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歌四首 天净沙·秋思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12 18:2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戏曲创作方面,音乐思想上,马致远的音乐思想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散曲创作上,马致远的散曲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特色精湛卓越的特点。
写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8乎一生都在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文学常识
元曲
分类
剧曲
散曲
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散曲与宋词一样,都是歌曲、戏曲的歌词、唱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歌词。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剧形式,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传奇:元末明初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
小令,体制短小,通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每首各自为韵,相当于一首诗或一首短词。
此曲是元代小令中名篇。
天净沙:
曲牌名
秋 思:
题 目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文学常识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
思:思绪。
初读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秋思之祖
初读
结合注释,
想象画面。
初读
节奏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秋思:曲题
天净沙:曲牌名
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栖息黄昏将要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住着几户人家,我迎着西风,骑着瘦弱的马在古老的驿道上独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赏析鉴赏
赏析:
  首句写旅人眼中所见。苍老干枯的树上,缠绕着苍老干枯的藤。黄昏时的乌鸦哀鸣着,寻找着自己的窝巢。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枯藤老树昏鸦
赏析鉴赏
赏析:
  诗人笔锋一转,推出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潺潺的流水上,横跨一座别致的小桥。水边桥边的人家,一缕袅袅炊烟飘出屋外。这是伏笔,与下面的三句相映照,起到强烈的反衬作用。如果说第一句是一幅浓郁凝重的油画,那么,第二句则是一幅清新淡远的水彩画。二者相得益彰。
小桥流水人家
赏析鉴赏
赏析:
  “古道西风瘦马”,与前二句相呼应。萧瑟西风,吹打着孤独的旅人,掀起他单薄的衣襟。孤独的旅人骑着孤独的瘦马,蹒跚走在羊肠古道上。给人以苍凉之感。
古道西风瘦马
赏析鉴赏
赏析:
  夕阳正逐渐沉到地平线下去,此时,正是人们停止劳作,从田间,从作坊归家歇息的时候。连乌鸦也在此时纷纷回飞,到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寻找自己的窝巢。小桥流水边上的人家,也飘出了袅袅炊烟,等待劳累了一天的家人回到温馨宁静的家。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难怪要悲痛欲断肠了。这两句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前面的景物都是为末句作了铺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末二句抒情,道出游子流落他乡的悲伤,及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
前三句写景,用名词构成一派萧瑟凄凉的象,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赏析鉴赏
鉴赏总结
思考探究
1.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
参考: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思考探究
2.本曲前三句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参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
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人,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
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思考探究
3.“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参考:
“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无限的愁闷。
最后一句,抒发了旅人怎样的感情?
面对昏鸦归巢,小桥人家,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更叫强烈。
思考
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思考
《天净沙·秋思》中渲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第一层,写景寄情,渲染悲凉气氛,表现惆怅思乡之情。
第二层,直抒胸臆,写出天涯游子之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课后作业
根据词作展开想象,描述其展现的图景,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
课堂练习
1、《天净沙·秋思》中三个名词性短语连排,抓住毫无生气的景物,表现深秋傍晚典型特点句子是: , 。
2、《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 。
3、写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的句子是: 。
理解型默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