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国共合作到北伐战争 一课一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国共合作到北伐战争 一课一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1 20: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国共合作到北伐战争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于______年。
2. 国共合作的标志是______的召开。
3.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______。
4. 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______。
<极速响应div class="main-text">5. 黄埔军校的创办者是______。
6. 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______事件。
8.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建立的革命政府是______。
9. 国共合作期间领导的重大军事行动是______。
10. 国共合作对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推动了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时间是( )
A. 1921-1927年 B. 1924-1927年 C. 1926-1930年 D. 1923-1926年
12. 国共合作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中共一大 B. 国民党一大 C. 黄埔军校建立 D. 北伐战争
13.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 三民主义 B. 新三民主义 C. 共产主义 D. 民主主义
14. 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是( )
A. 党内合作 B. 党外合作 C. 联盟合作 D. 军事合作
15. 黄埔军校的创办者是( )
A. 孙中山 B. 蒋介石 C. 周恩来 D. 廖仲恺
16. 下列哪项不是北伐战争的对象( )
A. 吴佩孚 B. 孙传芳 C. 张作霖 D. 袁世凯
17. 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 )
A. 中山舰事件 B. 整理党务案 C. 四一二政变 D. 七一五政变
18. 国共合作期间建立的革命政府是( )
A. 南京国民政府 B. 武汉国民政府 C. 广州国民政府 D. 重庆国民政府
19. 下列哪项不是国共合作的成果( )
A. 黄埔军校建立 B. 北伐战争胜利 C. 土地革命开展 D. 工农运动高涨
20. 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是( )
A. 阶级矛盾 B. 个人恩怨 C. 外部干涉 D. 军事冲突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1. 第一次国共合作始于1924年。( )
22.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
23. 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外合作形式。( )
24.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
25. 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
26. 四一二政变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
27. 国共合作期间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
28. 国共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进程。( )
29. 国共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共产党力量弱小。( )
30. 国共合作为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
四、材料解析题(共40分)
(一)阅读孙中山《国民党一大宣言》节选,回答问题(20分)
"国民党之主义为何?即民族、民权、民生是也......"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 材料反映了什么政治主张?(6分)
2. 分析这一主张与共产党纲领的共同点。(8分)
3. 说明这一主张对国共合作的意义。(6分)
(二)阅读蒋介石《告全国同胞书》节选,回答问题(20分)
"共产党破坏国民革命,危害国家统一......" "必须清除党内共党分子,维护国民党纯洁性......"
1.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
2. 分析这一事件的原因。(8分)
3. 评价这一事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8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 从背景、过程、成果三个方面论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特征。(15分)
2. 比较第一次国共合作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1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1924
2. 国民党一大
3. 新三民主义
4. 党内合作
5. 孙中山
6.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7. 四一二政变
8. 广州国民政府
9. 北伐战争
10. 国民革命
二、单项选择题
11. B 【解析】1924-1927年。
12. B 【解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合作开始。
13. B 【解析】新三民主义是合作的政治基础。
14. A 【解析】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5. A 【解析】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16. D 【解析】袁世凯1916年已去世。
17. C 【解析】1927年四一二政变标志合作破裂。
18. C 【解析】广州国民政府是合作期间建立的。
19. C 【解析">土地革命是合作破裂后开展的。
20. A 【解析">阶级矛盾是根本原因。
三、判断题
21. √ 【解析】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22. √ 【解析">新三民主义是合作基础。
23. × 【解析">采取党内合作形式。
24. √ 【解析">黄埔军校是重要成果。
25. √ 【解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6. √ 【解析">1927年四一二政变标志破裂。
27. ×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是合作破裂后建立。
28. √ 【解析">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29. × 【解析">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30. √ 【解析">为第二次合作提供经验。
四、材料解析题
(一)
1. 新三民主义;民族独立;民权平等;民生改善(每点2分)。
2. 反帝反封建;追求民族独立;主张民主政治;关注民生问题(每点2分)。
3. 奠定合作基础;明确共同目标;统一革命战线(每点2分)。
(二)
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分)。
2. 阶级矛盾激化;革命阵营分化;帝国主义干涉;个人权力欲望(每点2分)。
3. 导致合作破裂;中断革命进程;引发十年内战;延缓统一进程(每点2分)。
五、论述题
1. 背景:反帝反封建需要;革命力量薄弱;苏联推动(5分);过程:党内合作;共同北伐;工农运动(5分);成果:黄埔军校;北伐胜利;革命高潮(5分)。
2. 同:民族危机背景;共同抗日目标;外部推动(5分);异:合作形式不同;领导权变化;国际环境差异(6分);原因:历史教训;力量对比;国际形势(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