等少数几个国家,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渠道少。下游:从资源需求量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国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我国不锈钢产品市场大,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不锈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铬铁矿资源需求量大,因此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
(3)我国铬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因此我国要加大对国内铬铁矿资源开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国内铬铁矿勘探,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铬铁矿冶炼生产工艺,提高铬铁矿资源利用水平;由于我国铬铁矿进口来源集中在南非,因此我国要扩大铬铁矿资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来源渠道;要积极开发不锈钢替代产品,减少铬铁矿资源的使用量,降低国内需求增长速度;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大对国外铬铁矿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力度,增加铬铁矿供给等。
【点评】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建议
① 增加对稀土新材料研发的投入;
②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③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④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好土地,对遭受破坏的土地及时开展复垦工作;
⑤ 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加强环保措施实施力度,防治资源开发利用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⑥ 提高稀土出口价格等等。
(1)据材料可知,铬铁矿资源主要位于蛇绿岩分布区,图中蛇绿岩整体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块且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铬铁矿资源分布与蛇绿岩分布一致。
(2)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从产业链的角度”,可从产业链上、下游具体分析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的原因。上游:从我国铬铁矿资源储量和进口特点方面分析。我国铬矿储量少,产出少,自给率低,铬矿资源禀赋较差;进口铬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关系影响大,如受港口停工、地震等影响中断运输;国外铬矿资源分布、生产集中,主要集中在南非、土耳其、津巴布韦等少数几个国家,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渠道少。下游:从资源需求量方面分析。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国为全球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市场,铬是生产不锈钢的重要原料。我国不锈钢产品市场大,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对不锈钢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铬铁矿资源需求量大,因此我国铬铁矿资源供应安全风险高。
(3)我国铬铁矿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因此我国要加大对国内铬铁矿资源开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大国内铬铁矿勘探,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铬铁矿冶炼生产工艺,提高铬铁矿资源利用水平;由于我国铬铁矿进口来源集中在南非,因此我国要扩大铬铁矿资源进口渠道,增加进口来源渠道;要积极开发不锈钢替代产品,减少铬铁矿资源的使用量,降低国内需求增长速度;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大对国外铬铁矿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力度,增加铬铁矿供给等。
19.【答案】(1)冷锋。依据:南半球气旋顺时针辐合,①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或大气自较高纬向较低纬运动),形成冷锋。
(2)冷锋向东北方移动,推动海上暖湿气流向安第斯山区流动,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或在安第斯山西侧,从海洋到内陆气压由高到低变化,偏西风在安第斯山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安第斯山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速强,加大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焚风效应显著。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冷锋;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分析】(1)本题需要从锋面系统的特征和图中等压线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冷锋:根据图中的等压线分布,可以判断锋线①为冷锋。南半球气旋顺时针辐合:在南半球,气旋系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图中显示冷气团(高压区)主动向暖气团(低压区)移动,这是冷锋的典型特征。冷锋通常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移动,符合图中锋线①的移动方向。
(2)从冷锋移动、气流下沉、等压线密集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冷锋向东北方移动, 推动海上暖湿气流向安第斯山区流动:冷锋向东北方向移动,带动海上暖湿气流进入安第斯山区,为焚风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气压变化导致气流下沉:在安第斯山西侧,从海洋到内陆气压由高到低变化,偏西风在安第斯山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风速强,加大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图中显示安第斯山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速强,进一步加大了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使焚风效应更加显著。
故答案为:(1)冷锋。依据:南半球气旋顺时针辐合,①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或大气自较高纬向较低纬运动),形成冷锋。(2)冷锋向东北方移动,推动海上暖湿气流向安第斯山区流动,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或在安第斯山西侧,从海洋到内陆气压由高到低变化,偏西风在安第斯山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安第斯山区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风速强,加大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焚风效应显著。
【点评】(1)锋面系统与天气变化:
锋面的概念:锋面是指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类型。
冷锋的特征:冷锋是由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面,通常带来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变化。
南半球气旋的旋转方向:在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气旋系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移动,形成冷锋。
(2)焚风效应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焚风效应的概念:焚风效应是指气流越过山脉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的现象,通常带来干热的天气。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山脉能够阻挡气流,形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差异,进而影响局部气候。
气压梯度与风速的关系: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强,气流的运动速度越快,能够加大翻越山脉的气流强度,增强焚风效应。
(1)由材料和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由等压线可知,锋线①位于低压中心西北侧,等压线向高值凸出,应为低压槽部,南北两侧气团在低压槽部汇聚;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南部气团比北部气团温度低,即南部为冷气团,北部为暖气团,该气旋位于南半球,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呈顺时针辐合,则在锋线①处,冷气团顺时针由南向北移向暖气团,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冷锋。
(2)焚风是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时,因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种干热风,一般出现在山体背风坡。结合图示可知,锋线①处为冷锋,锋面气旋顺时针移动,形成西南风,推动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向东北方向的安第斯山区运动,在东侧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图示时间为当地时间12:00,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陆地气温高气压低,结合图示可见,此时在门多萨西部的安第斯山区,等压线几乎和海岸线平行,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偏西风,且由图示可见,该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使原本因冷锋形成的较大西风再次加速,风速变强,翻越安第斯山的气流强度增加,焚风效应加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