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
1.概述免疫的功能及免疫规划的意义。
2.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并明确应如何预防艾滋病及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
【重点】
描述免疫的功能及免疫对人体的影响。
【难点】
概述免疫规划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免疫的功能示意图、过敏反应的图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画、为预防宫颈癌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体的三道防线,提出了免疫这个概念,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免疫的功能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回顾、思考。 通过带领学生回顾知识,加深记忆的同时引入新知。
二、合作探究 (一)免疫的功能 【展示】免疫的功能示意图。 【提问】免疫具有哪些功能? 【讲述】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发现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展示】过敏反应的图片。 【提问】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吗?免疫功能越强越好吗?你发生过过敏反应吗?请举出过敏反应的几个例子。 【讲述】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免疫功能也不是越强越好,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二)艾滋病 【展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画。 【提问】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面对艾滋病患者,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识图、思考、聆听。 识图、思考、举例、聆听。 识图、思考、聆听、理解。 通过图片,学生对免疫的功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提升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过敏反应,学生能够了解免疫的两面性,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免疫功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讲述】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等)不会使人感染艾滋病。我们应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不歧视和孤立艾滋病患者,与他们和谐共处,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课后收集】课后收集有关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的资料,谈一谈“传染病(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或“疫苗能预防所有传染病吗”等问题。 【提示】可以去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收集资料,也可以询问专业人士。讨论的问题也可以是根据收集的资料提出的问题,不局限于示例。(三)免疫规划 【展示】为预防宫颈癌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资料。 【提问】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些传染病呢?免疫规划具有什么意义呢? 【讲述】疫苗通常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或者其中的抗原性物质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免疫规划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收集、讨论。 阅读、思考、聆听。 通过收集资料,学生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并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疫苗的作用,理解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积极接种疫苗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整理,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检测反馈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做配套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第2课时 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
免疫的功能与免疫规划
本课时从回顾总结前一课时的内容过渡到对免疫功能的提炼、整合,合乎学生认识逻辑。然后由免疫的功能过渡到艾滋病的学习,从一般到特殊,有利于学生运用概念理解现象。最后安排免疫规划的学习,将学生的生活和免疫知识再一次紧密结合,对学生的生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