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证明了隋朝的经济实力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隋炀帝时期开凿的隋朝大运河,其影响是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A所述是隋朝大运河开凿的一个目的,C所述是隋朝大运河开凿的保障,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2.唐太宗曾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言最能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隋朝灭亡的原因
B.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C.认识到水与舟的关系
D.认识到统治者应善于纳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相关知识,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宗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群众可以拥护你的统治,也可以推翻你的统治,这是因为唐太宗从隋末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用于农业生产的灌溉工具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新式生产工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时期出现的新式生产工具有曲辕犁和筒车,曲辕犁是耕地工具,筒车是灌溉工具,图A是插秧工具,图D是是播种工具,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4.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
B.经济重心南移
C.对外贸易活跃
D.商业经济繁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商业发展的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坊”,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5.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大唐西域记》
B.《金刚经》
C.《西游记》
D.《史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唐西域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玄奘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西游记》成书于明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6.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玄奘西游天竺和鉴真东渡日本是唐朝对外交往的重大事件,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交往,玄奘西游天竺是向外国学习的典范、鉴真东渡日本是向外国传播中国文化的典范,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7.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刻印的
A.《金刚经》
B.《道德经》
C.《论语》
D.《圣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刚经》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雕版印刷品、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论语》、《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圣经》是基督教经典,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8.以下能准确地概括隋唐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
B.分合无常
C.繁荣开放
D.国运衰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的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因此隋唐时期被称之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其他三项明显错误,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9.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是因为
A.大批的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敦
( http: / / www.21cnjy.com )煌莫高窟的相关知识,敦煌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色塑像、佛经、文书,所以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10.在“陈桥兵变”中做皇帝的是
A.赵匡胤
B.赵匡义
C.朱元璋
D.李世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太祖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都城是东京,李世民是唐朝著名帝王,朱元璋建立的是明朝,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1.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岳飞抗金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金灭北宋以后,大举进攻南宋,岳飞领导岳家军抗击金军,因此岳飞所说的“匈奴”指的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契丹族建立的是辽,党项族建立的是西夏,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2.“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阿保机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松赞干布是吐蕃杰出的首领,元昊建立的是西夏政权,阿骨打建立的是金政权,契丹族阿保机建立的是辽政权,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3.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并列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辽、北宋和西夏并立;金、西夏和南宋并立,在金政权强大后,先灭了辽,后灭了北宋,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图C所示是不正确的,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4.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
A.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中心
B.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商业发展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A所述是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B、C所述是宋朝农业发展的表现,D所述是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5.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南迁
②民族交往
③南方相对稳定
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南方地区战乱较少,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都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6.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海外贸易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知识,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辖,宋朝政府设立了市舶司,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是元朝政府设立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设立的,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7.下图是在宋代城市盛行的瓦子。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
D.士大夫的提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两宋时期的市民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伴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北宋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8.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A.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
B.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因此我们会看到外商;宋朝时期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B所述是不正确的,南宋时期,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9.下图的诗句形象地说明了宋代的什么节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元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节日,今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朝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右图中的“爆竹”,我们可判断出指的是元旦,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20.元朝建立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
行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政治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分封制确立于隋朝,郡县制最早确立于秦朝,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1.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
( http: / / www.21cnjy.com )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他就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骨打
D.元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忽必烈的相关知识,忽必烈建立的是元朝,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阿骨打建立的金政权,元昊建立的是西夏,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2.在元朝的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这个新民族是
A.回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壮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3.“辽阔的大漠草原上,
有一匹铁骑在奔跑,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威震环宇撼九霄
”。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A.统一了蒙古各部
B.建立了蒙古汗国
C.“他”就是铁木真
D.他灭掉了南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吉思汗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分裂的局面,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灭掉南宋,所以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4.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10世纪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11世纪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政权,辽、北宋和西夏处于并立时期,所以答案是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25.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经济发展的知识,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一即位就声明,要“去奢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并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在位时,在经济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使农民“衣食有余”?
材料二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景象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民贵君轻或民本)。贞观之治。
(2)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发展生产;倡导戒奢从简。(答出两点即可4分)
(3)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知识,通过关键词“使民衣食有余、先存百姓”等,我们可认识到:唐太宗从隋末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认识到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2)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在经济上采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治国措施,唐太宗通过隋朝灭亡,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所以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这些措施都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3)本题考查的是唐玄宗的相关知识,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通过“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我们可总结出唐玄宗采取的措施有: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1)科举制始于哪个朝代?材料一主要说明这种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国家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兴起,要求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参政机会;唐朝用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办法,以此选拔合格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笼络士人等。
(2)唐朝时期,常设的考试科目以哪两科最为重要?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唐朝主要使用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
隋代;促进唐诗的繁荣。
(2)进士;明经。
(3)国家制度的健全;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兴起及参政要求
;国家统治的需要(达到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素质和笼络士人的目的)。(每个要点1分,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隋文帝时期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所以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通过“诗至唐而盛”,我们可总结出科举制度的影响是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发展的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时期,我国的科举制度得到了显著发展,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都完善了科举制度,而唐朝时期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因此本题的答案是:进士和明经。
(3)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在唐朝盛行的原因,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是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过关键词“由于国家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兴起,要求提高社会地位,获得参政机会、选拔合格人才”等,我们可总结出,唐朝主要使用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原因有:国家制度的健全;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兴起及参政要求
;国家统治的需要。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1)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哪一位皇帝?吐蕃位于下图中的哪一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成公主入藏有何意义?
材料二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
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3)依据材料二,指出宣政院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1)唐太宗(或李世民);③处
(2)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3)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西藏)地区。表明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的行政区。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吐蕃的关系,因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婚,所以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因此本题的答案是:唐太宗,③处。
(2)本题考查的是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影响,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材料一中的关键句:“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可总结出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团结,也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3)本题考查的是元朝对西藏管辖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为了巩固统治,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宣政院,通过材料,我们可总结出宣政院的主要职能是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西藏)地区;它的设置,表明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
( http: / / www.21cnjy.com )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哲学、思想、艺术、文学等等,这些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而不至于因为精神力量的疲软或坍塌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我们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2)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葩,其中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是谁?谁的诗被后人称为
“诗史”?
(3)隋唐时期,书画名家辈出,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家是哪两位?被后世称为“画圣”的画家是谁?
【答案】(1)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有利于自身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形成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言之有理答出两个方面即可。4分)
(2)李白;杜甫。
(3)颜真卿;柳公权;吴道子。(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的分析和把握,通过对这段材料最后的分析,我们可总结出: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是: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于自身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形成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
(2)本题考查的是唐诗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的诗,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被称之为诗仙,杜甫的诗气魄雄浑、更多的反映历史现实,被后人称之为诗圣。
(3)本题考查的是隋唐时期著名的书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颜体,柳公权创立了方折峻力的柳体,人称颜筋柳骨;唐朝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其中吴道子被后世称之为画圣。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