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井冈翠竹》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8课《井冈翠竹》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2 08: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井冈翠竹
袁鹰
地域特征
赞颂对象
外形特征
竹石 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往今来,“岁寒三友”之一的竹,以其坚韧的生命和昂扬的节操,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颂。
袁鹰(1924—2023),原名田锺洛,江苏淮安人,作家。
文学常识,了解作者
创作风格: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充溢着诗情画意。
主要作品: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诗集《篝火燃烧的时候》,儿童文学《丁丁游历北京城》等。
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1960年,作者有幸来到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回去后,写了一组抒情散文《井冈山记》。《井冈翠竹》是其中的一节,原题为《青山翠竹》。
在《井冈山记》里,作者写了四样富有典型意义的事物:“茨坪灯火”“红军路”“青山翠竹”“风雨狮子岩”。全文采用类似组诗的结构,分别从斗争历史、革命文物、建设成果和人民风貌等不同角度,描绘了旧貌换新颜的井冈山。
1927 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坚定的共产党人高擎火炬前行,从狭窄山路中走出了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自此,革命的火种,在井冈山这片群山怀抱、沟壑纵横的红色沃土上熊熊点燃。
井冈翠竹,就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字词积累
深坳( ) 梭镖( ) 砍伐( )
修长 摇撼( ) 殷切( )
功勋( )
ào
biāo

yīn
hàn
xūn
硝盐( )坚韧( ) 稠密( )
陡峭( ) 凯歌( )
xiāo
rèn
chóu
qiào
kǎi
字词积累
(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
(2)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
(3)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含贬义)。( )
(4)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
(5)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 )
(6)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 )
(7)形容想尽了办法,用尽了心机。( )
郁郁苍苍
亭亭玉立
鬼哭狼嗥
意气风发
血雨腥风
一望无际
绞尽脑汁
也作“鬼哭狼嚎”。
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梳理文章脉络,用结构图概括主要内容。
描绘井冈山毛竹的风采,点明它是革命的竹子(第1—4段)
叙写井冈山毛竹的贡献和精神(第5—12段)
赞颂井冈山的竹子,赞颂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第13段)
革命战争时期
(第5—9段)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10—12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中心句和起过渡作用的段落。
文章结构:总——分——总
文章中心句: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与“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首尾呼应。
过渡段:第九段,衔接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翠竹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井冈翠竹。

分析:
翠竹之姿、
翠竹之用
远看
请同学们齐读1-2段,并用黑笔圈画出描写井冈翠竹外形特点的语句。
近看
郁郁苍苍、重重叠叠
修直挺拔、密密麻麻、亭亭玉立
分析:翠竹之姿
默读文章,用横线勾画出写竹子用途的句子或者词语,分类整理井冈山竹子的革命功绩。
颜色翠绿、生长茂密
挺拔秀美、
充满生机与活力
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嗥。
用途广泛
分析:翠竹之姿
默读文章,用横线勾画出写竹子用途的句子或者词语,分类整理井冈山竹子的革命功绩。
时期 具体竹制物品(作用) 用途
革命战争年代
翠竹工作简历表
搭过帐篷;
当罐盛过水;
当碗蒸过饭;
吹火筒(做饭);
做过竹筒(装盐、送饭)
做过梭镖;
摆过竹钉阵;
竹钉、竹枪
扁担(挑粮)
生活工具
战斗工具
运输工具
时 期 具体竹制物品(作用) 用途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做过竹筒
(盛水蒸饭)
盖房子等
(工地、工厂矿山、高楼大厦、城市乡村等)
竹划道;
竹桥
生活工具
基建材料
运输工具
5-9
10-12
分析:翠竹之姿
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编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坚贞不屈
顽强的生命力
生生不息
勾画文中描写井冈山竹子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概括其特点。
分析:翠竹之姿
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争先恐后
势不可挡

探寻:
翠竹之神
再读课文,从5-12段描写的与竹子有关的事件或语句中,你读出了竹子的哪些品质,人的那些精神?请至少找出4处,用波浪线在文中勾画出原句,用“我从第 段,___________(事件/语句)中,读到了(竹子)的____________品质,感受到了(人)的 的精神 ”的格式回答。
探寻:翠竹之神
井冈翠竹
井冈山人
··
探寻:翠竹之神
井冈山军民坚贞不屈、顽强抗争
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这是什么 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 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 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战士们多少回忆!看见它,就想起了竹筒饭的清香,想起了老表们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
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
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吗
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百姓的无私奉献、对革命坚定支持
红军的积极乐观
老一辈革命家的以身作则、艰苦奋斗
井 冈 精 神
(革命战争年代)
为了搭起滑道,他们翻越了多少陡峭的悬岩绝壁;为了找寻水路,他们踏遍了多少曲折的幽谷荒滩。冒着大风雪,二百多青年男女来到离茨坪六十多里的深山,要在那周围二十多里没有人烟的林海深处完成砍伐三十万根毛竹的任务。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人们的意志,扑灭不了人们心头的熊熊烈火。
建设者们的乐观积极、自力更生
建设者们的不畏艰险、迎难而上
井冈山的人民无私奉献、胸怀大局
“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
井 冈 精 神
他们上得山来,头一件事就是来到竹林里,依靠这青青毛竹盖房落脚。他们踩着当年老红军的脚印,攀山过岭,用竹筒盛水蒸饭。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探寻:翠竹之神
井冈山军民
红军战士
亿万投身建设的中国人民
再读课文,从5-12段描写的与竹子有关的事件或语句中,你读出了竹子的哪些品质,人的那些精神?请至少找出4处,用波浪线在文中勾画出原句,用“我从第 段,___________(事件/语句)中,读到了(竹子)的____________品质,感受到了(人)的 的精神 ”的格式回答。
探寻:翠竹之神
迎难而上
艰苦奋斗
干劲十足
无私奉献
积极乐观
坚韧顽强
生生不息
坚贞不屈
井冈翠竹
井冈山人
··
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精神、道理。象征体和本体之间有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将它们联系起来。

探寻:
翠竹之托
探寻:翠竹之神
翠竹的特点
苍翠茂密 一望无际
修直挺拔 健壮美丽
用途广泛 坚贞不屈
顽强的生命力 生生不息
争先恐后 势不可挡
竹是井冈山最具代表性的植物
竹的特征与井冈山人有相似
竹的美好特质适宜寄情和赞美
井冈山人的特点
坚贞不屈 坚韧顽强
生生不息 无私奉献
艰苦奋斗 干劲十足
积极乐观 迎难而上
作者描写井冈翠竹的这些特征是为了歌颂以井冈山人民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气节。
托物言志

探寻:
修辞之妙
探寻:修辞之妙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
看见它,就想起了竹筒饭的清香,想起了老表们冲过 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了山上缺 粮的年月。
反 问,井冈翠竹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排 比,由毛竹引发了许许多多的联想,用来歌颂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中的伟绩。
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
竹叶烧了,还有竹 枝; 竹 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 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一 语双关,既指毛竹能挑重物,也指无产阶级革命家挑得起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
顶真,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突出了井冈翠竹的坚贞不屈和生命力的顽强。
杜鹃花开满山头的时节,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的那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旋绕的滑 道,一路欢唱着飞下山去了。
拟人,衬托出建设者们在胜利完成任务后的喜悦和自豪之 情 。
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课文更具表现力,深刻地体现了井冈翠竹的革命精神。
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 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 —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结构上:总结全文;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深化主题,直抒胸臆,赞美了井冈山的竹子,点明了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
探寻:修辞之妙

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印象深刻
骄傲自豪
拔得头筹
作者对井冈翠竹有着怎样的评价和情感?
归纳总结
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赞美竹子
归纳总结
《井冈翠竹》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井冈翠竹的秀美外形和刚强气节,记述了井冈翠竹在
和 中所作出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人民的崇敬之情,也讴歌了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井冈山精神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并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
在新时期新征程,结合自己未来的理想,谈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作为新时代中学生应该如何传承井冈山精神?
生活方面
社会实践
学习方面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遇难题不放弃,努力钻研,攻克学习难关,提升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为建设祖国积累力量
生活中培养坚韧不拔品质,面对挫折保持积极乐观,不气馁退缩,勇敢应对生活挑战,健康成长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关心、帮助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传递正能量,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发光
选择你认为描写井冈翠竹最有特点的一个 句子,仿照 它的写法,描 写校园某一处(个) 景物。小组交流分享。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