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课一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课一练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1 20:1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时间是______年。
2.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在______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标志是______。
4. 井冈山会师发生在______年。
5. 井冈山会师的主要部队是______和______。
6.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
7. 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被称为______精神。
8.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______。
9.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主要作战原则是______。
10.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______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1. 秋收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 1927年 B. 1928年 C. 1929年 D. 1930年
12.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 )
A. 整编部队 B. 建立党组织 C. 土地改革 D. 军事训练
1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标志是( )
A. 秋收起义 B. 三湾改编 C. 建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D. 井冈山会师
14. 井冈山会师的主要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和朱德 B. 毛泽东和周恩来 C. 朱德和彭德怀 D. 毛泽东和贺龙
15. 下列哪项不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
A. 武装斗争 B. 土地革命 C. 统一战线 D. 根据地建设
16.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主要作战原则是( )
A. 游击战 B. 阵地战 C. 运动战 D. 攻坚战
1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优势是( )
A. 易守难攻 B. 交通便利 C. 资源丰富 D. 人口密集
18. 井冈山斗争时期,土地革命的主要政策是( )
A. 打土豪分田地 B. 减租减息 C. 土地国有 D. 集体农庄
1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是( )
A.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C. 打败了国民党 D. 实现了土地改革
20.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是( )
A. 艰苦奋斗 B. 实事求是 C. 群众路线 D. 坚定信念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21. 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9月。( )
22.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2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24. 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4月。( )
25.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提出的。( )
26.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主要进行阵地战。( )
2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
28.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2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终被国民党军队攻占。( )
30. 井冈山斗争为后来的长征奠定了基础。( )
四、材料解析题(共40分)
(一)阅读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节选,回答问题(20分)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1.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4分)
2. 分析这种现象能够存在的原因。(8分)
3. 评价这种现象对中国革命的意义。(8分)
(二)阅读朱德《回忆井冈山会师》节选,回答问题(20分)
"两支革命武装会合了......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 "井冈山会师后,我们的力量更加壮大了。"
1. 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
2. 分析这一事件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8分)
3. 说明这一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8分)
五、论述题(共30分)
1. 从背景、过程、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主要特征。(15分)
2. 比较井冈山斗争与城市武装起义的异同,分析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1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1927
2. 三湾
3. 建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4. 1928
5. 秋收起义部队;南昌起义部队
6.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7. 井冈山
8. 茨坪
9. 游击战
10. 新
二、单项选择题
11. A 【解析】1927年9月9日爆发。
12. B 【解析】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
13. C 【解析】1927年11月建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14. A 【解析】毛泽东与朱德会师。
15. C 【解析】统一战线是后来提出的。
16. A 【解析】"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17. A 【解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8. A 【解析】打土豪分田地是主要政策。
19. A 【解析】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0. D 【解析】坚定信念是核心。
三、判断题
21. √ 【解析】1927年9月9日爆发。
22. √ 【解析】支部建在连上。
23. √ 【解析】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4. √ 【解析】1928年4月28日会师。
25. √ 【解析】毛泽东提出并实践。
26. × 【解析】主要进行游击战。
27. √ 【解析】革命重心转移。
28. √ 【解析】革命精神源头之一。
29. × 【解析】红军主动撤离。
30. √ 【解析】积累了经验。
四、材料解析题
(一)
1. 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4分)。
2. 敌人内部矛盾;群众基础;地形优势;正确领导(每点2分)。
3. 提供革命新道路;保存发展力量;积累斗争经验;鼓舞革命信心(每点2分)。
(二)
1. 井冈山会师(4分)。
2. 壮大革命力量;提高战斗力;扩大影响力;巩固根据地(每点2分)。
3. 革命力量汇合;形成红军主力;开创根据地新局面;影响革命进程(每点2分)。
五、论述题
1. 背景:大革命失败;城市起义受挫;革命形势变化(5分);过程: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建立政权;井冈会师(5分);意义:开辟新道路;保存革命力量;提供经验(5分)。
2. 同:武装斗争;革命目标;党的领导(5分);异:农村vs城市;游击战vs正规战;长期斗争vs短期暴动(6分);原因:敌强我弱;国情特殊;实践探索(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