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新趋势题提优训练(B)
能力提升与素养培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 分
第一部分 素养题(36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1分)
童第周年少时求学,家境贫寒、基础薄弱,诸多困难如重石压身,不少人在这样的困境中似已跌入失败的深渊,皆有qì学之念, 童第周因为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以坚韧之姿向学业难题发起猛烈冲击,奋斗的焰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挨过无数个苦读的寒夜,他 咬牙jiān chí,xùn sù调整方法,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最终从知识的困局中取得优异的chéng jì。
1.给文中的字注音。(2分)
跌( ) 皆( ) 焰( ) 挨( )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7分)
3.在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8分)
目( )口( ) ( )( )圆睁
耳( )目( ) 耿耿( )( )
规规( )( ) 争( )夺( )
1.看到眼前的一幕,大家都惊讶得 。
2.对于这件事,弟弟一直 ,过了很久还时常提起。
3.高考临近,哥哥 地学习,不浪费一点儿时间。
4.打铃了,学生们 地坐着,等着老师来上课。
三、给句中的“持”字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序号)(3分)
持:①抱有(某种见解、态度等);②拿着,握着;③支持,保持。
1.光持石击瓮破之。 ( )
2.我对这件事持不同意见。 ( )
3.他虽然感觉到身体不太舒服,但仍坚持着上完了今天的课。 ( )
四、选择题。(6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军的伤员连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B.青春应该有朝气蓬勃的壮志,梦想应该有水滴石穿的恒心。
C.白求恩仍然安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D.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良的伙伴了。
2.审美创造发挥想象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词语的想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欢蹦乱跳(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
B.硝烟滚滚(爆炸产生滚滚浓烟,战况激烈)
C.婉转(舞台上,芭蕾舞演员们优雅的舞姿)
D.标记(小东在地图上画出旅游路线)
3.语言运用下列向别人请教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丽在给同桌讲题,小明直接上前请教问题。
B.小可在请教时会用上“请问”“你好”等礼貌用语。
C.小语在向他人请教时会把问题说清楚。
D.虽然小云没有帮助到小路,但是小路依然对小云表示了感谢。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改为比喻句)
2.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陆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修改病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1.小芳立志成为画家,但是总抱怨练习枯燥,想要放弃。妈妈语重心长道:“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呀!”
2.“志不强者智不达, ”是我的座右铭。
第二部分 新趋势题(64分)
七、下面的文字是一位同学观看了爱国影片《长津湖》后,写下的观影心得中的一段,请你根据情境及相关文字,完成题目。(18分)
电影《长津湖》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的,讲述了1950年,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与美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交战。志愿军战士们在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凭借着钢铁意志扭转了战争局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很多先烈直至被冻成冰雕都个个保持着战斗姿态,枪指目标、目视前方……我想对先烈们说:“公辞七十载,山河已无恙。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国泰民安。”
1.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津援 摄 泰 B.津摄 援 泰
C.津援 泰 摄 D.津摄 泰 援
2.书写文段中的“雕”字时要注意:“雕”字共( )画,是( )结构的字。(4分)
A.十五 B.十六 C.左右 D.左中右
3.下列词语中的“处”字与文段中“处境”的“处”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多选)(4分)
A.住处 B.处分 C.处所 D.处理
4.在文段中“盛世”的“盛”字的意思是( )。(2分)
A.兴盛;繁盛。 B.强烈;旺盛。
C.盛大;隆重。 D.丰富;丰盛。
5.你还看过哪部爱国影片 请向同学们推荐一部你看过的爱国影片,并写下你的观后感。(5分)
爱国影片: 观后感:
八、阅读与探究。(22分)
(一)怀素写字
怀素居零陵①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②其庵(ān)③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零陵:地名。②名:命名。③庵:草屋。
1.下列对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贫无纸可书(贫穷)
B.乃种芭蕉(于是)
C.书不足(文字)
D.皆穿(全,都)
2.怀素种芭蕉是为了( )。(2分)
A.方便他给草屋命名
B.让他的草屋更美
C.让他的草屋更凉快
D.在芭蕉叶上写字
3.怀素居零陵时,写字没有用到的是( )。(2分)
A. 纸 B.方板 C.蕉叶 D. 盘
4.联系上文,“盘板皆穿”的原因是( )。(2分)
A.盘板不结实 B.盘板涂上了油漆
C.怀素写字太用力了 D.怀素练习十分刻苦
5.三年级的小明总不把写字当回事,钢笔字书写潦草,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读了上面的小古文,结合自己平时练字的经验,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 (3分)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在中国总共进行的45 次核试验中,邓稼先参加过32次,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试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
1979年,有一次氢弹航投试验出现降落伞事故,氢弹直接从空中掉了下来。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邓稼先深知危险,心急如焚,他第一时间前往事故现场鉴定氢弹碎片。经过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发生核爆后,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邓稼先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核辐射。在这之后,他衰老得特别快,头发白了一大半,工作时也特别容易疲惫。
一次地下核试验时,有一个机器出现了故障,有人主张把机器拉上来看看,但这样太危险。为了安全,邓稼先决定亲自下井解决问题。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 30 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人劝他:“邓院长您先回去吧!”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邓稼先却由于过度劳累,竟当场昏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为零。抢救了两天两夜后,邓稼先醒来的第一句话是:“研究报告出来了没有 ”尽管如此,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即使病入膏肓,邓稼先依然争分夺秒为祖国的核武器事业做贡献。他强忍着化疗带来的疼痛,和老搭档于敏联合署名写下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直到今天,这份建议书都对中国核武器事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1分)
(1)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 )
(2)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 )
2.将画“ ”的句子改成反问句,意思不变。(2分)
3.短文第3 自然段“为了安全,邓稼先决定亲自下井解决问题”中,“亲自”一词起到的作用是( )。(2分)
A.说明邓稼先不相信别人的工作能力。
B.体现了邓稼先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C.说明其他人不敢下井解决问题。
D.说明其他人都怕危险。
4.认真阅读短文,思考文中主要写了关于邓稼先的哪三件事,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件事的主要内容。(4分)
5.品读短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这是对邓稼先的 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邓稼先是一个 的人。(2分)
九、表达与交流。(请另附纸)(25分)
题目:一次有趣的活动
要求:在校内、校外生活中,你一定参加过很多有趣的活动,请选择一次你认为最有趣的活动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其中的快乐。注意语句通顺,不少于 300字。
参考答案:
一、1. diē jiē yàn ái
2.弃坚持 迅速 成绩
3.示例:但是 仍然
二、瞪呆 怒目 闻睹 于怀 矩矩 分秒
1.目瞪口呆 2.耿耿于怀
3.争分夺秒 4.规规矩矩
三、1.② 2.① 3.③
四、1. 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连续”应为“陆续”;C项“安定”应为“镇定”;D项“优良”应为“优秀”。
2.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能力。C项,“婉转”指(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将这个词语想象成舞姿不恰当。
3. A[解析]本题考查向别人请教时的正确做法。A项应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小明应该等小丽给同桌讲完题以后再去找她请教,而不是直接上前打断他人。
五、1.示例:敌机像猛兽一样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2.提示:把“陆续”改成“连续”。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连续”指一个接一个,接连不断。白求恩工作六十九个小时,没有停止过,用“连续”更合适。
六、1.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2.言不信者行不果
七、1. D[解析]本题考查音序排列。“津”的音序是“J”,“摄”的音序是“S”,“泰”的音序是“T”,“援”的音序是“Y”,按照汉语的拼音顺序正确选出即可。
2. BC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笔画及结构。
“雕”字共十六画,是左右结构。
3. BD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辨析。“处境”的“处”读chǔ,“处分”和“处理”中的“处”与它读音相同。“住处”和“处所”中的“处”读chù。
4. 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字义。“盛世”指兴盛的时代。故“盛”在此处是兴盛,繁盛的意思。
5.示例:
爱国影片:《我和我的祖国》
观后感:通过观看《我和我的祖国》,我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作为一名学生,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也为每个时代下的英雄感到骄傲。该片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间,祖国经历了无数个历史性的经典瞬间,表达了祖国的繁荣发展与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都是密不可分的。这部影片教会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会我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教会我如何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中国人。
知识拓展 观后感常用的提纲
①简要介绍影片的基本情况,对电影的整体印象加以描述;
②描述影片情节、角色性格、影片主题等;
③谈论自己的感受或思考,该影片对自己产生的启示和影响等。
八、(一)1.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C项“书不足”中的“书”是书写的意思。
2.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文内容的能力。通过阅读古文可知,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可以用来书写,于是他种了一万多株芭蕉树,在芭蕉叶上写字。
3. 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文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怀素居住在零陵时,十分贫困,没有纸可以用来书写。
4.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文内容的能力。通读全文可知,怀素在练字时,用来书写的芭蕉叶不够了,于是他找来一个木盘,涂上漆,当作砚台,又找来一块方木板,涂上漆,当作练字板。在木盘上磨墨,在木板上写字,木盘和木板都被磨穿了。这说明怀素练习书法十分刻苦。
5.示例:小明,写字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要想写好字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多练习,就像文中的怀素一样,他也是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才成为书法家的,我们勤加练习也会把字写好的。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表达的能力。根据平时积累并结合古文,说出写好字需要长期的坚持,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也会把字写好的。意思相近即可,答案不唯一。
参考译文
怀素居住在零陵的时候,十分贫困,没有纸可以用来写字,于是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用芭蕉叶来供自己挥毫泼墨,他把他的草屋叫作“绿天”。没有地方写了,于是找来一个木盘和一块方木板,涂上漆后在上面写字,书写了一次又一次,把木盘和木板都写穿了。
(二)1.(1)风尘仆仆 (2)心急如焚
2.示例:不,这里就是战场,我怎么能走呢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首先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然后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最后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的能力。根据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可知,把机器拉上来的做法非常危险,但邓稼先还是要亲自下去看看。这体现了他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
4.①处理氢弹航投试验事故
②邓稼先第一时间前往事故现场鉴定氢弹碎片,遭受了严重的核辐射
③排除地下核试验故障
④邓稼先亲自下井解决机器故障,因过度劳累当场昏倒,抢救后仍关心研究报告
5.语言 示例:无私忘我、爱岗敬业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理解与赏析的能力。句子“研究报告出来了没有 ”运用了语言描写,邓稼先抢救了两天两夜后醒来第一句话就是问研究报告怎么样,说明了邓稼先是一个无私忘我、爱岗敬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