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4-2015学年七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2014-2015学年七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26 00:0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值:50分
时间:5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合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A.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B.巩固西南边防
C.巩固隋朝统治
D.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准确识记,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2.
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张玄素
 D.魏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贞观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的准确识记。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受到唐太宗的器重。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3.
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C.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D.重用有才能的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其执政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至于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发展科举制度和创立殿试制度,以及重用有才能的人都是次要的原因。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4.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D.
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历史上“和同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家”的两个政权。唐朝与吐蕃是“和同为一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远嫁吐蕃,8世纪初,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
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5.“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废除了门阀制度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提高了官员素质
【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6.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隋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对唐朝陶瓷业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7.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世界上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时印刷的(

A.《甘石星经》
B.《金刚经》
 
C.《唐律疏议》
D.《黄帝内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辉煌的隋唐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相关内容。印刷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8.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张旭、顾恺之、杜甫
C.
张旭、顾恺之、李白
D.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历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化名人的相关知识。“书圣”指的是王羲之、“画圣”指的是吴道子、“诗圣”指的是杜甫,李白被称为“诗仙”、顾恺之是东晋画家,他一生有“三绝”之称、张旭为书法家,人称“张长史”。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9.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社会的特点。这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在试题中很常见。需要同学们在学习时先看每单元主题,再看每课的课题,最后看每课中的小标题及下面包括的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唐朝时期的盛世局面,反映了唐朝的繁荣;“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反映了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所以唐朝是繁荣和开放的社会,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 http: / / www.21cnjy.com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0.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
.
]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澶渊之盟的相关知识。澶渊之盟的签订,对辽来说得到了大量的岁币,对北宋来说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但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1.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云冈石窟
D.秦始皇陵兵马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隋唐文化中的石窟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选项B、C开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选项A敦煌莫高窟,石窟开凿于隋唐时期,石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生动的彩塑,选项D建立于秦朝时期,故选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12.关于下列人物,属于民族英雄的正确选项是(

①岳飞
 
②戚继光
 
③文天祥
 ④郑成功


B.①


C.②

D.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民族英雄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英雄是从中华民族大家庭考虑,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①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②戚继光是明朝时期抗倭英雄;③文天祥南宋时期的抗元名将;④郑成功是明朝后期抗击荷兰的民族英雄。故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外的交往和冲突
1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辽、西夏和北宋是处于并立阶段,当时西夏是在北宋的西北,辽位于北宋的东北方向,选项A、D是不正确的;金建立后,灭掉了辽,后灭掉了北宋,故选项B是不正确的,故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4.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温润的唐代某种瓷器,你知道这是对下列哪种瓷器的由衷赞美吗?(

A.青瓷
B.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瓷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越窑的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的识记和考查。依据课本已学知识可知,唐朝陶瓷业发达。唐朝时期的越窑所产的青瓷非常有名。
故选A。[
:
]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15.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因为(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士大夫的提倡 
D.达官贵人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瓦子。瓦子也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瓦肆,它的出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在东京城内有很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或者瓦舍。瓦舍中圈出很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里面卖艺谋生,有说书、唱曲、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古玩字画,剃头、相面、算卦等,十分热闹。瓦舍的出现打破了市坊界限,说明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也说明了东京的商品经济水平高于唐朝的长安。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6.鉴真东渡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为日本设计的一座佛寺,佛殿样式优美,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这座佛寺是(

A.大昭寺
 
B.布达拉宫
 
 C.唐招提寺
 D.大慈恩寺
【答案】C
【解析】[
:
]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的识记能力。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儿留...”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春 
 B.贾思勰
  
C.祖冲之
 
D.僧一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赵州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
.
]
18.宋朝时,居世界首位的手工业是(

A.丝织业
B.造船业
C.制瓷业
D.棉纺织
【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9.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是(

A.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识记。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驶离刘家港,出长江口南下,浩浩荡荡地驶在茫茫大海上。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外的交往和冲突
20.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行政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形成的相关知识。元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管理,忽必烈推行汉制,进行了改革。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我国省级行政建制开始于元朝。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1.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A.山东
B.浙江
C.福建
D.广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戚继光抗倭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识记。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戚继光组建的一支抗倭队伍,经过严格的训练,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称‘戚家军’。戚继光率戚家军开赴台州,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九战九捷,迅速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戚家军抗倭取得九战九捷是在台州,台州就在今浙江临海,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外的交往和冲突
22.议政王大臣会议是在清朝的哪个皇帝在位期间撤销的(

A.皇太极
 
B.雍正
 
C.康熙
 
D.乾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朝政治制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化。清朝初年,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
23.清朝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裁决军国大事
B.草拟或审批政令
C.实际上行使丞相的权力
D.记录并传达皇帝的旨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军机处的设立。雍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
24.1685年和1686年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的是(
)。
A.康熙帝  B.乾隆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雅克萨之战。为了保卫
( http: / / www.21cnjy.com )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1685年和1686年组织清军两次在雅克萨击败沙俄侵略军,故雅克萨之战的组织者是康熙帝,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25.哪一个朝代开始设置驻藏大臣(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驻藏大臣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的识记。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后来,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9分,第28题4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9分):
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现不回。”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请回答:
这两位诗人说的都是哪条河?谁在位时修建?分为哪四段?(6分)
这两位诗人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
.
]
你能客观地评价一下这条大运河吗?(2分)
【答案】(1)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每要点1分,共6分)
(2)胡曾:大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皮日休: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每句2分,共4分)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当然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史实。“千里长河”指的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到余杭叫江南河。
(2)605年——610年,隋炀帝在位时开凿了大运河,其在位时的残暴统治,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胡曾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现不回。”胡曾的观点是:大运河的开通导致了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皮日休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的观点是: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的正确评价。依据课本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27.阅读下列材料(9分):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请回答:
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2分)
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3分)
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2分)
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2分)
【答案】(1)明朝;朱元璋。(2分)
(2)吏、户、礼、兵、刑、工。(3分)
(3)“帝方自操威柄”的意思是:自从皇帝掌握天下大权以来(2分)
(4)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2分)[
:
.
]
(2)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君权加强的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明太祖即位后,为加强君权,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3)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君主集权加强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指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明朝初年,为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行政机构,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八股取士等,将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4)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君主集权加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知识。材料中提到:明朝初年,为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罢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等措施的实行,其结果是将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使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
28.阅读下列材料(4分):
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罪及师友。请回答:
(1)这一案例反映了清朝什么事实?(2分)
(2)清朝统治者的这一做法给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2分)
【答案】(1)文字狱。(2分)
(2)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迁移和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冤案都是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而制造的,说明它反映的现象是清朝实行文字狱,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字处理狱的意图是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
(2)本题考查的是清朝对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领域的控制的相关内容。由于清朝时满族入主中原,面对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的影响,清统治者在思想领域内更加严格控制知识分子。在康乾盛世的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