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习作:多彩的活动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习作:多彩的活动 同步课件+ 教学设计 +分层练习+ 学习任务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2 18:24:46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习作:多彩的活动
六年级语文上册
活动是多彩的、丰富的,我们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来写。
现在就让我们回到参加活动的那一天,按思维导图,回顾活动的过程。
回顾活动
活动主题:____________
时间: 地点: 人物:
过程:①活动前
②活动中
③活动后
过程清楚
活动体会
有让我们得到锻炼的……
有让我们收获友谊的……
还有让我们感受到集体温暖的……
一次活动想要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除了要写清楚活动的过程,还要写清楚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
你觉得自己的活动体会可以在什么时候写?
在活动过程中,只要自己有所感受,不论是活动前、活动中、还是活动后,都可以写。
在这次活动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搭建支架
活动场面
选取场面,说一说你最想把哪个活动场面写下来。
你还记得课文是怎样描写“阅兵式”这个场面的吗?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部分既关注了整个场景,也关注了个体方阵的表现,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
从整体上
“面”
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的那种整齐威武和人民群众欢喜激动的场景
从细节上
“点”
展示各个方阵的风采
星期三下午,我们年级在操场上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
……
嘟的一声,比赛开始啦!我们都看着绳子中间的红标左右移动。同学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拼命地往后拉绳子。老师在不停地为我们加油,啦啦队的同学也在大声地喊着“三班加油!”最后大家齐心协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红标终于一点一点地向我们班接近。
我们赢啦!大家都欢呼起来。
例文一
星期三下午,天空就像水洗过一样,碧蓝碧蓝的,万里无云。太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暖暖的。伴随着振奋人心的《运动员进行曲》,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到了操场。同学们摩拳擦掌,都在等待着拔河比赛的开始。
……
嘟的一声,比赛开始啦!操场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加油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那左右移动的红标,牵动着大家的心。我们班的“小胖”李嘉诚紧紧地抓住麻绳,他闭
例文二
着眼睛,似乎使出了吃奶的劲,身子拼命地往后仰,小步小步地往后退。平时我老嘲笑他胖,现在看到他那么努力的样子,我竟然开始崇拜他了。然而那调皮的红标却总是不听话,眼看接近我们班了,一会儿又移到了二班那边去了,一点儿也不可怜我们班那群脸都憋“熟”了的同学。老师在不停地为我们加油:“重心压低,往后倒,拉过来了,拉过来了,再加把劲,我们就赢了。”比赛场上,
各种各样的声音震耳欲聋。啦啦队里有的同学举着班牌边跳边叫,她们好像比拔河的同学还紧张呢!那整齐的“三班加油”“三班必胜”的欢呼声特别响亮,点燃了大家心中不服输的火焰。大家齐心协力,用尽全身的力气,那调皮的红标这下可不能任性了,乖乖地听我们三班的指挥,一点一点地向我们班接近。
期待已久的哨声终于响了,随之响起的是我们班同学那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让活动场面精彩生动。
想一想:写“面”的时候,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写了哪几个“点”?
嘟的一声,比赛开始啦!操场上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加油声、欢呼声响成一片。那左右移动的红标,牵动着大家的心。我们班的“小胖”李嘉诚紧紧地抓住麻绳,他闭着眼睛,似乎使出了吃奶的劲,身子拼命地往后仰,小步小步地往后退。平时我老嘲笑他胖,现在看到他那么努力的样子,我竟然开始崇拜他了。然而那调皮的红标却总是不听话,眼看接近我们班了,一会儿又移到了二班那边去了,一点儿也不可怜我们班那群脸都憋“熟”了的同学。老师在不停地为我们加油:“重心压低,往后倒,拉过来了,拉过来了,再加把劲,我们就赢了。”比赛场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震耳欲聋。啦啦队里有的同学举着班牌边跳边叫,她们好像比拔河的同学还紧张呢!那整齐的“三班加油”“三班必胜”的欢呼声特别响亮,点燃了大家心中不服输的火焰。大家齐心协力,用尽全身的力气,那调皮的红标这下可不能任性了,乖乖地听我们三班的指挥,一点一点地向我们班接近。
“面”的描写
“点”的描写
怎样把“点”和“面”结合起来?
在写活动场面的时候,可以先写当时的环境,同时也要关注整个活动的场景,还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在你选择的活动场面中,也可以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去写。把你想要写的内容简单地填写在下表里。
“面”的描写 (整个场景)
“点”的描写 (细节描写1)
(细节描写2)
把你写的内容串起来,读给老师或者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然后互相评一评有没有用上点面结合的写法。
请把你最难忘的活动以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尤其要写清楚活动中的精彩场面!
撰写初稿
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
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
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习作要求
写清楚活动过程,重点写了印象深刻的部分。
写活动的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写出了活动中的体会。
习作评价
同桌互读互议。
根据同桌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同桌之间再次互读修改稿,评议修改稿,重点关注点面结合的部分。
作品评改
创设情境:班上要进行“多彩的活动”习作展示,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习作都要进行展示,哪些同学的习作会入选呢?我们要进行一次公开的选拔。
展示交流
出示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指名朗读,师生点评,发现进步之处,确定入选作品。
采访习作入选的小作者,谈谈入选感受。
优秀作品展示。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多彩的活动》 分层作业
审题:
认真阅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完成练习。本次习作属于(写人 记事 写景 状物)的文章。习作时,重点要把 写清楚;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 ,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把他们的 、 、 写具体、生动;最后还要把 写下来。
点面结合就是指在写场面时,既注意 的勾勒,也注意 的刻画,做到二者有机结合。
3.以下素材不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一项( )
我参加了“我为祖国喝彩”的演讲会。
自己随小组成员去看望孤寡老人,并表演了节目。
我去动物园看灯展地写。
自己精心设计了一幅黑板小报,内心感到特别喜悦
3.写法指导: 我来构思,梳理写作思路。
活动前
题目 活动中
活动后(切身体会)
参考答案
1.审题:
本次习作属于 记事 (写人 记事 写景 状物)的文章。习作时,重点要把 活动过程 写清楚;写活动的场面时,既要关注 整个场景 ,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把他们的 动作 、 语言 、 神态 写具体、生动;最后还要把 活动中的体会 写下来。
2.点面结合就是指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 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 的刻画,做到二者有机结合。
3..D
4. 示例:记一次跳绳比赛 踊跃报名、训练。 场面热烈,比赛激烈。
同学们配合默契,连续成功。 对某一两位跳绳同学的具体描写。感受到团结力量大。
范例:小花,如果你能在演讲的过程中表情丰富些,再加入一些动作,你的演讲会更精彩。
大家的整体表现(面))
个别人的特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多彩的活动》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 目标 1.能完整地叙述自己参与过的一次活动,写清楚活动的场面,注意点面结合,有点有面更加具体。 2.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能写清楚自己参与活动的想法、感受、心情。 3.展开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对写作训练进行交流,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4.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重难点 能完整地叙述自己参与过的一次活动,写清楚活动的场面,注意点面结合。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明确主题。 1.课件呈现学校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照片。 观赏图片,你看到了谁?什么活动?交流感受 2,活动丰富多彩,分分类: 体育竞技类:拔河、跳绳、接力赛、游泳…… 文艺演出类:合唱、课本剧表演、诗朗诵…… 公益慈善类:看望老人、植树、广告清洁、爱心捐助、手拉手…… 民俗活动类:包汤圆、赛龙舟、包粽子…… 校园生活类:开学典礼、阅读节、科技节、大扫除…… 【提问】:哪一次活动印象深刻,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同学们,这些照片瞬间打开了我们记忆的阀门,一幕幕精彩的时刻涌入心间,迸发出无比耀眼的光彩。今天,我们用笔尖来描绘那难忘的时光,写下满满的回忆和昂扬的激情。(板书——多彩的活动) 二:审清题目 厘清思路 1.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多彩的活动”。 要求写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校内外活动,这个活动可以是室内活动,也可以是室外活动;可以是个传统活动,也可以是个新活动。习作的选材极为广泛(学校、家庭、社会),但要把你最感兴趣、印象和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重点是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好活动场面。 通过记叙一次多彩的活动,突出活动给人的启迪和教育。 2.理清思路 (1)确立作文的主题,合理进行选材; (2)确定文章结构,理清先后顺序、分清主次, (3)抓住侧重点进行详细的叙述。如: ①抓住一个精彩的场面等; 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 ③抓住自己心理变化;抓住自己的感悟等。 三:结合课文 聚焦写法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场面描写。(板书) 什么叫场面描写呢?(课件出示) 2.本单元的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每篇课文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有什么异同之处,下面请各组进行合作探究。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异同之处。 【方法指导】: ①请朗读课文中点面结合的精彩语段,并分析写法特点。 ②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4.展示交流,形成共识 【成果预设】: ①敏学组: a.分角色展读五位壮士顶峰歼敌的战斗场面 b.本文采用由点到面的方法,先写了班长马宝玉痛歼敌人时的语言、动作,接着写五壮士用飞石奋力阻击敌人时的勇敢无畏。 ②飞翔组: a.展读《长征》全诗 b.《长征》全诗采用一面多点的方法对长征历程进行场面描写。 点指五幅“征难图”: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面指红军远征长卷,即诗中所说的“万水千山”。 ③智慧组: a.《开国大典》采用多面一点的方式进行场面描写。 b. 其中“人们群众的表现”这一点贯穿全文。 c.本文按照大典的经过按顺序依次对四个场面进行描写: 会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d.展读12自然段(阅兵段) 最具特点的是阅兵式,每个受阅方阵就是一个点,按照出场的先后顺序,抓住每个方阵的着装、装备、行进队形等主要特点进行描写。 ④睿进组: a.《灯光》采用以面衬点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 B.展读围歼战打响时的千钧一发之际,郝副营长点燃书的情节: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通过部队借着火光冲锋赢得战斗的这一“面”的描写,突出表现了郝副营长为了战斗胜利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5.总结四篇课文的相同之处,必要时教师点拨: 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有整体的概括,有具体的描写,有形有色、有声有情,重点突出,特别是关键情景展现得生动感人,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思想情感直入人心。 6.教师点拨,点拨写法: (1)行文有顺序,把过程写清楚:按事情的发展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记叙的顺序。 (2)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一般是详写点,略写“面”。 (3)对“面”要进行概括性描写,顾及全局。 (4)“点”的选择要突出重点,展现特色,对具体人、事、景要有细节的刻画。特别是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要写具体。 (5)写出参加活动时的感受和体会,以增强习作感染力,使习作具有内涵和,增强感染力。 7.总结技巧: (1)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人物群体得描写,也要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点面结合) (2)把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还要写清楚活动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3)要写清楚活动的体会,写明这次活动告诉的道理,从中受到的教育,得到的启示,这样才能让游戏活动有个明确的主题。 四:例文引路 点评赏析 1.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片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 【片段1】: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态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抗日战争的前线后方,有谁没有听过、没有唱过那种从延安唱出来的歌呢?(选自《歌声》) 【片段2】:指挥,缓缓地举起了指挥棒,几千个人的心都被提了起来!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系着红绸的马号;几千双眼睛都凝聚在那个小小的棒头上。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选自《船夫曲(节选)》) 2.教师小结:同样写场面,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写好点和面,从而做到点面结合。过渡语:在老舍笔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无边的绿毯;在宗璞笔下,普通的丁香是万般忧愁的化身;纪伯伦更是化身为花,感受自然带给他的新奇……如果说想象是人类最美的花朵,那么大自然就是人类想象的最好源泉。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作家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幻想成这大千世界中的某一事物。 3.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描写活动的方法? 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有整体的概括,有具体的描写,有形有色、有声有情,重点突出,特别是关键情景展现得生动感人,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思想情感直入人心。 4.如果同学们将新收获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一定会妙笔生花。下面请同学们完成预作修改。 教师随机指导。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议。 6.学生修改习作。 课堂小结: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锻炼,它们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健全、更有追求的人。希望大家能够谨记活动带给我们成长上的益处,不断提升自我。
作业设计 根据评价建议,修改自己的片段。
板书设计 习作:多彩的活动 按照时间顺序 活动前:时间、地点、环境、人物 活动时:面(整体气氛)、点(主要人物) 活动后:结果、心情、收获等 场面描写 确定观察的角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 《多彩的活动》 学习任务单
一:图片展示,明确主题。
1.课件呈现学校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照片。观赏图片,结合实际,说说你想到了你参加过的哪次活动?
2.活动丰富多彩,分分类:
体育竞技类:拔河、跳绳、接力赛、游泳……
文艺演出类:合唱、课本剧表演、诗朗诵……
公益慈善类:看望老人、植树、广告清洁、爱心捐助、手拉手……
民俗活动类:包汤圆、赛龙舟、包粽子……
校园生活类:开学典礼、阅读节、科技节、大扫除……
二:审清题目 厘清思路
1.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多彩的活动”。
要求写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校内外活动,这个活动可以是室内活动,也可以是室外活动;可以是个传统活动,也可以是个新活动。习作的选材极为广泛(学校、家庭、社会),但要把你最感兴趣、印象和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重点是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好活动场面。
通过记叙一次多彩的活动,突出活动给人的启迪和教育。
2.理清思路
(1)确立作文的主题,合理进行选材;
(2)确定文章结构,理清先后顺序、分清主次,
(3)抓住侧重点进行详细的叙述。如:
①抓住一个精彩的场面等;
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来描写;
③抓住自己心理变化;抓住自己的感悟等。
三:结合课文 聚焦写法
课文回顾,点面结合
《狼牙山五壮士》本文采用由点到面的方法,先写了班长马宝玉痛歼敌人时的语言、动作,接着写五壮士用飞石奋力阻击敌人时的勇敢无畏。
《长征》全诗采用一面多点的方法对长征历程进行场面描写。
点指五幅“征难图”: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面指红军远征长卷,即诗中所说的“万水千山”。
《开国大典》采用多面一点的方式进行场面描写。
“人们群众的表现”这一点贯穿全文。
本文按照大典的经过按顺序依次对四个场面进行描写:会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灯光》采用以面衬点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
(点)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通过部队借着火光冲锋赢得战斗的这一“面”的描写,突出表现了郝副营长为了战斗胜利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2.小结: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有整体的概括,有具体的描写,有形有色、有声有情,重点突出,特别是关键情景展现得生动感人,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思想情感直入人心。
3.教师点拨,点拨写法:
(1)行文有顺序,把过程写清楚:按事情的发展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记叙的顺序。
(2)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一般是详写点,略写“面”。
(3)对“面”要进行概括性描写,顾及全局。
(4)“点”的选择要突出重点,展现特色,对具体人、事、景要有细节的刻画。特别是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要写具体。
(5)写出参加活动时的感受和体会,以增强习作感染力,使习作具有内涵和,增强感染力。
四:例文引路 点评赏析
1.阅读下面的片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
【片段1】: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态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抗日战争的前线后方,有谁没有听过、没有唱过那种从延安唱出来的歌呢?(选自《歌声》)
【片段2】:指挥,缓缓地举起了指挥棒,几千个人的心都被提了起来!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系着红绸的马号;几千双眼睛都凝聚在那个小小的棒头上。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选自《船夫曲(节选)》)、
2.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描写活动的方法?
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有整体的概括,有具体的描写,有形有色、有声有情,重点突出,特别是关键情景展现得生动感人,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思想情感直入人心。
3.学生例文,师生点评
4.修改习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