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化学必修一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
教学设计思路
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书写离子方程式,为必修课程后续章节以及选修中有关“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打好根基。
二、教学设计特色
1.教学立意
立足于2019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考纲,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习为必修课程后续章节以及选修中有关“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打好根基,从宏观上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能够从微观上明确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让学生具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构思
教学过程分为七环节:离子反应的概念与实质、离子反应的书写步骤及原则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问题1:过量少量问题、问题2: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问题3:离子共存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二课时,而离子反应是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本课时的内容主要是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地书写离子方程式,为必修课程后续章节以及选修中有关“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学习打好根基。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的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正确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离子共存。
四、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电解质的基本概念,能够判断典型的电解质(酸、碱、盐),能够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盐的电离方程式,也能够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明确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状态存在。
五、教学目标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并能够从微观上明确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
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基本模型,能够利用该模型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六、教学用具涉及
PPT、板书、教材、笔记本、草稿纸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课堂 上课,向学生问好 起立,向老师问好 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
环节一 新课导入 【引言】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一定与离子有关。本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是如何与离子挂钩的。 【教材准备】翻到教材P16 结合上节内容承上启下进行导入。
环节二 离子反应的微观认识 【演示实验】教材P16实验1-3 向盛有2毫升硫酸钠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毫升氯化钡稀溶液,观察现象。 【提问过渡】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该反应中的反应物都是可溶性盐是电解质,在水溶液能解离出阴阳离子,让我们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该反应。 【任务】 请书写硫酸钠和氯化钡的电离方程式。 【微观动画】展示反应前两反应物分别在水溶液中的模拟动画,反应后整个体系的模拟动画。 (可以看出反应后整个体系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依然是以离子的状态存在,但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却结合成了硫酸钡沉淀以分子的状态存在于水溶液中) 【观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利用初中已学的复分解反应知识书写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硫酸钠和氯化钡的电离方程式。 【观看】观看模拟动画并思考该实验的反应的本质。 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同时可以激起学生对于本节学习的热情。 巩固学生书写电离方程式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探究离子反应的本质。 利用动画让学生较为直观的看离子反应的微观过程。
环节三 离子反应的定义 【过渡】演示实验反应就是一个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实质(判断方法)】溶液中的某些离子浓度降低。 【提问】哪些因素可以使溶液中的离子明显减少? 生成沉淀、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气体。 【提示】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反应情况是不是和我们初中学过的一种反应很相似?复分解反应。 所以我们学过的复分解反应也是离子反应中的一类,我们把它称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复分解型离子反应。 【笔记】将离子反应的概念记在笔记本上。 【思考总结】离子反应的判断方法。 介绍离子反应的概念并重点强调离子反应的本质以及可以是离子浓度减少的因素。
环节四 离子方程式的定义、书写方法、意义 【提问】我们可以用电离方程式描述电解质的电离,那么如何用化学符号描述离子反应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离子方程式。 【强调】只有在水溶液中才写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重点:拆】 可拆:六大强酸、四大强碱、可溶盐 不可拆:弱酸、弱碱、水、沉淀、氧化物、气体、单质 补充:氢氧化钙(微溶物)的处理 【巩固练习】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硫酸钠与氯化钾的反应(×) 碳酸钠与硫酸溶液反应 【过渡练习】 书写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小结】 【书写练习】在笔记本上跟着老师的讲解同步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 【笔记】记录可以拆的物质在笔记本上 【书写练习】 书写离子方程式 【找规律】 书写离子方程式,找出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书写离子方程式,增强学生对于该部分知识的应用能力。 强调离子方程式书写过程中的难点“拆” 该部分知识偏重于应用,所以设置了较多的书写练习。 介绍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扩充学生对离子方程式的认识。 以小结的形式总结电解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之间的联系。
环节五 离子共存 【问题导入】 【提问】溶液中离子的来源? 酸碱盐等电解质的电离 【提问】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哪些类型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 【问题】离子不共存会生成哪些类别的物质? 宏观上,生成沉淀、气体和水 实质: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生成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物质。 【判断离子共存的条件】 【巩固练习】 布置微点上的练习题带着学生做。 【笔记】判断离子共存的方法。 【完成练习】做练习然后听教师的讲解。 离子共存作为该节的重难点,讲解侧重于练习和应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