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训练5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一、选择题
1.“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虎门条约》
2.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 )
A.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
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
D.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3.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4.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5.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 )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6.《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7.“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及其体制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8.史学家认为:“……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根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会
D.永安封王建制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合成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停滞与腐朽。”“显然,太平天国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这个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马克思
材料三 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
材料四 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探索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毛泽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分析马克思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我们可从中学习马克思怎样的治学态度。
(2)材料二、三都否定了太平天国,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3)与前三则材料不同,材料四是如何肯定太平天国运动的?
答案
1.A 2.B 3.B 4.C 5.B 6.B 7.B 8.B
9.(1)从赞扬到否定。
原因:太平天国运动刚开始的时候,马克思对其了解很少,从反对封建主义的角度赞扬中国革命;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和走向失败,马克思对其进行深刻分析,客观地总结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态度。
(2)材料二认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的。材料三认为太平天国是片面的排满斗争。
(3)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