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11 17: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发展源于技术的创新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下图示意中国四大区域城市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水平( )
A.2015年以后提升最快
B.高于东部地区
C.2015年至2020年高于东北地区
D.2020年以后高于中部地区
2.针对新质生产力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中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促进( )
①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
②西部地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③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④东部地区的人口迁往中西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华北县域地方志《望都县志》记载,1949年前该县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作为粮食作物的夏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自1970年起,该县推广杂交玉米品种,夏玉米可一年两熟,播种面积进一步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该县夏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 )
A.气候的变暖 B.人口的增长 C.科技的进步 D.耕地的扩大
4.导致自1970年起该县夏玉米熟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土壤肥力 C.气候条件 D.种植历史
1980~2020年,位于南京市郊区的S村经历了农业、工业、旅游服务业发展阶段。下图示意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布局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S村在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增加的是( )
A.农业用地 B.水域 C.工业用地 D.商业用地
6.S村发展过程中生态服务功能( )
A.一直减弱 B.一直增强 C.先减弱,后增强 D.先增强,后减弱
人口净迁移率是指某地区一定时间内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数之差除以该地区年均人口总数的值。下图示意2005—2010年和2015—2020年两个时段中国老年人口的省际净迁移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老年人口数量迁入大于迁出且呈下降趋势的地区是( )
A.海南 B.上海 C.广东 D.黑龙江
8.根据养老的需求,未来有望成为新兴产业的有( )
①养老机构②家政服务③老年食品④美容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每年4—10月,南极阿蒙森海沿岸海域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盛行风驱动海水,导致海岸产生的海冰做离岸运动,使该海域长时间无结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由此形成冰间湖。下图示意阿蒙森海冰间湖范围及9、10月离地2米的多年平均气温(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每年4—10月,阿蒙森海冰间湖上空最可能盛行(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10.仅考虑海一气温差,与9月相比,10月阿蒙森海冰间湖的海冰产生量( )
A.因海——气温差增大而变多 B.因海一气温差减小而变多
C.因海——气温差增大而变少 D.因海——气温差减小而变少
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随着供水量的逐年增加,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降低趋势得以缓解。下图示意河南省受水区2000—2019年地下水平均埋深和大气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影响2000—2014年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平均埋深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年降水量②地势起伏状况③地下水开采量④南水北调供水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与2018年相比,2019年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埋深升高主要是由于( )
A.地下水开采量减少 B.蒸发量减少 C.南水北调输水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净辐射量是天空向下的辐射量与地表向上的辐射量之差。下图示意82°N附近洋面上某观测点在2016年某月11日的净辐射量及前3日平均净辐射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11日07—13时,该观测点净辐射量与前3日平均值的差距明显缩小,主要是因为海雾( )
A.削弱太阳辐射 B.增强大气逆辐射 C.增强地面辐射 D.削弱浮冰面反射
14.推测图示海雾发生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8月 D.11月
某科研团队在北京一栋建筑的南向窗户底部外墙安装镜面。秋冬春季,镜面通过反射使阳光射入室内,改善室内采光;夏季,镜面可反射、遮挡阳光,减少室内热量。下图(a)示意该建筑不同季节的镜面反射情况,下图(b)为镜面反射到室内天花板上的太阳光影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1月20日11—13时期间,通过镜面反射到室内天花板上的太阳光影( )
A.自西向东移动,先靠近后远离窗户 B.自西向东移动,先远离后靠近窗户
C.自东向西移动,先靠近后远离窗户 D.自东向西移动,先远离后靠近窗户
16.为更好地发挥镜面遮阳效果,该建筑夏至日镜面安装方式最可能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塘鱼的品质与品种、水质、运动量等因素有关。流水槽养殖是一种利用技术实现池塘内循环流水的网箱养殖方式。池塘大部分面积为净水区,小部分面积为流水槽高密度养殖区(左图)。流水槽养殖区由数个养鱼槽构成,每个养鱼槽均配备饵料自动投喂装置、鼓风推水增氧装置(右图),槽下部装有排水集污过滤装置。浙江省X市丘陵广布,人多地少,过去曾因毁林开荒等不合理人类活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近年来,该市推广流水槽养殖,成为高效生态农业的典范。
(1)说明循环水流对提升塘鱼品质所起的作用。
(2)流水槽养殖比传统养殖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请分析主要原因。
(3)说明近年来流水槽养殖得以在X市推广的主要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青海塔拉滩的沙化土地上建成大面积光伏电站后,地表覆盖层的水分明显增加。研究表明,温差是驱动深层土壤和外部大气水汽冷凝迁移的重要因素。地表覆盖层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大气或土壤层的水汽,水汽迁移方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下图)。
(1)指出冬季水汽迁往地表覆盖层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2)说明建设光伏发电站对当地治理沙漠化的意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生代早期,欧洲、亚洲、非洲之间曾被开阔的特提斯海占据。距今1500万年,受板块运动等因素的影响,特提斯海逐渐分裂为地中海和外特提斯海两部分,二者各自演化。距今600万—500万年间,地中海曾经干涸,形成内部温度远超100℃的巨大热力盆地。盆地内的巨量盐碱粉尘物质向外迁移,是导致非洲、亚洲大面积荒漠形成的因素之一。下图示意特提斯海退变(实线为现代海岸线位置,虚线为古代海岸线位置)。
(1)据图描述外特提斯海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
(2)说明地中海曾经干涸的原因。
(3)结合犬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说明地中海干涸后盐碱粉尘物质向外迁移的过程。
(4)说明盐碱粉尘物质的迁移对非洲、亚洲大面积荒漠形成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D 6.C
7.B 8.A
9.C 10.D
11.B 12.D
13.B 14.C
15.A 16.D
17.(1)循环水流加快水体流动速度,有利排水集污过滤装置净化水体,改善养殖水质;循环水流使鱼类保持较大运动量,肉质好。
(2)鼓风推水增氧装置增加水体含氧量,改善养殖水质,鱼群存活率高;实现高密度养殖,有利于减少饵料的浪费,同时增加产量;循环水流使塘鱼品质较高;饵料自动投喂装置降低人工成本。
(3)集约化养鱼可提高丘陵地区土地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等生态破坏;与传统种植业相比,经济效益较好;塘鱼品质高,消费市场广阔。
18.(1)由深层土壤向地表覆盖层迁移。
理由:冬季昼夜温差大,加上光伏板遮阳作用,导致地表覆盖层土壤温度低。深层土壤温度受外界影响小,土壤温度较高。温差导致深层土壤的水汽向上迁移至地表覆盖层。
(2)地表土壤水分增加,促进野草生长,提高植被覆盖率;光伏板能降低风速,有利于固沙:光伏发电可为沙漠化治理提供资金支持:提供就业机会,缓解人地矛盾。
19.(1)1500万年前,外特提斯海形成,并在1500万-600万年前面积相对稳定,西部面积略有萎缩,而东部略有扩大;距今500万年,外特提斯海消失,残留部分形成黑海、里海、咸海等多个不连续水体。
(2)非洲板块北移,板块挤压使(直布罗陀)海峡关闭,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被阻断;蒸发量于降水量,地中海水量持续亏损直至干。
(3)盆地内部温度高,对流上升强;盐碱粉尘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随着大气环流(盛行西风、东北信风)向外输送。
(4)地中海干涸的时间长,向外迁移的盐碱粉尘物质多;盐碱粉尘物质重量轻,在风力作用下迁移的范围大;盐碱粉尘物质的沉降导致土壤含盐量上升(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植被退化严重(促使大面积荒漠形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