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趋势题提优训练(B)单元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趋势题提优训练(B)单元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2 10:2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新趋势题提优训练(B)
能力提升与素养培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评价
第一部分 素养题(34 分)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18分)
1.每周举行升旗仪式时,同学们都穿着校服,dài着红领巾,向xiān yàn的国旗jìng lǐ。操场上很ān jìng zhāo yǐn来了蜜蜂、蝴蝶,它们也hào qí地张望着。
2.放假啦!我们背着书包,吹着口dí,走过田yě,来到草地上tiào wǔ kuáng huān,扬起双bì拥抱美丽的大自然。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4分)
影:①物体挡住光线后,映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的形象;②隐藏,遮蔽;③照着底样写和画;④指电影;⑤指皮影戏。
1.这周末,妈妈要带我到影院观看新上映的动画片,我开心极了。 ( )
2.一只小兔子影在草丛里。( )
3.因为他站在有阴影的地方,所以我并没有看清楚他的长相。 ( )
4.他用一种叫“荆川纸”的东西,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认真仔细地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 )
三、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枝干 干活 干净 干杯 精明强干
B.放假 假装 真假 假期 弄虚作假
C.圈套 圆圈 转圈 线圈 可圈可点
D.挨打 挨骂 挨边 挨近 挨挨挤挤
2.下列四组词语中,不是一对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安静——吵闹 B.糊涂——清楚
C.飘动——飘扬 D.落下——升起
3.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重读加点词语,能感受到孙中山读书很辛苦)
B.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慢读加点词语,能强调好奇的程度)
C.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重读加点词语,能感受到花开得快)
D.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重读加点词语,能感受到“我”对自己猜测内容的肯定)
4.思维能力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与“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不同的一项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dòu)释然,精理迸露。
C.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D.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四、语言运用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雨滴是轻盈的舞者,她们在天空中跳跃,为大地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 )
2.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像一只只小灯笼。( )
3.成功是一种喜悦,成功是一种自信,成功是一种磨炼,成功也是一种坚持。 ( )
4.我们是学生,怎么能不遵守课堂纪律,认认真真地听讲呢 ( )
第二部分 新趋势题(66分)
五、三年级(1)班组织开展了“读书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并帮忙解决问题。(11分)
(一)仔细观察下面的读书卡,并回答问题。(6分)
题目 爷爷一定有办法
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很有趣,约瑟的小毯子旧了,妈妈想把它扔掉,爷爷把它改成了外套,外套旧了,爷爷又把它改成了背心,后来它又被改成了领带、手帕,最后它变成了约瑟衣服上的纽扣。
作者简介 菲比·吉尔曼生于纽约。曾于纽约、以色列、欧洲学习创作,现定居加拿大,曾多次获得童书的奖项,《爷爷一定有办法》是她出版的第七本书。
读后感 这本书写的是约瑟和爷爷的故事。我觉得约瑟的爷爷非常厉害,他把一条发旧的毯子改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手帕和纽扣,爷爷有双巧手,给约瑟带来很多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动动脑、动动手,就会把那些看起来没有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
书名:《爷爷一定有办法》作者:菲比·吉尔曼 班级:三年级(1)班 姓名:王小月
1.这张图片是一张 ,制作者是 。(2分)
2.这本书的名字叫《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作者叫王小月。
B.作者是三年级(1)班的学生。
C.作者叫菲比·吉尔曼。
D.作者出生于加拿大。
3.从这张图片中你了解到这本书的哪些内容 (2分)
(二)本单元学习了《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它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勇于提问的故事。现在,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读书卡。(5分)
课文标题 不懂就要问
主要人物
故事发生地点
孙中山的疑问
孙中山的做法
我的启示
六、阅读与探究。(30分)
(一)外婆家的小屋
①昨天晚上,我梦到了外婆家,不由得勾起了我对那座小屋的回忆。
②春天,屋前的小院里生机勃勃。大丽花开了,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丛丛,一片片,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的。成群的蜜蜂从墙外飞来,在花间盘旋,不住地唱着它们的歌儿。
③夏天,屋后的竹园里乐趣无穷。微风吹来,一竿竿翠竹发出“飒飒”的声音,正亲切地交谈着;一丛丛小草 ,
。走进竹林,脚踏着那永远照不着阳光的泥土,软软的,比踏着地毯还舒服。我们常常摊下一张席子,带着一壶凉茶,躺在那里读故事书。
④秋天,院墙外别有一番韵味。月光如水的夜晚,瓜棚豆架上的绿叶丛中,不断传来虫子的歌声,常常不知不觉就把我带进甜蜜的梦里。
⑤冬天,小屋也并不寂寞。屋里的火炉边,我和表姐妹们烤山芋吃;屋外的雪地上,我们张起竹罩,捉麻雀玩,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⑥好美的一个梦啊,让我又一次回到了外婆家,回到了那座伴我度过童年的小屋。(有删改)
1.根据短文内容,借助关键语句,完成思维导图。(2分)
2.读第②自然段画“ ”部分,我想到了成语 ,感受到 。(4分)
3.读第③自然段,注意加点字部分,把句子补充完整,写在文中横线上。(4分)
4.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 请你围绕下面的句子开头,用几句话介绍一下。(4分)
我的家乡 (填季节)最美。
(二)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藤上挂着一串(青翠 清脆)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小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巴。
青藤发现,屋里那位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小男孩,他有一双非常明亮的大眼睛。小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奶奶,请您帮我拿一下大橱顶上的小熊,好吗 ”奶奶微笑着把小熊拿给他。
“奶奶,请您给我倒点儿水喝好吗 ”奶奶微笑着倒了一杯凉开水,还加上橘子汁,小男孩喝了一口笑了,奶奶也笑了,笑得像橘子汁一样甜……
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学着说了一句:“风姐姐,请您来一下,帮我们吹掉热气行吗 ”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
。”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 叮叮咚咚)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了个痛快,而且把一片片叶子,洗得发亮。
“请”,这是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它像清风一样凉爽,像细雨一样甜美……
1.用“ ”选出文中表达最合适的词语。(2分)
2.读完短文,你知道文中“有魔力的字眼”指的是“ ”。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魔力”这个词的意思是
。(4分)
3.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会说些什么呢 请补充文中横线上的内容。(3分)
4.请摘抄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写下摘抄这个句子的理由。(4分)
句子:
理由:
5.“‘请’,这是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七 表达与交流。(请另附纸)(25分)
题目: 的老师
提示:在横线上填写能概括某位老师特点的词,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能够通过一两件事情表现出老师的这个特点;2.书写工整,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1.戴鲜艳 敬礼 安静招引好奇
2.笛野 跳舞狂欢臂
二、1.④ 2.② 3.① 4.③
三、1. C[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读音的辨析。A项“枝干”“干活”“精明强干”的“干”读gàn,“干净”“干杯”的“干”读gān;B项“放假”“假期”的“假”读jià, “假装”“真假”“弄虚作假”的“假”读jiǎ;C项都读 quān;D 项“挨打”“挨骂”的“挨”读ái, “挨边”“挨近”“挨挨挤挤”的“挨”读āi。
2. C[解析]本题考查反义词。“飘动”和“飘扬”是一对近义词。
3. 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句子的能力。“孙中山读了几遍”中的“几遍”体现的是孙中山很聪明,学习能力强。
4.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意。根据所学知识,在理解题干和选项意思的基础上选择即可。题干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强调了在学习中要勤于提问。A项句子的意思是聪敏而又虚心好学,不以请教不如自己的人为耻辱。B项句子的意思是读书要多提问,问一次没有理解,可以多问几次,问一个人没有理解,可以问更多的人,要让疑虑消释,精微的义理由内而外地显现。C项句子的意思是善于发问的人,好比攻治坚硬的木材,要先从容易的部位开始,然后再砍伐坚硬的关节处,等到时间久了,木材就可以分解了;不善于发问的人正与此相反。D项句子的意思是读书读得遍数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书的内容和含义。
四、1.拟人 2.比喻 3.排比 4.反问
归纳总结 反问的修辞手法
①特点: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语气表示确定的意思。
②常见形式: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含义,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含义。
五、(一)1.读书卡 王小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根据题目描述和图片内容,可以判断这是一张读书卡,因为上面记录了书名、作者、班级、姓名以及读后感等信息。读书卡上明确写有“姓名:王小月”,所以制作者是王小月。
2.爷爷一定有办法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信息。读书卡上明确写有“书名:《爷爷一定有办法》”,所以书名是《爷爷一定有办法》。A项,作者是菲比·吉尔曼。B项,三年级(1)班是制作者的班级。D项,作者出生于纽约。
3.示例:我在读书卡中知道了《爷爷一定有办法》的作者是菲比·吉尔曼,她是美国人,现在住在加拿大,她获得过很多童书的奖项。
(二)孙中山 私塾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孙中山冒着挨打的风险问先生书的意思 不懂的时候要勇于提问
六、(一)1.乐趣无穷 欢声笑语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短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的,依次写了对外婆家的小屋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美好回忆。根据思维导图提示可在短文第②~⑤自然段找出答案。
2.示例:万紫千红 春天,大丽花开放后,小院变得十分美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句子。短文第②自然段画线部分写出了大丽花色彩鲜艳,且颜色多,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个描述花朵绽放时颜色鲜艳的成语。根据该自然段画线句后一句“一丛丛,一片片,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的”可知,春天大丽花的开放让小院变得像花园,很是美丽。
3.示例:发出“沙沙”的声音 正欢乐地歌唱着[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需注意短文第③自然段加点的部分,该加点部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翠竹赋予人的行为。在仿写时也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仿照加点字的句式结构,将小草赋予人的行为特点,注意语言表述通顺。
4.示例:冬季 冬天白雪皑皑,我们可以去滑雪场滑雪,可以体验超长冰雪滑梯带来的速度与乐趣,还有一座座惟妙惟肖的冰雕和雪雕供我们观赏。
(二)1.青翠 淅淅沥沥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根据所学知识,在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语境进行选择。“青翠”指鲜绿色。“清脆”指(声音)清楚悦耳;(食物)脆而清香。“淅淅沥沥”一般指小雨落下的声音。“叮叮咚咚”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
2.请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文中指在请求他人帮助时,用上“请”,会产生魔力,更易让他人伸出援助之手
3.示例:雨妹妹,请你来一下好吗 我们太渴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根据短文第6自然段结尾“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了个痛快,而且把一片片叶子,洗得发亮”可知,青藤叶子需要喝水并且向雨妹妹求助。结合短文中小男孩向奶奶求助以及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向风姐姐求助时所说的话来补充内容,作答时需用上“请”字。
4.示例: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青藤叶子赋予了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青藤在风中飘动的样子。
5.示例:“请”属于礼貌用语,是在语言交流中经常会使用的具有尊重与友好的字。在请求他人帮助时使用“请”字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在学习中,有时我会遇到解不开的习题,在向老师或者同学询问解题方法时,我会说:“请你帮我讲解一下,好吗 ”对方会很痛快地答应并帮助我解决难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句子。通读全文可知,文中的小男孩和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在请求他人帮助时说的话都用了“请”字,最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由此可知,“请”的魔力在于,让他人更容易答应你的请求。在分析时还要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经历来阐述。
七、作文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