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卷》——5.5.6找最大公因数(分层作业)(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卷》——5.5.6找最大公因数(分层作业)(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2 13:4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卷》——5.5.6找最大公因数(分层作业)-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
A.2 B.3 C.6 D.12
2.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8,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共有(  )个。
A.4 B.3 C.2 D.1
3.轩轩家新房装修,准备给长5.4米,宽4.5米的客厅铺地砖。下面3种地砖,只用其中一种能正好铺满且不需要切割的是(  )。
A. B. C.
4.已知a÷b=4(a、b均为自然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1
5.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
A.4 B.6 C.12
6.在一根长100米的绳子上做记号,先用红笔每隔4米做一个记号,再用蓝笔每隔6米做一个记号,那么两种颜色重叠的记号有(  )。
A.25处 B.9处 C.8处 D.7处
7.A÷B=20(A,B为非0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20 D.无法确定
8.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24,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  )
A.12和24 B.8和24 C.4和24
二、判断题
9.两个数的公因数是有限的,公倍数也是有限的。(  )
10.1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8。(  )
11.a和b是两个非0的自然数, a+1=b, 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  )
12.两个不同的质数,它们就没有公因数。(  )
13.在1、2、4、47、87这五个数中,所有质数和与所有合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7。(  )
14.相邻两个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这两个奇数的积。(  )
三、填空题
15.A=2×3×5,B=2×5×7,A和B的公因数有   个,最大公因数是   。
16.如果a÷b=3(a,b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17.所有非零的自然数的公因数是   。
18.甲数=2×3×5,乙数=2×5×1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19.互质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20.如果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1.现有一叠纸币,分别是贰元和伍元的纸币.把它分成钱数相等的两堆.第一堆中伍元纸币张数与贰元张数相等;第二堆中伍元与贰元的钱数相等.则这叠纸币至少有   元.
四、操作题
22. 已知A=2×3×5×7,B=2×2×3,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五、解决问题
23.“书香文化节”期间有大量的新书签售会,部分新书签售会在某会场举行,该会场占地是一个长42米、宽36米的长方形。会场工作人员需给会场铺设地毯,若使用相同的正方形地毯,铺满这个长方形会场最少需要多少块相同的正方形地毯
24.奇奇在手工劳动课上准备使用相同长度的木棍做手工,找到如下图所示长度的小木棍,若奇奇将其截成相同的长度若干段,均剩余2cm,截取的每段小木棍最长是多少
25.两根铁丝分别长65米和91米,用一根绳子分别测量它们,都恰好量完无剩余,这根绳子最多有多长?
26.一个数既是45的因数,也是30的因数,这个数最大是多少?
27.阳光小学五(1)班全体同学组织排练团体操,每6人一组或每7人一组都能正好分完。五(1)班至少有多少人?
28.一种长方形的地砖,长24厘米,宽16厘米,用这种砖铺一个正方形,至少需多少块砖?
29.李丽每隔3天去一次图书馆,王芳每隔4天去一次图书馆。6月30日她们都去了图书馆。7月份她们同时去图书馆的日子有哪几天?
30.一块砖长8厘米,宽6厘米,用这样的砖铺成一块正方形地,至少要多少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
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故答案为:C。
【分析】用短除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把18和24公有的质因数相乘。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8=1×8=2×4,所以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有1、2、4、8,共4个。
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8,说明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是3个2,公因数是2和4,再加上因数1和8,共4个公因数。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5.4米=540厘米
4.5米=450厘米
60和80不是540和450的公因数,只有90是540和450的公因数。
故答案为:A。
【分析】 用正方形的地砖铺地正好铺满(且不需要切割),正方形的地砖边长是客厅长和宽的公因数;客厅长和宽是米作单位的小数,先改写成厘米作单位,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即可。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为a÷b=4(a、b均为自然数),说明a和b是倍数关系,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b。
故答案为:B。
【分析】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36=3×3×4,48=3×4×4,
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
故答案为:C。
【分析】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把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相乘。
6.【答案】C
【解析】【解答】小于或等于100的数中,4和6的公倍数有12,24,36,48,60,72,84,96,共8个,两种颜色重叠的记号有8处。
故答案为:C。
【分析】两种颜色重叠的记号就是4和6的公倍数,据此解答。
7.【答案】B
【解析】【解答】A÷B=20,A是B的倍数,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8.【答案】C
【解析】【解答】A、12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12,此选项不合题意;
B、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8,此选项不合题意;
C、4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4,最大公因数是4,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个数的公因数是有限的,但公倍数通常是无限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8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8是9的倍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9。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a和b是两个非0的自然数, a+1=b, 所以a和b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 a和b的最大公因数1。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是互质数。而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进行判断即可。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个不同的质数有公因数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不同的质数的公因数是1,所以题干不正确。
13.【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在1、2,4、47、87这五个数中,
质数和为:2+47=49
合数和为:4+87=91
49=7×7
91=7×13
所以所有质数和与所有合数和的最大公因数是7,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先找了五个数的中所以的质数与合数,分别求出它们的和,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因为相邻两个奇数是互质数,所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相邻两个奇数之间的关系是,它们之间相差2(例如3和5,15和17等)。由于它们都是奇数,并且相差2,这意味着它们之间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的公因数。因此,根据互质数的定义,这两个奇数是互质的。当两个数互为质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GCD)是1,而不是这两个奇数的积。
15.【答案】4;10
【解析】【解答】解:A和B的公因数有:1、2、5、10共4个;
最大公因数是:2×5=10。
故答案为:4;10。
【分析】A和B的最大公因数=A和B公有的质因数相乘。
16.【答案】b
【解析】【解答】解:如果a÷b=3(a,b为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故答案为:b。
【分析】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7.【答案】1
【解析】因为所有的非零自然数都有1和本身这两个约,所以1是所在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
故答案为:1
18.【答案】10
【解析】【解答】解:甲乙公共质因数有:2、5,.
故答案为:10
【分析】将甲数与乙数公共质因数相乘,即可得到甲数与乙数的最大公因数。
19.【答案】它们的乘积;1
【解析】【解答】互质的两个数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
故答案为:它们的乘积、1
【分析】两个数是互质数,说明这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20.【答案】1;ab
【解析】【解答】解:如果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a=b+1,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
故答案为:1;ab。
【分析】如果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a=b+1,则a和b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邻的两个非0自然数互质,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1.【答案】27
【解析】【解答】解:第一堆至少可以1张伍元的,1张贰元的;第二堆:2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有2张伍元的,5张贰元的;共:
(2+5)+(2×5+5×2)
=7+20
=27(元)
故答案为:27
【分析】因为第二堆中伍元的与贰元的钱数相等,那么每种面值至少的钱数是2和5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10元,这样就能确定贰元的和伍元的张数和总面值,这样就能计算出这些钱最少的面值.
22.【答案】6
【解析】【解答】解: A=2×3×5×7,B=2×2×3,
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2×3×5=30。
故答案为:30。
【分析】两个数的公有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据此求解。
23.【答案】解:42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6,
则长需要42÷6=7(块), 宽需要36÷6=6(块), 最少需要7×6=42(块)。
答:铺满这个长方形会场最少需要42 块相同的正方形地毯。
【解析】【分析】求出 42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确定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再分别用长和宽除以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得到长和宽方向上分别需要的地砖块数,将长和宽方向上的块数相乘,得到铺满会场最少需要的地砖总数。
24.【答案】解:际截取的长度分别是26-2=24(cm), 38-2=36(cm), 50-2=48(cm),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 则24、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 所以截取的每段小木棍最长是12cm。答:截取的每段小木棍最长是12cm。
【解析】【分析】先把木棍的原长减去2cm得到实际截取的长度。通过分别列举24、36和48的因数找出最大公因数,因为最大公因数就是能截出的相同长度中的最大值,这样就能保证截出的小木棍长度最长且每段长度相同。
25.【答案】这根绳子最多长13米
【解析】根据已知,用一根子测量两根铁丝,都恰好量完无剩余,这根绳子最多有多长,也就是求65和91的最大公因数。
【解答】65=5×13
91=7×13
65和91的最大公因数是13
故答案为:这根绳子最多长13米。
题是考查最大公因数
26.【答案】解:45=3×3×5,30=2×3×5,3×5=15
答:这个数最大是15。
【解析】【分析】这个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把两个数分解质因数,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7.【答案】解:6×7=42
答:五(1)班至少有42人.
【解析】【分析】因为每6人一组或每7人一组都能正好分完,所以总人数至少是6和7的最小公倍数,6和7是相邻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
28.【答案】解:要用这样的砖铺成一个正方形,需要先找到24和16的最小公倍数
而24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8
24÷8=3 , 16÷8=2,
所以24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3×8=48
也就是要铺成的地的边长为48厘米
要铺的面积=48×48=2304平方厘米
砖的面积=24×16=384平方厘米
需要的数量=2304÷384=6(个)
答:一共至少需要6个这样的砖。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充分考察因数和倍数的求得
29.【答案】解:李丽每隔3天去1次图书馆,王芳每隔4天去1次图书馆。说明李丽每4天去一次,王芳每5天去一次,则4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20,那么他们每20天同去一次,7月20日相遇。
答:7月份她们同时去图书馆的日子是7月20日
【解析】【分析】李丽每隔3天去1次图书馆,王芳每隔4天去1次图书馆。说明李丽每4天去一次,王芳每5天去一次,那么他们每20天同去一次,所以他们7月在图书馆相遇的日子为20号。
30.【答案】解:6=2×3,8=2×2×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答:至少要24块。
【解析】【分析】用长8厘米,宽6厘米的砖铺成一块正方形地,至少要多少块,也就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得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