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
1.(2025三上·济南期末)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 ,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 ,沙漏可以用来计量 。
【答案】体积;质量;时间
【知识点】计时工具;液体体积的测量;天平
【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通过刻度直接读取液体的容积(单位通常为毫升)。天平通过比较物体与砝码的重量,测量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克、千克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沙漏通过沙子从上方容器漏到下方的时间,计量时间,是古代常用的计时工具,利用固定量沙子流动的规律性来衡量时间长短。
2.(2025三上·济南期末)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我们叫做 。
【答案】地球仪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人们为直观认识地球的形状、海陆分布、经纬度等特征,将地球按比例缩小制作的模型,称为地球仪。地球仪保留了地球的基本球体特征,能清晰展示大洲、大洋、国家等地理要素的相对位置,还可通过旋转模拟地球自转,帮助理解昼夜更替等现象。其比例缩放和简化设计,解决了直接观察地球全貌的困难,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3.(2025三上·济南期末)气体有确定的 ,没有确定的 。
【答案】质量;体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气体是一种物质,所以它有确定的质量,比如一罐氧气,里面的氧气有一定的重量。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装在方盒子里就是方的,装在圆瓶子里就是圆的;也没有确定的体积,容器大它体积就大,容器小它体积就小,会把容器里的空间都占满。
4.(2025三上·济南期末)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 ,它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答案】矿产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在地球内部蕴藏着一些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叫矿产,它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之一。
5.(2025三上·济南期末)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把土壤分成三类,其中含沙量多的是 。
【答案】沙质土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土壤可分为三类,其中含沙量多的是沙质土。沙质土摸起来比较粗糙,颗粒大,因为里面沙子多。它的缝隙大,水容易渗下去,保水能力比较差,但透气性很好。
6.(2025三上·济南期末)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 。
【答案】蒸腾作用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子表面有许多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会通过这些气孔跑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就叫蒸腾作用。比如,夏天摸树叶会觉得有点湿,就是因为水分从气孔蒸发出去了。蒸腾作用能帮植物 “降温”,就像人出汗散热一样,还能让根部更好地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养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请把答案填写在括号里)
7.(2025三上·济南期末)猫足的肉垫能起到防滑、缓冲和消音等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猫
【解析】【分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猫爪肉垫能起到消音、缓冲、防滑、感应、散热等作用。
8.(2025三上·济南期末)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或甲等。(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很多动物的皮肤表面确实覆盖着鳞、毛或甲。像鱼的身体表面有鳞,能保护身体;狗、猫等哺乳动物身上长着毛,可以保暖;乌龟、穿山甲的身上有坚硬的甲,能起到保护作用。这些不同的覆盖物,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9.(2025三上·济南期末)所有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比如苔藓植物(像葫芦藓),只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藻类植物(如海带),连茎和叶都没有,更不会开花结果。还有蕨类植物,虽然有根、茎、叶,但不会产生种子,也没有花和果实。这些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并不具备完整的六部分。
10.(2025三上·济南期末)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等作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是重要的营养器官,主要有两大作用:固定植物:根深深扎在土壤里,像无数只 “手” 抓住泥土,能让植物稳稳地立在地上,不会轻易被风吹倒或被雨水冲走,比如大树的根能牢牢固定树干。吸收水分和养分:根上有很多细小的根毛,能像小吸管一样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植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质,再输送到茎和叶,供植物生长。因此,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作用,这句话是正确的。
11.(2025三上·济南期末)为了防止土壤污染,我们要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 )
【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不当,过量或不合理施用,会导致部分有害物质残留或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土壤里的生物和农作物生长。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减少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保护土壤的健康。这是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2.(2025三上·济南期末)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吹灭。(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用完后不能立即吹灭。因为吹灭时可能将火焰吹入灯内,引发灯内酒精燃烧,甚至导致爆炸。正确的操作是用灯帽盖灭,盖灭后需再轻提一下灯帽,让空气进入,防止灯帽内气压过低下次难以打开。这是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直接吹灭存在安全隐患。
13.(2025三上·济南期末)液体的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所以液体的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题目说法正确。
14.(2025三上·济南期末)地球面积大部分被陆地覆盖,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面积分布中,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根据科学数据,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占比约71%,陆地仅占约29%。可以说地球更像一个“水球”,而非被陆地主导。题目说法错误。
15.(2025三上·济南期末)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珍惜,我们要节约用水。(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总量虽多,但淡水资源占比极低(约 2.5%),且大部分是难以利用的冰川、深层地下水等,可直接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如河流、湖泊水)仅占总量的0.3%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和需求增加,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节约用水能减少浪费,保障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题目说法正确。
16.(2025三上·济南期末)发现有人落水,小学生应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或拨打报警电话。(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小学生体力和救援能力有限,若直接下水救人,不仅难以成功,还可能自身陷入危险。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可吸引周围成年人帮助,拨打报警电话(如110、120)能让专业人员快速赶到,这是既安全又有效的应对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自救互救原则。
17.(2025三上·济南期末)沙漏计时的长短与沙漏细孔的粗细有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沙漏计时的原理是通过沙子从上方容器经细孔流入下方容器的速度来计量时间。细孔粗细直接影响沙子的流动速度:细孔越粗,沙子流下得越快,计时时间越短;细孔越细,沙子流动越慢,计时时间越长。此外,沙子的多少、颗粒大小也会影响计时,但细孔粗细是关键因素之一。题目说法符合沙漏的工作原理,因此正确。
18.(2025三上·济南期末)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要称量的物品。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合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砝码加游码读数之和就是待测物质的质量。根据托盘天平左物右码的使用习惯,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右盘放砝码,左盘放所称量的物品。
三、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9.(2025三上·济南期末)蜻蜓的翅膀( )。
A.厚重 B.轻盈 C.有防水的羽毛
【答案】B
【知识点】蜻蜓
【解析】【分析】蜻蜓的翅膀属于膜质翅,由坚韧的薄膜和网状翅脉构成,重量极轻,这使得蜻蜓能灵活快速地飞行,每秒可达数米,还能悬停、急转弯。选项A错误:若翅膀厚重,会严重阻碍飞行,与蜻蜓敏捷的飞行能力不符。选项A错误:蜻蜓是昆虫,没有羽毛,防水性来自翅膀表面的蜡质层,而非羽毛。因此,“轻盈” 是蜻蜓翅膀的典型特征,正确答案为B。
20.(2025三上·济南期末)鸟类的翅膀适合飞翔,人类根据鸟类翅膀发明了( )。
A.飞机 B.火箭 C.孔明灯
【答案】A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鸟类的翅膀通过上下扇动或展开滑翔,能让身体在空中飞行。科学家观察到鸟类翅膀的形状和飞行原理后,模仿这种结构设计了飞机的机翼,机翼的形状和鸟类翅膀相似,能利用空气的力量让飞机升空并保持飞行。所以飞机是根据鸟类翅膀发明的,A正确;
火箭是靠燃料燃烧产生的强大推力向上飞行的,它的飞行原理和鸟类翅膀完全不同,不需要像翅膀一样依靠空气滑翔。火箭更像是靠自己喷气前进,和鸟类翅膀没有关系,B错误;
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升空的,就像热气球一样,它没有翅膀,也不需要模仿鸟类的飞行方式,只需要里面的热气托着它上升。所以它不是根据鸟类翅膀发明的,C错误。
21.(2025三上·济南期末)下列植物的根属于须根系的是( )。
A.菠菜根 B.葱根
【答案】B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须根系的特点是主根不明显,由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呈丛生状。葱属于单子叶植物,其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多条根粗细相似,属于须根系。菠菜是双子叶植物,有明显发达的主根,主根上还生有侧根,属于直根系。选项B符合题意。
22.(2025三上·济南期末)植物的茎具有( )的作用。
A.吸收水分和养分 B.运输水分和养分
【答案】B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是连接根和叶的器官,其核心功能是运输物质: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选项A错误:吸收水分和养分是根的主要作用,尤其是根尖的根毛区。选项B正确:茎的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专门负责物质运输,这是茎的关键功能。选项B正确。
23.(2025三上·济南期末)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种类多样,其中华北地区分布最广的是( )。
A.褐土 B.黑土 C.红壤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适中,土壤发育过程中矿物质风化中等,形成了以褐土为主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的山地和丘陵区。选项B错误: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因有机质含量高而肥沃。选项C错误:红壤多分布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因氧化铁积累呈红色。正确答案为A。
24.(2025三上·济南期末)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加热。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完全,温度最高(约 500℃),是加热的最佳选择。选项A错误:内焰燃烧不够充分,温度低于外焰。选项C错误:焰心主要是未燃烧的酒精蒸气,温度最低,且加热时易使容器底部受热不均。实验中用外焰加热能提高效率,避免容器因温度不足而加热缓慢,故正确答案为B。
25.(2025三上·济南期末)下列几种土壤中含沙量最少的是( )。
A.壤土 B.沙质土 C.黏质土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土壤按颗粒组成可分为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核心区别在于沙粒含量。沙质土:沙粒含量最高,颗粒粗,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壤土:沙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兼具透气性和保水性。黏质土:沙粒含量最少,黏粒占比高,颗粒细密,保水性强但透气性较差。选项中黏质土的沙粒含量最低,故正确答案为C。
26.(2025三上·济南期末)在观察比较矿物时,用手掂量掂量,可以大约比较出矿物的( )。
A.软硬程度 B.形状特征 C.轻重情况
【答案】C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
【解析】【分析】用手掂量矿物,主要是通过感知其重量来比较差异,这种方法能大致判断矿物的轻重情况。
A.错误:矿物的软硬程度需通过刻划实验(如用指甲、铜钥匙等)判断,而非掂量。
B.错误:形状特征是通过视觉观察得出的,与重量无关。
C.正确:掂量时,相同体积的矿物,重量不同反映了密度差异,能直观比较轻重。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初步区分矿物的重量差异,故正确答案为C。
27.(2025三上·济南期末)在通常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中具有一定形状的是( )。
A.气体 B.固体 C.液体
【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我们身边的物体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常见状态,它们的形状特点不一样。
固体像石头、木块、书本这些,不管放在哪里,它们都有自己固定的形状,不会随便改变。比如一块橡皮,不管是放在文具盒里还是桌子上,都是长方形的样子。
液体像水、牛奶、果汁,它们没有固定的形状,会跟着装它的容器变。比如把水倒进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倒进碗里就是碗的形状。
气体像空气,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会充满整个空间,没有自己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大小。
所以,在这三种状态中,有一定形状的是固体。
28.(2025三上·济南期末)堵住注射器的出气孔,活塞就很难往前推了,这是因为( )。
A.空气能被压缩
B.空气占据了注射器内的空间
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堵住出气孔后,注射器内的空气无法排出,此时推动活塞会受到阻力,核心原因是空气占据了注射器内的空间。选项A错误:空气确实能被压缩,但 “很难推” 体现的是空气对空间的占据,而非压缩特性(压缩是指体积可变小,而非阻碍推动的根本原因)。选项C错误:空气没有固定形状与活塞难推动无关,形状不固定不影响空间占据。故正确答案为B。
29.(2025三上·济南期末)在地球仪上,( )代表海洋。
A.蓝色 B.黄色 C.绿色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为直观区分地表特征,采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地理事物。其中,蓝色被国际通用惯例指定为代表海洋,因为地球表面约71%被海水覆盖,蓝色能直观体现这一特征。选项B错误:黄色通常代表沙漠、高原等干旱或地形较高的区域。选项C错误:绿色一般表示平原、森林等植被覆盖或低平的陆地。这种颜色编码是全球公认的标准,方便人们快速识别海洋分布,故正确答案为A。
30.(2025三上·济南期末)以下做法对水污染最小的是( )。
A.农田大量喷洒农药 B.池塘里养鱼养虾 C.工厂污水排放
【答案】B
【知识点】水污染
【解析】【分析】A.农田大量喷洒农药:农药会随雨水冲刷流入水体,造成化学污染,破坏水生态。
B.池塘里养鱼养虾:属于合理的水产养殖,只要密度适中、管理科学,对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影响较小,污染程度最低。
C.工厂污水排放:含有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等,会导致严重的水体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比可知,池塘养殖对水污染最小,故正确答案为B。
四、连线
31.(2025三上·济南期末)连一连下列动物是怎样适应季节变化的。
青蛙 迁徙
大雁 冬眠
小狗 不迁徙也不冬眠
【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青蛙属于变温动物,冬季体温随环境下降,通过冬眠降低代谢,度过寒冷季节,故与“冬眠”相连。
大雁为躲避北方严寒和食物短缺,秋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春季返回,因此与“迁徙”相连。
小狗是恒温动物,且人类饲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和保暖条件,无需迁徙或冬眠,故与“不迁徙也不冬眠”相连。
32.(2025三上·济南期末)连一连下列物体的形态。
空气 固体
牛奶 液体
铁钉 气体
【答案】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充满容器,符合气体的特征(无固定形态、可流动、易被压缩),故与“气体”相连。
牛奶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会随容器形状变化且不易被压缩,属于液体,因此与“液体”相连。
铁钉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质地坚硬不易变形,具备固体的典型属性,故与“固体”相连。
五、科学实验探究
33.(2025三上·济南期末)我们在做探究土壤成分的试验时发现: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 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 ;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酒精灯充分加热会发现 ,这说明 。
【答案】气泡;空气;冒烟、有气味,土壤颜色变浅了;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当土壤放入水中时,土壤颗粒间的空气会被水排挤出来,形成可见的气泡,这直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空气对土壤中的生物(如蚯蚓、微生物)生存至关重要。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会受热蒸发,表现为土壤变干燥、颜色加深后变浅,甚至产生白烟(水蒸气凝结)。这一现象说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
34.(2025三上·济南期末)我们在做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时发现:把气球放在空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用力吹塑料瓶里的气球发现: ,这个实验说明 。如果在塑料瓶上扎几个小孔,瓶中的气球 (能,不能)吹起来。
【答案】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将气球吹得圆鼓鼓的;空气占据空间;能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塑料瓶内原本充满空气,当气球口套住瓶口并用力吹时,瓶内空气无法排出,会占据瓶内空间,阻碍气球膨胀,因此气球很难被吹大。这一现象直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若在塑料瓶上扎小孔,瓶内的空气可通过小孔排出,气球膨胀时不再受原有空气的阻碍,所以能被吹起来。这一实验通过对比有无小孔的情况,清晰展现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特性,是理解气体基本性质的典型实验。
1 / 1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一、填空
1.(2025三上·济南期末)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 ,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 ,沙漏可以用来计量 。
2.(2025三上·济南期末)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我们叫做 。
3.(2025三上·济南期末)气体有确定的 ,没有确定的 。
4.(2025三上·济南期末)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等称为 ,它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5.(2025三上·济南期末)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把土壤分成三类,其中含沙量多的是 。
6.(2025三上·济南期末)叶的表面有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这是叶的 。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请把答案填写在括号里)
7.(2025三上·济南期末)猫足的肉垫能起到防滑、缓冲和消音等作用。( )
8.(2025三上·济南期末)有的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或甲等。( )
9.(2025三上·济南期末)所有的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
10.(2025三上·济南期末)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等作用。( )
11.(2025三上·济南期末)为了防止土壤污染,我们要合理的使用农药和化肥。( )
12.(2025三上·济南期末)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吹灭。( )
13.(2025三上·济南期末)液体的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 )
14.(2025三上·济南期末)地球面积大部分被陆地覆盖,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
15.(2025三上·济南期末)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珍惜,我们要节约用水。( )
16.(2025三上·济南期末)发现有人落水,小学生应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或拨打报警电话。( )
17.(2025三上·济南期末)沙漏计时的长短与沙漏细孔的粗细有关。( )
18.(2025三上·济南期末)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要称量的物品。
三、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9.(2025三上·济南期末)蜻蜓的翅膀( )。
A.厚重 B.轻盈 C.有防水的羽毛
20.(2025三上·济南期末)鸟类的翅膀适合飞翔,人类根据鸟类翅膀发明了( )。
A.飞机 B.火箭 C.孔明灯
21.(2025三上·济南期末)下列植物的根属于须根系的是( )。
A.菠菜根 B.葱根
22.(2025三上·济南期末)植物的茎具有( )的作用。
A.吸收水分和养分 B.运输水分和养分
23.(2025三上·济南期末)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种类多样,其中华北地区分布最广的是( )。
A.褐土 B.黑土 C.红壤
24.(2025三上·济南期末)使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 )加热。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25.(2025三上·济南期末)下列几种土壤中含沙量最少的是( )。
A.壤土 B.沙质土 C.黏质土
26.(2025三上·济南期末)在观察比较矿物时,用手掂量掂量,可以大约比较出矿物的( )。
A.软硬程度 B.形状特征 C.轻重情况
27.(2025三上·济南期末)在通常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中具有一定形状的是( )。
A.气体 B.固体 C.液体
28.(2025三上·济南期末)堵住注射器的出气孔,活塞就很难往前推了,这是因为( )。
A.空气能被压缩
B.空气占据了注射器内的空间
C.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9.(2025三上·济南期末)在地球仪上,( )代表海洋。
A.蓝色 B.黄色 C.绿色
30.(2025三上·济南期末)以下做法对水污染最小的是( )。
A.农田大量喷洒农药 B.池塘里养鱼养虾 C.工厂污水排放
四、连线
31.(2025三上·济南期末)连一连下列动物是怎样适应季节变化的。
青蛙 迁徙
大雁 冬眠
小狗 不迁徙也不冬眠
32.(2025三上·济南期末)连一连下列物体的形态。
空气 固体
牛奶 液体
铁钉 气体
五、科学实验探究
33.(2025三上·济南期末)我们在做探究土壤成分的试验时发现: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 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 ;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酒精灯充分加热会发现 ,这说明 。
34.(2025三上·济南期末)我们在做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时发现:把气球放在空塑料瓶中,将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口,用力吹塑料瓶里的气球发现: ,这个实验说明 。如果在塑料瓶上扎几个小孔,瓶中的气球 (能,不能)吹起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体积;质量;时间
【知识点】计时工具;液体体积的测量;天平
【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通过刻度直接读取液体的容积(单位通常为毫升)。天平通过比较物体与砝码的重量,测量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克、千克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沙漏通过沙子从上方容器漏到下方的时间,计量时间,是古代常用的计时工具,利用固定量沙子流动的规律性来衡量时间长短。
2.【答案】地球仪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人们为直观认识地球的形状、海陆分布、经纬度等特征,将地球按比例缩小制作的模型,称为地球仪。地球仪保留了地球的基本球体特征,能清晰展示大洲、大洋、国家等地理要素的相对位置,还可通过旋转模拟地球自转,帮助理解昼夜更替等现象。其比例缩放和简化设计,解决了直接观察地球全貌的困难,是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3.【答案】质量;体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气体是一种物质,所以它有确定的质量,比如一罐氧气,里面的氧气有一定的重量。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装在方盒子里就是方的,装在圆瓶子里就是圆的;也没有确定的体积,容器大它体积就大,容器小它体积就小,会把容器里的空间都占满。
4.【答案】矿产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在地球内部蕴藏着一些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岩石叫矿产,它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之一。
5.【答案】沙质土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土壤可分为三类,其中含沙量多的是沙质土。沙质土摸起来比较粗糙,颗粒大,因为里面沙子多。它的缝隙大,水容易渗下去,保水能力比较差,但透气性很好。
6.【答案】蒸腾作用
【知识点】叶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叶子表面有许多气孔,植物体内的水分会通过这些气孔跑到空气中,这个过程就叫蒸腾作用。比如,夏天摸树叶会觉得有点湿,就是因为水分从气孔蒸发出去了。蒸腾作用能帮植物 “降温”,就像人出汗散热一样,还能让根部更好地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养分。
7.【答案】正确
【知识点】猫
【解析】【分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猫爪肉垫能起到消音、缓冲、防滑、感应、散热等作用。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动物的常见特点
【解析】【分析】很多动物的皮肤表面确实覆盖着鳞、毛或甲。像鱼的身体表面有鳞,能保护身体;狗、猫等哺乳动物身上长着毛,可以保暖;乌龟、穿山甲的身上有坚硬的甲,能起到保护作用。这些不同的覆盖物,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9.【答案】错误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并不是所有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比如苔藓植物(像葫芦藓),只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藻类植物(如海带),连茎和叶都没有,更不会开花结果。还有蕨类植物,虽然有根、茎、叶,但不会产生种子,也没有花和果实。这些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并不具备完整的六部分。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植物的根是重要的营养器官,主要有两大作用:固定植物:根深深扎在土壤里,像无数只 “手” 抓住泥土,能让植物稳稳地立在地上,不会轻易被风吹倒或被雨水冲走,比如大树的根能牢牢固定树干。吸收水分和养分:根上有很多细小的根毛,能像小吸管一样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植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质,再输送到茎和叶,供植物生长。因此,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作用,这句话是正确的。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不当,过量或不合理施用,会导致部分有害物质残留或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土壤里的生物和农作物生长。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减少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的积累,保护土壤的健康。这是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题目说法正确。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用完后不能立即吹灭。因为吹灭时可能将火焰吹入灯内,引发灯内酒精燃烧,甚至导致爆炸。正确的操作是用灯帽盖灭,盖灭后需再轻提一下灯帽,让空气进入,防止灯帽内气压过低下次难以打开。这是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直接吹灭存在安全隐患。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所以液体的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地球表面的面积分布中,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根据科学数据,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占比约71%,陆地仅占约29%。可以说地球更像一个“水球”,而非被陆地主导。题目说法错误。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水总量虽多,但淡水资源占比极低(约 2.5%),且大部分是难以利用的冰川、深层地下水等,可直接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如河流、湖泊水)仅占总量的0.3%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和需求增加,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节约用水能减少浪费,保障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题目说法正确。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小学生体力和救援能力有限,若直接下水救人,不仅难以成功,还可能自身陷入危险。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可吸引周围成年人帮助,拨打报警电话(如110、120)能让专业人员快速赶到,这是既安全又有效的应对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自救互救原则。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沙漏计时的原理是通过沙子从上方容器经细孔流入下方容器的速度来计量时间。细孔粗细直接影响沙子的流动速度:细孔越粗,沙子流下得越快,计时时间越短;细孔越细,沙子流动越慢,计时时间越长。此外,沙子的多少、颗粒大小也会影响计时,但细孔粗细是关键因素之一。题目说法符合沙漏的工作原理,因此正确。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合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砝码加游码读数之和就是待测物质的质量。根据托盘天平左物右码的使用习惯,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右盘放砝码,左盘放所称量的物品。
19.【答案】B
【知识点】蜻蜓
【解析】【分析】蜻蜓的翅膀属于膜质翅,由坚韧的薄膜和网状翅脉构成,重量极轻,这使得蜻蜓能灵活快速地飞行,每秒可达数米,还能悬停、急转弯。选项A错误:若翅膀厚重,会严重阻碍飞行,与蜻蜓敏捷的飞行能力不符。选项A错误:蜻蜓是昆虫,没有羽毛,防水性来自翅膀表面的蜡质层,而非羽毛。因此,“轻盈” 是蜻蜓翅膀的典型特征,正确答案为B。
20.【答案】A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鸟类的翅膀通过上下扇动或展开滑翔,能让身体在空中飞行。科学家观察到鸟类翅膀的形状和飞行原理后,模仿这种结构设计了飞机的机翼,机翼的形状和鸟类翅膀相似,能利用空气的力量让飞机升空并保持飞行。所以飞机是根据鸟类翅膀发明的,A正确;
火箭是靠燃料燃烧产生的强大推力向上飞行的,它的飞行原理和鸟类翅膀完全不同,不需要像翅膀一样依靠空气滑翔。火箭更像是靠自己喷气前进,和鸟类翅膀没有关系,B错误;
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升空的,就像热气球一样,它没有翅膀,也不需要模仿鸟类的飞行方式,只需要里面的热气托着它上升。所以它不是根据鸟类翅膀发明的,C错误。
21.【答案】B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须根系的特点是主根不明显,由许多粗细相近的不定根组成,呈丛生状。葱属于单子叶植物,其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多条根粗细相似,属于须根系。菠菜是双子叶植物,有明显发达的主根,主根上还生有侧根,属于直根系。选项B符合题意。
22.【答案】B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是连接根和叶的器官,其核心功能是运输物质: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选项A错误:吸收水分和养分是根的主要作用,尤其是根尖的根毛区。选项B正确:茎的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专门负责物质运输,这是茎的关键功能。选项B正确。
23.【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适中,土壤发育过程中矿物质风化中等,形成了以褐土为主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于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的山地和丘陵区。选项B错误: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因有机质含量高而肥沃。选项C错误:红壤多分布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因氧化铁积累呈红色。正确答案为A。
24.【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与空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完全,温度最高(约 500℃),是加热的最佳选择。选项A错误:内焰燃烧不够充分,温度低于外焰。选项C错误:焰心主要是未燃烧的酒精蒸气,温度最低,且加热时易使容器底部受热不均。实验中用外焰加热能提高效率,避免容器因温度不足而加热缓慢,故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土壤按颗粒组成可分为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核心区别在于沙粒含量。沙质土:沙粒含量最高,颗粒粗,透气性好但保水性差。壤土:沙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兼具透气性和保水性。黏质土:沙粒含量最少,黏粒占比高,颗粒细密,保水性强但透气性较差。选项中黏质土的沙粒含量最低,故正确答案为C。
26.【答案】C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
【解析】【分析】用手掂量矿物,主要是通过感知其重量来比较差异,这种方法能大致判断矿物的轻重情况。
A.错误:矿物的软硬程度需通过刻划实验(如用指甲、铜钥匙等)判断,而非掂量。
B.错误:形状特征是通过视觉观察得出的,与重量无关。
C.正确:掂量时,相同体积的矿物,重量不同反映了密度差异,能直观比较轻重。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初步区分矿物的重量差异,故正确答案为C。
27.【答案】B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我们身边的物体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常见状态,它们的形状特点不一样。
固体像石头、木块、书本这些,不管放在哪里,它们都有自己固定的形状,不会随便改变。比如一块橡皮,不管是放在文具盒里还是桌子上,都是长方形的样子。
液体像水、牛奶、果汁,它们没有固定的形状,会跟着装它的容器变。比如把水倒进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倒进碗里就是碗的形状。
气体像空气,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会充满整个空间,没有自己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大小。
所以,在这三种状态中,有一定形状的是固体。
28.【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堵住出气孔后,注射器内的空气无法排出,此时推动活塞会受到阻力,核心原因是空气占据了注射器内的空间。选项A错误:空气确实能被压缩,但 “很难推” 体现的是空气对空间的占据,而非压缩特性(压缩是指体积可变小,而非阻碍推动的根本原因)。选项C错误:空气没有固定形状与活塞难推动无关,形状不固定不影响空间占据。故正确答案为B。
29.【答案】A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分析】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为直观区分地表特征,采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地理事物。其中,蓝色被国际通用惯例指定为代表海洋,因为地球表面约71%被海水覆盖,蓝色能直观体现这一特征。选项B错误:黄色通常代表沙漠、高原等干旱或地形较高的区域。选项C错误:绿色一般表示平原、森林等植被覆盖或低平的陆地。这种颜色编码是全球公认的标准,方便人们快速识别海洋分布,故正确答案为A。
30.【答案】B
【知识点】水污染
【解析】【分析】A.农田大量喷洒农药:农药会随雨水冲刷流入水体,造成化学污染,破坏水生态。
B.池塘里养鱼养虾:属于合理的水产养殖,只要密度适中、管理科学,对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影响较小,污染程度最低。
C.工厂污水排放:含有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等,会导致严重的水体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比可知,池塘养殖对水污染最小,故正确答案为B。
31.【答案】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青蛙属于变温动物,冬季体温随环境下降,通过冬眠降低代谢,度过寒冷季节,故与“冬眠”相连。
大雁为躲避北方严寒和食物短缺,秋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春季返回,因此与“迁徙”相连。
小狗是恒温动物,且人类饲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和保暖条件,无需迁徙或冬眠,故与“不迁徙也不冬眠”相连。
32.【答案】
【知识点】认识空气;液体的认识;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充满容器,符合气体的特征(无固定形态、可流动、易被压缩),故与“气体”相连。
牛奶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会随容器形状变化且不易被压缩,属于液体,因此与“液体”相连。
铁钉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质地坚硬不易变形,具备固体的典型属性,故与“固体”相连。
33.【答案】气泡;空气;冒烟、有气味,土壤颜色变浅了;土壤中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当土壤放入水中时,土壤颗粒间的空气会被水排挤出来,形成可见的气泡,这直接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空气对土壤中的生物(如蚯蚓、微生物)生存至关重要。用酒精灯加热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会受热蒸发,表现为土壤变干燥、颜色加深后变浅,甚至产生白烟(水蒸气凝结)。这一现象说明土壤中存在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必要成分。
34.【答案】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将气球吹得圆鼓鼓的;空气占据空间;能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塑料瓶内原本充满空气,当气球口套住瓶口并用力吹时,瓶内空气无法排出,会占据瓶内空间,阻碍气球膨胀,因此气球很难被吹大。这一现象直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若在塑料瓶上扎小孔,瓶内的空气可通过小孔排出,气球膨胀时不再受原有空气的阻碍,所以能被吹起来。这一实验通过对比有无小孔的情况,清晰展现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特性,是理解气体基本性质的典型实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