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态安全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
2.阐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4.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重点】
1.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阐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难点】
设计并实施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
世界环境日宣传画、草原食物链的图片、酸雨对生物的危害图、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世界环境日宣传画。 【讲述】我们吃的食物、饮用的水、呼吸的空气等都来自生态系统;节假日里,很多人去森林、草原、河边等旅游休闲,倍感轻松愉悦,这些都是生态系统带给人类的惠益。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称为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长久地得到生态系统服务,世界环境日就此出现。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识图、思考、聆听、理解。 用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引出本节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合作探究 (一)探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展示】草原食物链的图片。 【提问】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兔的数量由于食物充足而大量增加,兔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吗?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 【归纳】兔的数量先因食物充足而大量增加,食物会因兔的增加而减少,后来兔的数量会因食物的减少而减少,所以兔的数量不会无限制地增加。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在不断地变化着,但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提问】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会发生哪些变化?这又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如果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就有可能退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阅读】教材中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一些事例。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讲述】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提问】生物入侵也会影响生态环境,什么是生物入侵?我国发生过哪些生物入侵现象?如何减少生物入侵现象的发生? 【讲述】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作生物入侵。生物入侵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来往而迅速传播。因此,应当提高公民对生物入侵危害的认识,在确实需要引进外来物种时,必须有严格的科学论证和申报审批手续。出入境部门要加强对有害生物的检查。 识图、思考、聆听、理解。 思考、聆听、理解。 阅读、思考、讨论、回答、举例。 聆听,联系生物入侵的新闻报道思考问题。 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让学生明白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让学生自主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从新闻报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辩证思维。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三)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引入】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 【探究】根据教材中的提示,分小组讨论实验设计和材料用具,制订实验方案。 【讨论】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如果需要,应如何设置?本实验是否需要记录数据?是否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注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由于此探究实验的实验周期较长,同学们应有耐心且记录数据时应细心。 【展示】酸雨对生物的危害图。 【提问】从图中可知,酸雨对生物有哪些危害?除此之外,你还知道酸雨对生物有哪些危害? 【讲述】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做才能减少酸雨的发生? 【课后实践】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pH,看看是不是酸雨。 【展示】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图。 【提问】从图中可知,还有哪些环境污染会对生物造成危害?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会对生物造成危害? 【讲述】水污染对生物的生活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为防治水污染,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课后作业】收集资料,列举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了解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什么目标。 聆听、阅读、讨论,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识图、回答、聆听。 思考、回答,课后实践。 识图、回答、聆听、课后收集。 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让学生认识到酸雨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提出减少酸雨发生的措施,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 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引导学生爱护环境。
三、课堂小结 通过提问,引导、帮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整理,并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检测反馈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做配套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 生态安全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节教学的重点为探究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引导学生探讨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由于学生已经对探究实验比较熟悉,因此本次实验开放性较强,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实验框架,从而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再介绍其他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如果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最终将危害人类自身。
本节教学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让学生可以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本节教学还应号召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为环境污染的防治做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