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2025·武汉) 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物理奥秘。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冰凉的饮料时,直接加冷水比加冰块的效果更好
B.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C.用干冰保鲜食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D.腌制鸭蛋是通过扩散使食盐进入蛋中
2.(2025·兰州)课外活动中,小亮将刚喝完水的空矿泉水瓶的瓶盖拧上但不拧紧,用手握住瓶子的上下两部分,用力迅速拧成图示状态时,瓶盖被弹出并伴有爆响声,同时瓶口内出现白雾。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矿泉水瓶被用力拧成图示形状,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瓶盖弹出前,拧瓶子的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
C.瓶盖被弹出时,瓶内压缩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
D.瓶口内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温度降低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3.(2025·兰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铸造青铜器时,将液态金属倒入模具冷却后形成青铜器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铸造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C.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D.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与“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
4.(2025·新疆) 小杨家的电热水壶的容量为2L,用该电热水壶烧水时,壶内水温低于80℃时,加热效率是90%;壶内水温高于80℃时,加热效率是84%。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若冬天自来水的温度比夏天的低15℃,则该电热水壶把2L的自来水烧开,冬天比夏天多消耗的电能约为( )
A.150kJ B.145kJ C.143kJ D.140kJ
5.(2025·烟台)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习俗,下列关于粽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煮粽子是通过做功改变粽子的内能
B.煮粽子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刚出锅的粽子很烫是因为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刚出锅的粽子冒的“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6.(2025·达州)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稻谷通常要经历育苗、生长、晾晒和储存四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育苗期,薄膜内壁附有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B.生长期,傍晚蓄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小保温效果好
C.晾晒时,摊开通风是为了加快稻谷中水的蒸发
D.储存期,稻谷储存不当导致发霉主要是发生物理变化
7.(2025·成都) 小雨探究液体的凝固特点:先在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初温为20℃、质量为100g的水和某液体M,再各放入一个温度传感器,然后使它们冷却凝固。若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用测得的数据绘出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M的比热容为
B.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强
C.在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从20℃刚好降到0℃时,水放出的热量小于M放出的热量
二、填空题
8.(2025·兰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燃气热水器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洗浴设备,图示为某款燃气热水器的结构、原理图。使用热水器时,先通电,绿色指示灯亮起,再打开冷水阀和燃气管上的燃气阀。之后打开热水阀时,电子点火器点火,燃气在燃烧器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此时红色指示灯亮起,同时风机工作,高温烟气上升,流经热交换器,将从处流入热交换器的冷水加热,产生的热水从处源源不断流出热交换器,低温烟气从排烟管排出。关闭热水阀时,热水器停止加热。该燃气热水器的技术参数如表所示,“额定耗气量”的含义是:热水器正常工作小时消耗的燃气体积。
适用燃气 天然气
热值
额定耗气量
燃气热水器的热效率通常指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的效率,能效等级是根据热效率来划分的,其中三级能效的热效率不得低于,二级能效的热效率不得低于,而一级能效的热效率则不得低于。
(1)某次洗浴,热交换器在内将质量为的水的温度升高,则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水的比热容为
(2)此次洗浴,燃气热水器以额定耗气量正常工作。若该过程燃气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为 。
(3)请根据计算判断该燃气热水器的能效等级属于 级。
9.(2025·德阳) 小阳在家使用天然气灶为家人煮面条,他将初温为、质量为的水加热至沸腾(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则天然气的热值为 。
10.(2025·新疆) 为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科学家在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六冲程发动机。
(1)六冲程发动机在完成传统四冲程后,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 (选填“汽化”或“升华”)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该过程为第五冲程;然后将水蒸气排放到冷凝器内,再次变成水,该过程为第六冲程,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第五冲程中注入的水的内能急剧增加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六冲程汽油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能源。
(2)六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有 (选填“1”或“2”)个做功冲程,第四个冲程是 冲程。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倍,则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约 %(选填“30”或“42”)。
三、实验探究题
11.(2025·齐齐哈尔) 实验小组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试管中装有适量碎冰,烧杯中盛有适量热水,烧杯中水面略高于试管中碎冰的上表面。组装完成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2)①点燃酒精灯前,对实验装置进行检查,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安装出现错误,该错误是: 。改正错误并检查无其他错误后,继续实验;
②点燃酒精灯后,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计示数。图乙是试管中温度计在某时刻的示数,其读数是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绘制试管中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绘制烧杯中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
①分析图丙中图像可知,图丙中 (选填“AB”“BC”或“CD”)段图像能够反映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②分析图丁中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4)小明发现,试管中的碎冰完全熔化成水以后,继续加热,时刻以后的温度变化特点与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相同,所以他认为时刻以后试管中的水沸腾了。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5)实验小组对实验进行评估,认为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若重新实验,使用原装置给同样多的碎冰加热,要明显缩短加热时间,对加入烧杯中的水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选填“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12.(2025·南充)某科创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ˊ 92 94 96 97 98 98 98
(1)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为 ℃;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的实线a所示,若将水置于密闭的容器(如高压锅)中探究,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 (选填“b” “c”或“d”);
(3)实验后,整理器材发现,灯中的酒精明显减少,引发同学们探究酒精的利用率,实验测得燃烧5g酒精使200g水升高40℃(水未沸腾),则酒精的利用率为 。(c水 = 4 . 2 × 103J / (k g· 0C) ,酒精的热值为3×107J/ kg)
四、计算题
13.(2025·辽宁)某同学家中的电热水壶标有“220V 880W”。求:
(1)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I;
(2)电热水壶的电阻R;
(3)电热水壶正常工作min消耗的电能W;
(4)1kg的水从升高到吸收的热量。[]
14.(2025·威海) 小明和爸爸质量共120kg,骑着一辆质量为300kg(含装备)的三轮摩托车,沿318国道从成都前往拉萨旅行。水平骑行时每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0.02m2(g取10N/ kg)
(1)水平骑行时,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是多少?
(2)在海拔约5000m的米拉山垭口烧水,用燃气炉将质量2.5kg、初温为3℃的水加热至沸腾(水的沸点为83℃)。若燃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3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共用掉多少燃气?[,]
15.(2025·黑龙江) 小君家中有一个电热壶,这个电热壶的参数如下表所示。他想知道此电热壶的热效率,他将温度为20℃、1.8L的水倒入壶中,测量出水加热到100℃所需的时间为6min。请根据题中的信息计算:
额定容量 1.8L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850W
频率 50Hz
(1)电热壶中水的质量。
(2)壶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3)电热壶的热效率。
16.(2025·宜宾) 中医药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如图甲是一款小型的电热煎药壶,额定电压为220V,有高温、低温两个档位,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当双触点选择开关接触A、B时为断开状态。、是两个阻值不变的电热丝,,,。
(1)判断并简要说明使用低温挡工作时开关应接触B、C还是C、D?
(2)计算使用低温挡工作时的功率是多少?
(3)计算使用高温挡工作1min,电流做功是多少?
(4)采用低温挡加热已煎好的某种中药液。已知该中药液比热容为,质量为200g,加热8min,温度从5℃升高到45℃。请计算此过程的加热效率(加热过程中药液蒸发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17.(2025·山东) “五一”假期,小明随家人驾驶电动汽车前往营地据营。该车可对外供电。输出电压220V,最大输出功率3300W。家人将标有“220V 1000W”的电热水壶接入电动汽车供电电路,把1kg水从20℃加热至100℃用时6min。该车平均速度和每100km平均随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c水=4.2×103J/(kg·℃)),求:
平均速度(km/h) 30 60 90 120
每100km平均能耗/(kW·h) 100 120 132 150
(1)电动汽车对外供电时的最大输出电流;
(2)加热过程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3)加热过程电热水壶的效率;
(4)烧水消耗的电能可供电动汽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路程。
18.(2025·天津市)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用额定功率为300W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如图所示。在电加热器正常工作时,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质 质量/ kg 初温 加热时间/s 末温/℃
水 0.3 20 120 40
已知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电加热器的效率。
19.(2025·苏州)用煤气炉将 4kg 的水从20℃加热到70℃,消耗煤气 0.05kg。已知煤气的热值4.2x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气炉加热的效率。
20.(2025·广安)“五·一”假期,小莉一家出去旅游。汽车通过一条长2400m的隧道,用时120s,消耗0.1kg的汽油,汽车通过隧道牵引力做的有用功为。(汽油的热值)求:
(1)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
(2)完全燃烧0.1kg汽油放出的热量;
(3)汽车通过隧道发动机的效率。
五、综合题
21.(2025·齐齐哈尔)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图甲是某品牌小型电中药锅,图乙是其工作电路简化的等效电路图,通过开关和的不同状态组合,可以实现三挡加热功能。定值电阻都是发热电阻,其中。该电中药锅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求:
额定电压/V 220
额定功率/W 高温挡880
中温挡440
低温挡220
(1)当闭合开关,将开关接时,电中药锅使用的是 (选填“低温”“中温”或“高温”)挡;
(2)将药液从加热到的过程中,药液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使用该电中药锅的中温挡正常工作,加热,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4)的阻值是多少?
22.(2025·陕西)2025年5月15日,全国最大光伏能源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为“远海口”轮,并交付首航,如图所示。该船采用先进(液化天然气)双燃料主机,日常运行时,使用天然气,燃油作为应急补充。该船还配备峰值输出功率302.8千瓦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为目前同类船舶装载的最大光伏发电系统。
(1)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2)阳光每天中午平均照射3h,该船上的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以峰值功率能发电多少度?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约为20%,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为2.5,中午时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功率为1200,船上至少铺设了多少块太阳能电池板?
(3)若运输量相同的传统燃油汽车运输船某次航行需要消耗1000t燃油,“远海口”号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航行相同的航线,燃料全部用天然气,需要消耗液化天然气的质量为620t。已知宣传“远海口”号主机可节省不少于20%的能耗(能耗指的是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总热量),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对该主机的宣传是否真实?(燃油的热值为,液化天然气的热值为)
一、选择题
1.(2024·通辽)“火锅”是通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下列与吃火锅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冻肉卷变软是冰熔化现象
B.锅内冒出“白气”是水的汽化现象
C.汤汁越煮越少是水升华现象
D.煮熟食材是做功改变内能的过程
2.(2024·巴中)如图所示,青瓦是古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制瓦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制瓦工艺分为成坯、晒制、高温烧制等诸多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瓦片的内能
C.烧制青瓦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瓦上定型切割,瓦的密度变小
3.(2024·遂宁)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对煮粽子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锅周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C.粽子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
D.“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2024·淄博)如图,玻璃瓶内有少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瓶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内打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瓶内空气的内能
B.瓶塞跳起时,瓶内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是汽化现象
D.瓶塞跳起过程与热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5.(2024·泰安)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如甲图,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②如乙图,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下方可挂起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③如丙图,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
④如丁图,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6.(2024·兰州)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等水沸腾后,可以看到蒸汽把软木塞顶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水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B.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C.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排气冲程
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7.(2024·南通)《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场景,如图,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木炭燃烧时热值不变 B.蒸煮——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
C.翻炒——目的使油料受热均匀 D.飘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8.(2014·成都)《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9.(2024·哈尔滨) 如图是探究“晶体熔化规律”和“液体沸腾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用“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B.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两个实验均应进行多次实验
C.两个实验都需要记录加热时间
D.甲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所有金属的熔化特点
10.(2024·青海) 与固体燃料相比,液体燃料火箭无需人工雕刻火药。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液态甲烷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之一,其密度约为0.42×103kg/m3,热值为5.0×107J/kg。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热值为3.0×107J/kg,下列关于液态甲烷和酒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酒精的密度比液态甲烷的密度小
B.液态甲烷燃烧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相同体积的液态甲烷和酒精,液态甲烷的质量更大
D.10kg的液态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0×108J
11.(2024·烟台)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奥秘,对以下生活实例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向地面洒水可以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B.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气压使液体的沸点降低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2.(2024·重庆市)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拍摄的“中国年·中国味”活动情境,对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说明汽化不需吸热
C.汤圆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D.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的
13.(2024·自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温度从热量高的物体传递给热量低的物体
C.0℃冰块的分子不做热运动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区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流动性好,容易发生热交换
14.(2024·南充)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主要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丙图双手互搓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D.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然机的压缩冲程
二、填空题
15.(2024·巴中)小丽去郊游,上车时闻到汽油味,这是 现象。通过交流得知该车的发动机为汽油机,若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500g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为 J(q汽油=4.6×107J/kg)。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4·兰州) 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待水温升至60℃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
(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条件:
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锅内水面;
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腾后,玻璃杯中的水 (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 并且 ;
(4)小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相同热源对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不同液体A、B同时加热,“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丙可知,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②本实验中,小怡是用 (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四、计算题
17.(2024·泰安)某地利用地热资源建立温泉浴池。某温泉池注入了的水,初始水温为42℃,一段时间后水温降至30℃,放出的热量为,已知。求:
(1)的大小;
(2)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与的大小相等。
18.(2024·镇江)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沿平直公路以的速度匀速行驶,从处到处用时,此过程中汽油燃烧释放热量的用于驱动汽车匀速行驶,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设汽油在汽缸内完全燃烧,且热值近似取。
(1)求、两地间的距离。
(2)求在上述行驶过程中:
牵引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消耗的汽油质量。
(3)从处开始,司机关闭发动机,汽车滑行至处停止。在此过程中,汽车通过动能回收装置将动能减少量的转化为电能,若这些电能可供功率为的用电器持续工作,求汽车在处时的动能。
19.(2024·聊城)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引导及风力发电、并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风力发电开发走在了世界前列,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一。某地有一风力发电站,其中一台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约为1.8×104J,1年内提供的电能约为4.8×1011J。求:
(1)若该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70%被水吸收,可以使100g常温下的水升高多少摄氏度 ;[c水=4.2×103J/(kg·℃)]
(2)若该风力发电机1年内提供的电能改由火力发电机来提供,且火力发电机工作时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约40%转化为电能,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炭 。(煤炭的热值q约3.0×107J/kg)
20.(2024·常州)中国工程师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态燃料,作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主火炬的燃料.工程师在科普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同学们演示模拟实验,测量该燃料的热值.
①在空酒精灯内加入适量该液态燃料,得到“燃料灯”;
②在空烧杯内加入1kg水,测得水的初温为31℃,点燃“燃料灯”开始加热;
③当水恰好沸腾时,立即熄灭“燃料灯”,测得“燃料灯”消耗燃料30g。
已知实验时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用该装置加热水的效率为42%。求:
(1)此过程中,烧杯内水吸收的热量.
(2)该液态燃料的热值.
五、综合题
21.(2024·广州) 如图是燃气灶烧水的情境和该燃气灶灶头的示意图。
(1)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为了安全和警示,通常会向天然气中加入臭味剂。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表明 (选填“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有斥力”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拧动点火装置,天然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天然气不会从进口处外泄,原因是:天然气的喷入导致进口处的天然气流速 (选填“大”“小”),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
(3)壶中装有密度为、质量为的水,则壶中水的体积为 。根据,若天然气的热值,完全燃烧的天然气放出热量为 J,其中的热量被水吸收,已知水未沸腾,比热容为4.2×103J/(kg·℃),则水的温度升高了 ℃。
一、选择题
1.(2023·聊城)下列是对一些日常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有关
B.刚烧开的水非常热,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热量
C.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柴油机比汽油机的效率高,可以消耗更少的燃料
2.(2023·长沙)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
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
3.(2023·内江)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闻到花香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图乙中,让笔杆热起来,只能采用做功的方式
C.图丙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图丁中,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2023·盘锦中考) 下列与热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2023·日照)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海滨旅游城市,素有“东方太阳城”的美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日照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原因是海水的比热容小
B.海上薄“雾”观日出,浪漫又神奇,“雾”是海水放热汽化而成
C.露营海滩,听“惊涛拍岸”,“拍岸声”是空气振动发出的
D.“日照绿茶,香飘万家”,闻到茶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6.(2023·大庆) 中国传统节日制作特色美食的过程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春节煮水饺时,开大火能使敞口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升高
B.元宵节炸元宵时,使用油炸是因为油的熔点高
C.端午节煮粽子时,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中秋节烘烤月饼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月饼的内能
7.(2023·通辽)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小明用饮料瓶自制了火箭模型,如图所示,他在瓶子的内侧壁安装了一个遥控电火花发生器,按下按钮会产生电火花。演示时从瓶口喷入雾状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纸筒立即飞出,关于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
D.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8.(2023·北京)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9.(2023·黄冈)我国幅员辽阔,人文自然资源丰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火焰山沙石比热容大
B.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边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黑龙江哈尔滨寒冷的冰雕不易融化,是因为冰雕没有内能
D.山东潍坊的潍柴内燃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二、多选题
10.(2023·潍坊)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晶体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晶体材料的熔点为
B.在BC段,该晶体材料的内能保持不变
C.在AB段,该晶体材料的分子热运动变剧烈
D.该晶体材料的比热容为
11.(2023·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小球具有机械能,而不具有内能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三、填空题
12.(2023·天津市)热爱劳动的津津学做天津特色菜“贴饽饽熬鱼”。烹饪时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来增大食材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锅内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
13.(2023·威海) 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基地发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燃料舱内的液态氢的热值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液态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60%被水吸收,水温升高了,则水的质量为 。(,)
14.(2023·陕西)在标准大气压下,使用煤气灶将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不计热量损失,此过程需要完全燃烧 kg的煤气,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未使用完的煤气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比热容,煤气的热值]
15.(2023·菏泽)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5℃的一壶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 J的热量,加热过程需要燃烧的天然气,则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的 %被水吸收。[天然气的热值取,水的比热容为]
16.(2023·巴中)小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某品牌小汽车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则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 次,当汽车在加油站加油时,司机能闻到很浓的汽油味,是 现象。如果汽车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210g汽油,则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 ,这些热量能让100kg的水温度升高 。(,不计热量损失)
17.(2023·长春)长春市某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堂”,既能减轻上班族的家务负担,又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居民乐享幸福“食”光。
(1)走进食堂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 现象;
(2)燃烧天然气烹饪食物,食物内能的增加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
(3)天然气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 能,其热值 ;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时,燃料的利用率 ;
(4)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 能源。
18.(2023·福建)如图所示,民间有“做白裸迎新春”的传统习俗。制作白耀时,先将浸泡过的米放在木桶中蒸熟,再放入石白中用木澈嚏打,最后搓揉成形。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蒸米时,木桶中米内能的增加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完全燃烧10kg的干木柴能释放出 J的热量。(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
(2)蒸米时,从木桶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米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 。
(3)捶打时,木棰相当于一个 杠杆。白粿被搓揉成圆条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9.(2023·烟台)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的食盐水,组装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看到小试管内出现淡化后的水。则加入的食盐水质量为 g;当食盐水从升高到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约为 J(不考虑食盐水质量的改变)。在淡化过程中,水蒸气变成水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食盐水比热容近似为,食盐水的密度取]
四、计算题
20.(2023·兴安盟中考)民谚“五月五、过端午、蒸粽子”,呈现了端午节文化习俗。蒸粽子是利用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加热。用2.5kg的水蒸粽子,当水沸腾时,水温升高了80℃。[c水=4.2×103J/(kg ℃),q煤=3×107J/kg]求:
(1)从加热至沸腾,水吸收的热量;
(2)此过程若采用煤炉加热,煤炉加热水的效率为,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21.(2023·金昌)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各地“煤改气”正在积极进行,某同学计算他家天然气烧水的热效率将 的水倒入烧水壶中,并测出水温为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刚加热到 时,测出消耗天然气 。已知水的比热容 ,天然气热值约为 。求:
(1)将这些水烧开,需吸收多少热量;
(2)在这种情况下,燃烧的天然气放出了多少热量;
(3)他家天然气灶的效率。
22.(2023·聊城)高能聚合油是一种安全、清洁、可再生的新型环保燃料。某次用高能聚合油灶具将1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是,高能聚合油的热值约为。求:
(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2)若该高能聚合油灶具烧水的热效率为75%,则燃烧了多少千克高能聚合油。
23.(2023·益阳)如图所示为某种固体酒精炉,固体酒精炉比液体酒精炉使用时更安全。为了测定该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在炉中放入40g的固体酒精,当固体酒精燃烧完后,锅中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了70℃。已知固体酒精的热值为1.5×107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若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小明测得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是多大?
(4)请写出固体酒精炉热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
五、综合题
24.(2023·陕西中考) 核聚变能量被称为人类理想的永久能源。近年来,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不断创造新的记录,使我国人工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加快实现人工可控核聚变贡献了中国智慧。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它可以从海水中提取,1L海水中含有的氘。在完全核聚变反应中,1L海水中的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L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请完成下列问题。
(1)当前运行的核电站是利用核 变的原理工作的,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1L海水中所含有的氘完全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多少?可以供一盏“220V 0.5A”的电灯正常工作多长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3)未来实现人工可控核聚变后,若一座核聚变发电站每年消耗340kg的氘,理论上可释放的能量是多少?
25.(2023新疆·中考真题)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为世界首个具备远程遥控生产能力的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1)“深海一号”利用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实现远程遥控,从水下1500m深的海底开采出来的能源属于 (“一”或“二”)次能源。“深海一号”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通过四组锚固系统固定在大海上(平台与海底的巨型铅球通过锚链栓接),已知锚链的密度大于海水的密度,则锚链对平台的拉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锚链对巨型铅球的拉力大小。
(2)水下1500m深的海底输送油气的管道承受的海水压强约为 (填“15”“150”或“1500”)个标准大气压。若“深海一号”一期工程年产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也可以表示为 ,则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可以放出的热量 J,天然气的密度为 。
一、选择题
1.(2022·威海)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
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
D.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2.(2022·滨州)小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他绘制了如图乙所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AB段的比热容是CD段比热容的2倍
C.水的沸点是98℃,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D.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3.(2022·沈阳)如图所示,炎热的夏季,小雨向盛有常温饮料的杯中加入一些小冰块,一段时间后冰块变小,同时观察到杯的外壁出现一些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中冰块的内能为零
B.杯中饮料含有的热量减少
C.杯外壁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杯外壁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4.(2022·德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的优美词句还与我们物理知识有着联系。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B.“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些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
5.(2022·牡丹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B.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
C.热传递的实质是热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D.冬天在家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内出现“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6.(2022·北部湾)2022年6月5日,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关于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的燃料热值较小
B.大量“白气”涌向四周是扩散现象
C.燃料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燃气主要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
7.(2022·随州)随州的气候适宜兰草的生长,兰花盛开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很远就能闻到兰花的香味。走进观看,甚至会看到兰花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兰花的叶片上出现露珠,是因为叶片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气温
B.晶莹的露珠到中午消失不见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C.花香四溢不属于扩散现象
D.一般来说兰花中午比晚上更香,其中一个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8.(2022·黔西)我国生产的克尔来福疫苗储存温度为2~8℃,远高于莫德纳(﹣20℃)和辉瑞(﹣70℃),方便储存和运输,有利于各国人民接种。关于新冠疫苗储存和接种过程中的一些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储存时疫苗温度越低,疫苗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接种站周围弥漫着消毒水气味,是因为消毒水扩散到空气中
C.用酒精给接种的部位消毒,臂膀有凉的感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D.戴口罩的护士,她的护目镜容易起“雾”,是水的汽化现象
9.(2022·湘潭)如图,蒸粽子时,锅盖被水蒸气顶起而发生“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
B.蒸锅烫手,因为它含有的温度多
C.闻到粽香,说明加热后分子才运动
D.水蒸气顶起锅盖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似
10.(2022·广元)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C.冬天跑步,身体就感觉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身体的内能
D.端午期间,粽香四溢,能闻到粽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
11.(2022·威海)为了定量研究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是否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小明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重物A在下落的过程中通过滑轮、轻绳带动容器中的金属叶片与水摩擦生热,使容器中的水温度升高了,则水的内能增加 J;经过多次实验,发现重物A的机械能减少量总是稍大于水的内能增加量,为了使此装置的机械能更多的转化为水的内能,你建议小明采取的措施是 。[重物A的质量及每次下落高度保持不变,]
12.(2022·南通)某品牌能热水器具有电加热功能。太阳能属于 能源,电加热器的功率为2.1kW,则加热两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kW·h;热水器储水100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某天阳光照射水温升高60℃,水吸收的热量为 J,要产生同样多的热量,需要电加热 s。
13.(2022·攀枝花)小华同学为探究家中储水式热水器的效率,观察了该热水器铭牌数据,并记录了热水器某次加热过程的相应数据,如表1、表2。已知水的密度为,比热容为。
表1
储水式热水器
型号:DSZF 电器类别:1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额定频率: 额定容量:
表2
记录时间 水温(℃)
8:00 44
8:10 48
8:30 57
小华分析以上数据,得出水温从44℃上升到57℃的过程中,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 J,热水器消耗的电能W= J,热水器的效率为 。
14.(2022·常州)天然气热水器将40kg的水从15℃加热到65℃,此过程中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84%被水吸收,水吸收热量 J,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 J,需要消耗天然气 kg,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水=4.2×103J/(kg ℃),q天然气=4×107J/kg]
15.(2022·上海市)四冲程热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香炉的内能,加热 1 千克水,使其温度上升 2℃,则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焦。[ c水 4.2 103焦/(千克·℃)]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2·兰州)小华同学选用图甲、图乙所示的装置,探究了冰的熔化及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图丙是由测量数据所绘制的图像。
(1)要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若只探究冰熔化应选用图 (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时,试管口产生“白气”的原因:水蒸气遇冷 成小水珠。
(2)由图丙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的沸点是
(3)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能节省实验时间的方法 。
四、计算题
17.(2022·云南)顺口溜“五月五、过端午、蒸粽子、吃包子、挂菖蒲、佩香囊、赛龙舟”,生动的呈现了某地端午文化习俗。蒸粽子是利用水沸腾产生的蒸气进行加热。若将2.5kg的水加热到沸腾,水温升高了80℃,[c水=4.2×103J/(kg·℃),q煤=3×107J/kg],在此过程中,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采用煤炉加热,煤炉加热水的效率为10%,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3)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18.(2022·大连)用天然气热水器加热水,将40kg水从25℃加热到50℃,完全燃烧 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为 。试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该热水器加热这些水的效率是多少?
19.(2022·梧州)氢燃料具有清洁、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能源之一,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有多批氢能源公交车投放使用。(已知c水=4.2×103J/(kg·℃),q氢=1.4×108J/kg。)问:
(1)质量为0.6kg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质量为500kg、温度为15℃的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3)若这些热量恰好能供某氢能源公交车以140kW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5min,则该氢能源公交车的效率是多少?
20.(2022·桂林)用天然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初温为的水,加热到,此过程中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J?
(2)天然气灶烧水时的热效率是多少?
21.(2022·聊城)食物也是一种“燃料”,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人体内,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人体摄入的能量(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过多或过少,都有损于健康。
(1)某种油炸食品,每可提供的能量约为,假设这些能量全部被质量为、温度为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2)如果上述这些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则能把多少千克的物体提升?(取)
22.(2022·锦州)小明家购买了一台电热水器,铭牌显示:容量是50L,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2000W。[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求:
(1)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2)某次洗浴时,水箱装满初温为20℃的水,正常工作加热到60℃,若热水器的加热效率是84%,则此次加热消耗多少电能?
(3)一天,小明家只有该热水器和额定功率为700W的电饭锅接入电路,它们都正常工作,则标有2000r/(kW·h)的电能表的铝盘4min转了多少转?
一、选择题
1.(2021·齐齐哈尔)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春:“大地养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要吸热
2.(2021·苏州)如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和“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两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组实验中,燃料的质量均应相等
B.每组实验中,杯中物质的质量均应相等
C.甲组实验中,可以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吸热的多少
D.乙组实验中,可以根据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
3.(2021·重庆)如图所示,是载有“天问一号”的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时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汽化现象
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是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火箭喷出燃气后周围空气分子的热运动减缓
D.燃气主要通过热传递使周围的空气内能增大
4.(2021·成都)小帆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从20℃加热至沸腾刚好消耗了4g酒精( )。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乙的吸热能力大于甲的吸热能力
C.0~8min乙吸收的热量为
D.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8%
5.(2021·聊城)关于下列热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气体扩散实验中只有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乙图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丙图用电加热器给食用油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用油的内能增加
D.丁图水蒸气的压力把塞子推出去,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汽油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6.(2021·淄博)暑假期间,小雨家驾驶汽车去海边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前进的动力,由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提供
B.在海边闻到浓浓的海腥味,这是扩散现象
C.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沙子的内能
D.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小
7.(2021·大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的过程
B.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
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会不断升高
8.(2021·广安)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边昼夜温差比沙漠中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
B.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端午佳节煮熟的粽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二、填空题
9.(2021·苏州)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刹车时仍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由于汽车具有 ;轮胎的温度会升高,此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与热机中的 冲程相同,下雪天,需要在公路桥梁等处撒上工业用盐,是为了 (降低/升高)雪水的凝固点。
10.(2021·无锡)用某煤气灶将质量为5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为 J,若消耗的煤气质量为0.16kg,煤气灶烧水时的效率为 。[c水=4.2×103J/(kg ℃),q煤气=4.2×107J/kg]
11.(2021·济宁)完全燃烧140g焦炭所放出的热量有60%被初始温度是10 、质量为10kg的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温将升高到 ℃。([ ,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12.(2021·南京)小明一家驾车旅行,(1)加油时,闻到汽油味,说明分子在 ;(2)图示为车发动机的一个冲程,其能量转化情况是 ;(3)若车的总质量为1.5t,匀速直线行驶9km,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1倍,完全燃烧汽油1L,则1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车所受牵引力是 N,车的工作效率是 %。(ρ汽油=0.8×103kg/m3;q汽油=4.5×107J/kg;g取10N/kg)
13.(2021·阜新)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儿,这是 现象;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利用水 大的特点;汽车导航仪是通过 (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接收导航卫星发射定位信号的。
14.(2021·十堰)如图所示,小明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被点燃,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柴油机的 冲程相同。小明参加了一次长跑,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8.4×106J,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m3的天然气,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50%被水吸收,则在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可将 kg20℃的水烧开。(c水=4.2×103J/(kg ℃);q天然气=4×107J/m3)
15.(2021·百色)某燃气热水器将20kg的水从10℃加热到6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燃气。水吸收的热量 J,热水器的效率是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燃气的热值为4×107J/m3]
三、计算题
16.(2021·宜昌)小明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很想知道家中使用的天然气的热值是多少?但在教材的燃料热值表中没有查阅到。于是,他在家里将装有2kg水的水壶放到天然气灶上去烧,用温度计测量水从20℃加热至80℃的过程中,观察到天然气表的数字变化了0.035m3。他通过上网查阅得知天然气灶的效率约为36%,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2)请你帮小明算出天然气的热值。
17.(2021·大连)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把 的水从50℃加热到90℃,燃烧消耗了7g的酒精。已知酒精的热值为 ,水的比热容为 ,试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完全燃烧7g酒精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3)酒精灯加热这些水的效率是多少?
18.(2021·南县)小华家里用的是天然气灶,他尝试估测该灶的效率。小华用容量为5L的水壶装满水,水的初温是20℃,然后将水烧开。烧水前天然气表的示数是2365.02m3,水刚烧开时天然气表的示数变为2365.12m3,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
m3,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当地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求:
(1)水吸收的热量Q吸(不计水的热量损失);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3)天然气灶的效率η。
19.(2021·河池)为保障全校师生饮水安全,学校安装了热效率达到80%的现代化高效节能锅炉,每天可以提供1.0×103kg开水,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优质煤的热值为3.0×107J/kg,求:
(1)1.0×103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至少需要吸收多少J热量?
(2)每天至少需要完全燃烧多少kg优质煤?
20.(2021·邵阳)下表是李华同学家饮水机的铭牌参数,学习电学知识后,他好奇饮水机的工作原理,请教老师后得到饮水机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当蓄水箱中装满水时,请你帮他解决如下问题: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加热 500W
保温
蓄水箱的容积 1L
(1)蓄水箱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
(2)如果饮水机把蓄水箱中的水从75℃加热到95℃用了210s,求此饮水机的加热效率。( )
(3)铭牌上的保温功率已模糊不清,已知 ,求饮水机的保温功率。
21.(2021·锦州)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日趋成熟。如图所示是利用5G网络实现远程驾驶的纯电动汽车,其质量为1.8t,车轮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为750cm2,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2km,用时10min,这一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为24kW。(汽油热值q=4.5×107J/kg,g取10N/kg)求:
(1)该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2)在这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3)该车百公里消耗电能1.8×108J,若这些能量完全由燃烧汽油来获得,相当于完全燃烧汽油多少千克?
22.(2021·广安)菜油是人们烹饪时常用的材料,最适宜的烹饪温度在150℃到180℃之间。某酒店厨师在炸制酥肉时,将2 的菜油从20℃加热到170℃(未沸腾),求:
(1)菜油吸收的热量[取 ];
(2)如果这些热量由天然气燃烧来提供,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 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全部被菜油吸收,天然气的热值为 )
23.(2021·龙东)每到周末,小晶都去邻居孤寡老人刘奶奶家,帮助老人劈柴、烧水、做饭等。某次烧水时,燃烧了 的木材,刚好把初温为 ,质量为 的水烧开(假设木材能够完全燃烧)。已知当地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木材的热值为 ,水的比热容为 。求:
(1)完全燃烧 木材能放出多少焦耳的热量?
(2) 的水被烧开吸收了多少热量?
(3)小晶烧水的效率是多少?
1 / 1一、选择题
1.(2025·武汉) 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物理奥秘。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冰凉的饮料时,直接加冷水比加冰块的效果更好
B.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白气”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C.用干冰保鲜食物,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D.腌制鸭蛋是通过扩散使食盐进入蛋中
【答案】D
【解析】【解答】A、冰块熔化会吸热使得饮料的温度会在0℃,制冷效果更好,故A错误;
B、白气的本质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干冰保鲜食物是通过升华吸热,故C错误;
D、 腌制鸭蛋 是利用盐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鸡蛋中的,故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1、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结冰;
2、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3、分子热运动的特点:分子无规则运动,肉眼无法观察,常见例子有:气体颜色的改变,味道的扩散;且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
4、升华为固态直接变为液态,会吸收能量,如雪人变小。
2.(2025·兰州)课外活动中,小亮将刚喝完水的空矿泉水瓶的瓶盖拧上但不拧紧,用手握住瓶子的上下两部分,用力迅速拧成图示状态时,瓶盖被弹出并伴有爆响声,同时瓶口内出现白雾。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矿泉水瓶被用力拧成图示形状,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瓶盖弹出前,拧瓶子的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
C.瓶盖被弹出时,瓶内压缩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
D.瓶口内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温度降低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B
【解析】【解答】 A.矿泉水瓶在力的作用下被拧成图示形状,瓶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瓶盖弹出前,拧瓶子时,瓶子体积变小,压缩瓶内气体,是对气体做功,瓶内气体内能增大,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类似,都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瓶盖被弹出时,瓶内压缩气体对瓶盖做功,将自身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使瓶盖获得动能而飞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瓶盖被弹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口处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从而出现白雾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 A.力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还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瓶盖被弹出时,瓶内压缩气体对瓶盖做功,将自身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
D.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瓶口处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从而出现白雾现象。
3.(2025·兰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国家之一。铸造青铜器时,将液态金属倒入模具冷却后形成青铜器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铸造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C.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金属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D.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与“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
【答案】C
【解析】【解答】 AB.液态金属冷却变成青铜器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A,B错误;
C.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现将铜等金属加热至熔点,变成液态,此过程为熔化,液态金属倒入模具冷却后又变回固态,此过程为凝固,故C正确;
D.工匠休息时身上的“汗水逐渐消失”是液态变成气态,此过程是汽化,而“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固态变成气态,此过程是升华,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ABCD.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进而确定吸热还是放热。
4.(2025·新疆) 小杨家的电热水壶的容量为2L,用该电热水壶烧水时,壶内水温低于80℃时,加热效率是90%;壶内水温高于80℃时,加热效率是84%。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若冬天自来水的温度比夏天的低15℃,则该电热水壶把2L的自来水烧开,冬天比夏天多消耗的电能约为( )
A.150kJ B.145kJ C.143kJ D.140kJ
【答案】D
【解析】【解答】由热量计算公式分析可知,冬天和夏天的加热量分别为
所以冬天多吸收的热量
多消耗的电能Q=,故D正确,ABC错误;
综上选D。
【分析】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cmΔt,所以吸收或者释放相同的热量,水比热容大,温度变化低,应用:冷水降温、温水保温.
5.(2025·烟台)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习俗,下列关于粽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煮粽子是通过做功改变粽子的内能
B.煮粽子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刚出锅的粽子很烫是因为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刚出锅的粽子冒的“白气”是由于汽化形成的
【答案】B
【解析】【解答】 A.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粽子的内能,而不是做功。热传递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煮粽子时,粽子吸收热水的热量,内能增大,故A错误;
B.煮粽子时香气四溢,是因为粽子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人们能闻到香味,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刚出锅的粽子很烫是因为它的温度高,内能大,而不是含有的热量多,故C错误;
D.刚出锅的粽子冒的“白气”是由于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而不是汽化现象。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而“白气”是气态水蒸气变成液态小水滴的液化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 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B.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D.“白气”是气态水蒸气变成液态小水滴的液化过程。
6.(2025·达州)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稻谷通常要经历育苗、生长、晾晒和储存四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育苗期,薄膜内壁附有小水珠是汽化现象
B.生长期,傍晚蓄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小保温效果好
C.晾晒时,摊开通风是为了加快稻谷中水的蒸发
D.储存期,稻谷储存不当导致发霉主要是发生物理变化
【答案】C
【解析】【解答】A、育苗期,薄膜内壁附有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
B、生长期,傍晚蓄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放出热量相同时,水降低的温度小,保温效果好,不是比热容小,故B错误;
C、晾晒时摊开通风可以增大稻谷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空气流动,从而加快稻谷中水分的蒸发,故C正确;
D、稻谷发霉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导致有机物发生质变,属于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液化是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进行保温;加快蒸发的方法: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发霉是化学变化。
7.(2025·成都) 小雨探究液体的凝固特点:先在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初温为20℃、质量为100g的水和某液体M,再各放入一个温度传感器,然后使它们冷却凝固。若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用测得的数据绘出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M的比热容为
B.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强
C.在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从20℃刚好降到0℃时,水放出的热量小于M放出的热量
【答案】A
【解析】【解答】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故图中右边的图像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A.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0 t2时间段内,水放出热量:
Q水=c水m水Δt=4.2×103J/(kg ℃)×0.1kg×(20℃-4℃)=6720J;
QM=cM×0.1kg×[20℃-(-4℃)];
Q水=QM;
解得:cM=2.8×103J/(kg ℃),故A正确;
B.因为cM<c水,所以液体M放热能力比水放热能力弱,故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t2 t3时间段,水为液态,t2 t4时间段,两种物质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
D.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热量多,c水>cM,水放出的热量大于M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A.水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0℃,从图中找到水的图像,再根据已知条件中单位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相等,列出热平衡方程求解;
B.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放热能力强;
C.t2 t3时间段,水为液态;
D.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质放出热量多。
二、填空题
8.(2025·兰州)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燃气热水器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洗浴设备,图示为某款燃气热水器的结构、原理图。使用热水器时,先通电,绿色指示灯亮起,再打开冷水阀和燃气管上的燃气阀。之后打开热水阀时,电子点火器点火,燃气在燃烧器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此时红色指示灯亮起,同时风机工作,高温烟气上升,流经热交换器,将从处流入热交换器的冷水加热,产生的热水从处源源不断流出热交换器,低温烟气从排烟管排出。关闭热水阀时,热水器停止加热。该燃气热水器的技术参数如表所示,“额定耗气量”的含义是:热水器正常工作小时消耗的燃气体积。
适用燃气 天然气
热值
额定耗气量
燃气热水器的热效率通常指热水器有效利用热量的效率,能效等级是根据热效率来划分的,其中三级能效的热效率不得低于,二级能效的热效率不得低于,而一级能效的热效率则不得低于。
(1)某次洗浴,热交换器在内将质量为的水的温度升高,则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水的比热容为
(2)此次洗浴,燃气热水器以额定耗气量正常工作。若该过程燃气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为 。
(3)请根据计算判断该燃气热水器的能效等级属于 级。
【答案】(1)
(2);
(3)二
【解析】【解答】 (1)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Δt=4.2×103J/(kg ℃)×100kg×20℃=8.4×106J;
(2)此次洗浴,燃气热水器以额定耗气量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天然气为V=1.8m3/h×
h=0.3m3,则该过程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q天然气V=3×107J/m3×0.3m3=9×106J;
(3)燃气热水器的热效率为:。
故该燃气热水器的能效等级属于二级。
【分析】 (1)根据Q吸=cmΔt求出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Q放=q天然气V求出该过程燃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根据求出燃气热水器的热效率,据此确定该燃气热水器的能效等级。
9.(2025·德阳) 小阳在家使用天然气灶为家人煮面条,他将初温为、质量为的水加热至沸腾(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水吸收的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则天然气的热值为 。
【答案】;
【解析】【解答】水吸收的热量Q=cmΔt= ;天然气的热值。
【分析】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试验:原理为Q=mq;要保证除了燃料的材料不同外,质量相同,
2、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原理为Q=cmΔt。
10.(2025·新疆) 为提高内燃机的效率,科学家在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六冲程发动机。
(1)六冲程发动机在完成传统四冲程后,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 (选填“汽化”或“升华”)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该过程为第五冲程;然后将水蒸气排放到冷凝器内,再次变成水,该过程为第六冲程,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第五冲程中注入的水的内能急剧增加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六冲程汽油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能源。
(2)六冲程发动机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中,有 (选填“1”或“2”)个做功冲程,第四个冲程是 冲程。六冲程发动机的效率是传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倍,则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六冲程发动机比传统四冲程发动机节省燃料约 %(选填“30”或“42”)。
【答案】(1)汽化;热传递;不可再生
(2)2;排气;30
【解析】【解答】(1)水变为水蒸气的过程为汽化,水蒸气温度高,水的温度低,通过 热传递将水的内能增大,石油使用后短时间不能获取,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六冲程中前四个冲程为传统的冲程,存在一个做功冲程,第五冲程,水蒸气推动活塞做功,属于做功冲程,所以存在两个做功冲程,第四冲程属于传统的冲程为排气冲程,结合效率公式,热值公式计算四冲程做功消耗的燃料质量,六冲程做相同的有用功消耗的燃料质量,节省燃料,大约为30%。
【分析】1、汽化为液态变为气态,会吸收热量,如:蒸发;
2、可再生能源:使用后短期可以恢复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内短期不能再生的能源,如核能、化石能源;
3、物质的热值为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计算公式为Q=mq;
4、效率公式。
三、实验探究题
11.(2025·齐齐哈尔) 实验小组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试管中装有适量碎冰,烧杯中盛有适量热水,烧杯中水面略高于试管中碎冰的上表面。组装完成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2)①点燃酒精灯前,对实验装置进行检查,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安装出现错误,该错误是: 。改正错误并检查无其他错误后,继续实验;
②点燃酒精灯后,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计示数。图乙是试管中温度计在某时刻的示数,其读数是 ℃;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绘制试管中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绘制烧杯中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
①分析图丙中图像可知,图丙中 (选填“AB”“BC”或“CD”)段图像能够反映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②分析图丁中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
(4)小明发现,试管中的碎冰完全熔化成水以后,继续加热,时刻以后的温度变化特点与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相同,所以他认为时刻以后试管中的水沸腾了。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5)实验小组对实验进行评估,认为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若重新实验,使用原装置给同样多的碎冰加热,要明显缩短加热时间,对加入烧杯中的水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选填“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答案】(1)自下而上
(2)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3
(3)BC;保持不变
(4)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的水吸热,达到沸点时,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所以小明的结论错误。
(5)提高水的初温
【解析】【解答】 (1)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安装器材时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
(2)①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②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摄氏度的下边,所以其示数为-3℃;
(3)①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BC段是熔化过程;
②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4)我认为结论不正确,理由是: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确定的温度,且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从烧杯中的水吸热,达到确定的温度时,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5)要明显缩短加热时间,同时要能使装有碎冰的部分浸在水中通过水浴加热,使碎冰受热均匀,所以可以适当提高烧杯中水的初温。
【分析】 (1)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实验过程中要用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外焰的位置,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据此分析;
(2)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先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注意液面位置,再读数;
(3)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4)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据此分析;
(5)要明显缩短加热时间,同时要能使装有碎冰的部分浸在水中通过水浴加热,据此分析。
12.(2025·南充)某科创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ˊ 92 94 96 97 98 98 98
(1)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知水的沸点为 ℃;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中的实线a所示,若将水置于密闭的容器(如高压锅)中探究,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 (选填“b” “c”或“d”);
(3)实验后,整理器材发现,灯中的酒精明显减少,引发同学们探究酒精的利用率,实验测得燃烧5g酒精使200g水升高40℃(水未沸腾),则酒精的利用率为 。(c水 = 4 . 2 × 103J / (k g· 0C) ,酒精的热值为3×107J/ kg)
【答案】(1)98
(2)b
(3)22.4%
【解析】【解答】 (1)由表格中数据知道,水沸腾后,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
(2)若将水置于密闭的容器(如高压锅)中探究,气压高,水的沸点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b;
(3)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g ℃)×0.2kg×40℃=3.36×104J,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mq酒精=5×10-3kg×3×107J/kg=1.5×105J,
此过程的效率为。
【分析】 (1)水沸腾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水的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2)液体沸点随上方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3)根据公式Q吸=cm(t-t0)可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利用Q放=mq求出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利用效率公式得到酒精的利用率。
四、计算题
13.(2025·辽宁)某同学家中的电热水壶标有“220V 880W”。求:
(1)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I;
(2)电热水壶的电阻R;
(3)电热水壶正常工作min消耗的电能W;
(4)1kg的水从升高到吸收的热量。[]
【答案】(1)解:根据P=UI得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为:
;
(2)解:根据可知,
电热水壶的电阻为:;
(3)解:电热水壶正常工作t=5min=300s消耗的电能为:
W=Pt=880W×300s=2.64×105J;
(4)解:水吸收的热量为:
Q吸=c水mΔt=4.2×103J/(kg ℃)×1kg×(70℃-20℃)=2.1×105J。
【解析】【分析】 (1)由电热水壶铭牌可知,其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880W,由P=UI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其电阻。
(3)由W=Pt可以求出它消耗的电能。
(4)根据Q吸=c水mΔt得出水吸收的热量。
14.(2025·威海) 小明和爸爸质量共120kg,骑着一辆质量为300kg(含装备)的三轮摩托车,沿318国道从成都前往拉萨旅行。水平骑行时每只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0.02m2(g取10N/ kg)
(1)水平骑行时,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是多少?
(2)在海拔约5000m的米拉山垭口烧水,用燃气炉将质量2.5kg、初温为3℃的水加热至沸腾(水的沸点为83℃)。若燃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3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共用掉多少燃气?[,]
【答案】(1)解: 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F=G=m总g=420kg×10N/kg=4200N
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强
(2)解:水吸收热量Q吸=c水m水Δt=4.2×103J/(kg·℃)×2.5kg×(83℃-3℃)=8.4×105J
燃气释放热量
燃气质量
【解析】【分析】(1) 小明和爸爸质量共120kg,骑着一辆质量为300kg ,总质量为420kg,根据重力公式计算总重力,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力F=G,根据压强公式F=Ps计算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热量公式Q吸=c水m水Δt计算水吸收热量;结合效率公式计算燃气释放热量;结合热值公式计算燃气质量。
15.(2025·黑龙江) 小君家中有一个电热壶,这个电热壶的参数如下表所示。他想知道此电热壶的热效率,他将温度为20℃、1.8L的水倒入壶中,测量出水加热到100℃所需的时间为6min。请根据题中的信息计算:
额定容量 1.8L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1850W
频率 50Hz
(1)电热壶中水的质量。
(2)壶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3)电热壶的热效率。
【答案】(1)解: 水的体积,由可得,水的质量:
答: 电热壶中水的质量为1.8kg。
(2)解:水吸收的热量:
答:水吸收的热量为6.048×105J。
(3)解: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1850W,6min消耗的电能为:
该电水壶的效率为:
答:电热壶的热效率为90.8%。
【解析】【分析】 (1)由铭牌可知电水壶的标定容量即水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变形m=ρV计算水的质量;
(2)根据Q吸=cm(t-t0)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3)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P=Wt求出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根据计算电水壶的效率。
16.(2025·宜宾) 中医药是中国传承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如图甲是一款小型的电热煎药壶,额定电压为220V,有高温、低温两个档位,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当双触点选择开关接触A、B时为断开状态。、是两个阻值不变的电热丝,,,。
(1)判断并简要说明使用低温挡工作时开关应接触B、C还是C、D?
(2)计算使用低温挡工作时的功率是多少?
(3)计算使用高温挡工作1min,电流做功是多少?
(4)采用低温挡加热已煎好的某种中药液。已知该中药液比热容为,质量为200g,加热8min,温度从5℃升高到45℃。请计算此过程的加热效率(加热过程中药液蒸发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答案】(1)解: 由图乙可知,当双触点选择开关接触B、C时,R1接入电路,当双触点选择开关接触C、D时,R1、R2并联接入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R1、R2并联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任意一个并联的电阻,所以R1、R2并联接入电路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此时电热煎药壶处于高温挡,则当双触点选择开关接触B、C时,电热煎药壶处于低温挡。
(2)解: 当双触点选择开关接触B、C时,电热煎药壶处于低温挡,R1接入电路,由可知,低温挡工作时的功率为:
答: 低温挡工作时的功率为100W。
(3)解: 使用高温挡时,R1、R2并联接入电路,工作1min,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电流做功为:
答: 使用高温挡工作1min,电流做功为3 x 104J。
(4)解:该中药液比热容为,质量为200g,温度从5℃升高到45℃,中药液吸收的热量为:
低温挡加热8min,消耗的电能为:
此过程的加热效率为:
答: 此过程的加热效率为66.6%。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当开关接触B、C时,只有R1接入电路,当开关接触C、D时,电热丝R1与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电阻规律,结合分析煎药壶的工作状态;
(2)已知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根据求使用低温挡工作时的功率;
(3)已知电源电压和R1、R2的阻值,根据求使用高温挡工作1min,电流做的功;
(4)已知该中药液的比热容、质量、初温和末温,根据求出中药液吸收的热量;根据求出低温挡加热8min消耗的电能;根据求出此过程的加热效率。
17.(2025·山东) “五一”假期,小明随家人驾驶电动汽车前往营地据营。该车可对外供电。输出电压220V,最大输出功率3300W。家人将标有“220V 1000W”的电热水壶接入电动汽车供电电路,把1kg水从20℃加热至100℃用时6min。该车平均速度和每100km平均随耗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c水=4.2×103J/(kg·℃)),求:
平均速度(km/h) 30 60 90 120
每100km平均能耗/(kW·h) 100 120 132 150
(1)电动汽车对外供电时的最大输出电流;
(2)加热过程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3)加热过程电热水壶的效率;
(4)烧水消耗的电能可供电动汽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路程。
【答案】(1)解: 已知输出电压220V,最大输出功率3300W,则最大输出电流。
(2)解: 电热水壶功率 ,时间 ;
加热过程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3)解: 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t-t0)=4.2×103J/(kg·℃)×1kg×(100℃-20℃)=3.36×105J;
加热过程电热水壶的效率。
(4)解:表格显示,车速30km/h时,每100km消耗电能100 kW·h,即每公里能耗1kW·h,可行驶路程。
【解析】【分析】 (1)根据计算电动汽车对外供电时的最大输出电流。
(2)根据W壶=P壶t计算加热过程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
(3)加热过程电热水壶的效率,首先根据Q吸=cmΔt计算计算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计算电热水壶的效率。
(4)可行使路程=。
18.(2025·天津市)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用额定功率为300W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如图所示。在电加热器正常工作时,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质 质量/ kg 初温 加热时间/s 末温/℃
水 0.3 20 120 40
已知 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电加热器的效率。
【答案】(1)解:。
(2)解: 。
【解析】【分析】 (1)根据Q吸=cmΔt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W=Pt求出电加热器消耗的电能,根据效率公式求出电加热器的效率。
19.(2025·苏州)用煤气炉将 4kg 的水从20℃加热到70℃,消耗煤气 0.05kg。已知煤气的热值4.2x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气炉加热的效率。
【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
(2)解: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解: 煤气炉加热的效率:。
【解析】【分析】 (1)已知水的比热容、质量和初温度、末温度,利用Q吸=c水m水(t-t0)可以得到吸收的热量;
(2)已知煤气的热值和质量,根据Q放=mq煤气得到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水吸收的热量与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就是煤气灶的效率。
20.(2025·广安)“五·一”假期,小莉一家出去旅游。汽车通过一条长2400m的隧道,用时120s,消耗0.1kg的汽油,汽车通过隧道牵引力做的有用功为。(汽油的热值)求:
(1)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
(2)完全燃烧0.1kg汽油放出的热量;
(3)汽车通过隧道发动机的效率。
【答案】(1)解: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
(2)解: 完全燃烧0.1kg汽油放出的热量
(3)解: 汽车通过隧道牵引力做的有用功
汽车通过隧道发动机的效率
【解析】【分析】 (1)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根据Q放=mq进行计算。
(3)根据计算发动机的效率。
五、综合题
21.(2025·齐齐哈尔)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图甲是某品牌小型电中药锅,图乙是其工作电路简化的等效电路图,通过开关和的不同状态组合,可以实现三挡加热功能。定值电阻都是发热电阻,其中。该电中药锅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求:
额定电压/V 220
额定功率/W 高温挡880
中温挡440
低温挡220
(1)当闭合开关,将开关接时,电中药锅使用的是 (选填“低温”“中温”或“高温”)挡;
(2)将药液从加热到的过程中,药液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使用该电中药锅的中温挡正常工作,加热,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4)的阻值是多少?
【答案】(1)高温
(2)解:药液吸收的热量
(3)解:加热,消耗的电能为
(4)解:低温挡时,总电阻为;
则的阻值。
【解析】【解答】(1) 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R1、R2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电中药锅处于高温挡;
当开关S1断开、S1接b时,R1、R2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总功率最小,电中药锅处于低温挡;
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只有R1工作,电中药锅处于中温挡;
【分析】 (1)由图乙可知,当开关S1闭合、S2接a时,R1、R2并联;当开关S1闭合、S2接b时,只有R1工作;当开关S1断开、S1接b时,R1、R2串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可知电中药锅高温挡、中温挡和低温挡的电路连接;
(2)根据Q吸=cmΔt求出药液吸收的热量;
(3)根据W=Pt求出消耗的电能;
(4)根据低温挡功率和可求出低温挡工作时,R1、R2的串联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R2的阻值。
22.(2025·陕西)2025年5月15日,全国最大光伏能源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在广州南沙正式命名为“远海口”轮,并交付首航,如图所示。该船采用先进(液化天然气)双燃料主机,日常运行时,使用天然气,燃油作为应急补充。该船还配备峰值输出功率302.8千瓦的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为目前同类船舶装载的最大光伏发电系统。
(1)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2)阳光每天中午平均照射3h,该船上的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以峰值功率能发电多少度?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约为20%,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为2.5,中午时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功率为1200,船上至少铺设了多少块太阳能电池板?
(3)若运输量相同的传统燃油汽车运输船某次航行需要消耗1000t燃油,“远海口”号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航行相同的航线,燃料全部用天然气,需要消耗液化天然气的质量为620t。已知宣传“远海口”号主机可节省不少于20%的能耗(能耗指的是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总热量),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对该主机的宣传是否真实?(燃油的热值为,液化天然气的热值为)
【答案】(1)电
(2)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以峰值功率照射3h能发电
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功率
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
船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个数块,向上取整即块
(3)解:传统燃油汽车船运输过程中完全燃烧燃油产生的能量
“远海口”号双燃料汽车运输船运输过程中完全燃烧天然气产生的能量
新型汽车运输船比传统燃油汽车运输船能节省能耗
对该主机的宣传是真实的
【解析】【解答】(1)太阳能光伏板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装置。
【分析】(1)能量转化:根据物体起始状态具有的能量和最终状态具有的能量进行判断,如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根据W=Pt计算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以峰值功率照射3h的发电量;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功率等于接收功率和面积的乘积,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功率,所以铺设太阳能板数为总能量单块太阳能发电功率的比值,即;
(3)根据热值公式Q=mq计算传统燃油汽车船运输过程中完全燃烧燃油产生的能量;同理计算天然气产生的能量;新型汽车运输船比传统燃油汽车运输船能节省能耗,据此判断宣讲的内容。
一、选择题
1.(2024·通辽)“火锅”是通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下列与吃火锅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冻肉卷变软是冰熔化现象
B.锅内冒出“白气”是水的汽化现象
C.汤汁越煮越少是水升华现象
D.煮熟食材是做功改变内能的过程
【答案】A
【解析】【解答】A.冰冻肉卷变软是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
B.锅内冒出“白气”是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汤汁越煮越少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煮熟食材是汤和食物存在温度差,食材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凝固为液态变化为固态,释放热量,如结冰;
2、熔化为固态变化为液态,吸收热量,如雪消融;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如钻木取火、搓手取暖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用酒精灯热水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4、液化为气态变为液态会释放热量,如水蒸气、露珠。
2.(2024·巴中)如图所示,青瓦是古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制瓦工艺有上千年的历史。制瓦工艺分为成坯、晒制、高温烧制等诸多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瓦片的内能
C.烧制青瓦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瓦上定型切割,瓦的密度变小
【答案】B
【解析】【解答】A.热量只能通过吸收(或者放出)来描述,故A错误;
B.高温烧制时,瓦片和火焰存在温度差,所以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瓦片的内能,故B正确;
C.燃料的热值与燃料是否充分燃烧、质量都无关,故C错误;
D.密度和物体的种类有关,砖头切割,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密度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至于材料本身以及材料状态有关。
2、物质的热值为单位质量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3、热传递是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3.(2024·遂宁)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对煮粽子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锅周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
C.粽子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
D.“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解析】【解答】A.锅周边“白气”的形成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
B.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粽子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故C错误;
D.“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B.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判断;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D.根据分子运动的知识判断。
4.(2024·淄博)如图,玻璃瓶内有少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瓶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瓶内打气,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瓶内空气的内能
B.瓶塞跳起时,瓶内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是汽化现象
D.瓶塞跳起过程与热机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答案】B
【解析】【解答】A.向瓶内打气,活塞压缩空气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瓶内空气的内能,故A错误;
B.瓶塞跳起时,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瓶内空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B正确;
C.烧瓶内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瓶塞跳起过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热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似,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
B.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判断;
C.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D.热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2024·泰安)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如甲图,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②如乙图,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下方可挂起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③如丙图,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
④如丁图,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B
【解析】【解答】①根据甲图可知,水吸收酒精灯火焰的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试管内的水内能增大,故①正确;
②根据乙图可知,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下方可挂起重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②正确;
③根据丙图可知,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③错误;
④根据丁图可知,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④正确。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①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包括热传递和做功;
②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③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分析;
④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判断。
6.(2024·兰州)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等水沸腾后,可以看到蒸汽把软木塞顶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水内能的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B.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C.蒸气把软木塞顶跑的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排气冲程
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答案】B
【解析】【解答】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水的内能是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A不符合题意;
BC.蒸气把软木塞顶出时,消耗了内能,实现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相当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物体加热时,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对外做功,转化为机械能;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7.(2024·南通)《天工开物》记载了古人炒蒸油料的场景,如图,下列过程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木炭燃烧时热值不变 B.蒸煮——油料含有的热量增加
C.翻炒——目的使油料受热均匀 D.飘香——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解析】【解答】 A.加热——木炭燃烧时热值不变,因为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决定于燃料的种类,与质量和燃烧情况等无关,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是一个状态量,热量描述了物体发生热传递时,传递能量的多少,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翻炒——目的使油料受热均匀,故C正确不合题意;
D.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热值的特性判断;
B.根据热量的定义判断;
C.搅拌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
D.根据分子运动的知识判断。
8.(2014·成都)《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答案】D
【解析】【解答】解: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A错误;
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扩散慢,故B错误;
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故C错误;
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分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所以分子动能会变大,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9.(2024·哈尔滨) 如图是探究“晶体熔化规律”和“液体沸腾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用“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B.为了得到普遍规律,两个实验均应进行多次实验
C.两个实验都需要记录加热时间
D.甲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所有金属的熔化特点
【答案】D
【解析】【解答】A、“水浴加热法”可以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A正确
B、 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应进行多次实验,B正确
C、 两个实验都需要记录加热时间 记录熔化的温度时间曲线,沸腾的时间温度曲线,C正确
D、绝大多数金属的熔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 甲实验装置不可以探究所有金属的熔化特点 ,D错误
综上选D
【分析】根据熔化、沸腾的试验填空
水沸腾的温度时间特性:水到达沸点时的特点为加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气泡由小变大;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标准气压,沸点低于100℃
探究水沸腾(晶体熔化)温度时间曲线试验:实验仪器的安装遵循从下而上、从左至右的安装顺序,所以安装顺序为铁架台、酒精灯、铁圈、烧杯、温度计,以酒精灯外焰加热物体,使用仪器还有秒表,记录液体的温度时间曲线;
熔化温度时间曲线识别:物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熔点),但是需要不断吸热,此阶段处于固液共存态
10.(2024·青海) 与固体燃料相比,液体燃料火箭无需人工雕刻火药。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液态甲烷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之一,其密度约为0.42×103kg/m3,热值为5.0×107J/kg。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热值为3.0×107J/kg,下列关于液态甲烷和酒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酒精的密度比液态甲烷的密度小
B.液态甲烷燃烧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相同体积的液态甲烷和酒精,液态甲烷的质量更大
D.10kg的液态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0×108J
【答案】D
【解析】【解答】 AC.由题可知,酒精的密度大于液态甲烷的密度;相同体积的液态甲烷和酒精,由m=ρV可知,酒精的质量更大,故A、C错误;
B.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D.10kg的液态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放=mq=10kg×5.0×107J/kg=5.0×108J,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 AC.由题可知,酒精的密度与液态甲烷的密度关系;体积相同时,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它们的质量关系;
B.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根据Q放=mq求10kg的液态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1.(2024·烟台)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含着物理奥秘,对以下生活实例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向地面洒水可以降温,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B.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气压使液体的沸点降低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A
【解析】【解答】 A.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水变成水蒸气,是蒸发,蒸发吸收热量,故A正确;
B.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
C.高压锅的原理是通过增大气压使液体的沸点升高,故C错误;
D.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 A.根据蒸发吸热判断;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液体沸点随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
D.改变内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12.(2024·重庆市)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拍摄的“中国年·中国味”活动情境,对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说明汽化不需吸热
C.汤圆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D.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解答】A.墨迹未干的春联墨香四溢,是墨香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即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A错误;
B.停止加热砂锅煲继续沸腾,是因为砂锅煲的余温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沸腾,故B错误;
C.汤圆上方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
D.敲鼓时,听到的声音由鼓的振动产生的,激昂欢快的迎新鼓声是敲鼓时鼓面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由振动产生。 分子间有引力 和斥力。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其过程称之为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反之,汽化是吸热过程)。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13.(2024·自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温度从热量高的物体传递给热量低的物体
C.0℃冰块的分子不做热运动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区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流动性好,容易发生热交换
【答案】A
【解析】【解答】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符合题意;
B.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差,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B不符合题意;
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运动,0℃冰块的分子做热运动,C不符合题意;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沙漠地区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吸收或放出热量后,温度变化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传递时,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比热容越大, 吸收热量后,温度变化小。
14.(2024·南充)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主要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丙图双手互搓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D.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然机的压缩冲程
【答案】B
【解析】【解答】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主要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A错误;
B.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B正确;
C.丙图双手互搓取暖,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C错误;
D.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两个气门关闭,则这是内然机的做功冲程,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判断;
B.根据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判断;
C.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D.根据气门的开合和活塞的运行方向确定冲程名称。
二、填空题
15.(2024·巴中)小丽去郊游,上车时闻到汽油味,这是 现象。通过交流得知该车的发动机为汽油机,若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r/min,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 次功。如果汽油机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500g汽油,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释放的热量为 J(q汽油=4.6×107J/kg)。
【答案】扩散;10;2.3×107
【解析】【解答】(1) 小丽去郊游 ,她能够闻到汽油的味道,这是汽油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
(2)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 1200r/min ,即每分钟转动1200圈,则每秒钟转动圈数:,因此每秒对外做功次数:;
(3)汽油放出的热量。
【分析】(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2)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飞轮传动2圈;
(3)根据计算汽油放出的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
16.(2024·兰州) 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待水温升至60℃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
(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
(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条件:
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锅内水面;
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腾后,玻璃杯中的水 (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 并且 ;
(4)小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相同热源对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不同液体A、B同时加热,“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丙可知, (选填“A”或“B”)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②本实验中,小怡是用 (选填“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答案】(1)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
(2)A
(3)相同;不沸腾;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4)B;加热时间的长短
【解析】【解答】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根据图像,温度计玻璃泡与容器底部接触,使用错误;
(2)根据图乙,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从偏大的一侧看,示数偏大,按A情景读取的,结果偏大;
(3)将热源换成电火锅,进行实验,
②当锅中的水沸腾后,用温度计测量,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相同,但玻璃杯中的水不沸腾,是玻璃杯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则沸腾时,需要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4)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得出图丙;
①根据图丙,在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B液体的温度变化小,吸热能力更强;
②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分析】(1)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
(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
(3)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4)质量和吸收热量相同时,温度差越小,吸热能力越强。
四、计算题
17.(2024·泰安)某地利用地热资源建立温泉浴池。某温泉池注入了的水,初始水温为42℃,一段时间后水温降至30℃,放出的热量为,已知。求:
(1)的大小;
(2)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与的大小相等。
【答案】(1)解:根据题意可知,放出的热量Q=c水m(t-t0)=4.2×103J/(kg·℃)×6×103kg×(42℃-30℃)=3.024×108J。
(2)解:根据题意可知,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放=Q=3.024×108J;
天然气的体积。
【解析】【分析】(1)根据Q=c水m(t-t0)计算放出的热量;
(2)根据计算天然气的体积。
(1)放出的热量
Q=c水m(t-t0)=4.2×103J/(kg·℃)×6×103kg×(42℃-30℃)=3.024×108J
(2)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Q放=Q=3.024×108J
天然气的体积
18.(2024·镇江)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沿平直公路以的速度匀速行驶,从处到处用时,此过程中汽油燃烧释放热量的用于驱动汽车匀速行驶,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设汽油在汽缸内完全燃烧,且热值近似取。
(1)求、两地间的距离。
(2)求在上述行驶过程中:
牵引力对汽车所做的功。
消耗的汽油质量。
(3)从处开始,司机关闭发动机,汽车滑行至处停止。在此过程中,汽车通过动能回收装置将动能减少量的转化为电能,若这些电能可供功率为的用电器持续工作,求汽车在处时的动能。
【答案】(1)解: 根据可得,、两地间的距离:
答:、两地间的距离为。
(2)解: 汽车匀速行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所以牵引力所做的功:;
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
消耗的汽油质量:
答:在上述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对汽车所做的功为。消耗的汽油质量为。
(3)解: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汽车在处时的动能:。
答:汽车在处时的动能为
【解析】【分析】(1)利用s=vt计算A、B两地间的距离。
(2)①根据二力平衡条件F=f计算汽车受到的牵引力,然后利用W=Fs计算牵引力所做的功;
②利用效率公式计算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再利用计算消耗的汽油质量。
(3)利用求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计算汽车在B处时的动能大小。
19.(2024·聊城)随着新能源政策的引导及风力发电、并网等技术的发展,我国风力发电开发走在了世界前列,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一。某地有一风力发电站,其中一台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约为1.8×104J,1年内提供的电能约为4.8×1011J。求:
(1)若该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70%被水吸收,可以使100g常温下的水升高多少摄氏度 ;[c水=4.2×103J/(kg·℃)]
(2)若该风力发电机1年内提供的电能改由火力发电机来提供,且火力发电机工作时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约40%转化为电能,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炭 。(煤炭的热值q约3.0×107J/kg)
【答案】(1)30℃
(2)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水吸收能量为;
则水升高的温度为。
(2)根据题意可知,煤炭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
需要煤炭的质量为。
【分析】(1)根据计算水吸收的热量,根据计算水升高的温度;
(2)根据计算煤炭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计算需要煤炭的质量。
(1)若该风力发电机1s内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并有70%被水吸收,水吸收能量为
升高的温度为
(2)火力发电机工作时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约40%转化为电能,则煤炭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
需要煤炭的质量为
20.(2024·常州)中国工程师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液态燃料,作为第19届亚洲运动会主火炬的燃料.工程师在科普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同学们演示模拟实验,测量该燃料的热值.
①在空酒精灯内加入适量该液态燃料,得到“燃料灯”;
②在空烧杯内加入1kg水,测得水的初温为31℃,点燃“燃料灯”开始加热;
③当水恰好沸腾时,立即熄灭“燃料灯”,测得“燃料灯”消耗燃料30g。
已知实验时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用该装置加热水的效率为42%。求:
(1)此过程中,烧杯内水吸收的热量.
(2)该液态燃料的热值.
【答案】(1)解:烧杯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2)解:该液态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该液态燃料的热值为
【解析】【分析】 1)在空烧杯内加入1kg水,测得水的初温为31℃,沸腾时水温为100℃,根据
计算 烧杯内水吸收的热量
2) 该液态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该液态燃料的热值为
五、综合题
21.(2024·广州) 如图是燃气灶烧水的情境和该燃气灶灶头的示意图。
(1)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为了安全和警示,通常会向天然气中加入臭味剂。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表明 (选填“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有斥力”或“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拧动点火装置,天然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天然气不会从进口处外泄,原因是:天然气的喷入导致进口处的天然气流速 (选填“大”“小”),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
(3)壶中装有密度为、质量为的水,则壶中水的体积为 。根据,若天然气的热值,完全燃烧的天然气放出热量为 J,其中的热量被水吸收,已知水未沸腾,比热容为4.2×103J/(kg·℃),则水的温度升高了 ℃。
【答案】(1)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2)大;小于
(3);;20
【解析】【解答】(1)拧动点火装置,若燃气未点燃,会闻到臭味,这是臭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臭味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因为流体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进口处天然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天然气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向燃烧头,而天然气不会向空气中泄漏。
(3)壶中装有密度为1.0×103kg/m3、质量为2kg的水,则壶中水的体积为:
;
完全燃烧V=1.0×10-2m3的天然气放出热量为:
Q放=qV=4.2×107J/m3×1.0×10-2m3=4.2×105J,
根据Q吸=c水m水Δ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为:
。
故答案为:(1)分子做无规则运动;(2)大;小于;(3)2×10-3;4.2×105;20。
【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3)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体积;根据Q放=qV求出完全燃烧V=1.0×10-2m3的天然气放出热量,利用Q吸=c水m水Δt求出水升高的温度。
一、选择题
1.(2023·聊城)下列是对一些日常现象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有关
B.刚烧开的水非常热,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热量
C.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柴油机比汽油机的效率高,可以消耗更少的燃料
【答案】A
【解析】【解答】 A、水的比热容大,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所以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有关,故A正确。
B、刚烧开的水非常热,是因为水的温度比较高。故B错误
C、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说明了大气压力的作用,故C错误。
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指柴油的利用率比汽油的利用率高,故D错误。
答案为:A
【分析】(1)水的比容较大,能够调节气候。
(2)刚烧开的水非常热,表明温度比较高。
(3)吸盘是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工作。
(4)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是因为柴油的利用率比汽油的利用率高。
2.(2023·长沙)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
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
【答案】B
【解析】【解答】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内能越多,A不符合题意;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B符合题意;
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但热值保持不变,C不符合题意;
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质量减小,砖的密度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越大;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和质量无关;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一般保持不变。
3.(2023·内江)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闻到花香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图乙中,让笔杆热起来,只能采用做功的方式
C.图丙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图丁中,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A
【解析】【解答】A.图甲中,闻到花香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图乙中,让笔杆热起来,可以采用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故B错误;
C.图丙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
D.图丁中,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规律即可。
4.(2023·盘锦中考) 下列与热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C.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解答】A.霜是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露珠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体发生液化现象,向外放热,故B错误;
C.冰熔化时,温度不变,不断吸热则内能变大,故C错误;
D.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B.液化向外放热;
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D.根据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判断。
5.(2023·日照)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海滨旅游城市,素有“东方太阳城”的美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日照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原因是海水的比热容小
B.海上薄“雾”观日出,浪漫又神奇,“雾”是海水放热汽化而成
C.露营海滩,听“惊涛拍岸”,“拍岸声”是空气振动发出的
D.“日照绿茶,香飘万家”,闻到茶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D
【解析】【解答】
A、 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即沙子温度更高;夜晚,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温度下降的多,即沙子温度更低;所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故A错误。
B、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而成,故B错误。
C、拍岸声是岩石振动发出的声音,故C错误。
D、闻到香味及各种味道都是扩散现象,实质是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答案为:D
【分析】
(1)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是较大的。
(2)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
(3)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空气是传递声音的介质。
(4)扩散现象实质是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6.(2023·大庆) 中国传统节日制作特色美食的过程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春节煮水饺时,开大火能使敞口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升高
B.元宵节炸元宵时,使用油炸是因为油的熔点高
C.端午节煮粽子时,粽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中秋节烘烤月饼时,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月饼的内能
【答案】C
【解析】【解答】
A、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没有变化则沸点不发生改变,故A错误。
B、食用油是液体,有沸点没有熔点,故B错误。
C、闻见花香,闻见各种味道都是分子热运动,实质就是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烘烤月饼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月饼的内能,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大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
(2)液体有沸点,没有熔点。
(3)分子热运动的实质是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4)做功和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7.(2023·通辽)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小明用饮料瓶自制了火箭模型,如图所示,他在瓶子的内侧壁安装了一个遥控电火花发生器,按下按钮会产生电火花。演示时从瓶口喷入雾状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纸筒立即飞出,关于此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酒精不完全燃烧时热值变小
D.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
【答案】A
【解析】【解答】 A.纸筒飞出后,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纸筒的机械能,此时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A正确;
B.能闻到酒精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热值大小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是否完全燃烧无关,故C错误;
D.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根据分子运动的知识判断;
(3)根据热值的影响因素判断;
(4)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2023·北京)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答案】D
【解析】【解答】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减少,B不符合题意;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内能对外做功时,转化为机械能;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9.(2023·黄冈)我国幅员辽阔,人文自然资源丰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火焰山沙石比热容大
B.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边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黑龙江哈尔滨寒冷的冰雕不易融化,是因为冰雕没有内能
D.山东潍坊的潍柴内燃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答案】B
【解析】【解答】A.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昼夜温差大,是因为火焰山沙石比热容小,A不符合题意;
B.云南大理的蝴蝶泉边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符合题意;
C.黑龙江哈尔滨寒冷的冰雕不易融化,是因为没到达熔点,C不符合题意;
D.山东潍坊的潍柴内燃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比热容较小时,吸收热量后,温度变化大;闻到气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晶体熔化需要到达熔点。
二、多选题
10.(2023·潍坊)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晶体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晶体材料的熔点为
B.在BC段,该晶体材料的内能保持不变
C.在AB段,该晶体材料的分子热运动变剧烈
D.该晶体材料的比热容为
【答案】C,D
【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晶体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则该晶体的熔点为50℃,故A错误;
B.在BC段不断吸收热量,则该材料的内能变大,故B错误;
C.在AB段,该晶体材料的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故C正确;
D.根据Q=cmΔt可知,该物质的比热容为:,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A.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C.根据分子运动的影响因素判断;
D.根据公式计算晶体的比热容。
11.(2023·北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小球具有机械能,而不具有内能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答案】C,D
【解析】【解答】A.运动的小球具有机械能,还具有内能,A不符合题意;
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不符合题意;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符合题意;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的比热容较大, 吸收热量后,温度变化小。
三、填空题
12.(2023·天津市)热爱劳动的津津学做天津特色菜“贴饽饽熬鱼”。烹饪时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来增大食材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锅内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小水滴(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热传递;液化
【解析】【解答】(1)烹饪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食材的内能;
(2)锅内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滴。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①做功,本质为能量的转化了;②热传递,本质为能量的转移;
(2)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13.(2023·威海) 2023年5月30日,在酒泉基地发射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燃料舱内的液态氢的热值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液态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60%被水吸收,水温升高了,则水的质量为 。(,)
【答案】不变;40
【解析】【解答】(1)“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燃料舱内的液态氢的燃料种类不变,则它的热值不变;
(2)液态氢计算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1.4×108J/kg×0.1kg=1.4×107J;
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η=1.4×107J×60%=0.84×107J;
那么被加热水的质量:。
【分析】(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性质,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2)首先根据Q放=qm氢计算燃烧放出的热量,再根据Q吸=Q放η计算水吸收的热量,最后根据计算水的质量。
14.(2023·陕西)在标准大气压下,使用煤气灶将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不计热量损失,此过程需要完全燃烧 kg的煤气,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未使用完的煤气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比热容,煤气的热值]
【答案】;;热传递;不变
【解析】【解答】根据水的比热容,计算吸收的热量Q=cmΔt=4.2×103J/(kg·℃)×2kg×(100℃-20℃)=6.72×105J;消耗的燃料为,通过加热过程,是热传递改变了内能;未用完的燃料的热值不变。
【分析】根据物体的比热容大、质量和温度差的常乘积计算热量;根据热量和热值的比值,计算质量;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一般不变。
15.(2023·菏泽)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5℃的一壶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 J的热量,加热过程需要燃烧的天然气,则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的 %被水吸收。[天然气的热值取,水的比热容为]
【答案】6.3×105;30
【解析】【解答】(1)用热量公式可得,Q=cmΔt=4.2×103J/(kg. ℃ )×2kg×75℃=6.3×105J。
(2)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为Q=qm=4.2×107J/m3×0.05m3=2.1×106J,被水吸收的热量占总热量的比
【分析】(1)可以直接利用热量公式求出答案。
(2)先求出天然气放出热量,然后用水吸收热量除以天然气热量。
16.(2023·巴中)小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某品牌小汽车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则1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 次,当汽车在加油站加油时,司机能闻到很浓的汽油味,是 现象。如果汽车在某段时间内消耗了210g汽油,则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 ,这些热量能让100kg的水温度升高 。(,不计热量损失)
【答案】20;扩散;;23
【解析】【解答】(1)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则每分钟转动:2400÷2=1200转,那么1s内对外做功次数:1200÷60=20次;
(2)当汽车在加油站加油时,司机能闻到很浓的汽油味,是扩散现象。
(3)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汽油=4.6×107J/kg×0.21kg=9.66×106J,
则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9.66×106J,
那么水升高的温度:。
【分析】(1)在四冲程内燃机中,一个工作循环完成4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2圈,做功1次;
(2)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为扩散;
(3)首先根据Q放=qm汽油计算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然后根据Q吸=Q放计算水吸收的热量,最后根据计算水升高的温度。
17.(2023·长春)长春市某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堂”,既能减轻上班族的家务负担,又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居民乐享幸福“食”光。
(1)走进食堂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 现象;
(2)燃烧天然气烹饪食物,食物内能的增加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
(3)天然气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 能,其热值 ;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时,燃料的利用率 ;
(4)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 能源。
【答案】(1)扩散
(2)热传递
(3)内;不变;减小
(4)不可再生
【解析】【解答】(1)走进食堂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
(2)燃烧天然气烹饪食物,食物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3)天然气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其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因此保持不变;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时,那么被利用的能量减小,则燃料的利用率减小;
(4)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分析】(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改变内能的方式:①做功,本质为能量的转化;②热传递,本质为能量的转移;
(3)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根据比值的性质解答。燃料的利用率=;
(4)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否则,为不可再生能源。
18.(2023·福建)如图所示,民间有“做白裸迎新春”的传统习俗。制作白耀时,先将浸泡过的米放在木桶中蒸熟,再放入石白中用木澈嚏打,最后搓揉成形。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蒸米时,木桶中米内能的增加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完全燃烧10kg的干木柴能释放出 J的热量。(干木柴的热值为1.2×107J/kg)
(2)蒸米时,从木桶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米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 。
(3)捶打时,木棰相当于一个 杠杆。白粿被搓揉成圆条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答案】(1)热传递;1.2×108
(2)液化;做无规则运动
(3)费力;形状
【解析】【解答】(1)蒸米时,木桶中米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实现的;干木柴放出的热量:Q=qm=1.2×107J/kg×10kg=1.2×108J。
(2)蒸米时,从木桶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米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捶打时,木棰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白粿被搓揉成圆条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本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本质是能量的转移;根据Q=qm计算木柴燃烧放出的热量。
(2)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根据分子运动的知识解答。
(3)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从而确定杠杆的分类;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9.(2023·烟台)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的食盐水,组装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看到小试管内出现淡化后的水。则加入的食盐水质量为 g;当食盐水从升高到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约为 J(不考虑食盐水质量的改变)。在淡化过程中,水蒸气变成水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食盐水比热容近似为,食盐水的密度取]
【答案】10.3;2163;液化
【解析】【解答】由可知,盐水的质量:m=ρV=1.03g/cm3×10cm3=10.3g=0.0103kg;盐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 ℃)×0.0103kg×(75℃-25℃)=2163J;在淡化过程中,气态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液态的水的过程。
【分析】 利用密度公式m=ρV,求出盐水的质量;根据Q吸=cm(t-t0)求出盐水吸收的热量;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叫做液化。
四、计算题
20.(2023·兴安盟中考)民谚“五月五、过端午、蒸粽子”,呈现了端午节文化习俗。蒸粽子是利用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进行加热。用2.5kg的水蒸粽子,当水沸腾时,水温升高了80℃。[c水=4.2×103J/(kg ℃),q煤=3×107J/kg]求:
(1)从加热至沸腾,水吸收的热量;
(2)此过程若采用煤炉加热,煤炉加热水的效率为,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答案】(1)解: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Δt=4.2×103J/(kg ℃)×2.5kg×80℃=8.4×105J;
(2)解:由得,煤炉放出的热量:
由得,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Q吸=c水m水Δt 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2)根据 计算煤燃烧放出的热量,再根据 计算烧煤的质量。
21.(2023·金昌)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各地“煤改气”正在积极进行,某同学计算他家天然气烧水的热效率将 的水倒入烧水壶中,并测出水温为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刚加热到 时,测出消耗天然气 。已知水的比热容 ,天然气热值约为 。求:
(1)将这些水烧开,需吸收多少热量;
(2)在这种情况下,燃烧的天然气放出了多少热量;
(3)他家天然气灶的效率。
【答案】(1)解:将这些水烧开需吸收的热量
答:将这些水烧开,需吸收 热量;
(2)解:燃烧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
答:在这种情况下,燃烧的天然气放出了 热量;
(3)解:他家天然气灶的效率是
答:他家天然气灶的效率是35%。
【解析】【分析】(1)根据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吸收热量的多少;(2)利用燃料的体积和热值的乘积计算燃料放出的热量;(3)利用吸收的热量和燃料放出的总热量的比值计算热效率。
22.(2023·聊城)高能聚合油是一种安全、清洁、可再生的新型环保燃料。某次用高能聚合油灶具将1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是,高能聚合油的热值约为。求:
(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2)若该高能聚合油灶具烧水的热效率为75%,则燃烧了多少千克高能聚合油。
【答案】(1)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10kg×(100℃-25℃)=3.15×106J
答: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3.15×106J;
(2)解:高能聚合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完全燃烧高能聚合油的质量
答:若该高能聚合油灶具烧水的热效率为75%,则燃烧了多少千克高能聚合油为0.1kg。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 Q吸=cm(t-t0)直接求出热量。
(2)根据效率先求出放出的热量,再根据Q=qm,求出质量。
23.(2023·益阳)如图所示为某种固体酒精炉,固体酒精炉比液体酒精炉使用时更安全。为了测定该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在炉中放入40g的固体酒精,当固体酒精燃烧完后,锅中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了70℃。已知固体酒精的热值为1.5×107J/kg,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若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小明测得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是多大?
(4)请写出固体酒精炉热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
【答案】(1)解:若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是
答:若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是6×105J;
(2)解:水吸收的热量为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5J;
(3)解:小明测得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为
答:小明测得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是35%;
(4)解:燃烧不完全;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锅吸收一部分热量。
答:燃烧不完全;部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锅吸收一部分热量。
【解析】【分析】(1)考察燃料热值的理解,根据公式燃料放出的热量Q=qm/Q=qV进行计算;
(2)考察吸热公式的应用,Q吸=cmΔt,注意t是温度,数值代入计算即可;
(3)考察加热效率的计算,根据前两问计算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4)效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有:燃烧不完全;热量的损失等,合理即可。
五、综合题
24.(2023·陕西中考) 核聚变能量被称为人类理想的永久能源。近年来,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不断创造新的记录,使我国人工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加快实现人工可控核聚变贡献了中国智慧。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它可以从海水中提取,1L海水中含有的氘。在完全核聚变反应中,1L海水中的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L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请完成下列问题。
(1)当前运行的核电站是利用核 变的原理工作的,核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1L海水中所含有的氘完全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多少?可以供一盏“220V 0.5A”的电灯正常工作多长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3)未来实现人工可控核聚变后,若一座核聚变发电站每年消耗340kg的氘,理论上可释放的能量是多少?
【答案】(1)裂;不可再生
(2)8.91×107s
(3)9.798×1016J
【解析】【解答】(1)核电站是利用反应堆发生可控制的核裂变来提供能量发电的;核能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1L海水中的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L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汽油的质量为:m=ρV=0.71×103kg/m3×0.3m3=213kg;
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汽油=mq=213kg×4.6×107J/kg=9.798×109J;
“220V 0.5A“灯的功率为:P=UI=220V×0.5A=110W;
可以供一盏“220V 0.5A”的电灯正常工作时间为:;
(3)因3.4×10-5kg的氘完全核聚变,可放出9.798×109J的能量,
340kg的氘完全核聚变可放出的能量为:。
【分析】(1)根据核电站的工作原理解答。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
(2)根据Q=qm计算1L海水中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根据计算灯泡正常工作的时间。
(3)氘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据此计算理论上释放能量的多少。
25.(2023新疆·中考真题)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成为世界首个具备远程遥控生产能力的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1)“深海一号”利用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实现远程遥控,从水下1500m深的海底开采出来的能源属于 (“一”或“二”)次能源。“深海一号”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通过四组锚固系统固定在大海上(平台与海底的巨型铅球通过锚链栓接),已知锚链的密度大于海水的密度,则锚链对平台的拉力大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锚链对巨型铅球的拉力大小。
(2)水下1500m深的海底输送油气的管道承受的海水压强约为 (填“15”“150”或“1500”)个标准大气压。若“深海一号”一期工程年产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也可以表示为 ,则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可以放出的热量 J,天然气的密度为 。
【答案】(1)电磁波;一;等于
(2)150;;0.72
【解析】【解答】(1)①“深海一号”利用电磁波实现远程遥控;
②从海底开采的能源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属于一次能源;
③锚链保持静止状态,则平台对锚链的拉力和铅球对锚链的拉力相互平衡,即二者大小相等。而锚链对平台的拉力与平台对锚链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因此二者相等。同理,锚链对铅球的拉力与铅球对锚链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因此二者相等。比较可知,锚链对平台的拉力等于锚链对铅球的拉力。
(2)①管道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液gh=103kg/m3×10N/kg×1500m=1.5×107Pa;
标准大气压强约1×105Pa,则相当于大气压强的个数:;
②这些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Q=qV=3.6×107J/m3×3×109m3=1.08×1017J;
则燃烧天然气的质量:;
则天然气的密度为:.
【分析】(1)①根据电磁波的应用解答;
②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为一次能源,由一次能源转化而成的为二次能源;
③根据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分析。
(2)①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计算管道受到水的压强;
②根据Q=qV计算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计算天然气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天然气的密度。
一、选择题
1.(2022·威海)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
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
D.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
【答案】D
【解析】【解答】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温度高的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B不符合题意;
C.温度低的牛奶吸收热量,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增加,C不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扩散到空气中引起嗅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2022·滨州)小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给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他绘制了如图乙所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小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AB段的比热容是CD段比热容的2倍
C.水的沸点是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