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7 23: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
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地形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地形对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的影响。
3.掌握交通选线的一般原则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重、难点】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2、地形对交通线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及其主要类型
(1)定义:聚落是指人类从事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活动而聚居的场所。聚落包括③____________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分类: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④______和⑤________两大类型。
2.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⑥________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⑦________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3.北方平原地区和南方山区聚落的差异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⑧________,多呈团聚型、⑨________________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⑩____。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 ____,空间分布相对 ________,聚居的人口也比较 ____。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 ________、气候、 ________等;
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资源、 ____________、工农业生产水平、 ____________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西部 ________、东部 ________的特点。
(2)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的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________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比较多,公路多呈“____”字形分布,且山区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要高得多。
(3)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
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____________,避开不利地段,尽量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____________的破坏。
【要点突破】
【探究点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影响①地村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湖泊
(2)图中所示地区村落分布特点是(  )
A.顺应地势,呈团块状分布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形态分布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
(3)指出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
【答案】
(1)B (2)C
(3)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布及其发展规模的影响。①地村落位于山谷,受其影响呈带状分布。图示地区的村落具有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地形平坦与否对村落规模有较大的影响。一般山地村落规模小,平原村落规模大。
【规律总结】
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气候、水源、资源、交通等。具体影响表解如下:
影响
表现
原因
典例
聚落的区位
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如北京、上海
山区和高原,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
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兰州位于黄河谷地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
热带气候炎热,高原上相对较为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
聚落的形态
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
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成都、北方的村落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
南方的村落、重庆
判断影响聚落分布因素的方法:
【探究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计划修建B村到A村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____较合理,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村到D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Ⅰ、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____________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出。
(4)在E地发现了煤田,准备在F城新建钢铁厂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这需要____________条件作保证。 
【答案】
(1)② 受地形的影响,山谷中的道路要沿等高线修建,避开陡坡
(2)考虑经济因素,照顾沿线重要城镇,以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修筑人工运河 标注略。(在两河间距离最近处标出)
(4)修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 先进的科学技术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B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到A村,其间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的阻隔,要修建连接两地的公路,必须绕道而行,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可减小投资。修筑公路应考虑尽量多的经过村镇,以加大运输量。为了发挥水运网的作用,在两条河流较近处,可考虑修筑人工运河。要开发矿产资源,必须以交通为先导,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条件。
【规律总结】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内容
影响程度
举例分析
备注
地势
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大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密集的特点
①在进行交通线路选线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②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不断减小
地形类型
对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态的影响明显
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限制较多,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造价较高
(2)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
【当堂检测】
1、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2、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
A..地形、气候
B.人口、资源
C.工农业发展水平
D.科学技术
3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这表明我国先民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已充分考虑到了(

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
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
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
D地形及气候的影响
4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其形成原因中,不属于自然条件的是(

A.地形较平坦
B土壤较肥沃
C水源条件好
D农牧业较发达
5下列各自然条件中,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植被
6、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A.、濒临海洋B、人口稀少C、海拔较高,北面有更高山脉分布D、地势低平
7、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聚落主要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C.聚落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文化
D.城市的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少,密度高
8、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平面形态大多呈(

A..规则的多边形
B.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
C.条带状
 D.正方形
二.综合题
9、图十一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世界第一批城市中与之条件相似不在亚洲的是
,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

(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B所在国家的首都1950年发生震惊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酸雾事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城市C重要的工业部门主要有宇航工业和
工业,中国三大航天基地是太原、


【当堂检测】
1.D
2.A
3.B
4.D
5.B
6.C
7.C
8.B
(1)A.
位于大河冲积平原,有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
尼罗河谷地
C
(2)丰富的煤铁资源
人们生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中大量地燃烧煤做能源,排放出二氧化硫与空气中雾结合形成
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石油化工
酒泉
西昌
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