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枣庄)下图为小明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同学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简易地球仪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小明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这个简易地球仪,可以( )
A.演示地球的运动 B.认识地球的确切形状
C.找到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 D.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
【答案】1.D
2.A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点评】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叫两极:地球的最北端叫北极,地球的最南端叫南极。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即图中的地平面的夹角是66.5°;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较于两点,北部是北极点N,南部是南极点S。读图分析可知,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小明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这个简易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即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但地球仪是正球体,而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因此不能认识地球的确切形状;该地球仪上只有一些经纬线,无法找到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也无法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024·枣庄)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区域卫星遥感影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主要河流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4.图中方框内的部分主要是( )
A.大庆油田 B.胜利油田
C.渤海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答案】3.A
4.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黑龙江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3.从河流形态及入海特征看,黄河含沙量大,入海口有明显泥沙淤积形成的地貌,与图中河流及沿海特征匹配,所以是黄河,A正确;淮河、长江、珠江含沙量较小,BCD排除。
故答案为:A。
4.胜利油田位于山东境内黄河流域附近,B正确;大庆油田主要位于东北黑龙江省,渤海油田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克拉玛依油田都位于新疆,ACD排除。
故答案为:B。
(2024·枣庄)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从中可以领悟诗词的内涵,发现诗词中的地理知识,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主要体现了( )
A.气温的水平差异 B.气温的垂直差异
C.降水的水平差异 D.降水的垂直差异
6.下列诗句,描写夏季景象的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案】5.B
6.D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意思是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花开较晚。因此这首诗主要体现了气温的垂直差异。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象,A不符合题意;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B不符合题意;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写的是寒冬的景象,C不符合题意;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枣庄)国际上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通常14岁以下为少年儿童人口,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读东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东亚人口年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老年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
8.推测东亚最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C.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D.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答案】7.B
8.C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点评】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7.读图分析可知,东南亚:
A.少年儿童人口(14岁以下)呈下降趋势,A不符合题意;
B.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呈下降趋势,B符合题意;
C.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重呈上升趋势,C不符合题意;
D.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南亚老年人口比重在增加,少年儿童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下降。这说明东南亚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因此可以推测东亚最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但人口数量不会急剧减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4·枣庄)读台湾岛人口和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台湾岛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稠密 B.西部稀疏 C.分布不均衡 D.集中于中部
10.影响台湾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答案】9.C
10.A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9.从图中人口密度分布看,台湾岛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小,人口和城市分布不均衡,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0.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西部多平原。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和生活居住,所以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正确, 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枣庄)读非洲局部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图示阴影区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板块的张裂地带,将会不断扩张
B.地处板块的张裂地带,将会不断缩小
C.地处板块的挤压地带,将会不断扩张
D.地处板块的挤压地带,将会不断缩小
12.在东非高原上,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答案】11.A
12.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点评】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张裂,有的地方受到挤压。张裂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挤压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往往形成高山、岛链或海沟等。
11.图中阴影区域是东非大裂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板块张裂会使区域不断扩张,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 A。
12.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其影响是热带稀树草原景观,D正确;A图为热带雨林景观,B是热带荒漠景观,C是冰原景观,ABC错误。
故答案为: D。
(2024·枣庄)为应对某种极端天气,人们在停车场里或地铁站里堆放着沙袋,如下列图片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哪种极端天气来临时需要用到这些沙袋( )
A.雾霾 B.强风 C.暴雨 D.酷暑
14.为应对这种极端天气的正确做法还有( )
A.配戴口罩 B.躲在树下 C.跑到户外 D.居家避险
【答案】13.C
14.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暴雨天气避险攻略:关注预警和躲避方法: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随时了解雨势动态,以便合理安排出行计划。一旦暴雨预警升至橙色或红色级别,务必迅速寻找地势较高的区域,如山坡、高楼层建筑等,进行躲避,尽量避免外出活动。若确需外出,务必做好以下安全防护措施:行人应穿着醒目的雨衣,避免在积水深处行走,尽量远离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自身安全。在暴雨天气中,务必保持高度警惕。若发现路面有漩涡喷泉,务必远离,这很可能是下水道井盖被水冲开所致。行进时,务必小心确认前方地势,可用木棍或长柄雨伞等工具进行探路。建议结伴而行,若两人同行,可由一人先行探路,另一人紧随其后。同时,务必远离电力设备,避免在供电线附近的树木或大型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涉水时若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即止步后退。在户外时,切勿使用金属物品或接打手机,以防雷击。此外,还要远离低洼地区、河流及水渠,以防水位上涨带来的危险。
1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暴雨天气时,很多停车场、地铁站准备很多沙袋,可以阻挡暴雨的侵入,减少损失。但沙袋对雾霾、强风和酷暑的作用不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为应对暴雨这种极端天气的危害,正确做法是居家避险,尽量不要外出。配戴口罩不能躲避暴雨;暴雨时躲在树下或跑到户外都是非常危险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24·枣庄)读河西走廊简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河西走廊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跨流域调水 D.高山冰雪融水
16.河西走廊最适宜发展的清洁能源是( )
A.核能 B.水能 C.风能 D.地热能
【答案】15.D
16.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
15.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大气降水稀少。其附近有祁连山脉,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D正确,A、B错误;跨流域调水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不是西北地区内流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C错误。
故答案为:D。
16.由图可知,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该区域靠近冬季风源地,位于祁连山东北侧,地形平坦,风力大,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强盛,风能资源丰富,C正确;核能对技术、安全等要求高,当地不具备明显发展核能的优势;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水量有限,水能资源不丰富;地热能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等区域,河西走廊并非地热能富集区,排除ABD。
故答案为:C。
(2024·枣庄)读北京市降水量空间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判读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大致是( )
A.550毫米以下 B.650毫米以上
C.550~650毫米之间 D.无法判读
18.推测北京市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处于(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答案】17.C
18.B
【知识点】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北京
【解析】【点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数值的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闭合等值线数值若等于两条等值线中的大值,则其内侧数值大于大值;若数值等于两条等值线中的小值,则其内侧数值应小于小值。
17.从图中看,中心城区位于 550 毫米和 650 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所以年降水量大致在 550 - 650 毫米之间,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8.北京地形多山地,山地对气流有抬升作用,易形成地形雨,使降水增多。图中降水量最多区域对应地形为山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枣庄)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特征明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水稻、柑橘 B.小麦、苹果 C.玉米、甜菜 D.青稞、葡萄
20.美国农业实行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经济效益 C.农业科技 D.粮食危机
【答案】19.A
20.B
【知识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解析】【点评】美国农业以规模化和专业化、先进技术、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支持、产业链整合和深加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化贸易为特点,具有强大竞争力。然而,也需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挑战,继续努力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19.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农业带位于美国南部,为亚热带作物带,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柑橘和水稻属于亚热带作物,A正确;而苹果、小麦、玉米、甜菜属于温带作物,青稞主要是我国青藏地区的重要作物,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集中生产优势农产品,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最终提升经济效益,B正确;国家政策和农业科技是辅助性因素,而并不是决定性因素,A、C错误;美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2024·枣庄)图1为山东省简图,图2为枣庄市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东省的简称是 。
(2)枣庄市位于山东省的 (方位)。
(3)图1和图2的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较大的是 。
(4)据图2,判断枣庄市的地势特征是 。
【答案】(1)鲁
(2)南部
(3)图2
(4)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东简称鲁,行政中心济南。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应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因此枣庄市位于山东省的南部。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图1山东省简图和图2枣庄市简图图幅相同,其中图2枣庄市简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因此比例尺较大。
(4)读图2分析可知,图中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应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因此枣庄市的河流流向是东北流向西南,故可以判断枣庄市的地势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
故答案为:(1)鲁;(2)南部;(3)图2 ;(4) 东北高、西南低 (北高南低) ,
【点评】山东的简称来源于古代的鲁国,该国在春秋时期是山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因此“鲁”成为了山东省的代表性简称。当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描述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描述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山东的简称来源于古代的鲁国,该国在春秋时期是山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因此“鲁”成为了山东省的代表性简称。
(2)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线,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定向法,枣庄市位于山东省的南部。
(3)当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时,图1是山东省,实际地面范围相对较大,内容较为简略。图2是枣庄市,实际地面范围相对较小,内容较为详细。比例尺较小的地图则表示的实际地面范围更大,但内容较为简略。比例尺越大,描述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描述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所以,图1和图2的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较大的是图2。
(4)读图可知,枣庄市的河流流向是东北流向西南,可以判断枣庄市的地势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
22.(2024·枣庄)图A为东北三省位置与地形、河流分布图,图B为东北三省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的地理位置往往决定着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请依据图A把图B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④ 。
(2)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显著。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简述其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的。
【答案】(1)纬度高;冷湿(雨热同期或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低温);平原和山地为主,山环水绕;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
(2)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黑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一年一熟,品质优良。畜牧业:以农耕区畜牧业为主,由于种植业发达,粮食产量大,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地,森林面积广大,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东北地区位于40°N以北的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所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整体气候具有冷湿的特点。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整体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呈现山环水绕的特点;东北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流速慢,含沙量小,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
(2)种植业:东北平原面积广,耕地多、黑土肥沃,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发展种植业,因热量有限一年一熟,产出优质农产品;畜牧业:种植业发达,粮食多,能提供大量饲料,所以发展农耕区畜牧业;林业:山地面积大(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依托山地发展林业及林下种养业。
【点评】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1)读图东北地区位于40°N以北的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所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整体气候具有冷湿的特点。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整体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呈现山环水绕的特点;东北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流速慢,含沙量小,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
(2)根据所学知识东北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纬度高,生长期长,一年一熟,品质优良,冬季寒冷,病虫害少。畜牧业以农耕区的畜牧业为主,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粮食产量大,饲料丰富。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大,主要发展林下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
23.(2024·枣庄)图a为巴西简图,图b为巴西大豆播种面积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巴西属于 国家。
(2)甲地形区的名称是 ,这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巨大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 。
(3)据图 b分析,近年来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呈现 趋势,产生该现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4)近年来,巴西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盲目垦荒耕作、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5)保护巴西热带雨林的有效措施有 。
【答案】(1)发展中
(2)亚马孙平原;调节全球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
(3)增加(上升);市场
(4)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板结等
(5)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惩治非法采伐、加强国际合作等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巴西经济相对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
(2)甲位于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这是世界最大平原,且分布着最大热带雨林。生态价值: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全球气候;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是其主要生态价值。
(3)读图 b可知,近年来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呈现增加趋势,产生该现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特别是中国的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增。
(4)近年来,巴西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盲目垦荒耕作、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5)巴西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但是现在面临着北大量砍伐的现状,为了保护巴西热带雨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惩治非法采伐、加强巡逻、加强国际合作、设立国际保护基金等。
【点评】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对调节世界气候具有重要作用,有“地球之肺”之称,近年来面临着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影响全球气候,目前巴西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巴西经济相对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
(2)读图可知,甲地形区的名称是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这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片热带雨林因为产生了世界1/5的氧气供给量,被誉为“地球之肺”,它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巨大生态价值。
(3)读图 b可知,近年来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呈现增加趋势,产生该现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特别是中国的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增。
(4)近年来,巴西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盲目垦荒耕作、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5)巴西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但是现在面临着北大量砍伐的现状,为了保护巴西热带雨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惩治非法采伐、加强巡逻、加强国际合作、设立国际保护基金等。
24.(2024·枣庄)图①示意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区(甲),图②示意欧洲西部经济区(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述该区域对外联系的区位优势。
(2)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从地形、气候两方面说出该区域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述河流在该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要分析矿产资源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甲:濒海、沿江(通江达海),水运便利:铁路网稠密,四通八达。
(2)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
(3)甲: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长江航运便利。(两点即可)
(4)甲:煤、铁等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求。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西部发达的工业
【解析】【分析】(1)从地理区位来看,甲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濒海、沿江,有便利水运条件;同时铁路网稠密,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利于对外联系 。乙经济区位于欧洲西部,濒临北海和地中海,又有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流经,水运便利;铁路干线众多,铁路网稠密,四通八达。
(2)从地形和气候来看,甲区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水热充足。乙区域分布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3)读图可知,甲区域有长江流经,长江可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以及便利的航运。乙区域有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流经,这些河流可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还可提供便利的航运。
(4)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煤、铁等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求,限制了该区域的发展。乙区域内煤、铁、铀等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发达,成为“工业文明的摇篮”。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是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1)从地理区位来看,甲经济区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濒临东海和黄海,又有长江流经,可通江达海,水运便利;该区域有京沪线、沪昆线等铁路干线经过,铁路网稠密,四通八达。乙经济区位于欧洲西部,濒临北海和地中海,又有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流经,水运便利;铁路干线众多,铁路网稠密,四通八达。
(2)从地形和气候来看,甲区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水热充足。乙区域分布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3)读图可知,甲区域有长江流经,长江可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以及便利的航运。乙区域有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流经,这些河流可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还可提供便利的航运。
(4)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煤、铁等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求,限制了该区域的发展。乙区域内煤、铁、铀等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发达,成为“工业文明的摇篮”。
25.(2024·枣庄)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国际陆路大通道。来自老挝、泰国的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通过该铁路的冷链运输直达昆明,中国的鲜花、蔬菜、布匹等则通过该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国家,很好地实现了贸易互补。该铁路全长1000多千米,建设难度大,全线桥梁和隧道占比超过60%。
材料二 中老铁路示意图(下图)
(1)简要评价老挝的地理位置。
(2)简要说明中老铁路桥梁和隧道占比高的自然原因。
(3)以中老铁路为例,简要说明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4)中老铁路若在图示区域寻找出海港口,请以万象为起点,提出一条出海通道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1)地处低纬度,水热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地处内陆地区(内陆国或不临海、无海岸线),对外联系不便利。
(2)沿线大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山河相间;地势起伏大,沟谷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质条件复杂。(根据作答情况酌情给分,两点即可)
(3)提供新的物流通道,贸易往来更加便捷;缩短了货运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沿线人民的交往,为周边城市的发展提供新机遇。(根据作答情况酌情给分,两点即可)
(4)方案1 建议:从万象向西连接缅甸仰光。理由:直接联通印度洋。
或方案2 建议:从万象向南连接泰国曼谷(从万象向南连接柬埔寨西哈努克市)。
理由:直接联通太平洋(接近世界海运要道马六甲海峡)。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老挝的纬度位置: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老挝的海陆位置:是一个内陆国,在对外联系和贸易方面相对受限,缺乏直接的海洋通道。
(2)中老铁路途经区域地形复杂,山河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沟谷众多;且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为克服地形障碍、保障铁路稳定与安全,需修建大量桥梁跨越河流、隧道穿越山体,故桥梁和隧道占比高。
(3)加强了中老两国的贸易往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了老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读图结合所学,首先直接连接缅甸仰光,可以从这个角度直通印度洋,方便海运;其次可以联系到曼谷,这个角度可以直接联系到马六甲海峡,满足大规模货物运输的需求。
【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1)老挝的纬度位置: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老挝的海陆位置:是一个内陆国,在对外联系和贸易方面相对受限,缺乏直接的海洋通道。
(2)中老铁路桥梁和隧道占比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复杂:沿线地区山地、高原众多,地势起伏大,修建桥梁和隧道可以减少线路的坡度,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和平稳。地质条件不稳定: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桥梁和隧道能够增强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河流众多:需要跨越众多河流,修建桥梁可以保证铁路的连续性。
(3)促进经济发展:加强了中老两国的贸易往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了老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读图结合所学,首先直接连接缅甸仰光,可以从这个角度直通印度洋,方便海运;其次可以联系到曼谷,这个角度可以直接联系到马六甲海峡,满足大规模货物运输的需求。
1 / 1山东省枣庄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枣庄)下图为小明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的简易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同学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简易地球仪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小明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这个简易地球仪,可以( )
A.演示地球的运动 B.认识地球的确切形状
C.找到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 D.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
(2024·枣庄)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区域卫星遥感影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主要河流是( )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4.图中方框内的部分主要是( )
A.大庆油田 B.胜利油田
C.渤海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2024·枣庄)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从中可以领悟诗词的内涵,发现诗词中的地理知识,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主要体现了( )
A.气温的水平差异 B.气温的垂直差异
C.降水的水平差异 D.降水的垂直差异
6.下列诗句,描写夏季景象的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024·枣庄)国际上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通常14岁以下为少年儿童人口,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读东亚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东亚人口年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老年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D.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
8.推测东亚最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B.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C.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D.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2024·枣庄)读台湾岛人口和城市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台湾岛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是( )
A.东部稠密 B.西部稀疏 C.分布不均衡 D.集中于中部
10.影响台湾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2024·枣庄)读非洲局部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图示阴影区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板块的张裂地带,将会不断扩张
B.地处板块的张裂地带,将会不断缩小
C.地处板块的挤压地带,将会不断扩张
D.地处板块的挤压地带,将会不断缩小
12.在东非高原上,可以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2024·枣庄)为应对某种极端天气,人们在停车场里或地铁站里堆放着沙袋,如下列图片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在哪种极端天气来临时需要用到这些沙袋( )
A.雾霾 B.强风 C.暴雨 D.酷暑
14.为应对这种极端天气的正确做法还有( )
A.配戴口罩 B.躲在树下 C.跑到户外 D.居家避险
(2024·枣庄)读河西走廊简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河西走廊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跨流域调水 D.高山冰雪融水
16.河西走廊最适宜发展的清洁能源是( )
A.核能 B.水能 C.风能 D.地热能
(2024·枣庄)读北京市降水量空间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判读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大致是( )
A.550毫米以下 B.650毫米以上
C.550~650毫米之间 D.无法判读
18.推测北京市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处于(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2024·枣庄)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特征明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水稻、柑橘 B.小麦、苹果 C.玉米、甜菜 D.青稞、葡萄
20.美国农业实行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经济效益 C.农业科技 D.粮食危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2024·枣庄)图1为山东省简图,图2为枣庄市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东省的简称是 。
(2)枣庄市位于山东省的 (方位)。
(3)图1和图2的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较大的是 。
(4)据图2,判断枣庄市的地势特征是 。
22.(2024·枣庄)图A为东北三省位置与地形、河流分布图,图B为东北三省的位置与各自然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的地理位置往往决定着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请依据图A把图B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④ 。
(2)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显著。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简述其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的。
23.(2024·枣庄)图a为巴西简图,图b为巴西大豆播种面积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巴西属于 国家。
(2)甲地形区的名称是 ,这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巨大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 。
(3)据图 b分析,近年来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呈现 趋势,产生该现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4)近年来,巴西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盲目垦荒耕作、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
(5)保护巴西热带雨林的有效措施有 。
24.(2024·枣庄)图①示意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经济区(甲),图②示意欧洲西部经济区(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述该区域对外联系的区位优势。
(2)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从地形、气候两方面说出该区域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述河流在该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从甲或乙两个经济区中任选一个,简要分析矿产资源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5.(2024·枣庄)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老铁路是一条连接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的国际陆路大通道。来自老挝、泰国的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通过该铁路的冷链运输直达昆明,中国的鲜花、蔬菜、布匹等则通过该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东南亚国家,很好地实现了贸易互补。该铁路全长1000多千米,建设难度大,全线桥梁和隧道占比超过60%。
材料二 中老铁路示意图(下图)
(1)简要评价老挝的地理位置。
(2)简要说明中老铁路桥梁和隧道占比高的自然原因。
(3)以中老铁路为例,简要说明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4)中老铁路若在图示区域寻找出海港口,请以万象为起点,提出一条出海通道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知识点】地球仪
【解析】【点评】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叫两极:地球的最北端叫北极,地球的最南端叫南极。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即图中的地平面的夹角是66.5°;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较于两点,北部是北极点N,南部是南极点S。读图分析可知,只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及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小明同学在地理课堂上利用这个简易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即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但地球仪是正球体,而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因此不能认识地球的确切形状;该地球仪上只有一些经纬线,无法找到自己家乡的准确位置,也无法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答案】3.A
4.B
【知识点】黄河的概况、开发与治理;中国工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黑龙江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的胜利油田、河南与山东交界处的中原油田、河北的华北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也是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3.从河流形态及入海特征看,黄河含沙量大,入海口有明显泥沙淤积形成的地貌,与图中河流及沿海特征匹配,所以是黄河,A正确;淮河、长江、珠江含沙量较小,BCD排除。
故答案为:A。
4.胜利油田位于山东境内黄河流域附近,B正确;大庆油田主要位于东北黑龙江省,渤海油田位于渤海西部海域,克拉玛依油田都位于新疆,ACD排除。
故答案为:B。
【答案】5.B
6.D
【知识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意思是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海拔低,气温较高,花开较早;而山上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花开较晚。因此这首诗主要体现了气温的垂直差异。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象,A不符合题意;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B不符合题意;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写的是寒冬的景象,C不符合题意;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7.B
8.C
【知识点】世界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解析】【点评】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压力大等问题,为此应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于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问题,为此应该鼓励生育。总之,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不行,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7.读图分析可知,东南亚:
A.少年儿童人口(14岁以下)呈下降趋势,A不符合题意;
B.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呈下降趋势,B符合题意;
C.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比重呈上升趋势,C不符合题意;
D.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南亚老年人口比重在增加,少年儿童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下降。这说明东南亚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口数量增长缓慢。因此可以推测东亚最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但人口数量不会急剧减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9.C
10.A
【知识点】台湾人口与城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9.从图中人口密度分布看,台湾岛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小,人口和城市分布不均衡,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0.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西部多平原。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和生活居住,所以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正确, 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1.A
12.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点评】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张裂,有的地方受到挤压。张裂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挤压运动时,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往往形成高山、岛链或海沟等。
11.图中阴影区域是东非大裂谷,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板块张裂会使区域不断扩张,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 A。
12.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其影响是热带稀树草原景观,D正确;A图为热带雨林景观,B是热带荒漠景观,C是冰原景观,ABC错误。
故答案为: D。
【答案】13.C
14.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暴雨天气避险攻略:关注预警和躲避方法: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随时了解雨势动态,以便合理安排出行计划。一旦暴雨预警升至橙色或红色级别,务必迅速寻找地势较高的区域,如山坡、高楼层建筑等,进行躲避,尽量避免外出活动。若确需外出,务必做好以下安全防护措施:行人应穿着醒目的雨衣,避免在积水深处行走,尽量远离电线杆、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自身安全。在暴雨天气中,务必保持高度警惕。若发现路面有漩涡喷泉,务必远离,这很可能是下水道井盖被水冲开所致。行进时,务必小心确认前方地势,可用木棍或长柄雨伞等工具进行探路。建议结伴而行,若两人同行,可由一人先行探路,另一人紧随其后。同时,务必远离电力设备,避免在供电线附近的树木或大型广告牌下停留或避雨。涉水时若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即止步后退。在户外时,切勿使用金属物品或接打手机,以防雷击。此外,还要远离低洼地区、河流及水渠,以防水位上涨带来的危险。
1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暴雨天气时,很多停车场、地铁站准备很多沙袋,可以阻挡暴雨的侵入,减少损失。但沙袋对雾霾、强风和酷暑的作用不大。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为应对暴雨这种极端天气的危害,正确做法是居家避险,尽量不要外出。配戴口罩不能躲避暴雨;暴雨时躲在树下或跑到户外都是非常危险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答案】15.D
16.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又叫甘肃走廊。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河西走廊”。
15.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大气降水稀少。其附近有祁连山脉,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D正确,A、B错误;跨流域调水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不是西北地区内流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C错误。
故答案为:D。
16.由图可知,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该区域靠近冬季风源地,位于祁连山东北侧,地形平坦,风力大,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强盛,风能资源丰富,C正确;核能对技术、安全等要求高,当地不具备明显发展核能的优势;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水量有限,水能资源不丰富;地热能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等区域,河西走廊并非地热能富集区,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答案】17.C
18.B
【知识点】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北京
【解析】【点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数值的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闭合等值线数值若等于两条等值线中的大值,则其内侧数值大于大值;若数值等于两条等值线中的小值,则其内侧数值应小于小值。
17.从图中看,中心城区位于 550 毫米和 650 毫米等降水量线之间,所以年降水量大致在 550 - 650 毫米之间,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8.北京地形多山地,山地对气流有抬升作用,易形成地形雨,使降水增多。图中降水量最多区域对应地形为山地,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9.A
20.B
【知识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解析】【点评】美国农业以规模化和专业化、先进技术、完善市场体系和政策支持、产业链整合和深加工、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化贸易为特点,具有强大竞争力。然而,也需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挑战,继续努力确保长期稳定发展。
19.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农业带位于美国南部,为亚热带作物带,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柑橘和水稻属于亚热带作物,A正确;而苹果、小麦、玉米、甜菜属于温带作物,青稞主要是我国青藏地区的重要作物,BCD错误。
故答案为:A。
20.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是为了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集中生产优势农产品,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最终提升经济效益,B正确;国家政策和农业科技是辅助性因素,而并不是决定性因素,A、C错误;美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高,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小,D错误。
故答案为:B。
21.【答案】(1)鲁
(2)南部
(3)图2
(4)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判读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东简称鲁,行政中心济南。
(2)读图分析可知,图中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应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因此枣庄市位于山东省的南部。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图1山东省简图和图2枣庄市简图图幅相同,其中图2枣庄市简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因此比例尺较大。
(4)读图2分析可知,图中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应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向。因此枣庄市的河流流向是东北流向西南,故可以判断枣庄市的地势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
故答案为:(1)鲁;(2)南部;(3)图2 ;(4) 东北高、西南低 (北高南低) ,
【点评】山东的简称来源于古代的鲁国,该国在春秋时期是山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因此“鲁”成为了山东省的代表性简称。当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描述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描述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正北方。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山东的简称来源于古代的鲁国,该国在春秋时期是山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因此“鲁”成为了山东省的代表性简称。
(2)读图可知,该图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线,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定向法,枣庄市位于山东省的南部。
(3)当两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时,图1是山东省,实际地面范围相对较大,内容较为简略。图2是枣庄市,实际地面范围相对较小,内容较为详细。比例尺较小的地图则表示的实际地面范围更大,但内容较为简略。比例尺越大,描述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描述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所以,图1和图2的图幅相同,则比例尺较大的是图2。
(4)读图可知,枣庄市的河流流向是东北流向西南,可以判断枣庄市的地势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
22.【答案】(1)纬度高;冷湿(雨热同期或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低温);平原和山地为主,山环水绕;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
(2)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黑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一年一熟,品质优良。畜牧业:以农耕区畜牧业为主,由于种植业发达,粮食产量大,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地,森林面积广大,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等。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东北地区位于40°N以北的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所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整体气候具有冷湿的特点。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整体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呈现山环水绕的特点;东北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流速慢,含沙量小,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
(2)种植业:东北平原面积广,耕地多、黑土肥沃,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发展种植业,因热量有限一年一熟,产出优质农产品;畜牧业:种植业发达,粮食多,能提供大量饲料,所以发展农耕区畜牧业;林业:山地面积大(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资源丰富,依托山地发展林业及林下种养业。
【点评】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1)读图东北地区位于40°N以北的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距离冬季风源地近,所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整体气候具有冷湿的特点。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组成,整体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呈现山环水绕的特点;东北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流速慢,含沙量小,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期长。
(2)根据所学知识东北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纬度高,生长期长,一年一熟,品质优良,冬季寒冷,病虫害少。畜牧业以农耕区的畜牧业为主,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粮食产量大,饲料丰富。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大,主要发展林下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
23.【答案】(1)发展中
(2)亚马孙平原;调节全球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
(3)增加(上升);市场
(4)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板结等
(5)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惩治非法采伐、加强国际合作等
【知识点】巴西概况;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巴西发展中的工农业
【解析】【分析】(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巴西经济相对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
(2)甲位于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这是世界最大平原,且分布着最大热带雨林。生态价值: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全球气候;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是其主要生态价值。
(3)读图 b可知,近年来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呈现增加趋势,产生该现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特别是中国的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增。
(4)近年来,巴西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盲目垦荒耕作、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5)巴西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但是现在面临着北大量砍伐的现状,为了保护巴西热带雨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惩治非法采伐、加强巡逻、加强国际合作、设立国际保护基金等。
【点评】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对调节世界气候具有重要作用,有“地球之肺”之称,近年来面临着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影响全球气候,目前巴西政府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雨林的保护。
(1)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巴西经济相对落后,属于发展中国家。
(2)读图可知,甲地形区的名称是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这里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这片热带雨林因为产生了世界1/5的氧气供给量,被誉为“地球之肺”,它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巨大生态价值。
(3)读图 b可知,近年来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呈现增加趋势,产生该现象的社会经济因素是市场,特别是中国的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增。
(4)近年来,巴西为扩大农产品出口,盲目垦荒耕作、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这样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板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5)巴西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但是现在面临着北大量砍伐的现状,为了保护巴西热带雨林,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立法惩治非法采伐、加强巡逻、加强国际合作、设立国际保护基金等。
24.【答案】(1)甲:濒海、沿江(通江达海),水运便利:铁路网稠密,四通八达。
(2)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
(3)甲: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长江航运便利。(两点即可)
(4)甲:煤、铁等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求。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欧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欧洲西部发达的工业
【解析】【分析】(1)从地理区位来看,甲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濒海、沿江,有便利水运条件;同时铁路网稠密,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利于对外联系 。乙经济区位于欧洲西部,濒临北海和地中海,又有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流经,水运便利;铁路干线众多,铁路网稠密,四通八达。
(2)从地形和气候来看,甲区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水热充足。乙区域分布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3)读图可知,甲区域有长江流经,长江可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以及便利的航运。乙区域有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流经,这些河流可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还可提供便利的航运。
(4)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煤、铁等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求,限制了该区域的发展。乙区域内煤、铁、铀等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发达,成为“工业文明的摇篮”。
【点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是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1)从地理区位来看,甲经济区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濒临东海和黄海,又有长江流经,可通江达海,水运便利;该区域有京沪线、沪昆线等铁路干线经过,铁路网稠密,四通八达。乙经济区位于欧洲西部,濒临北海和地中海,又有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流经,水运便利;铁路干线众多,铁路网稠密,四通八达。
(2)从地形和气候来看,甲区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水热充足。乙区域分布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3)读图可知,甲区域有长江流经,长江可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以及便利的航运。乙区域有莱茵河、塞纳河等河流流经,这些河流可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工农业生产用水,提供城市生活用水,还可提供便利的航运。
(4)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煤、铁等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不能满足工业发展需求,限制了该区域的发展。乙区域内煤、铁、铀等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发达,成为“工业文明的摇篮”。
25.【答案】(1)地处低纬度,水热资源丰富,利于农业发展;地处内陆地区(内陆国或不临海、无海岸线),对外联系不便利。
(2)沿线大部分地区地形复杂,山河相间;地势起伏大,沟谷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质条件复杂。(根据作答情况酌情给分,两点即可)
(3)提供新的物流通道,贸易往来更加便捷;缩短了货运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沿线人民的交往,为周边城市的发展提供新机遇。(根据作答情况酌情给分,两点即可)
(4)方案1 建议:从万象向西连接缅甸仰光。理由:直接联通印度洋。
或方案2 建议:从万象向南连接泰国曼谷(从万象向南连接柬埔寨西哈努克市)。
理由:直接联通太平洋(接近世界海运要道马六甲海峡)。
【知识点】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解析】【分析】(1)老挝的纬度位置: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老挝的海陆位置:是一个内陆国,在对外联系和贸易方面相对受限,缺乏直接的海洋通道。
(2)中老铁路途经区域地形复杂,山河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沟谷众多;且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为克服地形障碍、保障铁路稳定与安全,需修建大量桥梁跨越河流、隧道穿越山体,故桥梁和隧道占比高。
(3)加强了中老两国的贸易往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了老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读图结合所学,首先直接连接缅甸仰光,可以从这个角度直通印度洋,方便海运;其次可以联系到曼谷,这个角度可以直接联系到马六甲海峡,满足大规模货物运输的需求。
【点评】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1)老挝的纬度位置: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气候终年高温,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老挝的海陆位置:是一个内陆国,在对外联系和贸易方面相对受限,缺乏直接的海洋通道。
(2)中老铁路桥梁和隧道占比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复杂:沿线地区山地、高原众多,地势起伏大,修建桥梁和隧道可以减少线路的坡度,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和平稳。地质条件不稳定: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桥梁和隧道能够增强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河流众多:需要跨越众多河流,修建桥梁可以保证铁路的连续性。
(3)促进经济发展:加强了中老两国的贸易往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了老挝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和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增加就业机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读图结合所学,首先直接连接缅甸仰光,可以从这个角度直通印度洋,方便海运;其次可以联系到曼谷,这个角度可以直接联系到马六甲海峡,满足大规模货物运输的需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