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每课一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每课一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7 23:4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同步测控
   1.我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  )
①气候比较湿润 ②地势低平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④资源比较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解析:选A。我国东部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理想区域。
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读图,回答2~4题。
2.关于图示地区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落沿河谷分布,呈条带状
B.聚落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顶,环境优美
C.聚落规模较大,城市密集分布
D.聚落沿山地陡坡分布
3.图中村庄的选址,主要是考虑了(  )
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
B.地形及水源的影响
C.水源及土壤的影响
D.气候及地形的影响
4.有关图中所示地区交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影响较小,交通线较稀疏
B.交通线路多选择在地势较平坦地区
C.在山区应优先发展铁路,后发展公路
D.该地区交通线路一定要选择路程最短的
解析:由图中看出该地区聚落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河谷地形平坦,靠近河流便于取水。图中所示公路沿河谷延伸,地势平坦,起伏较小,便于公路的修建。
答案:2.A 3.B 4.B
5.从环境因素考虑,下面四幅图中,布局比较合理的是(  )
解析:选D。从环境因素考虑生活区应布局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盛行风的上风向,工业区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生活区与工业区之间布局隔离区,以防止或减少工业区的污染物扩散到生活区。故图D的布局模式最为合理。
6.下列有关交通线路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B.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限制较大
C.公路在缓坡上成“之”字形弯曲
D.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线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选A。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点,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台风路线、断层地带等,交通线路区位选择时要尽可能避开;平原地形有利于线路的建设;“之”字形公路一般在陡坡上修建;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因素。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造价、路程、环境等方面评价四个铁路建设规划方案的优缺点。
(2)根据以上的分析,写出你选择的铁路建设规划方案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某地交通规划图为材料,考查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需要在阅读图例,分析各线路通过的地区特征基础上,利用交通线路原则进行分析,正确答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交通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2)从造价看,平原地区造价低,山地地区造价高,铁路穿过交通干线、河流时需架桥,造价高。(3)从路径看,尽可能选择线路短的。(4)从环境看,铁路穿过山地,对坡地植被破坏大,穿过城区易引起交通拥堵、噪声污染。
答案:(1)①方案线路最短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穿越西侧的山地,造价高,对环境破坏大。②方案线路较短,与等高线平行,沿线坡度小,工程量小。③线路最长,且穿过河流,造价高。④经过城区和居民点,易引起交通堵塞和噪声污染。
(2)②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2012·江西省重点中学摸底)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2.影响a聚落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势平坦 ④河流交汇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第1题,a处河流交汇,且地势平坦,农业发达,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第2题,地势和河流是影响该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答案:1.A 2.C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3~4题。
3.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4.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因素。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显示的居民点主要是沿河及交通线分布。
答案:3.C 4.A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5~6题。
5.对于图中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区域聚落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
B.农田的多少是影响聚落分布的根本原因
C.水量的大小是影响聚落分布的根本原因
D.地形是聚落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6.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农田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附近河流的水量丰富
B.乙区域农田距荒漠较近,因此受荒漠的影响最大
C.丙区域农田位于两条河流之间,水量丰富,因此可以大量种植水稻
D.丁区域靠近河流但没有农田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山地较近
解析:第5题,图示可以看出该区域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且有荒漠存在,因此水量的大小是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根本原因。第6题,由图可知,甲区域农田面积较大,聚落个数较多,说明该处附近河流的水量丰富。
答案:5.C 6.A
(2012·济南期末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回答7~8题。
7.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是(  )
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
8.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泥石流
D.干旱
解析:第7题,M处的公路非常曲折,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该处地形坡度大,为了降低建设难度,大致与等高线平行修建。第8题,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多暴雨,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答案:7.C 8.C
(2012·中山期末检测)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公路。完成9~10题。
9.在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显示,影响公路线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
C.气候因素
D.植被因素
解析:第9题,地方性公路应考虑修路的成本,选择③相对较近,基本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小。第10题,据图分析可知地形影响最为突出。
答案:9.C 10.A
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情况。据此回答11~13题。
地区
铁路
水运
公路

20.90
2.80
14.60

14.00
27.70
15.20

10.40
10.80
19.10

9.70
0.60
7.90
11.表中序号代表黄河中游地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影响③地区铁路建设的主要障碍是(  )
A.暴雨多
B.地形崎岖
C.河流众多
D.技术落后
13.①地区铁路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  )
A.铁矿
B.煤炭
C.粮食
D.木材
解析:第11题,联系我国交通运输的实际结合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中数据推出①为黄河中游地区,②为长江中游地区,③为西南地区,④为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交通运输主要以陆路交通运输为主,铁路、公路较为发达,铁路运输量最大。第12题,③所代表的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影响和制约铁路建设。第13题,①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运输量大。
答案:11.A 12.B 13.B
二、综合题
14.读下图,A、B、C、D、E五座城市由铁路线相连,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五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__城市,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D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
①平原地形 ②气候因素 ③资源丰富 ④交通发达
(3)A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是__________,促进其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城与A城相比,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
解析:分析影响城市的区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河流、地形、矿产、交通、旅游等。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处沙漠,有石油资源;B地处河流交汇处;C地处河口位置,石油资源丰富;D地处山麓,有煤和铁矿石;E处风景名胜多。水运较铁路运输出现早,所以五座城市中形成较早的是依靠河流发展起来的城市B、C。由图中可以看出,A、C、D三地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A处于沙漠地区,因有石油资源而发展成一座矿业城市,但同时由于降水较少,水源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条件。城市形成的重要条件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从图中可以看出B、C、D、E四城市铁路线交会处交通便利,可通向多方向的地区。
答案:(1)B C 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 (2)③
(3)矿产资源(石油) 铁路交通 水源 位于河流入海口,河运和海运都十分便利
(4)标注略。(F应标在B、C、D、E四城市铁路线交会处)
15.(2012·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青岛港和烟台港港阔水深,浪小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缓,不淤不冻,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天然良港。日照港海岸线平直,浪大流急,但水域深,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输出港。济宁兖州的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向外输送。
材料2:下图为山东半岛局部图。
(1)日照港与青岛港、烟台港相比,不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建立日照港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青岛港的腹地比烟台港的腹地广,向西可达郑州、西安。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
(3)烟台港与大连港早已开通了汽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轮渡,现在又开通了火车轮渡。汽车轮渡和火车轮渡与采取卸货中转的方式相比有什么好处?开通火车轮渡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1分析即可得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论。第(2)题,港口腹地的大小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港口与内陆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越发达,港口腹地越大。第(3)题,轮渡的优势可从其特点分析,开通轮渡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意义可从缩短运输距离、完善交通网等方面分析。
答案:(1)海岸线平直,缺乏船舶避风的港湾 方便济宁煤炭的外运
(2)交通便利
(3)好处:可减少货物装卸次数,降低
( http: / / www.21cnjy.com )费用,缩短运输时间,加快货物的周转。意义:缩短运输距离,提高运输速度;减轻铁路的运输压力;减少运输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完善铁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